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威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威龙- 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诸位,大家也都看到了,这贪官不除,百姓难以安宁。此事还是刘某亲自发现,其余各县想必也不少。今日招各位前来,就是想想如何解决此事。”城主府会议之地,刘隆与众文臣坐立其中,经过苗县令之事之后,刘隆才知道有些事情不得不解决。

    沮授站起,朝刘隆拱手鞠躬“主公,此事是属下办事不利,才会发生如此之事,还请主公严惩。”

    “不,此事属下也有过错。”刘晔不由也上前请罪道。

    “好了,你二人都起来吧,说真的,开始我还真想骂你们几句,只是想想此事也怪不得你们。毕竟刘家军所用人才实在太少。公与、子杨二人那个不是一天忙到晚,倒是我这做主公的心中有愧。”不管沮授也好,刘晔也罢。要说治理才能还没有谋略擅长,二人所在的才能在与出谋划策。只因刘隆帐下缺少治理人才,不得不将二人给顶上。

    小到县令人才,大到太守等治理官员,刘隆是十分紧缺,并州人才实在太少。

………………………………

第二百七十一章 培养人才(下)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主公当这并州刺史不足一年,除雁门、定襄两郡以外,其余各县官员全都是原丁原属下。并州又是苦寒之地,治理人才实在少之又少,若主公将那些贪官污吏全革职,短时间内并州运作将进入瘫痪。”刘隆大有将那些贪官污吏一一除去,然郭嘉则不同意刘隆意见,忙开口说道。

    不得不说,从古到今这贪官是无处不在,只要有清官就少不了贪官污吏。正如郭嘉所说,若是刘隆一口气将整个并州的贪官污吏全给革职,一时半会儿又去那找人补上,并且找到的人难道就保证今后不会成为贪官污吏吗?

    “哦,那以奉孝之意………………。。”郭嘉所说不无道理,刘隆顿时冷静下问道。

    郭嘉站起,上前走了几步“主公可派一人前往各郡各县督察,并对其各县官员以恩威并施。也可让各官员收敛一二。而同时,主公也可在并州开办学院,为其培养人才。一则可让那些寒门为其所用,二则为主公可培养大批人才,虽短时间不行,数年之后主公就是换下各县县令是绰绰有余。最后一点,主公如此做法,更能得并州百姓之心。”郭嘉是颍川书院出来的,对于书院的重要他是十分清楚。

    刘隆不由沉思起来,正如郭嘉所说,书院在这时代是重点培养人才之地。在东汉末年期间,其颍川书院名气最大。有众多的名士从这里走出,如郭嘉、荀彧、荀攸、戏志才等。可谓是三国时期名士的发源地,算起来,三国的名士十之**都出自这里。

    当然,颍川能出如此多名士,其少地理位置与名门望族脱不了干系。郡属于豫州八郡之一,地处中原腹地,交通中枢,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战国时期,秦兵东来时,很多大的战役都发生在颍川这一区域。东汉定都洛阳,更突出了它的位置的重要性。

    颍川在历史上一直是大郡,自设立以后一直是洛阳、南阳之外人口最多,最为繁华的地方。颍川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帝生于此,夏禹建都于颍川。也因此成为中国众多姓氏的发祥地。历史上颍川人才辈出,数不胜数。

    特别是汉代,也就是东汉末年,各地难与以其相比。私学遍布中原各地;尤其颍川最盛。许多名士大儒都设馆授徒。

    “郭嘉说的是没错,只是这学生好找,老师难寻。以我们并州之地,难以跟颍川相比。”颍川名士多,其大族更多,其中陈氏、荀氏、钟氏、韩氏、郭氏等等,可谓豪族、名士最为集中的一郡,然如今的并州根本不能与其一郡相比。

    郭嘉曾也为此事为难过,从颍川让那些大族迁移并州是不可能的事情,向这些豪族大氏,一个个都为颍川人为荣,又那会有人迁居异乡。

    “主公,嘉可知有四人,一为卢植卢子干,二则是郑玄郑康成,三乃管宁管幼安,四就是蔡邕蔡伯喈。”郭嘉一开口就是这四人,四人的名字在场众人也都听说过,然这四人哪一个不是大腕,想请动他们其中一人可比登天还难。

    “这………。,奉孝是不是说笑了,此四人那一个不是通古今学,当世之大儒。别说刘某请不动他们,就是朝廷也难以请动其中三人。并且此三人根本不知去向,隐居何处。”蔡邕如今在长安当值,就不用多说。其余三人就根本与世隔绝难以知晓,一个个隐居何处他刘隆到此时都不知去向。

