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1章 斗富潮
苏咏霖得知第六兵团的具体情况之后,对姜良平的工作表示满意。
这些出身贫贱的优秀人才到底还是得到了发挥他们能力的平台,明国的用人选人政策是正确的,没有出什么问题。
而这也就更加坚定了苏咏霖遏制所谓“江南老人”集团那种试图用资历换取特权的混帐想法。
有能力,上,没能力,不要占茅坑不拉屎。
双方的第一次交锋以苏咏霖的胜利告终,至于有没有第二次,苏咏霖认为是有的,但是不管是第二次,第三次,还是第四次,但凡有问题,苏咏霖的态度就是决不妥协。
本次对西辽的军事行动,第六兵团会和第二兵团一起出动。
根据最新的军事安排,第二兵团还需要保留相当一部分的兵力留在四川和关中,能够出战的只有一个军和兵团直属骑兵队,差不多四万人,第六兵团是全面出动。
不过考虑到这样一来只有两万骑兵,骑兵方面略显不足,所以苏咏霖还打算出动虎贲禁卫骑兵一万人参战,这样就是三万骑兵。
另外,苏咏霖还打算抽调塔塔儿部和汪古部两个部落的两万骑兵随军征战,算上三万明军骑兵,就是五万骑兵了,几乎等于西辽总动员的骑兵数量了。
任何一个时代,五万骑兵都是一股极为强悍的灭国武装力量了,一般中等强国不敢与之争锋,大洲级别的强国才能够与之正面对抗,才能够拿出足够数量的骑兵进行交锋。
苏咏霖倒不是拿不出更多的骑兵,全面总动员,苏咏霖能拿出二十万级别的强大骑兵纵横四海。
这样做一来是想要省点钱,因为战马的消耗是真的很大。
二来塔塔儿部和汪古部这些年在明国边疆政策的执行之下,与明国展开顺利通商,赚钱也是赚得盆满钵满,是时候该出点血回报一下他了。
自打苏咏霖亲征草原扫灭了好几个草原部落大展雄风之后,蒙古草原基本上就是明国的天下。
汪古部和塔塔儿部作为大明的好大儿,驻地北移,为大明戍边,背靠大明,一边和大明展开通商互市赚钱,一边向着更北边的“林中部落”耀武扬威,日子过得好不快活。
苏咏霖专门在划归大同行省管理的草原上设置草原市场,定期组织商人前往当地和汪古部、塔塔儿部的商人贸易互市,大家互相打折扣,互相让利,你好我好大家好,赚钱赚得很愉快。
当然了,这钱不是白赚的。
大明有的是办法把他们赚的钱再给赚回来。
这两个部落的头人们一旦有钱赚,那日子很快就奢华起来,如今在中都地区保留的一部分国营奢侈品生产工场的大头买家就是他们。
他们拿着从部下牧民们那边剥削来的大额财富疯狂购买大明专供给他们的“奢侈品”。
比如蜀锦啊,比如高级青盐啊,比如手工制作的高档黄金白银珠宝饰品啊,比如千里迢迢从江南运来的限量高档茶叶啊之类的,他们都不是论件买,那是百斤千斤的买。
而且他们买东西现在基本上不看价钱了,讲究一个不买对的,就买贵的,派来的采购团队气焰非常嚣张,伸手一指,半个奢侈品储存仓库都能给他们搬空咯。
苏咏霖还听说从洪武七年开始,汪古部和塔塔儿部兴起了“斗富潮”。
那些有头有脸的部落头人们靠着经商和剥削赚了大钱之后,纷纷用明国生产的高档奢侈品来装点自己,让自己显得富贵逼人。
可以说他们现在吃喝拉撒一身行头全是明国生产的,但凡身上有一点本族原产的,都要遭人耻笑是“没见过世面的穷人”。
据说现在在汪古部和塔塔儿部的有钱头人之中,衣食住行全面明国化,但凡保留点什么草原传统都会让这些头人觉得羞耻。
为了显示自己的富裕和与众不同,他们进行了许许多多的“移风易俗”。
首先,主食要吃米饭,坐在桌子上用碗筷吃米饭和炒菜,不能像过去那样围着锅炉或者火堆吃肉。
那样做不仅粗鲁,还不卫生,更丢脸。
