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9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一开始以为这些家伙是被逼迫着给明军运送粮秣的,等同于奴隶一般的地位,处境凄惨,直到他们看到给他们运送来食物之后,这些日本平民和看守他们的明军士兵坐在一起吃饭了。
  他们当时就震惊了。
  这些家伙怎么就能如此自然的和明军士兵坐在一起吃饭?
  而且明军士兵并没有任何不适应的样子,自然的与他们分享食物,一起吃一种叫做盐菜烙大饼的食物。
  这种食物的制作方法他们看到了,并不复杂,就是使用腌制的腌菜和面一起揉,然后一起放在炉子上用油烙制而成的大饼。
  烙大饼酥脆可口,香气逼人,刚刚烙好的热大饼非常美味,吃起来香的不行。
  就算凉了,也不觉得冰冷难以咀嚼,依旧很有味道,能够补充身体需要的盐分,甚至还能补充一些油脂。
  明军士兵和这些家伙一起吃饭,一起喝热气腾腾的汤,看上去非常满足。
  而作为战俘,他们就没有这样的待遇,因为不愿意投降,不愿意做事,他们只能啃数量较少且冰冷掉的烙饼,没有热汤可以喝。
  但是说实话,味道还真不错,他们也没有真的挨饿。
  那些家伙吃过烙饼喝过热汤之后就和明军士兵们打个招呼,在一个领头人的带领下列队离开了,第二天,第三天,他们都来了,周而复始,很准时。
  没有明军士兵拿着刀子和鞭子看守他们,他们之间语言不通,甚至需要连比划带叫唤才能勉强明白对方的意思。
  但是他们互相之间的脸上带着笑容,相处很融洽的样子,没有敌对的感觉,甚至感觉不到明军是侵略者,而这些日本平民则是被侵略国家的国民。
  这是什么情况呢?
  他们百思不得其解,但是他们无法继续停留了,没时间了。
  因为明军士兵和运送后勤的日本平民每次都在他们啃冷掉的少量大饼的时候,坐在他们面前大摇大摆的炫热腾腾的盐菜烙大饼和香浓肉汤。
  那香气直往他们的鼻子里面钻,使劲儿的勾出他们的馋虫,让他们把口水咽了一遍又一遍。
  他们没有受到任何虐待,没有人被打,没有人被杀,只是被馋,馋得难受,馋的夜里面辗转反侧睡不着。
  仅仅只是三天,包括少量被俘武士在内的大部分美浓军士兵都坚持不住了,相继投降并且表示自己愿意加入到后勤运送队伍当中。
  他们两个只能发挥技能,趁夜偷偷离开,不敢多做停留,以免错失逃跑良机。
  源义经得知此事之后,沉默良久。


第1659章 兄长,这场战争是没有意义的
  源义经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件事情。
  他最开始感到意外,觉得不可思议,但是转念一想,却觉得不那么意外了,只有深深地叹息和无奈。
  倒是他的家臣们对此议论纷纷,觉得此事很是令人感到惊异。
  一些家臣认为那些被俘获之后投降明军还要为明军办事的家伙们都是混蛋,应该判处他们极刑,让他们知道背叛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但是也有一些家臣认为明军收买人心的手段非常厉害,区区一招美食诱惑就让那么多本地人跨越语言障碍和国别障碍为他们服务。
  只有跟随源义经很久的武僧出身的武藏坊弁庆认为此事难以避免。
  “人都是要吃饭的,过去我之所以上山,无非是为了填饱肚子,之后我才懂得忠义之道,没填饱肚子之前,我不懂这些,或许那些人也和过去的我一样,只知道填饱肚子,别的什么都不知道,这种情况下问罪他们,我觉得是不对的。”
  源义经闻言,长叹一声,缓缓点了点头。
  “弁庆说的是有道理的,明国居然能让为他们运送后勤物资的本地人都吃上一样的伙食,还能一天吃三顿,放到咱们这里,只有官员权贵和少数武士才能做到,大部分人吃两顿都是很不错的水准了。
  你们或者看到了背叛,或者看到了收买人心,或者看到了填饱肚子的重要性,而我看到的却是明国强悍的国力所能提供的大量粮食,没有足够的粮食供应,明国怎么可能让运送后勤的人都吃上烙饼呢?”
