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8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斩草除根,绝不姑息。
  判决出来之后,司法系统迅速进行通过,将判决坐实。
  判决下来第二天,司法系统便组织了公开的处决。
  死刑人等先是在中都被游街示众,被群众一通愤怒的痛骂之后,再经过臭鸡蛋和烂菜叶子等的洗礼,最后才被送到处刑场,进行绞刑处决。
  这个判决不仅在中都民间带来很大的影响、获得很大的支持度,也在整个中都朝廷和复兴会系统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在此之前,大家纷纷猜测苏咏霖会不会轻判,会不会不杀人并且稍微温柔地对待这些人,因为他们说到底也是跟着苏咏霖起兵的老人,资历深厚,在复兴会内部也有很高的地位。
  苏咏霖虽然进行过两次大规模清洗行动,但是对象还是有所差别的。
  可惜,他们的想法是十分错误的。
  苏咏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他们,他,是个公正的人,是个将大家所有人一视同仁的人。
  该怎么判,就怎么判,对待复兴会老人,苏咏霖也没有比对待旧官僚、地主士绅们更加温柔。
  该杀就杀,还要公开处决。
  这毫无疑问让大部分站在寻求公正立场上处理事务的官员、会员感到满意,民间更是为此盛赞朝廷处事公正,盛赞苏咏霖处事公正,为民众扫除了祸患。
  但是,这同时也会让资历深厚的复兴会老人们产生失望的情绪。
  资历深厚的老人们对苏咏霖的所作所为有不少非议。
  随着这一波大清洗逐步深入,司法系统从中央到地方不断清扫违法乱纪者。
  六月往后,顺着乔丰集团的犯罪线索,不断有贪官污吏及其家族被判处极重的刑罚,为首者被判处死刑,从犯被判处流放到边疆——主要是河西行省的沙州、关中行省的积石州和黑龙江行省的库页州。
  因为这一波大清洗惩处的复兴会员人数很多,所以从洪武九年七月中下旬开始,苏咏霖便通过天网军的渠道得知不少复兴会老资格会员对自己关于这件事情的处置多有“失落”感。
  他们认为自己在苏咏霖心目中的位置没有想象中那么高,觉得非常的失望,很有些幻想破灭的感觉。
  苏隐把自己收集到了的一些消息秘密汇报给了苏咏霖。
  “一些人认为您的所作所为已经越来越倾向于年轻官员而不是富有资历的官员,他们认为您过于在意新人,而不在乎为您立下功勋的老人,这不是一个好的迹象。
  还有一些人认为您会觉得老人的存在和大量上位威胁到了您的地位,因为老人们普遍有更高的地位和权威,所以您觉得在中都出现大量老人占据高位的情况对您的统治是不利的。
  您试图将您的权力和地位传承给您的下一代,而老人们太多毫无疑问会让没有威望和资历的年轻继承者没有安全感,为了安全感,您决定动手扫除江南老人,为年轻的继承者做准备。”
  苏咏霖听过之后,就觉得苏隐这话说的还是太文绉绉了,自己麾下那帮人到底是个什么文化水准,他还是有点数的。
  这要是不满嘴脏话从头到尾,不吼一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苏咏霖都觉得对不起他们一直以来的作风。
  尤其在这种敏感的时候,他们私底下的聚会难道还会那么隐晦、克制?