像明国人那样端坐在桌子面前用完善的餐具吃饭才是最优雅的。
而且还不能什么地方产的米饭都吃,必须要吃价格最昂贵的明国江南鱼米之乡生产的高级稻米饭才算是体面人。
之前是明国两淮地区生产的稻米饭,现在是明国苏杭地区出产的稻米饭,必须要讲究出产地。
然后是喝酒。
老祖宗喝了多少年的马奶酒被头人们抛弃了,现在喝酒要喝中都大明国营酿酒场专供皇宫的【特级佳酿·竹叶青】才是体面人。
吃肉方面,明明草原的牛羊马都是很高级的肉类来源,苏咏霖都很喜欢吃草原羊肉,但是他们不,他们觉得自己出产的东西很低级,他们就要吃明国来的。
羊肉要吃明国江西地区生产的山羊肉。
牛肉要吃明国河南地区出产的黄牛肉。
吃羊肉和牛肉的时候,调味还不能用一般的盐,要用传说中明国皇宫专供使用的【特级青盐·青玉盐】。
然后明国独有的调味料酱油也必须要用上,还要用中都酱油场酿造的专供皇宫的【特级酱油·黑玉酱油】。
穿衣服方面,从里到外从头到脚,讲究用蜀锦全方位打造,实在不能用蜀锦的才会用其他材料来组成,但凡让人发现你身上给人看的地方有一点点不是蜀锦的,就要给人耻笑。
家里用的,但凡是能给外人看的,但凡是能用上的蜀锦的,清一色蜀锦,甚至蜀锦都能给分个三六九等出来,要是用了他们眼中的【低等级蜀锦】,分分钟被人耻笑土老冒、没见过世面。
听说这些事情之后,苏咏霖颇有些啼笑皆非的感觉。
因为他们所追求的那些所谓高档产品,他们为之付出极高价钱的高档产品,其实大部分都是营销出来的,其实根本不算什么,成本价低得可怜。
除了蜀锦那是正儿八经的高档产品,其他的其实都比较水。
第1422章 爸爸,快来救我!
两大部落也是穷惯了,骤然变得有钱,就喜欢盲目追求明国的一些产品,觉得明国所有的产品无论是什么都特别高档。
但其实根本不是这这样的。
比如所谓【特级青盐·青玉盐】,就是专门忽悠有钱的狗大户的。
这盐根本不是用来吃的,而是在苏咏霖推广的全民讲卫生运动之中用来清理牙齿的刷牙用盐。
前唐时期这种青盐的确是皇室专用的盐,价格昂贵,属于绝对的奢侈品,等闲官员都用不起。
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制盐技术的革新,尤其是大明建立之后,盐早就摆脱了奢侈品的属性,那种很精细的细白盐也只需要很低的价格,更遑论清理牙齿的盐。
结果财政部的神级营销大师们完全洞悉了草原狗大户们的高档需求和精神需求。
他们一阵天花乱坠的忽悠,成功让狗大户采购团相信明国人用来刷牙的青盐是专供朝廷乃至皇家使用的【特级青盐】,还给起了一个【青玉盐】的别称,说这样显得高级,能多坑一点钱。
然后这些“专供”的青盐的身价立马暴涨五十倍,有了南宋北宋用盐价剥削百姓的风范。
同样的营销手段还用在了酱油、江南稻米饭、江西山羊和河南黄牛身上。
这些在明国其实都是比较普通的存在,但是在对外贸易之中,每一样都被财政部的神人们编出了不凡的身世和不凡的用途。
财政部的神人们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成功使得狗大户采购团相信这些东西都是百里挑一的【皇家御用之物】。
于是这些产品的整体身价暴涨十三倍到三十三倍不等,资本家看了都要跪地痛哭。
赚麻了都。
眼看着财政部赚钱赚得那么凶,苏咏霖甚至都有一丝的担心,担心这两个部落要被这种奢侈享乐风给腐化的发烂发臭,然后彻底失去战斗力和在草原上的生存能力。
话说在如此奢靡之风的腐化之下,他们的骑兵还能维持当年的凶悍吗?还能满足大明西征西辽需要的战斗力水平吗?
