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新部门被苏咏霖取名为指导司,负责人为指导司主簿,下设两个指导司郎中,司中文职军官为指导员。
指导司吏员们专门负责深入军队基层协助军官给新加入胜捷军的士兵进行思想指导,上政治课,掌握全军的政治风气,掌控全军思想走向,不让军队走偏。
苏咏霖对田珪子报以巨大的希望和信赖。
除此之外,军队人员增加导致后勤供给的压力也随之陡增。
为了多少减轻一些后勤部门的负担,苏咏霖特批,把被俘获的金军汉人文吏调出来了一百余人,交给林景春负责带领工作,总算是缓解了一下因为缺乏人手而造成的紧张。
林景春终于不骂娘了。
虽然说大家都是在为蒸蒸日上的胜捷军努力,工作起来也很有冲劲儿,很多人都是边吃饭边工作,乃至于梦里都是工作,依然乐此不疲。
但是工作的时间太长太紧张,也的确是会崩溃的,对身体不好的。
考虑到这一点,苏咏霖决定把后勤司一分为二,改后勤司为粮饷司,并且增设一个军械司。
从此以后粮饷司司专门负责军队经济方面的工作。
而军用武器装备的制造、储存、调运等等全部交给军械司,以此减轻林景春的工作强度。
林景春也四十多岁了,那么高强度的工作他是撑不住的,所以他对此也没有意见,并且推荐了能力很强的部下时征担任军械司主簿。
于是胜捷军里除了战斗部队之外,文职军官建制也渐渐成熟起来。
指导司,军法司,粮饷司,军械司,四大文职部门开始全面负责起胜捷军的非战斗工作,胜捷军的专业化程度再次攀升了一个等级。
军队人数增多了之后,后勤压力也会随之变大。
林景春得到苏咏霖的减负照顾之后,职责依然繁重。
军用武器装备之外的后勤工作还是粮饷司负全责,他还是军队的大管家,大家吃穿用度全靠他来安排。
于是统筹负责的军队经济工作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不仅需要人手,也需要更多的钱。
人手,可以自己培养加外部输入,短时间内是可以搞定的,这一点苏咏霖不担心。
但是钱,肯定是需要大量外部来源的,只是自己内部这点收入实在是捉襟见肘。
胜捷军不搞苛捐杂税,所有税收都通过农会和农民们协调完成,没了中间商的抽成,收的比例虽然少,但是落到胜捷军的仓库里,那就是一笔大数目。
苏咏霖一度担心削减掉太多税目会让军队的日常运营难以为继,但是现在看起来纯属杞人忧天。
吃饭已经不成问题,胜捷军的生存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不需要仰人鼻息,不过有人愿意给当然更好。
但是军队想要发展壮大,光吃饭不成问题也不行,必须要有足够的军费。
苏咏霖顿时就想起了南下找姚宏放谈生意的苏长生。
也不知道他现在和姚宏放谈得如何了,能否谈成这笔交易。
这笔交易要是谈成了,胜捷军的财政问题就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他可以放松扩大地盘,经营根据地。
否则那些名人字画珍宝古玩之类的留在胜捷军的仓库里只有吃灰的份儿,根本派不上用场。
俗话说乱世黄金盛世古玩,金国这边显然打成一团糟,是个小型乱世,吃不下这些贵重物品。
只有【虚假的盛世·南宋】才能吃下这批价值连城的宝物。
一定要谈成啊,不谈成的话,问题可就真的有点大了。
正在苏咏霖为这件事情感到担忧的档口,苏长生正在和姚宏放进行第二次接触。
第138章 姚宏放还记得
苏长生在两人之间第一次的接触之前,花了点功夫打探姚宏放在嘉兴当地的一些产业和社会来往。
时过境迁,姚宏放的生意做得更好了。
暗地里操持着私盐产业,控制着庞大的私盐贸易网络,明面上则是有名的古玩商人,专门经营一些珍奇古玩给达官贵人们享用。
嘿,这不巧了嘛!
观察了一阵之后,苏长生决定冒点险和姚宏放接触一下。
他花了点钱置办了一身行头,打扮的人五人六的,像个风流名士,就在姚宏放的家门口,大大方方地问了他一句——
姚官人,您还记得庆元府故人吗?
