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巴县就惨了。
水师全军覆没,一个指挥使和七八个假指挥使死在了水战之中,初战告负,士气大衰,剩下来的人全被封锁在了县城之中,靠着城防和储备粮过日子,实在是太危险。
一群人围着方谦信希望他可以出主意,可以想办法,可是方谦信又不擅长军事,怎么知道有什么办法?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方谦信在大战开始之前把消息告诉了成都朝廷,他现在希望成都朝廷得知重庆府危险了之后能多少派一些人马前来解围才是。
嗯,这非常有先见之明的决定让方谦信感到十分庆幸,他觉得成都朝廷那边现在应该已经派出援军了才是。
同时,他也为自己的轻敌感到后悔。
因为之前他听说川东战区被明军攻破,以为这支来犯军队是明军,但是哨探却告诉他这支来犯军队不是明军,只打着【革命军】的旗号,也没有统一制式服装,并不是明军。
那么结合之前另外一条消息,说忠州被一支起事贼军占领,稍微想一下大概就明白了这支进犯军队大概就是忠州的那支贼军,那支贼军肯定是投靠了明军了。
然后他们成为了被明军派来的前锋,明军想让他们来试试水,战胜也好送死也罢,为明军试探一下重庆府的防御强度也好。
做出如此判断之后,他才派出水师直接发起进攻,想要给这支贼军一个教训,震慑一下明军,拖延时间。
结果不曾想这支贼军特别能打。
现在想想,所谓的【革命军】大概就是明军装扮的,只是为了削减重庆守军的戒备心,而方谦信中计上当,白送了水师,水道被控制住,他们全体成了瓮中之鳖,无路可逃了。
革命军包围了巴县之后并不急着攻城,只是做好攻城的准备,还四处派人调查重庆府的相关情报。
通过水战俘获的俘虏的交代,徐通得知重庆的反抗力量主体是地主豪强联军,战前重庆知府召集了大量地主豪强带着自家团练武装来帮助守城,这让他感到很高兴。
这帮家伙主动聚集在一起,给了他一个一网打尽的好机会,这个机会可绝对不能错过。
但是徐通依然没有发起主动的进攻,只是继续封锁巴县内外的水陆通道,断绝外援,然后趁此机会派兵向巴县周边地区展开扫荡。
虽然巴县城只是一座县城,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具有相当不错的城防体系,且地形非常险要,强行攻打,恐怕会造成极为惨重的伤亡,这不是徐通愿意看到的。
刚刚成立不久的革命军还不具备强大的攻坚能力,所以徐通考虑一番之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不是周边地区的豪强联军吗?
好啊,那我就趁你们病,要你们命,拿你们的老家开刀,我看你们着急不着急,我看你们出不出来。
第1273章 徐通不结婚
徐通一声令下,革命军调动两个旅的军队以营为单位开始向巴县周围展开进攻,目标是周边乡村,军事胜利之后立刻展开土地改革,对当地地主进行彻底消灭的行动。
而且在行动之前,徐通还非常“贴心”的把自己的行动预告写成传单,让部下们往巴县城里面投射进去。
不出来是吧?
那我就去革你们的命了。
反正巴县城内城防部队的识字率现在应该是比较高的,那么传单只要给他们看到了,他们一定看得懂,而且一定非常开心。
果不其然,革命军开始在周边地区展开土地改革、打击地主豪强的时候,巴县城内的地主豪强们就有点小压力了。
这边打仗呢,那边老巢都要被革命军给扬了,这谁受得了?
他们发泄压力的方式也很简单。
比如有些比较顾家的直接就要求方谦信打开城门,他们要回去救他们的家人。
但是方谦信不可能允许打开城门,打开城门和直接投降有什么区别?
他拼命阻挡好说歹说告诉他们不能打开城门,否则一定被革命军全歼。
“若家人受害,我还不如死了!”
