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威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威龙- 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晋阳城主府中,刘隆坐在大厅与众手下商议起大事,话语刚谈到一半,王匡、常林、韩浩三人则被带入府中。

    “罪人王匡拜见武成侯。”王匡一见刘隆忙跪拜行礼道。此时的他已不是当初风风光光的河内太守,而是肉板上鱼肉任人宰割,从河内被刘家军占据之后,王匡的生死大权已掌握在刘隆手中。

    “王公节,好久不见。”刘隆走到王匡面前,双眸冷冷盯着对方“王匡,可曾想过你自己会有今日的局面,当初我已再三给你机会,也曾说过,若归顺于我,我定不会亏待于你,并且还会让你继续当这河内太守。只是你王匡表面阿谀奉承,其背地里则与袁绍勾结想将我刘家俊一举歼灭,殊不知你这是引狼入室将自己推上悬崖之巅……………………。。”

    王匡后悔当初引袁军入城与刘家军作对,只是这世上可没后悔药。经过这些天沉思,他已想开,如今的他已是败军之将,生死也由刘隆一手把持,自己如何苦苦哀求都以成定局。

    望着闭目无言的王匡,刘隆没有多言,而是看了站其左右两侧的韩浩与常林。

    “二位就是河内从事韩浩韩元嗣,河内郡尉常林吧。”刘隆看向二人,对二人的历史也有些了解一二,眼前的二人虽在此时还算不上什么大人物,但刘隆清楚,历史上二人才华了得,更是受曹操器重。

    在历史上,天下大乱之际,韩浩的乡县周围多山,所以贼寇特别多,韩浩便聚起群众保卫乡县。后河内太守王匡辟他为从事,关东群雄发兵讨伐董卓,其与王匡领兵到盟津抵御董卓。当时他的舅父杜阳为河阴令,董卓要胁韩浩投靠,韩浩不从。之后,袁术知为人壮烈,任作骑都尉。曹操将领夏侯惇闻得其名,与他相见,大感惊奇,便让韩浩作为自己的部将领兵跟随征战。

    吕布偷袭兖州之时,夏侯惇与吕布交战。吕布派人到夏侯惇营中诈降,趁机劫持了夏侯惇。主帅被劫,军中大乱。韩浩率兵到营中,先平定混乱,再到夏侯惇帐篷中,大骂诈降军,并以大局为重不顾夏侯惇安危,直接遂领兵杀入,然后斩杀了他们,救出夏侯惇。事后曹操称他处理得当,规定以后凡是发生劫持事件都不用顾及人质,全力攻击劫持者,至此在曹军劫持事件就没有再发生了。

    除此之外,韩浩还是屯田制的发起人之一,为曹操势力积蓄力量做出的极大的贡献。并在官渡之战与进攻汉中张鲁之时表现出了足智多谋。忠勇而为人所知,而且能冷静分析事件的韩浩,直到死都受曹操对其重用有加。

    眼前韩浩如此了得,其常林也不是泛泛之辈,历史上的常林曾经还当过骠骑将军。常林少时家贫,好学有才智。初为曹操部下,任南和县令,有政绩显著而升任博陵太守、幽州刺史。曹丕当政历任五官中郎将、功曹、平原太守、魏郡都尉、丞相府东曹掾、少府、大司农,晋封乐阳亭侯。魏明帝继位之后历任光禄勋、太常、光禄大夫,晋封高阳乡侯。死后追封骠骑将军,常林可谓是三朝元老,功绩伟业。

    不管是常林还是韩浩,二人能力不小,皆可任职一方太守一职,甚至就是一州刺史也毫无过分。也因为二人才能了得,刘隆才有意收其二人为自己所用。

    “拜见刘将军。“二人朝刘隆鞠躬拱手道。

    “二位无需多礼。”刘隆上前扶起二人“二位既然来到晋阳,刘隆也就开门见山好了,二人皆是大才,刘某是惜才之人,不知二位可愿屈驾刘某帐下。”

    刘隆也不想浪费太多时间,直接开门见山对二人说道。听到刘隆话语,韩浩与常林不由楞了楞,常林不由开口说道“刘将军真是宽宏大量,只是我常林先是背叛王匡加入袁家军,此时若在投靠刘家军那就等于是再次背叛了袁绍,如此贪生怕死的小人,刘将军还要用吗?”

