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和北界守军稍作抵抗的行动不同,赵位宠根本就没有抵抗。
得知明军来袭,他大惊失色,吓得要命,就直接带人跑了,一路往南,跑得无影无踪,堪称高丽飞将军。
他素来和李义方关系不睦,根本不打算为了他的政权做什么“忠臣”才会去做的事情,直接就跑已经算是不错的了,至少没有投降。
他一跑,麾下将领、大头兵们也是一个接一个跑的飞快,防区直接丢掉,军事物资直接甩手扔给明军。
于是高丽北部边境的东界地区被明军轻松占领,几乎是没有遇到任何有力抵抗,也没有任何人提供消息给开城朝廷知道,李义方也就不知道东界已经被明军控制这件事情了。
高丽所筑造的用来防范北部敌人入侵的所谓“千里长城”根本没有给明军带来任何阻碍,明军轻轻松松越过千里长城,进入高丽国境。
苏绝亲自带领十三军主力攻破安州之后,用火炮猛轰高丽西京平壤,三天之后攻破了平壤,杀死了抵抗的将军,攻入城中占据了平壤,接着继续南下,行动如风。
洪武十年二月二十三日,明军军事行动发起十天之后,苏绝率领的十三军主力三万人在平壤以南三十里的地方遭遇了李义砇、朴存威率领的高丽援军三万人,并且展开野战。
是役,明军第一次让高丽野战部队感受到了何为【碾压】。
明军用车骑将军炮远程摧毁高丽军阵,又用火枪近距离打击高丽军阵,将正面对敌的高丽军阵打得破破烂烂,输得一塌糊涂。
最后五千骑兵绕后抄退路,这三万高丽野战军一个也没有跑走,被明军全歼。
这倒也不怪他们,正常的没见过凶残火器的大头兵的确很难面对一杆火枪,更难面对远远飞来的一颗裹挟着灼热气流的大铁球。
前者能打爆他们的脑袋,后者能把他们砸成肉酱,几乎无法防御。
面对使用如此犀利兵器的明军,高丽野战军陷入惨败的局面也不是不能原谅的。
这一战,李义方倚重的将领李义砇和朴存威都战死了。
前者被车骑将军炮震死,后者被明军骑兵包围,苦战不得脱,被一锤头打在脑袋上,摔在地上,死掉了。
苏绝久违的打了一场上规模的大战,意犹未尽,于是继续南下,兵锋直指高丽王都开城。
李义砇和朴存威全军覆没的时候,李义方刚刚整备出两万军队,他打算再整备两万军队出来,觉得这样胜率更大。
结果二月十五日,他就得知之前三万大军全军覆没且明军南下兵锋直指开城的消息。
这消息一出来,整个开城都慌了,都震惊了,都吓得肝胆俱裂了。
一时间没有人想着北上,要么就是赶快南逃,要么就是留在开城准备投降。
郑仲夫等人已经跑了三五天了,他们倒是没想到明军的速度那么快,所以得知明军开战之后就紧赶慢赶着收拾东西,然后亡命奔逃,城内留下的只有抵抗派武将和侥幸在屠刀之下生存下来的文官们。
现在这个局面,抵抗派武将们悔的肠子都青了,弃城而逃者不在少数,而文官们则暗暗高兴,觉得大明天兵一到,他们就自由了,就能恢复往日的权势和地位了。
一切终将回到原点。
而处在风暴中心的李义方此时也是悔不当初,意识到根本不可能面对明军取得胜利的情况下,李义方做了紧急部署,假装要死守开城,实际上是做好了逃跑的准备。
二月十六日夜晚,李义方准备逃跑,但是临到关头,他忽然觉得一阵强烈的不甘心。
第1440章 这个世界感受痛楚
李义方可以确信,他走了以后,明国一定会恢复高丽之前的状态。
他们所做的一切都会变得毫无意义,高丽还是文官耀武扬威,武将还是卑微到了地底。
文官享受一切荣耀,武将只能卑微的成为他们的打手,毫无尊严可言。
这合适吗?