  家臣们闻言,默然无语。
  源义经没有继续停留在这里,而是选择快速返回伊豆。
  他一路狂奔着回到了伊豆国,把自己所亲眼目睹的一切告诉了源赖朝。
  源义经详细的告诉他美浓军为什么失败,乃至于整个日本国的军队是如何失败的。
  “明军是一个整体,每一个兵种就像是一个人的手臂或者是腿部,他们的军队里没有个人,只有整体,一支军队就是一个人,指挥官是脑袋,其他兵种则是左手,右手,左腿,右腿。
  他们用我无法想象的指挥技巧指挥着数量庞大的士兵,让他们真的像是一只手一样握成拳头,然后狠狠的攻击我方,他们就像是一个高大的巨人,一拳,就能碾碎我们的军队。”
  源义经觉悟了,向自己的兄长阐述了两国军队在军事思想上的巨大差距。
  军队应当是一个整体,应当作为整体使用,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整体当中的一份子,不应该超脱于其外。
  混乱的战场上,个人再怎么勇武,也不能超越整体的力量,人多就是比人少更具备优势,人多打人少就是能够更加轻松的取得胜利。
  所以他强烈建议源赖朝对麾下军队进行军事改革,变更军种,训练不同的技战术,让军队从个人勇武至上变为一个整体,讲究集团进攻和军阵,以增强战斗力。
  一个人再怎么强大,也不可能战胜一百个人。
  对于源义经的说法,源赖朝感到惊讶,并且觉得略有点道理,但是他知道,他已经没有时间进行源义经设想中的军事改革了。
  “没有时间了,明国军队的进攻速度太快了,居然连美浓国都已经突破了,信浓国和甲斐国也是危在旦夕,这两地都是重要牧马地,有大量战马,一旦被明军所得,我们就彻底落入颓势了。
  现在我们要做的已经不再是什么军事改革了,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想办法打一场胜仗,义经,你在陆奥国应该学有所成,现在,正是你展现才能的时候。”
  源赖朝决定任命源义经为将领,希望他能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在战场上打败明军,遏制明军的攻势。
  信浓国地势重要,明军一旦控制信浓国,就能顺势对整个日本东部和东北部的地方势力发动侵袭,届时大家都会面临危机。
  信浓国的地势利于防守,如果能把明军遏制在信浓国一线,则大家还有喘息的机会,还能重整更多的兵力与明军长期对抗。
  所以源赖朝和北条时政等人准备利用信浓国的地形遏制明军攻势,他们准备将目前能够集中的力量转移到信浓国进行战斗,以确保信浓国不被明军控制。
  对此,源义经却持相对悲观的态度。
  他认为明军的强大并不是仅仅只是战术上的强大,战术上无论再怎么策划,都没有太大的意义。
  就算明军真的被挡在了信浓国一时无法前进又如何呢?
  明军的强大,是国家力量强大带来的产物,是明国国力强盛的综合体现,而不是其他的什么原因。
  明军的一整个战略思想体现出来的远远超越日本的东西,源义经不认为这是能在短时间内弥补的,哪怕信浓国有利于防守的地形,也不能够抵消这种优势。
  那场战斗中源义经所看到的、所领悟到的东西,已经深深的影响到了他的意志。
  于是源义经决定向源赖朝进言。
  “兄长,这场战争是没有意义的,只是徒增伤亡罢了,哪怕我们真的有时间训练出一支整体的军队,也不能取得胜利。”
  他把自己派遣家臣冒险潜伏在明军军营里所看到的一切告诉了源义经。
  源赖朝对此感到意外。
  “一天三顿?还有烙饼吃?明军到底有多雄厚的粮食储备?”
