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9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这不是说他们没有城市,他们也有大城市,城墙周围长几十里,规模还真是不小,且样式和中国城墙颇为相似。
  三佛齐王国的国王出入乘船,文字用梵文,过去和唐宋两代王朝交流的时候,上章表用汉文,说明三佛齐国统治阶级熟悉汉文。
  三佛齐因为和唐宋两代王朝都有非常紧密的贸易联络,且海上交通相对便利,所以居住在三佛齐国都的中国人其实还真不少。
  大明最开始派国家队去经营生意的时候,当地汉人出于同胞情谊,给了他们不小的帮助。
  同样,因为商业贸易来往紧密,他们对大明的了解程度也颇深,与真腊还有蒲甘国都不一样,当地汉人普遍知道洪武政论的存在,知道大明所谓的革命的存在。
  包括其帝国统治上层,也知道苏咏霖和大明一些异于常人的地方,所以对待大明就和对待唐宋不同。
  三佛齐国自南宋灭亡之后,并没有主动派人和大明展开官方交流,只有商业往来,且对商业往来于大明之间的人也多做戒备。
  他们规定大明商人必须从其首都巨港入境,其他地方不得入境,且入境后必须要进行随身物品检查,主要是书籍检查,不允许洪武政论等一系列书籍进入三佛齐。
  大明商人进入三佛齐国家之后,活动范围也被限制在了几个王国上层控制力较强的大型商业城市和港口城市,对于广大乡野之地则不允许明国商人踏足。
  这对于大明想要在当地设立复兴会组织展开行动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
  对此,天网军的看法是他们国家也有不少人能读得懂汉文,据说三佛齐王国上层比较担忧国内心怀不轨的人会议靠这种“歪理邪说”来煽动底层民众造反。
  而这一看法又源自于三佛齐王国的实际情况。


第1631章 信不信我制裁你?
  三佛齐王国统治核心地区在首都巨港周边地区,相较于其势力范围,处在较北部的位置。
  而南部,则有很多半独立性质的从属国,他们有着相对独立的政权。
  这些或大或小的地方政权和三佛齐王国中央的关系比较微妙,与蒲甘王国的南北矛盾差不多,时不时就会闹一些小摩擦、小碰撞之类的。
  三佛齐王国的统一与世界上其他很多地区的国家的统一模式一样,都是较为纯正的封建制度。
  国王强势的时候他们是西周模式,天子号令天下,地位尊崇。
  国王弱势的时候就是东周模式,春秋战国诸侯争霸都给你安排上,动不动给你甩脸子,还会问你鼎到底有多重。
  要是国王弱到一定地步,这帮实力派封建主时不时还给你来个七王之乱、八王之乱,叫你国王欲哭无泪,生命垂危,稍有差池,直接就给你来个靖难之役,直接国王祭天。
  和中国皇帝不一样,中国皇帝绝对算是幸运的。
  自秦以来,就有较为稳固的统一政权和郡县制、流官制等等制度确保中央集权的实现,且随着时间推移,中央集权也越来越强,皇帝的安全系数也越来越高。
  封建封建,封邦建国,中央集权模式下,不看皇权不下县的潜规则,中国社会表面上看长期是只有封,没有建。
  但也不全是如此。
  比如西汉刘邦封国时期,还有明太祖设九大塞王时期,那就是正儿八经的封邦建国,那些封王是有实际权力的,有军权有财权,想做什么做什么,只不过是和中央直辖的郡县制并行罢了。
  其他的诸如魏晋庄园模式时期,还有唐中后期节度使割据时期,那也有点正儿八经的封建模式的味道,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中央集权占优势的时间比较长。
  所以中国皇帝那是真的安全系数一流,比起中国皇帝,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封建王朝的皇帝、国王们那可真是凄凄惨惨戚戚了。
  现在三佛齐王国的政局比较稳定,但是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三佛齐国王不仅担心明国那种思想的传播会影响王国核心地区的不稳定,更担心这些思想会成为南方从属国不遵从自己命令的缘由。
  为了便于统治,三佛齐王国以大乘佛教为国教,好不容易让民众变得比较佛系,比较好欺负,可不想让意外发生。
  但是大明又是个大国、强国,三佛齐上层也不愿意为此得罪大明,使得大明有出兵问罪的借口,要是和大明开战,那纯粹是活腻了。
  于是三佛齐王国采取灵活应对策略,一边接纳、保护明国商人,但是与此同时又严格限制他们的行动区域。
  且对于明国商人和本国汉人之间的往来,三佛齐王国也比较忌讳。
  自洪武九年明国商旅较大规模来三佛齐做生意开始,三佛齐王国就有意识的将居住在国家核心地区的汉人迁移走。
  时至今日,还能和明国商人自由往来的当地汉人数量已经非常稀少。
  不过他们中的大部分不是被发展为复兴会员就是成为了天网军密探,依靠他们的关系和其他地区的汉人联络,三佛齐当地的天网军和复兴会秘密组织的规模都不小。
  但是因为各种限制,想要发展本地人会员还是难度比较大的,包括设立商业代办处的事情,三佛齐王国上层都比较犹豫。
  大明官方使节团抵达巨港之后,使节团团长、复兴会总部副主任王坤屡次向三佛齐国的国王占巴提出要设立商业代办处,但是占巴总是含糊其辞,予以搪塞。
  这种不合作的态度让王坤非常生气。
  敬酒不吃吃罚酒,好!
