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6章 已经没有人可以阻挡
苏咏霖很高兴。
这莫名其妙的巧合,居然让玉米这种作物提早三百多年进入了中国!
而且正在他打算大规模引入日本遗民开垦辽东荒地的档口!
这不叫天佑大明叫什么?
好家伙,这下子全都齐全了。
数百万日本遗民进入辽东之后,就可以开始美滋滋的种植玉米了,把玉米作为主粮的辅助推广种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良大明的粮食不够高产的困境。
之后只要再去中美洲和南美洲找到土豆和番薯,大明在前工业时代突破粮食困境迎来人口爆炸增长的前提条件就齐全了。
在十二世纪中后期的这个档口,如果能够迎来一波人口爆炸,在百年内把人口提升到三亿、四亿的级别,大明制霸全球还就真的不是什么黄粱一梦了。
这个时候全世界的人口总和加在一起都没有四亿,大明这一亿八千万的人口已经占据了差不多世界人口的一半了。
如果能在一个世纪内将大明的人口再提升一倍,大明的人口总额将会占据世界的绝大多数。
人口,才是未来。
而如果以现在的科技突破的进程来预测,工业革命的开端无论在什么时候出现都不会让苏咏霖觉得奇怪。
占据全世界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的人口规模,再加上工业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解放全人类的思想加成。
如此三位一体的冲击之下,苏咏霖实在想不到全世界未来的第二种可能。
大明的制霸之路已经无可避免,大明的辉煌登顶之路已经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除非彗星撞地球、白垩纪大灾变重现,否则,没人能阻挡大明的“日不落共和国”之路。
苏咏霖可以拍着胸脯保证,自己所开启的这条全然不同的道路能把整个世界引向一个全然不同的未来。
这个未来,搞不好就会有进一步升级的可能性。
苏咏霖深吸了几口气,强行控制住了激动的情绪,把手中的这根玉米棒子放回了箱子里,接着,又在这一堆农作物当中看到了类似南瓜的农作物。
他把那个瓜抱了起来,左看右看,发现这个瓜真的很像南瓜。
看起来陈震先这一波带回来的东西属实不少。
“这些农作物全部送到农业部去,让农业部尚书给我召集全国最有名气的农业方面的专家来,好好研究推广种植这些农作物的事情,告诉他们,这是能在辽东种植的好东西,办不好这件事情,农业部尚书就可以给我回家带孩子去了。”
共和时代以来,苏咏霖从未用如此霸气的语气给部下下命令,以至于他忽然下达命令的同时,身边的随从们都有些惊讶。
然后他们看向了这些农作物。
难道说这些是什么珍贵的宝贝?
他们不清楚,但是随后苏咏霖就以执行委员会主席的命令决定给陈震先颁发奖励,又要组织部研究商议一下给陈震先和北洋探险船队人员奖励、升职的事情。
他们都是英雄,不惧万里波涛给大明带来制霸全球的重要基础物品,他们的功绩必须要写在历史书上供后人敬仰,后人就算忘记了他的名字,也绝不能忘记陈震先和他的部下们的名字。
苏咏霖的一系列大动作让北洋探险船队的事情更具备影响力,随后他又公开宣布北洋探险船队所达成的功绩是功在当代立在千秋的级别,北洋探险船队必须要继续下去,探索出一条稳固的航线。
正巧就在那几天,辛弃疾的胜利战报送来了,苏咏霖遂得知日本反动政权已经被彻底消灭,反动势力被全面镇压,日本攻略战已经基本结束。
正好,双喜临门。
日本列岛被全部攻占之后,下一个阶段的北洋探险船队就可以从日本列岛的虾夷岛位置向东北航行,省下一大段航程,减少大量的投资和消耗。
这如何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呢?
大明继续向上攀登、发展为世界性国家的途径已经很明了了,大量的阻碍都被打通了,再也没有什么势力能够阻挡大明登顶蓝星之巅了。
苏咏霖为此感到欣慰。
他在想着,就算有朝一日大明的理想不复存在了,光辉褪色了,但是制霸全球的影响力和存在感也不会随之消退。
大明将带给这可星球无法消退的影响,大明的存在会成为这个世界上每一片土地的历史所不能抹去的事实。
不能成神,那就干脆点堕落成魔,也好不过不上不下纠结万分,不是吗?