    常林一双眼睛紧盯刘隆,并将自己比作小人看待,而看一看刘隆是如何回答。

    “哈哈哈……………。。,你常林是个人才,我刘隆为何不用呢?我自称不是什么明主,但也能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当然,你投靠与我就不会有在换主公机会。”刘隆笑了笑停顿片刻接着说道“话也说回来,若是我刘隆站在你的位置,恐怕不比你做的要好。”

    历史上的张辽不是投靠过几次明主,除他之外,张郃、刘备等人又何尝不是呢?刘隆岂会为区区小事而错失一人才。

    刘隆笑声传入众人耳中,常林闭目吐了口气,朝刘隆确定说道“就主公这句话,常林愿加入刘家军,听从主公调遣。”常林朝刘隆单跪行主仆之礼。

    “快快请起。”刘隆上前扶起常林,拍了拍常林肩膀则看向韩浩道“不知韩元嗣你有何打算呢?”

    见隆看向自己,韩浩不由一笑“我韩浩只不过是个败军之将,受武成侯看得起,是韩某之幸。只是韩某有个请求,还请武成侯同意。”

    韩浩说完话,则看了一眼王匡,刘隆就韩浩想说些什么,不由也看了一眼王匡“元嗣是不是想让刘某放王公节一命。”

    “没错,王匡本是韩某的主公,对韩某不薄,此次韩某既与其一同前往并州,则尽力保其一命。还请主公开恩。”韩浩拱手鞠躬,直接称呼刘隆为主公,也证明了他心以决。

    刘隆先是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双眸怒视韩浩,但见韩浩不单不怕之,反而与其对目“呵呵…………。,好一个韩元嗣,就是这个脾气,我刘隆喜欢。”

    “王公节,你算是有个好手下,我刘隆答应韩元嗣的要求,不会将其斩杀。但死罪可免,活罪则难逃,从今之后你与你的家人就留在晋阳吧,做一普通人家。”河内到手,王匡是杀不杀以不重要,并且从一方诸侯到平民百姓已比死还要惨。对刘隆而言,韩浩此人远远高于王匡小命。用一个有用大才,换一个无用之辈的性命,刘隆当然会选着前者。

    “谢………。。谢谢武成侯不杀之恩………。。。”能保住性命,王匡脸上满是激动,朝着刘隆就跪了下来,或许成为普通人的他才是最好的归宿。

    韩浩朝王匡看了一眼,不由叹了叹气,或许自己与王匡的主臣缘分以走到尽头,自己所能做就是尽全力救王匡一命,如此也还了王匡当年的提拔之恩。

    二人的加入让刘隆高兴不已,不由点了点头朝自己位子走去,当坐下之后就对常林开口说道“二位现以成为我刘家的人,那今日刘某就做个和事老吧。常林,刘某知你与韩浩有私仇,只是此次你将其关在地牢也有几日,这口气是否看在刘某面前消一消气。并且当初之事刘某也知一二,对于你叔父之事他韩浩并没有做出,他只不过是秉公办理罢了,你说我说的对不。”

    。。。。。。。。。。。。。。。。。。。。。。。。。。。。。。。。。。。。。。。。。。。。。。。。。。。。

    晚上看来更新2章又不行了,只能星期天尽力,实在抱歉。至于明天肯定也更新不了多少,甚至更新不了也有可能,明日分手生日,所以各位不好意思。在此还请诸位多多收藏下,谢谢。

    ;

………………………………

第二百九十四章 结盟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常林与韩浩的恩怨要从两年前说起,常林从小父母双亡,加上家庭并不富裕,则让其叔父一手带大。而其叔父也无子爵,将常林看若亲子看待。

    只是常林叔父爱饮酒,并且脾气暴躁,在常林当上郡尉之后,更是有着无法无天。一次酒楼中饮酒,因多喝了几杯与一士族发生口舌,常林叔父一怒之下给对方正面来了几拳,谁知下手不知轻重几拳将对方给打死。在怀县,无人不知常林叔父的武艺,常林能当上郡尉,其武艺全都是他叔父所教,更何况一文弱书生那经受的了他几拳头,一照面就被活活打死。

    后此事惊动了王匡,王匡得知是常林叔父杀了人,本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此事落在韩浩眼里,韩浩做人坦荡,刚直不阿,岂会让此事就此作罢。

    韩浩则向王匡多言劝之,并召集怀城中的士族们一同来到王府表面对常林叔父严惩不贷。

    当时的王匡当上河内太守不久,面对士族的强势,他只能退缩,最后常林的叔父被落个斩首。也因此,常林与韩浩的仇恨也就此划下沟。

    如今刘隆要做和事老将二人仇恨化解,不然他可不想自己大营也就此闹内讧。

    “主公,这…………………………。。”常林心有不甘,看了看韩浩一眼,但一想到刘隆话语,今天他是别无选择,心中不由一横,上前接着说道“一切听主公就是。”

    “我知常林你心中还有不悦,但就当卖我刘隆一个面子,再说,韩浩也不是被你关押在地牢好几天,这苦也受了,你这大丈夫是不是也该心胸坦荡也。”望着常林那脸色,刘隆又何尝看不出呢?