  于是王坤让人通知占巴,如果三佛齐国不接受大明设立代办处的要求,那么他也不强迫,他就回去了,再也不来了。
  而且他回去以后,大明会宣布制裁三佛齐王国,任何大明商品不得售卖到三佛齐国,任何与三佛齐国有往来的商旅都无法得到大明商品!
  你们就等着去黑市花超高的价格当冤大头、大冤种吧!
  王坤让人通报完就要上船离开巨港。
  结果随行队伍的行李还没有完全上船准备好呢,被吓得魂飞魄散的占巴就赶快派了自己的儿子阿塔阿过来追着王坤不让走,以极快的速度登上了船,大喊着慢走慢走之类的,急忙解释。
  王坤觉得和他们没什么好说的,就要开船离开,阿塔阿赶快拉住王坤,向他作出解释,求他不要走,还说三佛齐国愿意让大明设立代办处,完全允许两国通商。
  王坤冷笑。
  “听说大明商人在贵国行动颇有限制,只能从巨港进入,其他地方不让登陆,登陆之后除了指定的六座城镇之外,其余地方均不允许涉足,还不允许大明商人和本地汉人进行交流。
  真不知道大明商人犯了什么法,做了什么错事,居然要被如此对待?大明商人难道是什么法外狂徒,居然可以让贵国以如此无礼的态度对待?这一点我实在是想不通!”
  阿塔阿当然知道三佛齐王国对明国商人的诸多限制都是出于担忧和恐惧,但是现在人家把话说了出来,显然是在开条件。
  如果当场回绝,他们真有可能一去不回,往后会发生什么,占巴和阿塔阿父子两个都不敢去想。
  可要是答应了的话,如果明国商人利用这些优势条件在他们国内搞事情怎么办?
  洪武政论的原本阿塔阿看过了,看过之后浑身冒冷汗,他是不敢想象这样一个国家的官员来到他们这里请求设立代办处主管通商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而且前几年本身就有过明国商人与本地汉人交往过密的事情,当时有人告密,说本地汉人与明国商人就洪武政论的事情聊得非常开心,明国商人好像对洪武政论也非常了解的样子。
  虽然这并没有什么太值得奇怪的,可是王国上层统治者对此实在是非常忌讳。
  当时对付商人,尚且容易,可现在面对的是一个庞然大物的代表,三佛齐王室实在是没有胆量正面拒绝王坤的要求。
  阿塔阿擦了一把冷汗,陪着笑,缓缓道:“这其中一定有些误会,还请天使随我去见国王,见了国王,一切都好说,一切都好说。”
  王坤冷哼一声,假装思考了一会儿,实则在观察阿塔阿的表情。
  看着阿塔阿不断擦着冷汗面色焦虑的模样,王坤最终松口,与他去见占巴。
  三佛齐国王占巴接见王坤的时候,也是全无国王的倨傲,倒是颇有些邻家大叔的模样,对待年龄比他小了二十多岁的王坤,那是一副和蔼可亲的模样。
  好吃的好喝的都上,还将自己最宠爱的姬妾拉出来侍奉王坤吃饭喝酒,大有王坤如果喜欢那就把这个姬妾送给王坤带回去的架势。


第1632章 租借新加坡
  此女的确貌美,身段极其优秀,不愧是国王身边侍奉的女人。
  不过王坤觉得自己的妻子在容貌方面并不逊于此女,且身为复兴会员,他严格要求自己,从未逾越规矩,也不敢逾越规矩。
  对于此女的尽心侍奉,王坤始终不假辞色,只是看着国王占巴,一力要求占巴答应自己的条件,不答应条件,一切免谈。
  设立代办处还不够,必须要允许大明商人可以在任何一个港口登陆并且经营生意,且必须解除大明商人的禁足令,也不能继续干涉大明商人和本地汉人的正常往来。