显然这些顾家的地主豪强们已经失去了理智,方谦信阻挡未果,眼看着他们就要冲击城门了,不得已下令攻杀之。
城内发生了第一起内斗。
顾家到了失去理智的人不算太多,方谦信带着自己的本部人马杀了他们,算是勉强平定了这场内乱,然而城内的气氛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并非每个人都能沉得住气。
尤其在革命军每天都派人往城里面投射传单,“汇报”今日战况的时候,城内的氛围就更加糟糕了。
终于,在洪武七年的十月十一日,巴县城内爆发针对方谦信的行动。
豪强们再也不能忍受方谦信的行为。
他们怒骂方谦信,说方谦信的家人不在城外,而他们的家人和几代家业都在城外,方谦信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他们却是要家破人亡的!
方谦信当然不会为这些豪强地主们考虑,他们死了家人和他没什么关系,他只要确保城池不丢就可以,其他的他不在乎。
这是他和本地豪强们不可调和的矛盾。
双方展开终极对决,他实力不济,本部被豪强联军打败,眼看着无法阻挡豪强们出城救人,方谦信本人在绝望中自杀。
他自杀之后,豪强联军打开城门就要冲回去救家人,直面革命军的封锁线。
他们当然无法攻破来自革命军的坚实的封锁线。
徐通把火枪队安排到了一线军队之中,让火枪手们展露峥嵘。
一阵一阵的白烟在阵前腾起,一声一声炸裂的声响在耳畔响起。
火枪手们人数不多,但是战果颇丰,密集冲锋一团乱麻的豪强联军在如此这般的打击之下大量伤亡,革命军肉搏部队上前与之肉搏的时候,豪强联军已经被打得晕头转向。
很快,这场战斗就结束了,革命军大获全胜,轻取巴县县城,豪强联军全军覆没,随后被革命军彻底清算。
重庆府的地主豪强之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来参加这场战斗了,他们被明军全部处决掉之后,大大推进了重庆府土地改革的进度。
巴县县城被攻破意味着重庆府的防守也就此告终,革命军在徐通的指挥下迅速席卷巴县城周边诸多战略要要地进行防守,准备进一步进取泸州。
事实上到了这一步,徐通已经打开了进入成都平原的道路。
然而当他驻防在重庆府整顿军队准备发起新的攻势的时候,却得知成都平原上也已经打成了一锅粥。
通过对最新情报的分析,他发现成都平原上已经多出了七个和成都朝廷不对付的势力,每一个都有一定的实力,而他们之所以成为这个局势的原因更是让徐通感到十分惊讶。
“我本以为这个赵不息再怎么有问题也不至于把自己的军队给逼反,结果他居然真的把自己的军队给逼反了,做皇帝居然做到了这个地步,我也是万万没想到。”
而对于几支农民起义军内部的变故,徐通则表示相当的不满。
“本以为他们多少还能坚持一些原则,结果那么快就变了,主席说的没错,单纯的农民起义真的只是为了反抗而反抗,没有长远规划和自己的战略,很容易就被他人篡夺了领导权,这才多久,那些首脑一个个的也是吃过苦受过罪的,怎么就那么不长记性呢?”
赶到重庆和他会合的周蔷对此则不觉得奇怪。
“别说他们了,咱们内部不也出现过这样的事情吗?有了漂亮女人就不要理想了,一个两个都想抱着美娇娘享福,完全忘记了自己到底是为什么而反抗的。
当时主席杀了多少人才把这股子歪风邪气给压下去?有了那件事情,现在才能顺势规定复兴会员的一夫一妻制,不准纳妾,可见男女问题从来都是非常严肃的问题,古人说英雄难过美人关,真是没错。”
“被美人三两句话就给迷惑了,称得上是英雄吗?那只是枭雄,才不是英雄,英雄从来不会为美色所迷惑,甚至会主动拒绝美色诱惑,比如咱们主席,就赵夫人一个妻子,那才是真英雄!”
徐通不屑道:“为了正义而奋起抵抗,结果被女人吹了一阵枕边风就把原先的正义和勇气忘掉了,历经鲜血洗礼还是如此,那只能说明他们到此为止了!一群虫豸!怎么敢妄自称英雄?”
周蔷顿时对徐通高看一眼。
“说的好,那……你小子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娶妻吧?”
“娶妻只会影响我进兵的速度!”
