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针锋相对,掀起全方位大起义让暴躁老哥手忙脚乱。
还是战略转进,踏上悲壮的远征之路?
亦或二者兼有之?
山东这块革命老区的革命群众们又该如何安排呢?
沂州人少,可以让他们提前躲起来,泰安州那么多人,不好安排。
尽快促成契丹大起义是必须的事情,但是好像契丹大起义也没能阻止暴躁老哥的南下,暴躁老哥一旦决定了什么,八头牛都拉不回来。
打铁还需自身硬啊。
苏咏霖深深感到自身实力的不足,还有金国依旧强大的国力,一想到那成千上万纵横奔驰的骑兵,他就头皮发麻,两腿发软。
但是麻着麻着,苏咏霖就意识到了破局点所在。
眼下唯一的破局点,就是在暴躁老哥得知实情并且发起总动员南下之前干废术虎思济,解决掉山东地区的金军,用最快的速度光复山东,以此证明光复军的实力。
然后全面出击,搅乱整个中原,策动各地野心家,让各地野心家们全面起义。
一鼓作气把金国失败的统治政策之下可以联合的中原非女真盟友全部召集起来,一起往中都进军!
完颜亮不来,老子先过去!
老子要让你每走一步都付出惨重的代价。
老子要让你根本没有办法动员全国之力南下讨伐老子!
老子要让你每时每刻都活在惊惧之中!
老子还要让西夏,让蒙古,让南宋都知道你现在虚弱不堪!
只有最大程度的混乱,才能让老子得到宝贵的喘息之机!
完颜亮,咱们来比比,比比看谁更能在乱世之中生存!
苏咏霖捏紧了拳头,明白了自己眼下究竟该做些什么。
除了这个消息之外,苏咏霖还得知了一个消息。
苏隐的部下顺手截获了耶律成辉送往术虎思济军中的紧急军报,那是告知术虎思济夹谷阿速完蛋的消息。
也就是说,眼下术虎思济还不知道夹谷阿速已经完蛋了。
之前的情报显示术虎思济统领大军从东平府出发,过兖州扑向沂州,苏咏霖正打算做点什么。
既然他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干废了夹谷阿速,那么就正好是攻击他后勤的时候。
术虎思济那边四五千的骑兵数量让苏咏霖头皮发麻,没那个正面进攻的胆子。
但是攻击他后勤、搅乱他攻击计划以至于逼得他不得不两线用兵的胆子还是有的。
不仅有,还很大!
苏咏霖意识到战略机遇稍纵即逝,于是立刻召开军事会议,在会议上公布了此事。
“虽然咱们的军队正在整顿当中,但是战场机遇稍纵即逝,若不抓住,必为其所害,咱们没有时间没有选择,必须要做。”
苏咏霖指着地图开口道:“兖州有两条主要河道,一为沂水,一为泗水,泗水河道更长,所以金贼选择泗水作为代步河道,后勤从东平府陆路运输到磁阳之后,就顺着泗水一路东去。
到接近沂州的地方,河道走尽,才转为陆路运输,如此可以节省时间、运力、人力,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要抢夺他们的后勤,还要堵死泗水河道,让他们就算夺回河道,也无法使用。”
与会军官们纷纷点头,赞成苏咏霖的意见。
“一旦发现后勤遭到威胁,金贼必然会有所动作,必然会派兵回去保护粮道,如此则有分兵的可能,也给了咱们设伏歼灭他们的机会,这样的机会不多,咱们必须要利用起来。”
苏咏霖这话一说,军官们就纷纷意识到苏咏霖要开始他的传统艺能了。
正面决战我不敢,但是利用地形设伏我还是敢的。
解决掉金军的后勤,那数万大军人吃马嚼的绝对能逼疯术虎思济,前线难以为继。
到时候再约赵开山两路夹击,混乱之下就算他骑兵多,也回天乏术。
苏咏霖正这样想着,就在军事会议还没有结束的时候,接到了赵开山的紧急求援信。
第143章 咱们直接去东平府!
