《医国高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医国高手-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黄爷,我们是来打仗的,不能躲在后面。再说,我们壮家儿郎都是最勇敢的,什么样的野兽都能杀死,对付清兵那样的野兽,怎么能不让我们上阵呢?所以,请黄爷允许,我们要去杀清兵。”戴忆兰一脸不情愿地说道。
    “阿兰!”陈子壮喝斥了一声:“黄爷的话你也敢不听?”
    “我就是想打仗嘛。”戴忆兰撅起了嘴,不满地嘟哝道。
    “哈哈哈,阿兰,女孩家家的,怎么整天喊杀喊打?想打仗还不容易?放心吧,以后有的仗让你打。”难得遇上一个有着现代气息的女孩,朱由榔对这个壮家女郎很有好感。
    “骗人!”戴忆兰白了朱由榔一眼,小声说道。
    “阿兰,你怎么这么说黄爷?”赵玉乔连忙扯了她一把,凑到她耳边,小声说道:“黄爷这是疼你呢,怕你打仗有危险,你怎么不知好歹呢?”
    “是吗?”戴忆兰一听,大眼睛一闪,看向朱由榔,见他正含笑看着自己,立即回了一个大大笑脸,心里感觉美滋滋的。

第二十五章 壮烈殉国
    罗成耀占领城门异乎寻常地顺利。
    丁聪在沙河边上找到一艘船,把刀装进麻袋,连同几麻袋粮食一同装上船,骗艄公说是进城卖粮食。
    艄公见这些人都是青布包头,感觉有些奇怪,但丁聪给足了银子,自然就不再问别的,撑起船往水关而去。
    到了水关,丁聪掏出一小锭银子,扔给水关的守兵,那守关的水兵见有了银子,也没多问,船便很顺利地进了广州城。
    进了城,丁聪令艄公将船停到岸边,艄公将船刚一停好,丁聪手握一把尖刀上前搂住他,一抬手,艄公的气管就被抹断了,连叫都没叫一声就死了。
    三十名清兵把刀拿在手,把头上的青布扯掉,露出了狰狞面目。
    “杀!”
    丁聪当先举刀往城门杀去。
    “鞑子兵,鞑子兵来了!”
    看守城门的有三十多个士兵,远远看见城里窜出几十个手握钢刀面目冷酷的人,奔城门而来,刚想持刀拿枪上去,待看清他们脑后晃荡着小辫子,这才反应过来:“这是鞑子兵来了”。
    人人都厌恶清兵脑后的小辫子,可一看到小辫子,又像见了鬼一样害怕。
    “妈呀,快跑呀,鞑子来了。”也许是清兵的凶名太盛,这些士兵根本没有勇气抵抗,见到清兵的那一刹那,就已经肝胆俱裂,把兵器一扔,扭头就跑。
    他们这一跑,恐惧就像瘟疫一样传染了城门处的所有人,无论是兵是民,争先恐后四散奔逃。而随着他们的奔逃,“鞑子来了”这个恐惧的情绪迅速蔓延到全城。
    丁聪不屑地笑了,随手砍翻一个慌不择路跑到自己面前的妇人,看到明军拼命逃跑,而自己的士兵迅速占领城门,感觉就像狠狠打出的一拳打在空处一样,太没劲了。
    眼前这一幕他一点都不陌生,很多明军都是这样,一照面就跑,根本就用不着动手。副帅也许太小心了,大军来到城下,也许根本就用不着动手,光吓也能吓死他们。
    罗成耀带着张勇、刘铁他们迅速进城,趁着乱势,直奔巡抚衙门。
    丁聪则按照计划,指挥本部一百名士兵,占领城楼,然后派三名士兵迅速出城,去给副帅李成栋送信。
    ……
    “真,真的是鞑子来了,快打到皇宫来了!”那名报信的士兵,声音颤抖着说道。
    苏观生还待要问,就听宫门口一阵乱喊乱叫:“鞑子来了,鞑子来了!”
    接着就见禁军纷纷去关宫门,手忙脚乱地爬上宫墙。这些士兵刚爬上去,就听“扑”“扑”“扑”的声音传来,纷纷中箭落地。
    眼前的情景,一下子坐实了清兵进城的消息,殿里这些文武百官登时就乱了,跟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窜。
    “别乱,别乱!苏雄,苏雄何在!”苏观生倒是非常镇静,大声呼喊着,试图利用往日的威严,压制住殿里众人的恐慌。
    生死关头,这些平日里道貌岸然的大官们,哪里还听得进去首辅的声音?
