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9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梁元凯当时一副紧张的样子,赶快关上房门,让杜非穿好衣服,又让床铺上的小妹也穿好衣服,然后三人坐下来仔细谈这件事情。
  当时,苏咏霖已经在复兴会内要求会员们坚持一夫一妻,不准在男女问题上犯错误,并且将男女问题作为会员的重要操守问题来抓,看得非常严重,杜非对此深知。
  而这个问题一旦暴露出去,不单单自己的家庭要出大问题,前途也没了,一切都没了。
  被吓懵掉的杜非来不及考虑任何问题,只能任由梁元凯操作,梁元凯答应协助杜非隐瞒这件事情,让这件事情只有在场的三个人知道,并且要求小妹一起隐瞒。
  但是小妹既然已经和杜非春宵一度了,今后谈婚论嫁什么的估计也是问题,不好向家里人交代,所以梁元凯建议杜非悄悄操作,把小妹当作外室,养在外头,不让家里人知道。
  有他的协助,一切都会非常安全,不会有任何泄漏的风险。
  杜非当时六神无主,没什么想法,再看小妹的确年轻貌美,也就糊里糊涂地答应了。
  这一答应,他就被彻底地套住了。


第1546章 苏咏霖这是在过河拆桥
  杜非迷迷糊糊进了梁元凯的套子且不自知,梁元凯心中狂喜却也没有表露出什么表情。
  两人开始了较为“默契”的配合。
  那之后,他就把小妹养在济南城内的一处别院里,作为外室,深深隐藏住,不让任何人知道。
  杜非的工作性质特殊,时常不在家里住宿,也从不对家人说起他的工作内容,对此家人都很清楚,也不向杜非打听他做了什么。
  所以这反倒给了他在外头与小妹幽会度日的良机,小妹又特别擅长讨杜非的欢心,一来二去,杜非便和小妹打得火热。
  尽管他心里头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扛不住小妹热情似火的冲击和年轻貌美的身段,遂逐渐沉迷其中。
  爱情这种东西无论在什么时代都能算是高档精神消费品,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能真正得到爱情的滋润,凑合着过一生已经算是比较幸运的了。
  但是每个人都渴望爱,尤其渴望被爱。
  杜非和妻子属于包办婚姻,结婚多年,早已没了什么激情,话说回来,就算是当年还年轻的时候,杜非也没怎么觉得激情四射。
  尤其现在从事地下情报工作,常年做着见不得光的事情,浸润在黑暗之中,他都觉得自己的精神快要死了。
  小妹的出现宛如他一片黑暗的精神世界当中的一把火、一束光,为他本已快要干涸的内心世界注入一股清泉,让他感受到异样的快乐和刺激。
  小妹那青春洋溢的年轻气息扑面而来,让他感受到了强烈的被爱的感觉,内心深处的渴望被唤醒了,于是一发不可收拾每日每夜都想和小妹黏在一起,根本分不开。
  梁元凯一开始没有任何对杜非不利的做法,反而处处帮他打掩护,处处给他支援,帮他把这个缺口堵得死死,没让任何人发现。
  包括杜非的家人在内,都被他瞒得死死的,就算杜非真的做了什么很离谱的事情,梁元凯也能帮他打圆场混过去,找到完美的理由瞒天过海。
  就这样平稳地过了一年多,小妹怀孕生子,给杜非生了一个儿子,杜非也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甚至不敢让这个儿子姓杜。
  还是梁元凯出手,把小妹和儿子秘密接到府里面养着,供着,免去了杜非的一幢大麻烦。
  洪武十一年年中,梁元凯找到杜非,想和他商量一下关于他的职位和前途的事情。
  当时,梁元凯这个行省尚书右丞的职位还有一年多就到了时候,剩下来的任期说长也不长了。
  他自觉在之前的第三次大清洗中有很重大的功劳,升职为行省一把手的梦想破灭之后,他想要追求更进一步的前途,比如,升职到中都。
  杜非不知道梁元凯找自己干什么,觉得疑惑,结果梁元凯告诉他,他准备向中都活动一下,稍微需要动用一些钱财,可能有些不太符合大明律法的地方,希望杜非能帮他擦擦屁股。
  杜非大惊失色。
  作为天网军在山东的负责人,这不就等于让他配合犯罪监守自盗吗?
