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可刘隆想的简单,但这年头若想升官难也。
“出发!”刘隆手高举一挥,大军缓缓朝着冀州方向移动。
大军出城五里之外,一座五里亭紧靠山脚下,亭中一人正坐立远望。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沮授沮公与。
沮授见刘隆大军赶到,忙出亭笑望之,反而让刘隆有点意外。“沮县令,您怎么会在此。”刘隆从马上跳下,上前行礼道。
“县令二字不敢当,如今沮某已不是阳邑县令,只是一无家可归平民百姓而已,就是不知刘偏将愿不愿收留沮某。”沮授摸了一把胡子,一脸笑意看向刘隆。
刘隆啥愣住,片刻过后,惊讶道“求之不得,求之不得。有先生辅佐刘某,刘某如鱼得水。”
“沮授拜见主公。”沮授弯腰,拱手朝刘隆行礼。
刘隆忙上前握住沮授,便扶起大笑道“哈哈哈……………,一路有先生做伴,可无犹也。”
沮授加入,刘隆也没什么好官职给以安排,沮授自己并没多大要求,就说自己是刘隆身边一名‘门客’而已。当然,门客职业主要作为主人的谋士,保镖而发挥其作用。
既然对方如此言明,刘隆不在勉强,将军中一些琐事账务之类全都交沮授打理。对于原本打理的高顺与朱生二人而言,沮授到来,使得二位舞刀弄枪的武将一身轻,二人大松口气。
………………………………………………………………………………………。。
行军半月,刘隆率大军往东面而行,出并州之地,进入常山进内。
“主公,过此山头就接近常山郡高邑县,大军离以离巨鹿不远,是否在高邑县休息一晚,明日在行军赶路。”朱生策马上前禀报道。
“那好,反正到巨鹿郡不是一天两天之事,就在高邑县休整一晚。”刘隆望了一眼身后将士,一个个的确有点疲倦不堪。“朱生,汝派一人前往高邑,通知当地官吏下,吾可不想引起没必要麻烦。”不先通知一番,刘隆生怕当地官员误会。
“遵命。”朱生拱手退下,并派一名将士快马加鞭前往高邑县。
高邑县是常山国郡一个中等县,其县城不是很高,城墙也不是很厚,看上去拿下此城轻而易举。但就是小小高邑县,却有着一条十米宽大护城河,整条护城河围绕高邑,弥补高邑县城低与薄弱。
刘隆完全不知,远在山另一头的高邑县正展开一场厮杀,无数黄巾军朝着高邑县城北方向围攻,将整个高邑县围的水泄不通。
“不好了,不好了,赵县尉,城南黄巾军攻上城墙,吾军快抵挡不住。”一名士兵气喘吁吁从城南策马狂奔到城北,跳下马忙往城楼上跑去,对着一位四十上下身穿铠甲,手握长枪男子禀报,此人乃高邑县县尉,姓赵名亮。
“怎会如此之快,真是该死。”赵亮一听来人所报情况,双眉紧皱,脸色十分难看“吾派人前往元氏县搬救兵,可迟迟不见援兵,怕是凶多吉少。”
“叔父,城南不可不守,若被黄巾军攻破,城中百姓定不保。云愿前去坚守。”站立赵亮身后,只见一名看似十六七岁俊朗少年,身穿一身银色锁甲,雄鹰战盔,手握银色长枪,姿颜雄伟。正自告奋勇道。
赵亮转头看了一眼少年,欣慰笑了笑,右手拍了下对方肩膀“好,真不愧吾赵家子孙。今日不管如何,叔侄二人坚守高邑,死战到底。汝速带数十赵家子弟前去坚守南门。”
“诺。”少年拱手领命道。
紧接着快步往城下走去,一将士牵马而来,少年轻轻一跃,整个人腾空翻越上马,手中长枪高举“赵家村儿郎们,今天让那些黄巾贼见识见识赵家枪法的厉害。”
“驾……………。驾………………。驾……………………。。”少年一马当先,身后数十骑紧跟。清一色长枪,看似年龄都在三十之下。
。。。。。。。。。。。。。。。。。。。。。。。。。。。。。。。。。。。。。。。。。。。。。
(晚上8点还有一章,无双猛将登场。)
………………………………
第二十七章 常山赵子龙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哇啊!…………。啊………………啊。”高邑南门城墙上,只见大片黄巾军越过护城河,借着长梯从城下爬了上来,守城将士寡不敌众,一退再退,根本无还手之力。