徐通大笑道:“我的目标和主席是一样的,复兴会的组织遍布全世界的那一日,才是徐通娶妻生子之时,在此之前,我不打算结婚。”
现年二十八岁、已经娶妻生子的周蔷对此感到有点无语。
不过他看着徐通认真的表情,貌似感觉到徐通是真的这样打算的。
不过,他仔细想想,觉得这倒也不算什么太大的问题。
徐通十六岁就跟着苏咏霖闹革命了,今年刚刚二十四岁,放眼全国,那也是军正将级军官、复兴会行省级别主任当中最年轻的一人。
那么年轻,今后改变婚恋想法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倒不如说他是没遇到自己喜欢的那个女人,真要遇到了,他才不会相信徐通真能忍住自己的冲动。
就好比周蔷和自己的妻子在襄樊战役之后的难民潮中相遇之前,他也觉得自己会全心全意为革命事业而奋斗终生,绝对不会因为其他的事情而产生任何的动摇。
然后就真香了。
从打报告到入洞房,整个过程还不到半个月。
所以,这都是小事,很小很小的事情。
于是周蔷笑了笑。
“看起来,成都朝廷命不久矣,川蜀要出现战国七雄了。”
“那还是别了吧。”
徐通思考了一会儿,说道:“我建议我们还是把这件事情告诉中都,让主席做个决定,要不要让齐鲁兵团整顿一下入蜀,以我们现在的实力,想要攻克川蜀还是有些难度的,需要不少时间。
而有了这些时间,这七个势力到底会把川蜀折腾到什么地步也未可知,咱们应该是不曾估算到赵不息居然能把好好的局面弄成这个四分五裂的状态吧?”
周蔷沉默了一会儿,缓缓点了点头。
“确实没有想到,赵不息居然能把自己的军队也给逼反了,我原先以为川蜀再乱也就是朝廷军队和起义军之间的较量,现在看起来完全就是战国争霸的局面,川蜀果然还是不能再乱下去了。”
第1274章 吴璘最后的遗产
在这一点上,徐通和周蔷的意见是一致的。
经济被破坏了不要紧,还有盐可以救市,还有大明白条和农产品可以救市,以一国之力救一个川蜀还是很简单的事情。
明国有很多种手段挽回川蜀的经济,但要是真让这群虫豸把川蜀打烂了,把人都给打没了,那明国在川蜀要付出的代价就很大了。
徐通和周蔷感觉不能这样下去,必须要做出一些应变,不能坐视川蜀变成小号战国。
于是徐通询问周蔷。
“那你的意见是?”
“我建议中都方面下个决心,提前让齐鲁兵团入蜀,我们这边打我们的,按照我们自己的步骤来,齐鲁兵团那边可以先对川北进行攻占,然后南下配合我们,一起解决掉川蜀的这些割据势力。”
周蔷的意见,徐通表示认同。
能尽快解决掉那些虫豸的办法,也唯有让早就准备好要南下的齐鲁兵团南下了。
齐鲁兵团大军的南下可以改变很多事情,可以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这是目前的革命军所无法做到的。
“我支持这个看法,那我立刻去联系中都。”
“好,尽快。”
洪武七年十月中下旬,复兴会川蜀分部向中都总部传达了他们的建议,希望中都朝廷可以稍微考虑一下这个建议,以便于尽快拿下川蜀。
虽然这样一来朝廷财政可能会有些困难,但是比起坐观成败,坐视川蜀变成小号战国,现在展开军事行动的成本应该是最小的。
时不我待。
不过早在他们这边向中都传达消息之前,中都那边已经得到了由齐鲁兵团传达而来的重要消息。
关于川蜀内部部分人员希望向他们投降的事情。
吴拱没有和明国直接交过手,主要是和赵玉成还有徐通等人领导的农民军交手,打了败仗之后就被调回了川蜀,沉寂了几年之后,才又一次被吴璘赋予重任,坚守川北防线。
他小心翼翼,一点也不敢懈怠,为川北防线的巩固做了不少工作,也为之后对付北面明军进攻做了不少军事预案。
结果明军没有打过来,他却在短时间内接连得到了吴璘病死和成都朝廷有意向明国投降的消息。
他读了堂兄弟吴挺送来的信件,对吴挺所说的内容进行了慎重的思考,最后得出的结论和吴挺得出的结论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