  这些要求不是从来就有的,那也是这些年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加的,三佛齐统治阶级面对明国商业势力的进入和洪武政论的渗透也觉得非常为难。
  他们一来畏惧明国强大的军力、不敢得罪明国,二来离不开明国的奢侈品和其他实用商品,三来又不想让自己的国家重蹈占城覆辙,所以本来就极其纠结。
  现在这个好不容易达成的脆弱平衡也被王坤要求取消,占巴真的是纠结万分。
  但是在王坤不假辞色的强烈要求之下,在他离开三佛齐就再也不回来的要求的威胁之下,占巴被迫答应了他的全部要求,放开了明国商人的一切限制。
  如此,王坤才满意的点了点头,一转攻势,答应了在三佛齐设立代办处。
  毫无疑问的是,这场外交上的极大胜利极大的鼓舞了明国隐秘战线的战士们,他们从此有了更加宽松的环境,在明国代办处的保护之下,他们能做更多事情。
  与此同时,王坤又向好不容易说服自己安下心来的占巴国王提出了一个建议。
  蒲罗中地区南部靠海的地方有一个岛屿,那是大明商船抵达三佛齐和通过三佛齐去其他地区的必经之路,那里人烟稀少,甚为荒凉,三佛齐王国似乎并不怎么在乎那里。
  若是如此,大明向三佛齐王国提出一个建议,即租借这个岛屿,交给大明来使用,大明希望将这个岛屿建设成一个繁荣的港口,在这里给大明注定要数量翻倍的商船和商人们提供一个歇脚的地方。
  占巴当时就有些懵,不知道大明是什么意思,租借领土这个事情,他还从未遇到过。
  蒲罗中地区他知道,在另外一个岛屿上,不在三佛齐的本岛上,但是当年扩张战役的时候,就成为了三佛齐的势力范围。
  王室没有兴趣在那里搞什么扶贫、建设活动,但是税收和供奉不能少,打仗的时候可能也需要他们卖命。
  除此以外,王室对那群穷的只能看猴子呲牙的原住民们也就没什么太多的想法了。
  占巴并不知道大明是怎么看中那块地方的,不想答应,但是又担心王坤和之前一样翻脸,无奈之下只能询问王坤的真实意图。
  “之前这样的事情从未发生过,不知道大明有什么目的呢?”
  王坤只是摇了摇头。
  “好好的一块土地,贵国不想用,那么为什么不租借给大明使用呢?想来当地能够提供给国王殿下的税收也不会有多少,收起来也比较难,但是大明会直接来到巨港付给租赁费用。”
  “给钱?”
  占巴的眼睛亮了一下:“敢问天使,具体是怎么给法呢?”
  谈到钱,果然占巴的态度就不一样了。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明国若要强取,自然是侵略,但如果给钱,情况就不一样了。
  凡事如果给钱,那就是纯粹的交易,只有成或不成,不存在什么其他的可能性,占巴对于国土的看法虽然没那么宽松,但是给钱的话,也不是不能商量。
  而且明国不是说买,而是……租借。
  这有点意思。
  王坤笑了。
  “两种给法,一种是给现钱,一种是从三佛齐国从大明订购的货品的货款当中予以扣除,不知道殿下喜欢哪一种方式?”
  占巴沉默了一会儿,认真的思考了起来。
  少倾,他得出了结论。
  他喜欢钱。
  实实在在的拿到手里的钱。
  “若是现钱的话,该怎么给呢?”
  “大明愿意和三佛齐国签订协定,商量具体的数目,按照一年的费用价格予以支付,您可以选择黄金白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