姚宏放当时就愣住了,愣了好一会儿,四处看看,才惊疑不定地看着苏长生。
“庆元府……苏家?”
“正是。”
“你是苏家的人?可我听说苏家已经没了。”
“故人已逝,故人之孙尚在人世,托小人前来拜会,若官人愿意,明日正午,惠春楼二楼济楚阁,恭候大驾,有要事相商。”
说完,苏长生大大方方的转身离去。
因为姿态过于潇洒随性,姚宏放直到苏长生走远了都没有反应过来。
反应过来之后,他陷入了沉思之中。
庆元府苏家,苏定光,的确是他的故人,两人同属私盐贩子,早些年苏定光刚刚操持这个产业的时候还向他取过经。
两人一人往南,一人在北,井水不犯河水,关系甚至比较融洽。
照理来说他们这种表面风光暗地里心狠手黑杀人无数的私盐贩子很难有什么真诚的友情,但是苏定光和他还就真的意外对胃口。
他甚至记得苏定光有一次喝醉了酒,当着他的面痛斥当今官家无能,还在感叹岳飞为什么不能狠下心干脆做个刘裕,也好过蒙受不白之冤而死,令人痛心疾首。
那一次苏定光醉的很凶。
姚宏放对此只是默默放在心里,没有对任何人说起,此事之后苏定光也似乎忘记了似的,再也没有提起过那一次的事情。
后来,苏定光病死,他还曾派人去奔丧,这样说起来,来找他的庆元府故人不是苏定光,正是故人之孙苏咏霖。
苏咏霖的事情不简单。
虽然明面上没有引起任何社会讨论,但是整个私盐贩子网络之中,苏咏霖这个使计谋杀死自己的保护伞然后遁逃的无影无踪之人,已经是大家口中的传奇人物了。
私盐贩子这个职业其实也可以分家养的和野生的,二者很好区分。
动不动就被朝廷大军围剿的,不死不休的,就是野生的。
而每一次朝廷重拳出击之后安然无恙的,就是家养的。
说是家养也没有埋汰了这帮人。
身为其中一员,姚宏放自己都感觉自己是个家养的能赚钱的宠物,就专门给背后掌握重权的朝廷官员赚钱,满足他们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欲望,也要为他们之间的各种交易增添筹码。
有了他们的庇护,自己才能在这个获利极高但是残酷无比的行业之中混下去。
每一个能相对滋润的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私盐贩子,几乎都是家养的,对自己的主人有着无穷无尽的义务,照理来说,宠物对主人是必须要忠心耿耿,不能有半点造次的。
可是苏咏霖这个意外的存在却打破了这个平衡。
根据内部一手消息,苏咏霖给他的保护伞孙元起下药,让孙元起脱阳而死,自己则不知所踪,至今也没有查到踪迹。
苏家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大人物组织的三家私盐贩子联军气势汹汹去讨伐苏家,却扑了个空。
朝廷里的大人物对此极为不满,但是也是无可奈何,只能下令对此事避而不谈。
于是所有人三缄其口,生怕惹怒大人物把大家的饭碗都给砸了。
大家活着,是要恰饭的,无数人靠这个产业活着,上面人稍微打个喷嚏,落在下面人头上都是大冰雹。
姚宏放知道这个道理,对这件事情当然也是三缄其口避而不谈,生怕惹祸上身,叫上面人看自己不舒服,动动手,就能把自己狠狠的收拾一顿。
结果不曾想自己避而不谈,这祸事本身却找上门来了。
要不要去见呢?
正常的去见?
亦或是做点手脚,把这个人抓起来问出苏咏霖的下落然后献给大人物,这样就能立大功?
姚宏放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书房里来回踱步,绕了好几个圈子,忽然间看到了自己一直挂在墙上的故人墨迹。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故人当年在微醺之中挥毫泼墨写下这幅字,成为故人唯一留下的痕迹,姚宏放把它收藏起来,挂在自己的书房里留作纪念。
现在偶然间看到,思绪又回到了当年那个故人濒临崩溃的夜晚。
“我宁愿做一个百夫长战死在疆场,也好过在这里做贪官污吏!他为什么不让我上战场!为什么!!”