    “主公,除蔡邕之外,其余三人嘉还真知晓。在两个月前,嘉以让子杨派人去打探过。卢公自董卓罢官之后,其人则在上谷郡的涿鹿县定居。而管宁则在黄巾之乱之时,就与同县好友邴原等避居辽东。此时正庐于山谷隐居。至于郑玄本隐居徐州,然让主公意想不到是不久之前,他人以到并州……………………………………。”郭嘉早已掌握消息,慢慢道来。

    蔡邕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之人,其书法与文学上真谛还少有让与之相比,学问渊博,见多识广,可谓旷世奇才。如今位居长安,拜左中郎将一职。

    管宁乃管仲之后,渊雅高尚,确然不拔,可谓高士也。如今避难辽东一处乡下山区,因崖结庐,凿丘为室,开荒种田,隐居于此。黄巾之乱之时,大数中原避难者闻管宁之名,前多来居之,未及一年,此地即成邑镇。

    至于卢植与郑玄,二人可谓是师兄弟,师出马融。名震海内,二人曾都受过牢狱之灾,郑玄更是三番四次推去朝中任其的官职,他的儒家经典可算‘小统一时代’。

    如此了不得的四人,刘隆想召集来并州,想必难以。就算郭嘉高顺他明确的地址他也难以做到,以眼前状况,更不能上门一一拜访。

    “主公,卢公与你甚有交情,而且他隐居上谷跟隐居并州又有何两样,如今主公并不是让其来并州为官,而是来并州授徒教学,想必他定不会拒绝。并且当初主公还是他的救命恩人。”郭嘉在救命恩人四字上加重道。

    “就算卢公会来并州助我,那以他一人也不够啊!加上他年事已高,我也不想让其操劳。”对于卢植他刘隆只能用敬佩二字,当初要不是他,也不会有如今的刘隆。

    “这有何难,只要卢公能来,那郑公也就走不了了。再说,崔琰还是其学生。”郭嘉早已有所准备,将自己心中计划慢慢讲给刘隆听。

    在郑玄来到并州之时,郭嘉就让其崔琰好言说服自己老师,就算不行也要将其多留几日。而在让刘隆写一封书信,并郭嘉亲自带一支人马前往上谷邀请卢植。只要卢植能来并州,那郑玄也就别想离去。

    “呵呵…………,奉孝想的还真周到,郑玄与卢植不单是师兄弟,二人还是无话不谈的好友,胜似兄弟。有卢植做说客,郑玄想走都难。”刘隆动动嘴笑道。

………………………………

第二百七十二章 蔡琰蔡文姬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刘隆与众手下商议结束之后,就去书房写了一封书信交给郭嘉。而郭嘉当日便前往上谷拜访卢植。一路上有王越等百余名高手相行,刘隆才算放心。毕竟上谷可不是刘隆地盘,刘隆不敢大张旗鼓派大军前去。

    至于前往各郡各县督查之事就落到沮授身上,作为并州主薄,管理并州大小事务,此次出现苗县令之事,让沮授觉得此事乃是自己之过,所以才自告奋勇请命此次督查。

    沮授一走,并州大小事务就要落在刘晔手中,刘晔官职治中从事,与沮授可谓是刘隆的左右臂膀,所以沮授、郭嘉二人一走,并州琐事就落在刘晔肩膀上。

    紧接着几天,晋阳城主府又进入忙碌日子。倒是刘隆闲着,他亲自请郑玄到晋阳做客,并派人将崔琰调回让其将他老师留下。

    郑玄的到来,掀起晋阳士族一道浪潮,城中士族纷纷上门拜访,并且离晋阳城百里之外的郡县都有人某莫名而来之人。至此郑玄则在城主府谈起了经典学术。

    “拜见主公。”刘隆从府中走出,正来到后花园,只见任红昌、田凤、田熙等女子坐落凉亭之中,当见到刘隆而来,众女子忙上前拜见。

    她们这几人说是城主府的丫鬟,还不如说是城主府的女主人,刘隆本对府中的下人很好,平常也没什么主仆之分。特别是任红昌几个女人,时间一长,几女胆子也大了,时常会来到后花园游玩。

