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8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着那台能够完成抽水动作的蒸汽抽水机,苏咏霖从中看到的是满满的对未来的希望。
  洪武九年十月,这是一切的开始。
  苏咏霖对于这些优秀的技术人员能够最终突破种种限制成功制造出有市场价值的蒸汽机这件事情毫不怀疑,并将持续追加大量的投资。
  他希望明年的这个时候,能够看到一台对矿工们比较友好的【矿工之友】,能够投入采矿工场,真正意义上为生产力的变革与飞跃带来曙光。
  当中都的寒风开始肆无忌惮地吹起来的时候,苏咏霖接到了两则消息。
  第一,是大理国派人朝贡。
  第二,是花剌子模国派人朝贡。
  大理国派人来朝贡是在苏咏霖的意料之内的。
  因为苏海生统领的军队和徐通正在建设训练当中的第八兵团对大理国造成了巨大的威压,前来朝贡并且摸清楚大明的底牌是大理国理所当然要做的事情。
  但是花剌子模国过来朝贡是几个意思?
  根据从西辽“经商”归来的天网军密探的汇报,苏咏霖得知花剌子模国在西辽的西边。
  西辽的西部疆域已经扩张到了中亚地区,对阿拔斯王朝、古尔王朝等国家造成巨大压力,在中亚地区有很大的影响力。
  花剌子模国也生存在那里,与大明隔着千山万水。
  这个国家和大明之间不能说毫无交集,也能说是素无往来,历史上自唐朝之后就没什么交集,这都三五百年了,这个时候他们跑过来朝贡是干什么?
  单纯的送礼,还是……
  希望大明对西辽发起军事进攻?
  花剌子模国和西辽之间也有不少龃龉吗?
  苏咏霖对此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然后他宣布先接见大理国使者,和大理国使者做一番交谈,之后再去接见花剌子模国使者。


第1414章 朝贡的大理
  大理国使者代表叫做高贞明,据说是大理国内权臣世家的子弟,在大理国内很有些身份地位。
  而高氏家族目前可以说是东汉末年的曹氏家族、曹魏末年的司马家族,在国内掌握实权,而段氏皇帝更像是吉祥物。
  所以来大明“朝贡”的人是高氏家族子弟倒也显得十分正常,苏咏霖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或者说,他们到现在才派人过来,却显得有些迟钝了,他们要派人过来,应该要在明国消灭蜀宋政权之后就派人过来。
  不过既然来了,那就说明他们没有单纯的把大明当作敌人,还想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或者说是意识到了大明强大的军事实力之后失去了和大明武装对抗的想法。
  苏咏霖觉得他们之所以这个时候派人过来,很有可能就是得知了他在南越打了一场大胜仗并且把南越国变成安南特别行政区的事情。
  大理国敢于在中原王朝面前摆出一副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并非没有依仗。
  他们虽然是效果,但是在他们的前身南诏国时期,曾两次挫败强大的唐军,唐军在这里吃了两次败仗,损失惨重,很是丢面子。
  但是南诏终究是小国,国力不济,不可能和大国长久对抗,所以一般也是以战求和,这种态度延续到了大理国时期。
  赵匡胤南征时,吸取了唐军两次全军覆没的教训,以大渡河为界,放弃攻取大理,使得大理国得以保存,之后南北宋对于大理国始终是交流中带着警惕的态度,对他们始终不冷不热,双方交流十分有限。
  这也导致终大理一世,始终以佛学作为官方学说,而非儒学,中华文化并未在大理国生根发芽。
  所以当蒙元统治云南地区并且在当地建造孔庙的时候,大理人都称孔子为“汉佛”,对其相当陌生、不了解。
  相对于南北宋带着警惕的交流,大理国对宋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友好交流的态度,多次遣使朝贡,并且请求册封,获得了云南节度使、大理国王的封号,也算是南宋的一个藩属国。
  南宋被大明消灭之后,眼下的大理国也失去了法理上的上国,继续和大明建立宗藩关系是最好的选择。
  苏咏霖不知道大理国是否也持有和南越李氏王朝一样的对待大明的警惕态度,但是他更清楚的是,这些小国其实没得选,不管大明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不管大明到底有多在乎革命,他们都没得选。
  大明就在这里,就在这个传统的东亚核心之地建立政权,建立武装,强大的力量向四周辐射,无人可挡。
  高贞明长得高高大大,身材雄壮,衣着华丽,从头到脚一水儿的蜀锦制品,一看就是大家族出来的子弟,含着金汤匙出生。
  不得不说,战乱开始之前和战争开始之后,大理国都是蜀锦的大头买家,甚至在川蜀战乱时期,大理国都偷偷摸摸搞了一大批蜀锦走。
  为此,苏咏霖还特别派人呵斥了大理国。
  当时他们没什么反应,但是这一次来朝贡,大理国送来了一万匹蜀锦作为朝贡的贡品,还有五百匹大理马,以及大量的麝香、牛黄等奢侈品,显然是诚意十足。
  既然他们那么有诚意,看在这些礼物的份上,苏咏霖也要见他们一面。
  当然,好脸色不能随便给。
  于是苏咏霖上来就发难。
  “之前大明对伪成都朝廷下达封锁令,不准他们一点东西往外卖,结果你国无视大明禁令,依然购买大量蜀锦,可有此事?”