城墙上黄巾军越来越多,差不多占据三分之一地势,若不及时补住缺口,南门必破。
另一边,从城北往城南方向赶路数十骑,转眼工夫,众人策马来到南门下。
少年抬头一望城墙之上战乱,双脚一登马背,整个人腾空五米之高,手中长枪用力往前方城墙刺去,只听‘砰’一声,长枪死死插在墙壁上。紧接着少年一握长枪,借着长枪弹力,翻身一跃,人以站在城墙上,动作连番如高山流水。
“赵云那家伙武艺越来越不凡,看来吾等想追上他难也。”
“可不是,几个呼吸时间,人以到城墙上,简直如雄鹰展翅。”
“枪神徒弟就是不凡,看来童渊那老头果然不是盖的。”
众人刚下马,就见赵云人以在城墙上展开厮杀,对于赵云本事,他们是羡慕不已。
“你们这帮家伙,有时间唠叨,还不给老子上去奋勇杀敌。若让一个黄巾军进城,汝等都吃不了兜着走。”说话男子三十上下,虎背熊腰,长着一张国字脸,满脸胡塞显得很不友善。此人名叫赵雄,赵家村人,也是此次带领众人出赵家村到高邑投靠赵亮领头人。整个赵家村武艺除赵云外,就属他。
赵雄双目死盯众人,枪尾一跺地,地面出现一道道裂痕,在场众人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一个个提抢朝城墙上冲杀。对于这帮家伙,赵雄不由摇头,抬头望向赵云在城墙上杀进杀出无人阻挡雄威,赵雄嘴角笑起,自言自语道“真不愧是‘蓬莱枪神’徒弟,看来不久将来,吾赵家村要出一位名将也。”
五年前,被称‘蓬莱枪神’的童渊隐居常山真定赵家村,此人很少与人打交道。却唯独与赵云那小家伙谈得来,并收其为徒。短短五年时间,赵云从十二岁跟童渊学艺,如今已是十七岁,武艺可谓青出于蓝胜于蓝。如今赵云武艺不但在赵家村无人可敌,就是童渊自己也不及于他。
“滚开。”赵云一招横扫千军如卷席,十几名黄巾军飞离出五六米,各个哀声不断难以站起。这也是赵云手下留情,若不然,躺在地上只会成为一具具尸体。
赵云心慈手软,但黄巾军却不如想,各个手提武器朝着赵云不断冲杀,赵云打掉一波,又有一波冲上来,简直是没完没了。
“子龙,坚持住,吾等来也。”赵家男儿提枪朝赵云方向厮杀而来,一个个长枪挥舞时,寒星点点,银光皪皪,每一枪刺出,就会听到有惨叫声从黄巾军传出。瞬间,城墙上算是被稳定下。
数十人增援,就将局面改变,原本想撤离城下守军,转眼冲回自己岗位,特别是看到赵云单枪冲入黄巾军中,杀的黄巾军哭天喊地表情,使得守军士气大增。
转眼过去半个时辰,夕阳渐渐西落,黄巾军攻势不但没有减弱,反而越打越猛。城东兵力不足,被黄巾军一举攻破,还好城中百姓自告奋勇,搬运檑木点其燃烧,将黄巾军阻挡在城门口处,但此计不能维持长久。
“你奶奶的,如此下去不是办法,这些黄巾军如蝗虫一样,厮杀不完。”赵雄一枪挑开一黄巾军咽喉,其枪还没缩回,一群黄巾军就飞扑而来,武艺再好也将会将其体力消磨。
“擒贼先擒王,若能冲入敌军,砍帅旗,斩贼将。黄巾军定能退之。”赵云上前相助,几枪刺杀数名黄巾军,与赵雄二人背靠背互相掩护。
赵雄遥望城下大片大片黄巾军,只见黄巾军后方高挂帅旗,其主帅更坐在一匹高头大马之上,四周全是护卫保护。
“子龙,你可别乱来,黄巾军兵马之多难以估计,贼将身边护卫百余众,更是难以接近。”赵雄忙提醒赵云,生怕赵云年轻气盛,单枪匹马冲出城去。
还真别说,赵云从小就胆量过人,在这节骨眼上,他还真想试上一试,不然只能等城破人亡局。
“雄哥,汝就放心好了,只要吾接近那贼将两百米之内,定能将其射杀。”赵云不知何时剥下一黄巾军军服,假装扮之,在人群混杂退守黄巾军之中将其射杀。
“不可,此事万万不可,如此冒险之事就算要做也应该吾去做。”赵雄一把夺过赵云手中黄巾军服,一副兄长命令。