    “伯父,侄儿在这呢。”苏雄正在殿外,听到伯父的声音,连忙跑进殿来。
    “快,马上调兵,一定要守住宫门!”苏观生见侄子脸色发白,双股慄慄,知道他也是怕到了极处,心里非常生气,但些时也不是跟他计较这个的时候,连忙吩咐道。
    “是。”苏雄转身出去了。
    “皇上,快,脱下龙袍,换上便衣,咱们从后门走!”苏观生对同样吓得脸色发白的朱聿粤说道。
    “就听爱卿的。”朱聿粤六神无主,根本没弄明白,清兵是怎么来的这么快,竟然连一道封赏的旨意都没有下完。
    听了苏观生的话,朱聿粤在太监的伺候下,连忙脱下龙袍,换上一身太监的服饰。
    “快走!”苏观生对这侍卫首领,令他保护着皇帝从后门走。
    “苏爱卿,一块走啊。”朱聿粤走了几步,见苏观生不动,连忙催促了一句。
    “皇上,快走,别管我,我领人抵挡一阵。”苏观生跪下磕了一个头,站起身来说道。
    “不,苏爱卿,咱们一块走!”朱聿粤见苏观生一脸的决绝,知道他是生了以身殉国的念头,心里感到一阵慌乱,没有苏首辅,他可怎么办啊?治国什么的根本就不懂啊。
    宫门被撞得“哐哐”直响,苏观生抬头看去,见守门的禁军已经全不见了踪影,他深悔自己只沉浸在大胜永历军的喜悦之中,没有对东面的清军做相应的防备,不用说,这是东边出了问题。
    “皇上,快走,再不走就来不及了!”苏观生也不顾什么君臣之仪了,急得冲朱聿粤大声直喊。
    朱聿粤眼里含了泪,知道苏观生存了必死之心,也知道自己再不走,马上就会成为清兵的阶下囚,狠狠心一扭头往后门跑去。
    苏观生见皇上走了,把书案上一柄宝剑抽出来拿在手里,不慌不忙从殿里走出来,站在殿阶之上。
    除了宫门处十几具禁军尸体之外,宫里已经没人了,包括他的侄子,禁军指挥使苏雄,也不见了踪影。
    听着宫门外的喊杀声,苏观生悲从心来:“什么忠臣孝子?在危险来临之际,这些全是假的。大明立国以来接近三百年,难道就没有作养一批忠臣吗?难道就养了一批贪生怕死之徒?唉,大明朝看来真是气数已尽啊。”
    “轰窿!”
    宫门在清兵不停地撞击下,终于被撞翻了。
    清兵杀气腾腾地涌了进来,当先一人正是罗成耀。罗成耀见到院子里的情形一愣,待见到台阶上站着一个老者,身穿红色官服,手握长剑,连忙将手中刀一举,喝道:“你是何人?狗皇帝哪去了?”
    “我是大明朝东阁大学士,建成伯苏观生!”苏观生昂然而立,大声回答道。
    张勇一听,指挥军兵就要上前,罗成耀挥手制止了。
    “原来是苏大人。苏大人,我大清勇士已经进城了,为免百姓涂炭,苏大人,投降吧。”
    “哈哈哈,哈哈哈……。”苏观生仰天大笑:“呸!狗鞑子,投降?大明朝并不全是贪生怕死之辈,本官不求苟活于人世,只求浩然之气留于人间,只要汉人抵抗之心不死,看你们鞑子能横行霸道到几时?!”
    说完,苏观生一抬手,剑光闪处,鲜血迸流,尸身“扑通”倒地,竟自刎而死!

第二十六章 最是仓皇辞庙日
    忠臣烈女是最让人崇敬的,这种崇敬发自内心,无论那人是敌是友。
    罗成耀在自己士兵的眼里就看到了这种对敌人的崇敬。
    “毬!”
    罗成耀骂了一句,大步从苏观生的尸体旁迈过,往后宫冲去。
    他带的这些清兵,说到底不是真正的女真人,是“清”皮“明”心的汉人,这些人打小受的教育熏陶,都是忠臣孝子那一套,见到苏观生的壮烈而死,不免心生敬意。
    罗成耀怕影响士气,故意用一种很不屑的语气骂了一句。但他自己内心何尝不是也对苏观生非常佩服?
    ……
    后宫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嫔妃、宫女、太监争相逃命,四处乱窜,尖叫声、哭喊声诉说着对清兵的极大恐惧和求生的强烈。
    苏观生的从容赴死,还是在罗成耀心里造成了一定影响,看着眼前这些手无寸铁的女人和不男不女的男人,心里升起一丝怜悯,心想:“要不放过他们罢。”
    一回头,看到他的士兵眼里同样有不忍之色,猛然一惊:“我特么这是怎么了?兵凶战危,刀枪无眼,还有心思在这里悲怜众生?”