因为大量黄金和铜的到来,还有广阔的商贸前进的存在,苏咏霖在数日之后的执行委员会会议上就宣布要求尽快展开第四次北洋航行。
这一次航行将不再是探险性质的,而是商贸性质和文明传播性质的,初步预计船队扩大到二百艘大海船的程度,前期准备就要对日本列岛进行港口建设,建设中转站。
抵达阿拉斯加地区之后,也要和当地的因纽特人达成协议,开始在当地建设永久性质的中转站,并且开始派遣常驻人员与之交流、交易。
抵达北美西海岸之后,也要和当地的原住民们进行商议,建设永久性质的驻地,以西海岸为出发点,争取横穿整个新大陆,花费十几年几十年的时间,也要把整个北美大陆的情况搞清楚。
然后,通过和北美原住民们做生意搞交流的机会,向他们传播大明的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工具,以及先进文化,争取让他们认同大明的先进文化,主动加入到大明的文化圈子当中来。
最后的目标是在当地建设永久性城池驻地,派遣移民入住,和原住民混居,逐渐实现在当地的永久居留,让北美大陆成为大明的北美大陆,先人一步,创造文明。
苏咏霖对当地的一系列规划已经写在了日程上,被同样激动莫名的执行委员会成员们承认,并且愿意支持苏咏霖的意见。
同时,苏咏霖又要求对战后的日本国展开计划之中的处置。
第一,对日本列岛进行一波人口普查,得出正确的人口数据。
第二,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将百分之九十的列岛人口一步步转移到大明的辽东地区和西域地区。
第三,全面清洗日本列岛上的统治阶层,将他们全部消灭。
第四,逐步开始展开对列岛平民的同化教育,展开汉字教育和汉话教育,使之产生文化认同。
第五,同步展开革命教育。
第六,进行广泛宣传,宣传辽东好,西域好,有各种优惠政策,为大规模移民进行舆论准备。
第七,对日本列岛适合进行农业生产的地方和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进行摸底,留下来的平民就主要在这些地方进行生产建设。
第八,对航海司商船队所需要建设的港口进行第一优先级的建设。
第九,准备为未来的日本行省搭建行政团队。
第1667章 狂飙突进的大明
这些事情都在执行委员会内部得到了通过,然后颁布给各执行部门准备展开行动。
苏咏霖感觉自从共和纪年之后,他逐渐沉静下去的一颗心,又开始了莫名的躁动。
他甚至觉得等之后自己卸下这个国家的重担之后,非常想要展开一次环球旅行,到大明掌控的各个世界据点之中去观光游玩,顺便宣传革命道理。
世界那么大,他想要去看看,他想要广泛的去看到这个世界所存在的一系列奇奇怪怪的景象,想要认识到这个前工业时代的神秘和美丽。
这对于他来说一定是非常美好的。
而且到那个时候,或许他离开大明会比留在大明更有意义。
而在此之前,他需要再次认真的投入到工作之中,为自己的理想进行尽可能的努力,做到自己所能做到的全部。
如此,在并不久远的未来,他才能放心的卸下身上的重担,回归到自己作为苏咏霖这个人的身份上,而不是永远做一个领路人。
他真的已经很累了。
于是,从共和二零一七年十月初开始,苏咏霖就开始为了大明的全球计划进行各种意义上的准备。
他积极参与到执行委员会需要处理的大量事务之中,尤其是对日本列岛的建设和处置,还有远航计划的安排,还有世界革命计划的安排上。
紧盯内政、严抓国内问题数年之后,他决定将内政问题稍微搁置了一些,将大量的精力转移到了外部布局上。
共和二零一八年年初,南洋探险部分也给大明带来了好消息。
其一是流求大岛上的金矿建设屡屡报来好消息,财政部方面通过流求大岛上的金矿获得了大量的黄金储备,货币改革的准备进一步完善了。
之后,在共和而另一八年的二月初,吕宋岛上的大铜矿也被发现的差不多了,正式投产的时机已经到来。