  但是说到底,这种情况同样让他非常失望。
  因为他们终于都没有记起来,是谁把濒临饿死的他们从泥潭中拉起来,并且传授知识,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是他苏咏霖。
  是他带着他们走上了逆天改命的道路,主要因素就是他苏咏霖,这个世界的最大变数就是他苏咏霖。
  没有苏咏霖,他们或许早就死了,南宋还在那边死死的赖着不走,赵官家和那群士大夫们还在西湖边上醉生梦死。
  是苏咏霖带着他们改天换地,传播了新思想,敲碎了封建体制,这才有了如今这辉煌的大时代。
  然而他们似乎认为这一切都是靠他们自己,是依靠他们自己个人的奋斗才达成的。
  他们从未想过,个人的成功,不仅要有个人的努力,也要有大时代的配合。
  时来天地皆同力,远去英雄不自由,没有大时代的配合,强如岳飞,也要含冤风波亭。
  诚然,苏咏霖从未希望他们可以为此而感激自己一辈子,他带着他们改天换地逆天改命不是为了让他们记住自己的恩情。
  他是希望他们一辈子都不要忘记自己曾经的苦,并且一直为此奋斗,不要再让后人受苦。
  但是现在看起来,苏咏霖的期待大部分还是落空了的,很多人已经是忘记了自己从何而来又要到何处去的。
  苏咏霖不想用任何理由指责他们忘恩负义,因为这是没有意义的,也不重要。
  记不记得他苏某人为了帮他们逆天改命的努力不重要,但是如果他们忘记了自己的阶级属性,那么,就有必要对他们重拳出击。


第1407章 有朝一日,苏咏霖必然要面对残酷的抉择
  苏咏霖有一种预感。
  他觉得这一次整风运动不过是下一次整风运动的前奏,而下一次整风运动或许就在不远的将来。
  如果那些“江南老人”都是用这样的态度来看待他的所作所为,那么双方最终的决裂也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如果持这种看法的人变得越来越多,那么更大规模的整风也就在酝酿之中。
  他很难过,和他一起战斗的战友们最终走到了他的对立面上,但是真的到了那一日来临的时候,他将毫不犹豫的竭尽全力,把他们彻底击溃。
  那么,就要从现在开始做好心理准备,以免到时候心软下不去手。
  “持有这种观念的江南老人多吗?”
  苏咏霖询问苏隐。
  苏隐点了点头。
  “不少,目前已知的便已经占据了三分之一还要多的数量,至于其他的就不清楚了,人心隔肚皮,他们在心里怎么想的事情,属下虽然竭尽全力,也不会知道。”
  “也是。”
  苏咏霖叹了口气,缓缓站起身子,走到了宫门外头,看着外头皎洁的月色,又是深深一叹。
  “我很不希望他们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待我要做的事情,我真的觉得很失望,很失望,难道他们觉得最早参加这场轰轰烈烈的行动就理所应当得到最高的地位和最大的权力吗?”
  “其实属下觉得他们会有如此感慨倒也不是奇怪的事情,他们可能从一开始就是这样想的,他们可能从未认识到是把他们拉出泥潭,并且让他们学到了文化、开始走上这条路的。”
  苏隐说了句公道话。
  苏咏霖当然也是如此认为的。
  他对此并不觉得奇怪,处在他们的位置上,产生这种情绪其实是很正常的,因为无论怎么说,苏咏霖也不可能满足他们的“希望”。
  苏咏霖只是【失望】。
  他对于这些自己一手教导出来的老牌班底感到失望。
  但是细细想来,这说不定也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他领导的队伍并未经过太过于惨烈的斗争,位于劣势的持续时间也不长,三年之后就翻身成为强势势力,骨干损失率大大降低。
  所以他的队伍并未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被动筛选和补充而形成【活下来的都是战士中的战士】这种情况。
  最早的七百多名班底在十余年后的现在仍然活着的并且担任职位的还有将近三百人,折损率差不多是百分之六十。
  相对于激烈的大变革时代所带来的大量折损来说,这种折损率其实相当的温和了。
  所以现实情况就是经过一轮又一轮的人才教育和选拔之后,脱颖而出的年轻人才就是有很多在实际能力上远远超过这些老人。
  这些江南老人说穿了都是出身破产农民,后来跟随着苏家所做的事情不过是刀口舔血和制盐,并不是什么不得了的出身,也不是从小接受精英教育的精英。
  他们只不过接受教育的时间早一些,多一些知识储备罢了,但是本身才能的上限在革命过程中已经显露无遗了。
  他们不是被打压,有实际才能的已经在战争中脱颖而出了,已经成为军政高层领导者了,而没有脱颖而出的,只是因为真的没有担当重要职位的才能,只能卡在那儿不上不下。
  苏咏霖不可能为了所谓的照顾老人而将重要的实权职位交给他们,让他们坏事。
  可他们似乎并没有足够的自我认知,并且已经从心底里开始封建化了,开始走封建王朝从龙之臣的老路了,想要得到自己“该得到”的了。
  所以苏咏霖很生气。
  “他们变了,变了很多很多,变得让我有点不认识他们了,他们为什么会因为后来居上而产生是领导者想要打压他们的想法呢?为什么他们会觉得我担心他们威胁我的地位?”