    在场二人的恩怨算是让刘隆压制下,至于二人心中疙瘩想必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化解,只能慢慢消磨。

    紧接着在与二人闲聊几句,至于王匡的处置他刘隆既然以说出口,也就没有收回之意,让其一家贬为平民是再好不过。三人退下之后,刘隆不由叹了叹气,左手捏了捏鼻梁,看似一脸疲惫。

    “唉!终于解决了王匡与河内的事情,接下来又要办理书院之事,真是让人头疼啊!”刘隆以好几天没有好好合眼了,这些天他不是忙着向卢植、郑玄等人求学,就是躲在书房中批公文,

    “主公,您以几天没有休息了,是不是先去休息片刻,今晚为韩浩等人接风洗尘也有精神不是。”站立刘隆身后的典韦上前开口说道,他可是刘隆贴身保镖,岂会不知刘隆这几日的奋斗。

    “现在还不是休息的时候,等熬过了今日,在好好休息也不晚。”刘隆摆了摆手,拍打了几下颈椎部位,看了一眼左边跪坐的刘晔“子扬,如今河内以在我军手中,我军是否可向冀州进军,在袁绍还没拿下青州之际,大军一举突破冀州。”

    刘晔摇摇头“主公不可,此时还不是时候,袁绍既有余兵派往河内,可见拿下青州已成定局。再说,我军虽以羽翼丰满,但还不适合大军出征冀州。冀州民风鼎盛,钱粮充足,袁军与我军面对面交战虽不敌我军,但守城是绰绰有余,想一举拿下难以。再说,我并州看似已成定局,其长城之外的胡人们还是紧盯不放,主公此时要做的就是多结盟友,广招人才,聚集军队,屯田垦荒,囤兵边陲。”

    刘晔说完之后,一边的沮授忙开口说道“子扬说的没错,主公虽不能进攻冀州或南下,但也可向司隶下手。此时我军拿下河内,并在虎牢、汜水两关派重兵把守,完全可大军向河南尹进军。虽洛阳城被烧毁,董卓带天子与百官迁都长安。但毕竟还是东都洛阳之地,没有了天子,没有了百官,其百姓人口与田地全都健在。只要主公拿下河南尹大可扩建兵马,以待不久之后的南下南阳,西进长安,东临颍川……………。。”

    沮授早已为刘隆分析过,并且长安、南阳、颍川这三处地方可都是富饶之地,长安就不用多说,乃是除洛阳之外的另一处都城。而南阳有着南都帝乡之称,地理位置优越乃是南下进军荆州的必经之路。其资源丰富,人口众多,领三十七个县,可堪比一个州。至于颍川在历史上一直都是个大郡,自设立以后一直是京师之外人口最多,最为繁华的地方。地处中原腹地,交通中枢乃重要之地,东汉定都洛阳,更突出了它的位置的重要性。最主要一点,东汉时期的颍川乃是人杰地灵之地,除洛阳、长安之外,与南阳、汝南属最繁华之地。也因此几处地势重要性,沮授则以为刘隆谋策接下来刘家军的行动。

    “二位说的可行,如今董卓以长安为都,河南尹现没有什么兵马驻守,我军进军是最好不过。只是我军若兵分河南尹,他袁绍恐怕不会坐以待毙吧。还有,以我看来,除袁绍之外,想必曹操与袁术二位定也会对我军不利。毕竟袁术大军驻守南阳与汝南,曹操拿下兖州之后,也会向颍川进军,恐怕这部棋下的有些险。”

    “非也,非也。主公可不是一人作战,何不结其盟友化整为零。”就在刘隆话刚落下,郭嘉一脸笑意走了进来,此时他刚从卢植那边回来,一进大厅就听到刘隆与刘晔等人谈话。

    郭嘉迈步大厅之中,朝刘隆行了君臣之礼,接着朝在座几位拱了拱手则寻找位子跪坐下来“主公东可与幽州公孙瓒结盟一同对抗袁绍。有公孙瓒压制袁绍,想必袁绍一时半会儿是没有能力威胁到我军。西可与马腾结盟,让其扩军兵马,至使董卓无能力顾忌到我军。在嘉看来,此时的长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