因为吕宋岛的无主属性,苏咏霖遂通过执行委员会会议,正式决定将吕宋群岛确认为大明的吕宋行省,为大明继日本行省之后的第二个海外行省。
这种事情属于纯粹的先到先得,没有什么其他的含义在里头。
当地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土著原住民部落,有的对大明的存在表示认同,有的则持否认意见和负面看法,试图和大明进行战争,当地的一些特有疾病也时时刻刻威胁着大明人员的安全。
但是这并不能阻挡大明发展当地建设当地的步伐。
严守卫生条例的同时,也有大量医者被安排进入吕宋群岛,誓要找出应对疾病威胁的方式,为大明安心开拓吕宋岛创造好的环境。
共和二零一八年三月初,石见银山恢复开采之后的第一批银矿石被装船送回了大明中都,交由中都冶炼场负责冶炼,提纯白银进入国家储备状态之中。
自此,在大明的数个方向上,黄金、白银和铜的大矿藏与大开采都开始了同步推进。
与此同时,国内在西南地区的铜矿,在福建山区的银矿,以及在山西地区发现的金矿也同步投入了生产建设之中。
整个共和二零一八年,苏咏霖的感觉就是整个大明在发展建设的浪潮中狂飙突进。
哪哪儿都在发展建设,哪哪儿都在搞建设计划,整个国家蒸蒸日上,焕发出了新一轮的生机,人们似乎全都沉浸在了这种狂飙突进之中。
老实说,这并不利于无为状态的转变,但是在国家真的面临大发展的时候,这倒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因为人们总是希望发展到更好的状态之中。
所以苏咏霖想要推行有为状态到无为状态的彻底转变,其实还有着经济和发展方面的诸多顾虑,但是说到底,这种顾虑并不是根本性的顾虑,可以调节。
共和二零一八年年中,二百艘大海船组成的北洋商贸船队从日本虾夷岛出发,开启了新一轮的商贸航海之路,准备执行苏咏霖交给他们的诸多任务,并且尝试获得更多的黄金。
其中一只五十艘船队的特别探险船队在抵达了新大陆西海岸之后,将在较短的时间内继续向南航行,目标是墨西哥和中美洲地区,如果能进一步往南进入南美,自然是最好不过的。
同样在年中,第一批日本列岛平民迁移计划开始进行,首批迁移平民数量在十万人的规模,抵达目的地是辽阳行省。
他们抵达之后,将快速按照当年大明民众迁移抵达之后的流程进行定居方面的安排,为他们安排已经准备好的定居点,使得他们得到安居。
第一批迁移民众的安顿工作非常重要,他们的安顿成功将使得后继者的安顿更加顺畅,所以辽阳行省上上下下对此都非常重视。
随后在六月,八月,十月和十二月,分别有四批移民从日本列岛抵达辽阳行省和黑龙江行省,两大缺乏人口的行省对于这一波安置非常上心,几乎所有官员都参与到了安置行动当中。
一系列的配套设施也全部设置完毕,包括医疗机构,治安机构,教育机构等等。
尤其是教育机构,直接按照集体农庄为单位进行设置,每一个集体农庄都有配套的教育设施,加强汉文化和革命理论的教育。
财政部为此批复了相当数量的支出额度,虽然花费很多,不过从对日本作战中获取的财富和商贸获取的财富足以覆盖这部分支出。
大明现在是真的非常有钱,有钱到了这笔支出连一向吝啬的林景春都是眉头不皱一下就批复了。
共和二零一八年一整年间,海上丝绸之路的计划也推进的比较成功,除了三佛齐国和蒲甘国之外,更西边的细兰国、注辇国等四个国家也被明国使节团拜访了。
代办处、复兴会秘密组织和天网军组织三位一体,顺利进入了这些国家。
但是关于港口的租借和使用,明国方面渐渐发现从这些国家本身获取的话难度比较大。
租界模式在他们看来都很难接受,三佛齐国王占巴和他们一比简直无比开明,甚至可以说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