  高贞明似乎预料到苏咏霖会这样问,面色不改,深深鞠躬行礼之后,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话给出解释。
  “回皇帝陛下的话,这件事情并不是我国国王殿下所做出的决定,而是一些利欲熏心之人私下里和成都伪朝达成的协定,他们贪图利益,贪图成都朝廷给出的低价,所以做出了违背皇命的事情。
  后来这件事情被国王殿下得知,国王殿下非常生气,下令把私下里和成都伪朝做生意的十二名官员处死,他们的头颅已经被处理过了,现在正式献给皇帝陛下,作为大理国之歉意。”
  高贞明一挥手,几个随从托着木盘子上前,将盘子上的黑布揭开,十二颗死不瞑目的脑袋大白于天下。
  “这群贼人贪心不足,做出有违大明皇帝命令的事情,不仅对大明皇帝大不敬,更是对大理国策的背离,属于悖逆之举,大理国绝对容不下他们!现将其斩首,以儆效尤!”
  “我国国王殿下为了向大明皇帝陛下表示歉意,特献上蜀锦一万匹以为谢罪之物,还望皇帝陛下笑纳,莫要怪罪边远小国贪鄙。”
  看着那十二颗倒霉蛋的脑袋,还有进一步跪下行礼的高贞明,苏咏霖眯起眼睛。
  这个高贞明不简单,连带着整个大理国的决策层都有点意思。
  好处占了,还要在补偿措施上做的让人很难指摘,让他不能随意发飙,不能随便用一些借口对大理用兵。
  本来,大理国私下里向成都朝廷购买蜀锦这件事情是大明对大理国宣战的绝佳理由,可现在他们抢先一步把这个借口给堵住了。
  杀了人,虽然不知道这十二个倒霉蛋到底是不是主导蜀锦贸易的,当然大概率可能连官员都不是,只是可怜的倒霉蛋。
  但是这不重要,因为这的确是十二颗脑袋,还是千里迢迢送来的十二颗脑袋。
  不仅如此,他们还给了一万匹蜀锦用来谢罪。
  这不能不算是很有诚意的谢罪,因为一匹蜀锦到底值多少钱,这是大家心里都有数的事情。
  现在他们免费送来一万匹蜀锦,沿途运输还没有让大明花钱,全都是他们自己花钱,等于这个运输物流费用也给承担了,相当于多出了一倍还要多的价钱用在运输上。
  苏咏霖等于是白嫖一万匹蜀锦,不要太爽。
  “一万匹蜀锦,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且从大理之地远道运输而来,实在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你国也算是耗费巨大了。”
  “全赖大明天兵英武,剿灭岭南流寇,安稳地方,使得大理车队畅通无阻,从广州港入海,一路乘船北上,节省了不少费用,这都是大明皇帝陛下的恩遇,大理国上下唯有感恩。”
  高贞明说着,又是一拜及地,姿态十足。
  这下子别说苏咏霖了,和他一起参加这场活动的辛弃疾等高官大员们也感到大理国实在是很上道,各个方面都做得相当完善,没有给明国任何可以发作的地方。
  这种情况下如果硬是抓着他们偷偷和成都朝廷搞蜀锦贸易的事情不放,反倒有点刻意的感觉,对于明国本身来说反而显得不好看。
  于是苏咏霖只能请请高贞明坐下,然后和他谈论一些大理国的事情,还有他们此来的目的等等。


第1415章 难不成你们也要篡位?