为了快速把消息传递到位,传令骑士跑死了两匹马,自己也累个半死,紧赶慢赶总算赶到。
把求援信展开一看,苏咏霖顿时眉头紧皱。
“坏了,赵领帅吃败仗了。”
消息公布,与会军官们纷纷感到吃惊。
也难怪,赵开山虽然不是什么正面人物,但是依然有着光复军最强的军力和最多的人数,且之前从来没有打过败仗。
倒不如说整个光复军在此之前都没有打过败仗。
以至于骤然失败,所有人都觉得猝不及防,如遭雷霆重击。
虽然求援信里没有详细说明战斗的经过,苏咏霖也大致能判断赵开山是败在金军五千骑兵身上,肯定是飘了,觉得自己又可以了,于是贸然和金军骑兵打野战。
不输才怪啊。
这种时候不结成紧密营垒逼着金军打攻防战,居然和金军打野战?
苏咏霖放下求援信,左思右想,感觉之前的规划要改变了。
“赵领帅吃了败仗,希望我去支援,但是我们目前能动用的兵力也不多,大部分都是刚刚加入胜捷军的新兵,还没有完成最起码的整训,没什么战斗力,这个时候派出去毫无意义。”
苏绝眉头紧皱,思考了一阵子。
“但是必须要去支援,否则赵领帅的主力战败,数万大军作鸟兽散,整个光复军的人心也就散了,阿郎,不得不去啊。”
苏海生也表示支持。
“眼下,惟有联合赵领帅两面夹击,和金军决一死战了。”
韩景珪、魏克先等人也提出一样的建议,认为当下唯一的办法就是整顿精锐快速南下,与光复军主力联合在一起和金军打一场决战。
苏咏霖沉默了很久。
“既如此,就算是打赢了,也是惨胜,对于咱们来说,惨胜如败,金贼输得起,咱们输不起,一次都输不起,输一次,好不容易带出来的精锐损失若太大,就无法挽回了。”
“可是阿郎,咱们若不去,赵领帅的主力一旦覆灭,咱们如何能独善其身?”
韩景珪有些着急,劝说起了苏咏霖:“阿郎,大局为重啊。”
苏咏霖抬起头看了看韩景珪,无奈的笑了出来。
“景珪,你该不会以为我是因为之前的事情不愿去支援赵领帅吧?”
“那咱们去?”
“去是一定要去。”
苏咏霖盯着地图说道:“但是未必要去沂州。”
“那去什么地方?”
好几个人异口同声的询问苏咏霖。
苏咏霖沉默片刻,伸手指向了地图上的某个位置。
“咱们直接去东平府!”
“东平府?!”
众人震惊不已。
“金贼大军出动,后方必然空虚,并且绝对想不到我军会那么快就出兵东平,这正是我直取东平的大好时机,之前军队尚未休整,不堪再战,眼下休整完毕,正是可以出击之时!
从奉符县到须城县不过一百五十里路,金贼行动迟缓,一日最多走二十里,我军上下一心,一日可走五十里,最快三日就能抵达,直下须城,彻底捣毁其指挥中枢和后勤补给之地!”
苏咏霖一拳捶在了地图上,面色凶狠道:“他打他的,我打我的,他要毁我根基,我先破他老巢,看看谁比谁更快!”
军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而后苏绝快速反应过来,第一个表示了支持。
“对!没错!他打沂州,咱们就破东平府!东平府是金贼后勤重地,一旦被破,金贼无以为继,这仗根本就打不起来!”
韩景珪也紧随其后表示了支持。
“东平府一旦被破,金贼整个指挥枢纽都毁掉了,无法协调各方,就无法统一指挥,整个山东之地就彻底破碎,不能继续整合了!此乃釜底抽薪之计!前线金军一旦得知,必然军心大乱,不战自溃!”
军官们纷纷反应过来,纷纷表示了绝对的支持。
唯有魏克先提出了质疑。
“阿郎,若赵领帅那边坚持不住,咱们就算打下了东平府,得到沂州粮秣之后的金贼也有足够的底气反攻回来,而咱们可以应付他们的反扑吗?我以为这很难。”
魏克先的质疑合情合理,整个会场的气氛再度沉寂下去。
这话说的其实没错。
苏咏霖这里就算打得再好,也需要赵开山那边坚持住,维持主力不覆灭。
只有赵开山坚持住,苏咏霖这边的釜底抽薪之计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成功。
否则赵开山那边覆灭了,苏咏霖这里打下东平府,也要回去收拾烂摊子,继续和术虎思济的大军打战略决战。
可要是赵开山坚持住了,术虎思济绝对撑不到回军东平府,军心就要大乱,军队崩溃是大概率事件,甚至不需要与之交战,只要消耗他们的余粮,就能获得胜利。
到时候再两面夹击,则胜率大增,甚至可以说是完胜!