    “主公不是正在听郑公讲解学术吗?为何来好后花园呢?”见刘隆一脸愁色,任红昌忙开口问道。

    刘隆笑了笑“没什么,只不过出来透透气罢了。再说,我胸中无墨,郑公所讲解深奥,我还真难以听懂。这不,出来闲逛,不知不觉就来到后花园。”

    说实话,刘隆还真不是那种读圣贤书的料。与那些士族子弟们完全不能相比。对他们而言,圣贤书就是文明史孕育了无限丰富的文化与智慧,是智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藏。而对刘隆而言,他还走到如此高深地步。

    坐大厅中听郑玄讲课,其压力比起上战场对付千军万马还要大,这就是刘隆自己的认为。对众女看了一眼,刘隆一笑带过朝凉亭走去,当一进凉亭顿时整个人傻楞住了。

    本以为在这后花园也就任红昌等几位女子,可万万没想到是凉亭中居还有二女,其中一女子丫鬟打扮,整站立在一名抚琴的妙龄女子身后。

    此女子看上去也就十七八左右,容色绝丽,不可逼视,娇美无匹,丰姿绰约,她那细长手指在抚动琴弦之时,柔腻细软。手腕皎若白雪,配合那胜雪般的白衫,翩然而来,有若雪山的仙子,艳绝天下。一双漆黑大眼甚是灵动,晶莹澄澈,光彩照人。

    “拜见武成侯。”女子见刘隆道来,并且双眸紧盯自己,忙神色一慌,站起朝刘隆行礼道。

    刘隆有些犯愁,总觉得的眼前女子好像从那见过,可就是想不起来。加上他府中丫鬟、婢女他也都见过,可没见过如此楚楚动人的可人。

    “这位是………………………………。。。”

    刘隆有些想不出,身后不远处的三女不由捂嘴偷笑,莺声阵阵别有一番滋味。

    “主公,难道真不记得了。”任红昌上前对刘隆笑语道。见刘隆摇摇头表示不知时,任红昌有透露道“难道主公忘记几天前,在街上所救的两位‘公子’……………………。”

    任红昌故意在公子二字加重说道,刘隆一拍额头顿时知晓二人是谁“原……。。原来是你们二人,可………。。可怎么会变化如此之大。”

    刘隆万万难以相信,对方换回女人样貌,会是如此美丽动人。虽不及任红昌那种美到骨子里去,但各有千秋,各有所美。

    “怎么,主公是不是见文姬妹妹美丽动人,惊艳的说不出话来了。”田熙这丫头上前对刘隆开玩笑道,在场众女不由咯咯笑起。除叫文姬的白衣女子之外,此时她正低着头,脸上不由微微红润,样子十分害羞。

    刘隆一阵摇头苦笑,对于这田熙他还真没办法,不管在什么场合,什么话都能说的出口,这嘴巴跟张飞那黑厮可有的比。

    没有怪罪田熙的口无遮拦,刘隆先找了个位子坐了下来,一边的田凤忙上前拿起石桌上的酒壶为刘隆倒了一杯递到刘隆面前。

    田凤做事细心,伺候刘隆也有不少年了,对刘隆习性习惯她是了如指掌。

    “谢谢。”刘隆接过酒杯,闻了闻杯中酒香,一饮而尽。

    “对了,刘某有一事不解,看姑娘谈吐与举止应该不是一般人家的人。其气质就是连那些大家闺秀的女子也不能与其相比,就是不知姑娘为何会女扮男装在街中摆摊卖字画,实让刘某不解。”对于此事刘隆还是耿耿于怀,他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位琴棋书画都会的才女会沦落到男扮女装在街上讨生活。

    眼前名为文姬的女子,其实就是从洛阳逃婚的蔡琰蔡文姬,也正是当今蔡中郎蔡邕的独生女。只是让人万万不会想到,这位奇女子居然会与刘隆如此相遇。

    蔡琰跟随刘隆大军来到并州,刚开始日子还算过的不错。来到晋阳城,在城北租下一处住宅,每日就在琴声、书画中打发。只是时间一长,二女所带的盘缠以用尽,甚至没钱交租,差点被赶出。日子总是要过,无奈之下,二女才会沦落街头卖字画。

    刘隆坐立一边细听,而蔡琰也不隐瞒,将事情来龙去脉说给刘隆听,对于眼前男子她没有保留,并说起自己父亲就是当今的蔡中郎蔡邕。

    “什么,你父亲就是蔡中郎蔡邕。”刘隆顿时反应不过来,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