  面对苏咏霖的询问,高贞明老老实实的选择打开天窗说亮话。
  他说自己这一次过来,一是希望将之前两国之间的误会解释清楚,二是希望从大明这里获得正式的关于大理国王地位的册封,建立起两国之间的宗藩关系。
  恩,苏咏霖基本上可以确定了,大理国是被他在南越的军事行动给吓到了,赶快过来磕头认错,把明国对他们用兵的借口堵死,从中寻求全新的出路。
  不错,也算是懂道理,大明眼下还有四川南部等一系列外族部落问题需要处理,交通问题也需要时间,短期内不会对大理用兵,能在这段时间内把大理稳住也不错。
  徐通虽然很有才能,第八兵团的人员基本上也齐备了,但是正式形成战斗力尚且需要一些时间,而这段时间内还需要苏海生率领第二兵团部分主力在川蜀之地帮忙稳住局面。
  而且目前来看,整个川蜀南部数量庞大的外族部落的问题还挺复杂的。
  根据目前川蜀方面的行政和军事汇报,苏咏霖得知川蜀南部的外族部落里有愿意和明国开展双边关系的亲明派,也有对明国持敌视态度的反明派。
  因为明国强势介入当地政治生态的实际行动,使得习惯了羁縻统治的当地部族中亲明派的数量不多,反明派的数量不少。
  明国和亲明派部落之间的商品贸易与文化往来还会受到这些家伙的突然袭击,颇具威胁,所以苏海生和徐通正在组织一定规模的治安战,顺便练练第八兵团的新兵。
  若要对大理用兵,川蜀南部这一片羁縻区域绝对是后方,后方搞不稳定,则对大理用兵之类的事情也就无从谈起。
  而如果大理稳住了,苏咏霖甚至想过从大理方面获得一些粮草和其他物资的支援,说不定还能征调大理的军队协助作战。
  目前来看,好处多多。
  所以苏咏霖对这件事情怀着比较积极的态度。
  “关于两国之间的误会,我想应该也是解决的差不多了,既然大理国已经内部把这些问题处理掉了,也有了赔礼道歉的姿态,那么这件事情大明继续追究下去,便显得有些刻薄了,大明乃文明之国,礼仪之邦,不是不明事理的强霸之国。”
  苏咏霖给出的表态基本上承认了对大理国的这件事情的基调,为此,高贞明相当高兴。
  他对苏咏霖行跪拜大礼,向苏永表示诚挚的谢意。
  然后就是大明与大理国之间的宗藩关系。
  对于此,苏咏霖也持一个较为友好的态度。
  “之前大理与南宋之间的宗藩关系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既然南宋已经灭亡了,那么大明与大理之间达成宗藩关系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如果大理国没有什么看法的话,那么册封随时可以进行。”
  高贞明大喜,立刻表态说册封什么时候都可以进行,因为他得到了大理国王的授权,可以代表国王接受册封。
  苏咏霖心知段氏大理国王就是个空架子吉祥物,真正能说话算数的还是高氏。
  于是他点了点头,表示可以下达旨意,对大理国进行册封。
  和南宋的册封一样,对藩属国王的册封除了本国国王之外,还有宗主国的官职,表示藩属国国王是中国皇帝的臣子,对他不利就是在打中国皇帝的脸,中国皇帝是要发飙的。
  大明对大理国王的册封还是按照惯例来的,赐封他为云南节度使、大理国王,然后将一些华而不实的高级官职赐给大理国王担任,使之成为名义上的大明皇帝的臣子。
  庄严而谨慎的赐封会议结束之后,大理国和明国之间的宗藩关系得到了确定,大理国正式成为大明的第三个存在的藩属国。
  高贞明实现了自己此行而来的全部使命,非常开心,在接下来的较为私人性质的答谢晚宴上,他代表大理高氏家族向苏咏霖献上一份礼单,内容很庞大。
  有金银珠宝,有玉石玛瑙,有珍奇异兽,还有昂贵的香料、象牙等等奢侈品,数量之大与价值之高令苏咏霖为之侧目。
  难道说在这个遍地小奉先的大篡位时代,高氏家族也有想要取代段氏家族做皇帝的想法?
  “这是什么意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