李义方觉得不合适。
他要是觉得合适,就不会发起这次兵变了。
他恨文官,恨高丽的制度,恨那个【太平好文之主】,恨那个可恶的明国,恨一切,恨这个不公平的世界。
为什么他受苦受难的时候没有人站出来为他鸣不平,而他决定反抗了,又有那么多人站出来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
哪里不对?我为了自己的尊严而战有什么不对?
李义方不明白,于是他的内心也更加扭曲。
如果说这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那么,就让我来让它变得有意义吧。
我要让这个世界感受痛楚。
临出发的夜晚,李义方瞪着布满血丝的眼睛,提着刀,进到了软禁王睍的宫廷,看着那个还在和女人嬉戏的毫无惧色的家伙,在他惊恐地注视下一刀捅进了他的腹腔,了结了他。
然后把惊叫的女人们和宦官们杀戮一空。
他又来到了王晧的寝宫,把正在和女人颠鸾倒凤的王晧从床上拎起来,一刀封喉,让他血流遍地痛苦而死。
然后把那个傻掉的女人也给顺便剁了。
杀掉了两个最恨的人之后,李义方心中愤懑稍微平复,但又觉得不够,于是又下令自己最亲信的私兵分头行动,把现在还活着的高阶文官来一波大清洗。
我过得不好,你们也休想过得好。
都给我死!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三十多个第一波大清洗之后幸存下来的高阶文官阖家满门被杀光。
如此,李义方才稍微顺了口气,但是很快又觉得不够爽,于是他一波做二不休,下令把高丽王宫给点了。
只有熊熊燃烧的烈火才能摧毁一切,才能洗净一切,让这个满是肮脏的地方归于尘土,全都给我消失吧!
在这个晚上,李义方带人逃跑了,留下了一座熊熊燃烧的城池。
城中人发现王宫着火,惊恐的大叫着,有人逃跑,有人赶着救火,有人趁火打劫,从天黑到黎明时分,整个开城内一团乱麻,没有人站出来稳定局面,因为能够稳定局面的人不是死了就是跑了。
开城陷入了纯粹的混乱之中,甚至于连前国王和现国王都死掉的消息也没能传开,王宫被大火烧成一堆灰烬,被火烧死和被杀死的人到底有多少,谁也不知道。
混乱持续到苏绝率领明军抵达为止。
明军快速入城占领各要地,并且对城内持刀者展开处置行动,一个上午的时间平复城中混乱,并且张贴安民告示,然后对城内具体情况进行摸底,召集成众官员询问各种讯息等等。
这一行动持续到了黄昏时分,明军开始吃晚饭的时候,苏绝差不多知道之前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王睍和王晧都死了。
杀死他们的是李义方,李义方杀死他们之后才决定放火烧王宫,他们行动隐秘,看着就是要让整个王宫一起死的架势。
幸好两个小太监躲在一边看到了所有事情的发生,李义方等人走了以后赶快把王睍和王晧的尸体拖了出来。
也多亏了这两个小太监,高丽王室成员被烧死一半,还有一半逃了出来,躲在地下室里面躲到了明军抵达。
而开城内的其他官员和平民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
三十多个高阶官员被李义方杀死,大火烧起来,城内秩序就乱了,也没人站出来稳定秩序,谁有刀谁就是大爷,一个两个凶悍无匹,杀人越货放火,比土匪还土匪。
李义方等武将政权领导人已经逃亡,还有的更早几天就逃亡去了,根据某些人的交代,说他们是要日本逃亡,认为日本孤悬海外,明国一定追击不到。
苏绝很生气,下令对城中杀戮者展开一轮甄别,又把全体官吏单独甄别出来另作处置,留下兵团书记官文天瑞在开城内暂时稳定秩序,自己带领精锐骑兵南下追击李义方等人。
开城被明军占领之后,整个高丽政权实际上已经垮台了,原本主政的武将被杀的被杀逃亡的逃亡,文官被杀的被杀,剩下来的都是些低级官员,无法挑起大梁。
更要命的是原国王王睍和现在的国王王晧都死了,高丽王族死了一半,剩下来一半成了惊弓之鸟,惊恐万分,全靠明军保护才能度日。
高丽中央政权已经无法维持下去。
第六兵团兵团书记文天瑞了解了整个情况之后,就感觉有点意思。
原先整个明国的中央战略考虑就是这个局面最好,高丽中央政权难以为继,需要明国提供各种帮助才能维持,运行一段时间等明国把控了高丽全部的实权之后,再由高丽王出面请求内附,顺理成章完成并吞。
但是眼下这个局面比明国预想的最合适的局面还要更加深入。