  杜非赶快拒绝,让梁元凯好自为之,不要做犯法的事情,以免自己没有好下场。
  梁元凯软磨硬泡好久,杜非都不松口,于是梁元凯翻脸了,说他在中都有一个暗线,手里正拿着一封举报信,是关于杜非私自纳妾并且还有私生子的举报信。
  他家小妹和杜非的私生子此时此刻也已经被梁元凯藏了起来,藏在了杜非找不到的地方,且杜非也千万不要试图让自己的部下做点什么,甚至下杀手之类的也不要想。
  因为他和暗线有过约定,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用特殊方式联络一次,但凡某一次出了岔子,就立刻把举报信送到复兴会监察部。
  孔茂捷号称中都鬼见愁,杜非是不是很想和这个鬼见愁过过招啊?
  就等着吃刀子吧你!
  杜非当场震撼,被弄得五脏六腑都快要燃烧殆尽了,怒骂梁元凯翻脸不认人,简直不配为人,梁元凯对此没有任何反应,只是冷笑着让杜非考虑一下自己的建议和他的前途。
  “小妹的事情,是你自己做的,我帮你瞒着瞒了那么久,除了咱们几个都没人知道,你不感谢我,还要骂我,你知不知道你在做什么?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你想除掉我,很容易,我知道你能办到,但是我也能让你身败名裂,接受调查,所以你还是认真考虑一下,你帮我保驾护航,我也帮你保驾护航,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梁元凯的威胁非常明确,就是要让杜非做他的羽翼,帮他提供情报支持,让他获得信息差的优势,从而能在政治斗争中占据上风。
  杜非经过三天的痛苦纠结之后,又被小妹梨花带雨般的哭泣一阵冲击,最终没能扛住,上了贼船,从此成为了梁元凯的帮凶。
  然而,正当梁元凯在中都找到合适的门路展开活动的时候,苏咏霖正式推动大明政治改革的消息就传过来了。
  苏咏霖决定罢黜皇帝权位、展开集体领导决策制度的消息传遍大明。
  大明要变天了,帝国体制要变革了。
  梁元凯等人作为行省主导官员,对这些事情了解得更加透彻,知道随着皇帝制度的罢黜和集体领导制度的确认,还有中央代表会议和民众代表会议两大改革。
  尤其是民众代表会议,将会确立为大明的最高权力机构,以全国民众代表监管朝廷和官员,足以罢黜一切不符合民众根本利益的决策提案。
  这些消息剧烈的冲击了这些年守旧思想逐步回潮的山东官场,尤其是正打算谋求更高职位的梁元凯,骤然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梁元凯震惊不已,随后便是气急败坏的大声怒骂。
  在守旧思想者眼里,苏咏霖这是在过河拆桥。
  他自己享受完了皇帝的权位之后,就把皇帝的存在给罢黜了,自己堂而皇之的做起了一片公心的圣人,享受万民称颂,对跟着自己起家打江山的老人们则是彻底的放弃。
  他自己快活了,满足了,但是他考虑过大家吗?
  他考虑过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的江南老人吗?
  没有,不仅没有,还多方打压,这一次真正进入到九人决策小组当中的江南老人很少,只有田珪子和林景春两人,其他都是后面才加入这个团体当中的人。
  至于行省级别和军队当中,江南老人的数量也不多,且多数是对苏咏霖言听计从的死忠拥趸,有很高的地位和利益保障,与他们这群挣扎在边缘的边缘老人不同。
  可以说江南老人的群体被苏咏霖彻底打压放弃了。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不管天子是不是天子,臣是不是臣,大体的规律是不会变的。
  一旦苏咏霖退位,新上位的所谓九人决策小组中江南老人的势力不占优势,且田珪子和林景春各自有各自的基本盘,根本不需要他们这些边缘人的帮助,他们上杆子求人家,人家都不一定接受他们。
  田珪子和林景春不接受他们的话,其他人也各自有各自的基本盘,对于他们这些屡次闹事造成不良影响的江南老人,肯定也不会接受。
  其实梁元凯自己也有所了解,觉得之前江南老人们做的比较过分,惹了不少事端,打压了不少后发势力,现在苏咏霖一旦放弃最高权力,他们必然受到其他势力的联合打压。
  那就真的永无出头之日了。
  梁元凯当场破防,而破防的,还不止他一人。


第1547章 暗杀苏咏霖
  山东地区是江南老人为官数量最多的地方,也是战争结束之后最快展开建设发展的地方,当然也是守旧思想回潮最快的地方。
  不单单是江南老人,一些山东出身的仅次于江南老人的深厚资历者也对这样的变革感到迷茫无措和惊恐。
  他们多数都是能力不足以更进一步所以被迫原地踏步的人,对于苏咏霖的施政怀着深切的不满,只是慑于他的威望,什么都不敢做。
  可现在苏咏霖要退位了,不做皇帝了,要搞什么九人决策小组了,连帝国都不要了,这算什么?