故人的喊叫声至今还在耳边回荡,姚宏放看着那副苍劲有力的字,感慨万千。
第二日午后,姚宏放在老仆的陪同下来到了惠春楼二楼的一间济楚阁内,推门而入,见到苏长生坐在椅子上冲他笑。
“姚官人,您来了。”
姚宏放看了看周边,又看了看自己的老仆。
“在外面侯着,等我出来。”
“喏。”
老仆顺从的退了出去,把空间留给了这两个人。
于是装修精致的济楚阁内只剩下了苏长生和姚宏放两人。
“我以为你会做好十足的准备,一旦我带人来抓你,你会立刻逃跑,但是现在看起来,这里好像只有你我二人,你不怕我带人来抓你?”
姚宏放大大方方的走到了苏长生的对面,坐了下来。
“我当然要做一些准备,毕竟我也不太清楚官人的为人,所以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小小的对策,至少可以脱身,不过就眼下的情况来看,官人的确是自己来的,这些办法就没有用到。”
“你在监视我?”
姚宏放抓起面前碗里的一小块糕点吃了下去。
苏长生笑了笑。
“没办法,我们这群人一旦暴露身份,必死无疑,还要坏了阿郎的事情,为了不辱使命,所以必须要做点后手准备,还请官人见谅。”
“哼,既然要谈事情,就不要藏头露尾,说吧,苏雨亭找我到底要做什么?”
姚宏放盯着苏长生。
“您还记得我家阿郎的表字?”
“如何能不记得?”
姚宏放一脸笃定的笑容:“我与他的祖父不算莫逆之交,但也是有交情的,对于做我们这一行的来说,这份交情难能可贵,所以我记忆犹新,说吧,你们找我要做什么?”
“您不问问我家阿郎现在在什么地方?”
“等你愿意说的时候,我自然会知道。”
姚宏放端起茶碗缓缓饮一口。
“也是。”
苏长生笑了笑,开口道:“我家阿郎有数量巨大的古玩字画、珍奇异宝,希望能找到出手的途径,换成铜钱,尤其是宋国的铜钱。”
第139章 你们在金国?
珍奇古玩?
宋国的铜钱?
姚宏放喝茶的动作顿了顿,有些惊讶的抬起头来看着苏长生。
“数量巨大的古玩字画、珍奇异宝?你们是从哪里弄来的?这可不是一般货物说弄就能弄到,你们有什么可靠的渠道吗?”
苏长生点了点头。
“非常可靠的渠道,我们是从金人手里抢来的,方法就是杀光那些金人权贵,抄了他们的家,自然就得到这些东西了,非常可靠。”
姚宏放顿时怔住,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
“你们在金国?”
“是。”
“你们疯了?!”
姚宏放啪的一声放下茶碗,一脸惊怒道:“杀了孙元起,把整个苏家搬空了,就是为了去金国?你们……等等,山东最近在闹事,该不会就是你们吧?”
“官人也知道山东在闹事?”
苏长生笑了笑。
“你别笑!多大的事情?差不多快两个月了,这个事情已经传遍两淮了,朝廷也知道了山东有人在造反,规模还很大,事情闹得大得很,你们……你们胆子也太大了吧?你们到底在做什么?”
“做您的故人希望做的事情。”
苏长生缓缓说道:“这个事情,阿郎挺早就开始谋划了,谋划了好几年,各种计划都做的差不多了,然后我们才开始动手,把孙元起杀掉是阿郎告别宋国的最后一步。
这一步走完之后,阿郎就说自己和宋国没有什么干系了,反正苏家祖籍就是山东,他就回山东去,不管怎么做都是他自己的事情,他不欠任何人的。”
姚宏放十分惊讶。
“你们真的把家业都舍弃了?主动的?”
“非常主动,阿郎以为宋国是没有希望的,他们只会龟缩江南一隅,再也不可能光复中原,对宋国的任何期待都会落空,最终还是要靠自己。
与其瞻前顾后,担忧这个担忧那个,自己把自己的手脚束缚住,不如舍命一搏,万一成了呢?现在看来,效果还是有的。”
“你们现在发展到什么地步了?”
姚宏放看着苏长生。
“阿郎和山东本地人赵开山、孙子义等结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