联想到蒙古骑兵和满清八旗部队和平安逸之后那堪称光速的腐化速度,苏咏霖表示怀疑。
正好马上就是用兵之时,他觉得自己有必要派人去汪古部和塔塔儿部摸个底,看看他们的骑兵还有几分战斗力,还能不能承担起苏咏霖所需要的那种战斗任务。
如果他们已经彻底的发烂发臭了,也就没有任何的利用价值了。
结果参谋总部和枢密院的联合军事观察团还没有出发呢,草原上就传来了让苏咏霖郁闷不已的消息。
汪古部和塔塔儿部前来求援。
他们被南下进攻他们的林中部落联盟军打得抱头鼠窜狼狈不堪,已经支撑不住了,再拖下去就要灭亡了,所以不得已向大明爸爸求救。
巧,真是太巧了,巧的苏咏霖直翻白眼。
说来也是无奈,也是运气使然。
这几年草原气候比较冷,今年入秋之后也是冷得出奇,以至于生活在汪古部和塔塔儿部更北边的当年被苏咏霖驱逐的“林中部落”的游牧人们经受不住寒冷。
寒风嗖嗖的,草也不长了,牛羊牲畜都要饿死了,再这样下去大家就要【岁大饥人相食】了,实在是撑不住,他们就开始南下了。
他们南下,最先撞上的就是塔塔儿部和汪古部的人。
因为当年的驱逐战争中汪古部和塔塔儿部的骑兵配合明军给他们来了一顿狠的,所以威名赫赫,林中部落联盟一开始还不敢肆意妄为,于是协商,协商看看他们能不能划一块草原给他们几十万口众生存。
不用太大,够用就行,让他们熬过这个寒冬,等来年开春他们再行北上,回到故地,绝不逗留。
汪古部和塔塔儿部的头人们多精明啊,当然知道这要是给他们赖下来了,再想让他们走可就难比登天了,草原生存素来都是标准的丛林法则,没有怜悯这一说。
于是两大部落果断拒绝,把持着水草丰美且暂时没有受到严寒侵袭的大草原,就是不让林中部落南下,一定要他们回去。
林中部落联盟的头人们苦苦哀求,塔塔儿部和汪古部的头人坚决不允许,还威胁他们说敢于停留就是在向两大部落宣战,你们看着办。
林中部落联盟也是没办法了,眼看着谈不拢,他们也都饿急了眼,顿时涌上血气之勇,将生死置之度外。
那就开打!
还有什么好说的?
塔塔儿部和汪古部仗势欺人也是挺久的了,背靠大明耀武扬威,还真以为自己很牛逼,加上过去他们也的确很牛逼,吊打这些林中部落的人,把他们打的不敢南下。
但是此一时,彼一时,汪古部和塔塔儿部的领导人与战士们被奢华的商业生活给腐蚀的差不多了,安逸的奢侈的日子过久了,曾经的血气之勇都消失殆尽了。
头人们和精英战士们的体重不断增加,骑射技术日渐衰弱,往昔他们以谁更加强壮来判断谁是成功者,现在他们以谁的生活更加奢华来判断谁是成功者,两大部落的生存价值观都发生了剧变。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和被西伯利亚寒流逼得没有退路的林中部落联盟的狠人们开战了。
狠人们在被寒流冻死和被砍死之间做了一番权衡,觉得被冻死的概率更大一点。
于是他们决定背水一战。
一战之下,塔塔儿部的骑兵率先被打爆,三千多人欺负人家八百人,给人家八百人用骑射打爆了,只有三五百人狼狈逃了回去。
塔塔儿人一看这可不行,没面子,于是纠集了一万多骑兵来找场子,浩浩荡荡大张旗鼓,一派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架势。
结果又被五千多集合起来的林中部落联盟的骑兵打爆了。
塔塔儿人受不了了,赶快向汪古部求援。
汪古部嘲笑塔塔儿人不行,自己出动一万骑兵来找场子,结果一场大战下来,汪古部骑兵被摁在地上摩擦,一万人就逃回去三千多人,一多半人不是被砍死了就是做了俘虏。
连着三次大败给林中部落的狠人们,汪古部、塔塔儿部被打懵逼了,纷纷不敢相信自己什么时候变得那么菜。
林中部落的人也没想到他们打得那么顺,一阵懵逼之后几乎不敢相信——原来汪古部和塔塔儿部现在已经是空架子了?
恐惧威慑一旦失效,接下来想要重塑就不那么容易了。
林中部落联盟立刻有了底气,开始步步紧逼,不断南下,对沿途遇到的两大部落的聚居点展开大规模烧杀抢掠,两大部落损失惨重,但是多次组织起来的反击都宣告失败。
单方面被吊打了属于是。
这下两个部落的肥硕头人们慌了,左思右想没办法,打又打不过,跑也跑不了,只能腆着脸向大明爸爸呼救——
爸爸,有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