赵云那肯松手,赵雄命令在此等场合起不了作用“不行,雄哥箭术不如云,若无法射中,不但汝性命不保,高邑县危已。”
“大家快看,有骑兵,有骑兵往这边冲过来了。”就在二人你争我夺互不相让之时,只见远处地平线,马蹄震耳,灰尘飞扬,一阵阵喊杀声如狮吼震野。
眼前骑兵人马正是刘隆并州军,经过阳邑县一战,从黄巾军缴获马匹补充到骑兵营,转眼骑兵人马高达八百人左右。当然,带头的除了关羽之外还会有谁。
“杀!”关羽策马直冲黄巾军后方大军,手中青龙偃月刀一闪而过,几声惨叫,几名黄巾军脑袋飞出几米外掉落地上,如陀螺般在地上打转几圈。
八百骑兵速度之快,而黄巾军后方兵力薄弱,单单只有数百余人保护主帅。十几个呼吸时间,众骑冲入黄巾军之中,展开屠杀。
十几名黄巾将士提枪阻挠,关羽不惧,左手马缰一拉躲开,右手横刀一甩,十几把枪头全被斩落,还没等他们反映过来,关羽又是横扫而过,地面多了十几具尸体。
八百骑兵就像一把锋利刀刃,一次冲杀就将后方黄巾军冲的四分五裂,关羽跃马冲向敌将,对方吓得策马就跑,可还没跑出几米远,青龙偃月刀以到对方脖子下,寒光闪过,黄巾军将领首级飞出,鲜血如火山爆发喷出。
帅旗一倒,主帅被杀,黄巾军群龙无首情况下,不知该前进还是后退。正当,黄巾军各将士举棋不定之时,一阵阵鼓声从远方传来,忽然间出现大量人马,喊杀声比起刚才骑兵更是洪亮,震动天际。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突然出现大批人马,吓得黄巾军再无战意,大军快速往巨鹿方向退去。
而及时赶来的兵马,正是刘隆率领大军及时赶到,此时正朝高邑县靠拢。
一场大战居然就此平息,高邑县各官吏见刘隆率大军救援,一个个快速出城迎接。
………………………………
第二十八章 夜间来访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高邑县令周通,拜见将军。不知将军尊姓大名,从何处而来。”刘隆大军来到城门之下,城中县令周通一脸感激,带各官员出城相迎。
刘隆策马上前几步,双眸低头打眼这位肥头大耳的周县令。一脸贱笑,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周县令这家伙的确不是个好官,此人胆小如鼠,欺善怕恶。最主要是爱财如命。黄巾军攻打前来之时,这家伙就是躲在府衙大堂桌底下,怀中还死死抱着一箱金银细软。生怕被黄巾军一抢而光,要不是刘隆大军及时赶到,这家伙此时还躲在桌底下。
“吾姓刘名隆,字伯温。并州军偏将,此次奉丁刺史之命,特前往巨鹿汇合大汉军队一同抗敌黄巾军。只是没有想到,经过高邑会遇如此之事。”虽说知道黄巾军众人,四处攻城拔寨,可真当刘隆亲眼见到场面,心中少不了惊讶。
“哦,原来是刘偏将,今日若不是刘偏将及时赶到,恐怕此时高邑城破,百姓不保,周某特为城中百姓谢过刘偏将。”周通故作样子,朝刘隆行了行礼,其心中还真对刘隆感激不尽,要不是刘隆出手相助,他有可能家产破光,更有可能人头掉落,全家灭门。
“此乃小事,不足挂齿。”刘隆摆了摆手“吾既食朝廷俸禄,理应为其分忧。黄巾贼子危害四方,早应除之,今日刘某经过高邑,见被黄巾军围城,哪有不救之理。”
“那是那是,刘偏将所言甚是。周某人在城中准备酒席,为刘偏将与各位将军接风洗尘。”周通一脸微笑,做了请势。
刘隆望了一眼高邑城中百姓们,脸色有些不悦,大战刚结束,百姓们一个个惊慌失措,有许多人更是吓得躲在家中不敢出来,此时要做的是地方官亲自安抚百姓才是,可没想到这肥头大耳不但不顾,满脑子想着吃喝拍马。
“多谢周县令好意,城中刚经历一场大战,周县令理应先安抚城中百姓才是上上之策。至于为刘某接风洗尘,那就不必。”刘隆马缰一拉,调转马首“高顺、朱生听令。”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