如何让赵开山坚持住呢?
苏咏霖思考片刻,想到赵开山提及自己构筑营垒,正准备死守费县,便把刚才的传令骑士喊来。
那骑士累个半死,才缓过来,刚才正在火头军那边喝小米粥,吸溜吸溜的,刚刚填饱肚子,就被苏咏霖喊来了。
“你休息一阵,就可以回去了,我给你准备马和干粮,你回去告诉赵领帅,坚持五天,五天之后,我一定赶到!”
骑士大喜过望。
“如此,光复军就有救了!苏将军!还望快快来援!”
说完,骑士就精神抖擞的出发了,为了保护他,苏咏霖又派了两个骑士陪同他,以备万一出事,还有人可以送消息回去。
骑士走后,众军官对此困惑不解。
“阿郎,五天?咱们就算能快速拿下须城县,也来不及把这个消息告诉赵领帅吧?”
苏绝代表大家问出了心中困惑。
苏咏霖点头。
“当然不能,但是能让赵领帅心中有底,坚持下去,也能振奋军心,让军队坚持下去。”
“那五天之后呢?”
“五天之后,会有传令骑士抵达赵领帅那边,告诉赵领帅我军在南下的路上击溃了一支金贼军队,所以耽误了时间,再有三天就一定可以赶来,请赵领帅继续坚持,坚守不出。”
“这……”
众军官面面相觑。
“要是时间还不够多,那就再过三天,再有骑士告诉赵领帅,我军又击溃了一支金贼军队,军队需要休整,但还在不断的赶路,正在火速驰援之中,请赵领帅务必坚持!”
苏咏霖开口道:“若是我军还没有及时完成目标,那就反复如此,总而言之,要让赵领帅和所有士兵都知道我们正在赶去的路上,请他们务必坚持到底!”
好家伙,真是好家伙。
胜捷军的军官们被苏咏霖的大胆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非常时刻,行非常之法,我必须集中主力解决掉东平府,完成釜底抽薪之策,赵领帅那边营垒严整,粮食充足,兵力也多,没有理由坚持不下去,金贼打攻防战难道很强吗?”
苏咏霖深吸一口气:“风险没理由只让我一人承担,赵领帅身为领帅,若没有拼死一战的决心和勇气,数万大军都扛不住金贼的进攻哪怕七八天,那就干脆别造反了!”
说完之后,苏咏霖直接下达了动员令。
“命令全军在两天之内完成进攻准备,火速出击东平府!我们的时间很紧张,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错漏,诸君,这是生死之战!”
军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一起看向了苏咏霖。
“喏!”
他们齐声领命。
苏咏霖一声令下,整个胜捷军的机构高速且有效的动员起来了。
第144章 夹谷阿速真的不想死
胜捷军控制下的二元体系拥有着极强的动员力。
苏咏霖这边决策一下,那边就开始全面动员了。
一般情况下,胜捷军负责和治理农村的农会体系对接的部门是粮饷司,主要负责财政支持和赋税收取,是经济方面的事务。
这当然也是动员的一部分。
但是在战争时期发起全面动员的时候则不一样,因为牵扯到行政指令。
原先这一块是苏咏霖直接负责,派人传递消息给各村农会下达命令,再由各村农会按照指令快速完成动员任务。
但是指导司建立之后,苏咏霖就决定把这一块任务交给指导司来负责,具体事务交给田珪子来负责。
农村里担任农会副会长和自卫队教官的特派员也全部纳入指导司中,成为指导司的指导员。
具体的命令则由苏咏霖下达,交给指导司负责主要执行,其余粮饷司和军械司则在指导司之下负责辅助任务。
这一安排是苏咏霖决定把农会至于指导司的序列之下,由指导司主要负责行使这一块权力的举措。
这一块本来就不单单是行政指令参与进去的,思想上的工作也要跟上,对军队要进行教育,对农民们当然也需要教育,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