  没了苏咏霖,他们还有出头之日吗?
  当然,这并不足以让对苏咏霖的威望感到畏惧的个别人产生什么激进的想法。
  真正让梁元凯感到绝望并且决定放手一搏的原因,是他在中都进行活动的行为被都察院巡查发觉,并且准备展开调查。
  都察院对于中都官员和地方官员之间的联系一项非常关注,不管是正常往来还是不正常的往来,只要被他们发现,绝对一查到底。
  而梁元凯这种行为绝对是说不过去的。
  这种事情一旦被查明,他的前途和未来就全部没有了,连现在有的一切都将会全部失去,大明的《官员法》对他们这种人的处置是毫不留情的。
  能去库页岛建设边疆都算是幸运的了。
  这一事实让梁元凯本就崩溃的情绪完全垮塌。
  他绝望了。
  无边无际的绝望之中,梁元凯怀着满心的怨恨和不甘,决定放手一搏。
  他一边联系愿意与他携手共进的人,一边试图利用杜非的情报关系网络打探中都方面苏咏霖的消息。
  之后,随着他的上下走动以及威逼利诱,他拉拢到了他在山东行尚书省内部的亲信,负责民政工作的姜锦和马文,以及负责财政工作的史阳荣。
  姜锦和马文长期和他有“孝敬”关系,他们无法摆脱梁元凯,必须跟着他一条路走到黑。
  史阳荣资历浅薄,为了往上爬,各种送礼巴结表忠心,最后也是梁元凯动用行省内组织部的人脉关系给他提拔上来的,更无法拒绝他的要求。
  虽然史阳荣本身不愿意加入到这种事情当中来,但是梁元凯随即用威胁手段逼迫史阳荣,于是史阳荣无可奈何的加入了他的团队,为了活命而奋斗。
  除了这三个人之外,还有过去的岁月里与他交好的一些同僚。
  比如益都府知府穆明、沂州刺史张茗、密州刺史黄刚等人。
  梁元凯准备向中都活动的时候,这些久久辗转于刺史职位上的官员们也试图寻求突破,与梁元凯“交好”,明里暗里赠送一些价值不菲的礼物。
  这就成了把柄。
  但是该说不说,虽然他们之间的合作有威胁因素,却也有“志同道合”的因素。
  因为他们也不想在后苏咏霖时代成为被放弃的人,更不想在梁元凯倒台之后被他牵连。
  梁元凯若是倒霉了,他们必然无法幸存,去库页岛或者西域之地搞边疆建设是他们最好的结局。
  这些人无可奈何的选择了和梁元凯的合作之后,又带着他们各自的亲信,与梁元凯组成了一个团伙。
  他们开始秘密交流情报和组织关系,进行合作。
  因为杜非的原因,天网军情报系统对他们无法产生真正的威胁,他们互相联络,在沂州和密州开会商讨,最后决定玩一把大的。
  他们敏锐地察觉到了苏咏霖决定退位这件事情的牵扯到底有多大,能让他们为此感到绝望,那么也能让其他人产生不安、担忧等等情绪。
  尤其梁元凯还十分聪明的提出皇帝制度在中华大地上运行很久,人人不说多么喜欢,至少是习惯皇帝制度的。
  苏咏霖骤然决定废弃皇帝制度,不管他之前做了多少铺垫,事情真的决定下来之后,必然产生巨大影响,不单单是他们这些做官的难以适从,普通民众也会感到恐慌和不理解。
  而这种恐慌和不理解,就是他们可以利用的最佳良药。
  利用民众的恐慌和不理解,煽动民众的焦虑情绪,造谣言,说苏咏霖根本不想退位,之所以退位,是因为之前生病的时候一时不察,被所谓的九人小组给架空了。
  现在苏咏霖正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