李义方那个家伙居然把高丽所有有头有脸的文官包括他们的家庭都给屠杀殆尽,甚至还把王睍和王晧都给杀了,整一个我过不好你们也别想过的好的反社会人格典范。
这就使得高丽王国的存在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都离不开明国的扶持了。
当然,这也给明国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
明国需要花费不少精力和支出重整高丽的中央权力,然后对地方上可能冒出来的一些独立倾向比较严重的豪强团体进行打击和消灭,再建立统一的乡村制度,把明国的基层制度建设完整复制到高丽国内。
接着还要重新册立一个高丽王国王协助他们完成这套变革,如此就能最大限度的降低高丽民间的抵触情绪,使得明国有足够的时间积蓄力量,展开土地改革。
文天瑞把目前得知的一系列状况还有他的分析写成报告,派人六百里加急送到中都给苏咏霖知道,请求进一步的指示,自己留在开城内稳定秩序,并且从开城内的高丽官员群体中选出一些可以合作任用的来做一个过渡。
至少要先把开城稳住,稳住开城之后,再图其他。
洪武十年二月二十三日,苏咏霖接到了高丽急报,得知了高丽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然后迅速召开了军务会议。
“王睍和王晧都死了,这个情况倒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高丽武将的确挺勇的,眼看着政权维持不下去了,也不让原先的权贵们好过,杀了两个国王,还把高丽的权贵三十多人屠杀殆尽。
眼下高丽中央政权基本上已经垮台,大明如果不及时介入其中填补权力真空,高丽很快就会进入分崩离析的状态之中,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我们都必须要立刻派人接管高丽的中央政权。”
苏咏霖对当前局势做了准确判断,然后让大家讨论选派何人担当高丽目前的实际主政者。
第1441章 保证完成任务
经过一系列的讨论,负责组织部工作的周翀所提议的人选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他提议的人选是现任大兴府尹胡玮。
他认为胡玮在大兴府的日常工作中表现突出,将中都城的扩建和中都城周围的农村工作都做得非常好,且曾经也负责过复兴会的一些工作,是一个有着突出的行政和组织才能的官员。
苏咏霖又询问与会众人的意见,众人纷纷表示胡玮的政绩突出,没什么可以指摘的地方,有地方和中央的工作经验,经验丰富,是非常合适的人选。
苏咏霖点了点头,没有立刻下命令,而是在散会后把胡玮喊到了自己的书房内单独谈话,给他做一个面试。
他用中都城的人口、城建、商业还有中都地区的农业工作询问胡玮,胡玮纷纷给出了详细的回答,还有精准的数据支撑,思维敏锐,十分健谈,并不怯场,显然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管理人才。
苏咏霖还记得当年胡玮是泰安州复兴会支部主任。
泰安州是他最早开始推行各类政治改革的地方,是苏咏霖最早的根据地,胡玮在这里担任复兴会支部主任,可见其信仰之坚定。
同时,他也是推动肖翠事件进入中央视野的关键人物。
是他一份报告将泰安州女工的困难处境以肖翠的事件为标志揭露给苏咏霖知道,是苏咏霖掀起一波整风运动的关键先生之一,可以说在政治上也没有任何问题。
让他前往高丽担当这个挽救时局的关键人物,苏咏霖觉得是可行的。
于是他满意的笑了出来。
“胡玮,这一次喊你过来,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胡玮老老实实地摇头。
“不知道。”
“高丽作战你知道吗?”
“知道,听说打得不错。”
“已经打赢了,高丽毫无还手之力。”
“那可太好了!”
胡玮一脸喜色:“高丽小国,不知大明国威,竟敢挑衅大明,是该好好教训教训。”
苏咏霖点了点头。
“现在仗打赢了,但是高丽也可以说是一塌糊涂了,篡权的高丽武人对高丽文臣进行了两次屠杀,这一次我大军抵达开城之前,贼首李义方更是弑君,把高丽王王睍和王晧都给杀了,又诛灭高丽权贵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