  苏隐想了想,得出了自己的看法。
  “之前乔丰交代过,在一些江南老人屡屡发现自己晋升困难的时候,就不由自主的产生了怨恨的情绪,由此产生类似的想法,也就不是奇怪的事情了。”
  苏咏霖沉默了一会儿,又走回到自己的座位前坐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
  “他们已经渐渐的真的把我当皇帝看了,也是真的把自己当作这个国家的主人来看了,归根结底,还是旧时代没有过去,新时代还没有真的到来。
  他们半边身子在新时代,半边身子还在旧时代,我竭尽全力想要把他们往新时代这边拉,到头来也只成功了一半,他们的脑袋里还有那些大块吃肉大秤分金的思想,甚至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
  苏隐表示赞同。
  “在相当一部分人的脑袋里,这种想法可能都是根深蒂固的,因为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短短十数年的革命,可能不足以改变全部。”
  “是根本不可能改变全部,否则他们如何会从权力斗争的角度来看待我要做的事情?我带着他们北上山东闹革命,是为了权力?”
  苏咏霖怒道:“这才哪到哪?他们就忍不住要追求荣华富贵、要做权力世袭的世家大族了?天下尚未一统,革命才刚刚开始,他们就在这里求田问舍!也不看看自己的能力到底能不能够得上!”
  “您是这样想的,但是他们绝对不会认为您是单纯这样想的,他们只会得出他们能够得出的结论,他们不了解您的一片公心。”
  苏隐沉下脸,低声道:“所以我认为,对付这种已经完全变质的人,是不能手软的,应该先下手为强,将他们全部处置掉,绝对不能放任他们继续留在领导位置上坏事。”
  “不行。”
  苏咏霖摇了摇头:“他们只是这样说,并未有任何实质性举动,我不能连说话的权利都不给他们,他们可以说话,但是,我必须要画一条红线告诉他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不处置他们吗?”
  苏隐跃跃欲试道:“如果您允许,我立刻派人死盯着他们,看看他们到底要做什么,有什么想法,防患于未然也是好的,现在我越来越觉得大明的心腹之患,就在这中都城内。
  中都城内要是出了点什么小事,到地方上就会无限放大,中都城内出一个贪官,地方上就会出现几十个贪官,中都城内如果不能肃清吏治,正本清源,则整个大明都要受到影响。”
  苏咏霖想了想,也缓缓点了点头。
  “你说的是有道理的,派人盯着也可以,但是不要轻举妄动,经过这一次教训,我认为他们会有极大的可能只是过个嘴瘾,不会真的付诸行动。”
  “防患于未然,这是天网军对内工作部的工作核心,我已经失职过一次了,要是再有第二次,我也不能原谅我自己了。”
  苏隐显然还是对这一次的失职感到十分的愧疚。
  虽然苏咏霖没有处置他,只是象征性罚了他三个月的俸禄,但是这足以让他难受得浑身发痒了。
  既然他有这个动力,苏咏霖觉得也可以这样搞一下。
  防患于未然,避免他们再弄出乔丰、鲁甸这样的事情,搞的整个中都动荡不安。
  在他的精力难以应对全部方面的时候,苏隐代替他盯着这群人,也好过什么都不做。
  当然了,尽管苏咏霖成功化解了政治危机,但是他自己也感到他和最早参加革命的“江南老人”们之间出现了一条裂痕,这条裂痕将在未来的岁月里随着时间推移和冲突加剧,而不断扩大。
  有朝一日,苏咏霖必然要面对残酷的抉择。


第1408章 这不是最后的结局
  尽管已经做好了最后决裂的心理准备,但是不到万不得已,苏咏霖不想做的那么绝。
  他还是想要进自己最大的努力将这种不好的风气从江南老人们的团体中祛除,希望他们可以悬崖勒马,不要再做让他感到痛苦的事情。
  所以在之后的几次复兴会会议当中,苏咏霖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