    想到这里,罗成耀紧走几步,抓住一个小太监的头发:“狗皇帝呢?哪去了?”
    “往后走、走、走了。”小太监结结巴巴地说道。
    “卖主的小人!”罗成耀骂了一句,手中刀在他脖子上只一抹,小太监就死了,随手一扔,对着自己的士兵喝道:“都他妈的快点!一定要抓住狗皇帝!”
    被他一骂,清兵这才回过神来,随着罗成耀往后边追去。
    ……
    宫后面是御花园,园子东北角和西南角各修有一座角楼,角楼与宫墙相连,这是禁军保护皇宫的重要设施。在东北角角楼西边,有一个角门,是平时方便侍卫们交接用的。
    朱聿粤在五名侍卫的保护下,仓皇逃到角门处,再一看角楼上,已经空空如也,哪里还有半点禁军的影子?
    朱聿粤感到一阵心酸:“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成想这些平日里低头哈腰阿谀奉承的东西,在真正危难来临之际,竟是一点用都没有,比朕跑得都快。难道真是朕德行凉薄,不配你们这些人效死?”
    出了角门,北面是十几排平房,再往北还有一个校场,这是禁军军营。
    朱聿粤见到军营,心稍稍宽了些,心想只要进了军营,保卫力量大增,就不怕逃不出城去了。
    几个人进了军营,令他感到气愤的是,里面空荡荡的,除了地上丢的到处是的大刀、长枪之外,不见一个人影!
    “皇上,别耽搁了,快走吧,咱们往西去,出西门,投奔陈大帅去。”侍卫首领焦急地催促道。
    “好吧。”朱聿粤看着身边这五名侍卫,无奈地说道。
    校场以北就是北城墙,北城墙之外就是越秀山,逃进山里去倒是可以,山高林密,怎么也能逃得性命,可关键是这面城墙就过不去呀。所以,侍卫首领一提出往西走,朱聿粤就答应了。
    一行六人从军营出来,往西逃去。
    在军营就耽误这么一小会儿,清兵就追了出来。张勇追在最前面,见到从军营逃出来的六个人,五个是明军侍卫服色,一个则着太监衣衫,连忙喝道:“站住!”
    不喊不要紧,一喊前面的人逃得更快了。张勇一见,举刀一挥,命令手下:“追!”
    清兵都是长年打仗的老手,脚力自是不凡。而朱聿粤不用说,养尊处优惯了,紧跑几步就气喘吁吁了,侍卫首领见不是事,连忙令一名身健体壮的侍卫背起他,加快脚步往西逃。
    “嗖!”“嗖!”“嗖!”
    “哎呀!”
    就听弓弦边响,清兵射出三支箭来,一名殿后的侍卫大喊一声,中箭倒地。
    “快,进胡同!”
    侍卫首领见前面有一条南北胡同,为躲避清兵箭矢,连忙下令进了胡同。
    胡同两侧是民房,而每一家民房都大门紧闭,侍卫首领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往北逃,北边是不是死胡同他可不知道,如果是死胡同,那么等待他们的只有束手被擒了。
    ……
    城里的所有动静,朱由榔都会在第一时间知晓。
    在得知清兵迅速占领东门以后,陈子壮、陈邦彦、张家玉看向朱由榔的眼神就不同了。
    皇上真是神算啊,果然是二十五日,果然是清兵袭取东门,一丝一毫也不差。这怎么解释?只能说皇上不是人,是神!是真龙下凡!看来我们是保对人了!
    几个人如此一想,心里升起一种敬畏之心,同时建功立业的心,也更加火热滚烫!
    朱由榔听到这个消息时,一颗心也放进了肚子里:“看来历史没有变化啊,苍天有眼,活该我朱由榔成功。”
    “元子,李成栋的大军到了哪里?”朱由榔打起精神问道。同时心里告诫自己:先别忙着得意,赶快把精力放到眼前战局上才是。
    “回皇爷,半个时辰前,离广州城还有四十里。”张家玉答道。
    “四十里?最多再有一个时辰也就到了。”朱由榔盘算着时间。
    “是。黄爷,刚才探子来报,说北门也发现一些青布包头的人。”张家玉又汇报了一个情况。
    “什么?”朱由榔大惊,青布包头?不用说也是清兵啊。
    “大约多少人?”
    “不清楚,据探子说,大概不会比先前这拨清兵少。”张家玉回道。
    难道历史发生了变化?没听说有这么一段啊,哪里多出来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