  “这件事情所体现出来的一切,便是明国强大国力之所在了。”
  源义经无奈道:“明国的粮食储备雄厚到能够用食物收买人心,获得人心,本地人都愿意为明国效力,只为了一天三顿饱饭,而这,是我们无论如何努力都办不到的。”
  源赖朝沉默了。
  他不得不承认这件事情上源义经说的有道理。
  一天三顿饭,只有官员和权贵们,还有少部分高级武士才能做到,而剩下来的人两顿饭吃饱就算不错了,一天一顿忍饥挨饿的也不在少数。
  一天三顿饭的水准直接下放到普通一个运送后勤的平民身上,并不是说完全没有可能,而是办不到。
  让权贵和官员们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准给平民吃到一天三顿饭,这想都别想,根本不可能。
  等级制度森严的日本国内,想要搞出这种事情来,根本就是天方夜谭,除非把现有的统治者全部干掉,推倒重来。
  源赖朝知道这种事情是无法办到的,但是他不愿认输。
  “明国无非是仗着大国强国,恃强凌弱罢了,这等卑劣的行为,我又如何能够接受?就算战死沙场,我也绝不认输!”
  源赖朝意志坚定,一定要和明军决一死战。
  但是源义经知道,源赖朝所谓的战死沙场根本不是什么好的意志。
  他一个人战死沙场,又意味着多少青壮要跟着他一起死在战场上呢?
  明国的强大绝对不仅仅是因为国家大而强。
  仅仅因为此,就能让那些明军士兵和本地平民坐在一起吃饭吗?
  或许明军取胜的根本原因压根儿就不在这里。
  但是这种事情,源赖朝会相信吗?
  他不认为源赖朝能取胜,不认为日本国在这场战争中能够获胜,他认为明国必然胜利,日本国必然覆亡,所以最该做的事情不是抵抗。
  但是话又说回来,就算最该做的事情不是抵抗,他们又能做什么呢?
  领下军事将领的任命,源义经满心忧虑的离开了源赖朝的面前,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偷偷的从随身的行李中拿出了一本书。
  《洪武政论》第一卷 。 


第1660章 将要被撕碎的人,是谁呢?
  这是一本不知经了多少手之后奇怪的落入他手中的奇书。
  也是一本早就被平氏政权下令封禁的奇书。
  自从三年前得到这本书开始,源义经便爱不释手,多次通篇阅读,还试图遣人获取到传闻中的第二卷 、第三卷,却没能成功。 
  可是仅仅从第一卷 当中,他就已经见识到了一位胸襟宽广经天纬地的“天下人”是如何起自寒微、覆灭异族王朝而重立汉家王朝的。 
  他所阐述的那一系列的道理,那一系列过于真实乃至于让受到一定教育的源义经冷汗直流的人间至理,无一不是明国立国的根基。
  对于这样一个迥异于世间的国度,源义经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不知道这本书中所说的是真是假,也不知道明国到底是不是真的全新国度,所以他好奇。
  而随着这场战争的爆发,他得以管中窥豹,稍稍了解了一点点明国的实际状态。
  就那么一点点,一点点。
  就是那可以让日本本地平民跨越一切障碍和明军士兵坐在一起吃饭的东西,已经让整个日本国的军队包括那个最强的男人无力招架。
  《洪武政论》里,苏咏霖做出了判断,说带有封建和奴隶式的压迫制度的帝国、王国,一定会在大明国的攻势下土崩瓦解,不复存在。
  他们的国民会自动的追求大明国的制度,拥护大明国的制度,唾弃他们曾经的国家。
  哪怕这个国家是他们的故国。
  哪怕给他们带来这些东西的并不是和平使者,而是战争的号角声。
  这一切都无法阻止人民自动追求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幸福。
  谁能给他们幸福,谁就能获得最后的胜利,谁试图把一切的幸福都拿到自己手里私藏起来,谁就会被人民的怒火撕碎。
  而现在,将要被撕碎的人,是谁呢?
  源义经合上了手里的书本,轻轻叹了口气。
  那种强烈的预感再次出现了。
  日本国结束了,大明国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他们这群人终将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里,不会有任何人怀念他们、记住他们。
  因为他们不曾为这个国家和这个国家的人民做过什么。
  他们所做的不过是满足自己的私欲,为此,不惜牺牲一切。
  民众的性命在他们眼里不过是获得权力的简单代价,没有了就没有了,不值得怜惜。
  这些可恨之人,明明连自己身边的一条狗都能怜惜,却对身为同族的人们毫不怜惜,实在是可恶至极。
  偶尔,源义经也会萌发出此类让他自己都觉得冷汗直流的想法。
  他相信,这场战争已经结束了。
  但是源赖朝并不相信,北条时政也并不相信,他们竭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