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扶的下场可以说是毫不让人感到意外,尤其是马永康,赵不息甚至明明白白对他说过会把蒋扶当作消耗品来看待,而这件事情本身也是马永康主导操作的。
他和赵不息唱了一出双簧,瞒天过海,通过献祭蒋扶,换来了暂时的安稳。
但是蒋扶至少也是为赵不息鞠躬尽瘁了,多少脏活累活都是他去做的,现在赵不息遇到事情就把蒋扶抛出去了事,让蒋扶顶罪去死,多多少少,他们心里还是有些兔死狐悲之感的。
今后,还会有人全心全意为赵不息办事吗?
或许赵不息不是不明白,只是他已经没有选择了。
马永康和吴璘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比复杂的神色,两人很有默契的齐声叹息,然后继续前往拜见赵不息。
他们拜见赵不息的原因很简单。
说一下目前这个交子崩盘的情况下成都朝廷所面临的危机。
马永康讲了一下社会危机。
大量商铺倒闭,很多人自杀,还开设的店铺拒绝交子,交子已经成为废纸,但是很多人都没有铁钱,只有交子,交子花不出去,他们迟早是个死。
这样的人遍布整个社会。
地主也好,商人也好,手工业者也好,农民也好,大批量大批量的破产,陷入死地,朝廷再不出手做点什么,他们只能是死路一条,或者说,他们都要揭竿而起了。
大军能镇压整个川蜀之地的叛军吗?
这不好吧?
马永康询问朝廷是否做些什么来救市,比如下令官营的盐铺接受且只接受交子付款购买食盐,这样的话就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交子危机,给那些绝境中的人一点点希望。
反正对于朝廷来说,食盐目前不存在危机,完全可以拿出来缓解时局。
食盐贸易上,朝廷是稳赚不赔的,成本几文钱的食盐能卖出一百多钱来,利润空间极大,所以可操作性也极强。
稍微操作一下,把信誉交子变成食盐交子,如此一来一定可以对冲掉交子崩溃带来的金融危机,就算不能全部对冲掉,也能多少稳定一下局面,不要让通货紧缩摧毁川蜀经济。
这可是成都朝廷的制胜法宝啊!
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马永康的建议非常好,很有可行性,然而赵不息却不这样看待问题。
“交子既然已经是废纸,已经失去民间信用,那盐铺接受交子,只会让朝廷在短时间内失去大量盐,而收回来大量没有价值的交子,朝廷虽然不缺盐,但是采盐制盐难道不需要钱吗?这些钱不还是需要用铁钱来支付?”
刚刚献祭掉蒋扶来度过危机,赵不息很不开心,说话的语气就很不好。
“交子已经废掉了,那就是废掉了,朝廷再怎么给交子增加价值,短时间内也不会有人敢于使用交子,再多的盐也改变不了这个局面,只会让朝廷陷入两难的境地!
成为废纸的交子放在朝廷手里有什么用?反而会被买走大量大量的盐!盐政现在依然是朝廷的财政支柱,失去了这根支柱,你让我拿什么运转这个朝廷?
朝廷只要有钱,再多的反贼也能杀掉,没钱了,只能坐以待毙!马相公,你是朝廷重臣,在这样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怎么就那么糊涂?你怎么就那么不明白我的苦心呢?我对你很失望!”
赵不息拍着自己的桌案,对马永康一顿狂喷。
马永康只是这么一说。
他感受到这一波本土派系的怒火真的很猛烈,就想着多少安抚一下躁动不安的本土派系,赵不息要是真的不愿意,也没人可以强迫他。
他马永康和吴璘都是要声誉要面子要身后名的人,且一个五十多一个六十多,都在人生暮年,追求什么权力名位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用盐政给交子兜底来缓解社会危机的事情当然不会得到赵不息的认可。
当然了,赵不息也不是完全没有后手考虑。
民间造反就算了,但是,整个官方的统治阶层不能造反,他们造反,自己就特别危险了。
所以他打算再来一次分化瓦解,对于这一次没有上表攻击蒋扶的川蜀本土派官员,他会用各种理由赏赐一批财物予以赔偿,以此拉拢那些本土派官员中的温和派。
由此将本土派内部也给搅乱一下,让他们不能聚在一起反抗自己接下来的政令。
他觉得自己这一招算是瞒天过海的成功典范了。
一波操作下来,他没损失什么,成都朝廷国库充实,军队听话,还能清剿一批提出问题的人,多好?
马永康眼看赵不息一副【没有人比我更懂瞒天过海】的模样,顿感无话可说,便闭口不言,什么都不说了。
马永康不说话了,那么接下来就是吴璘了。
马永康所说的是政务上的话题,那么吴璘说的自然是军务上的问题。
赵不息也知道吴璘要说的是什么。
“交子崩溃,等同废纸,军心不稳,士气大跌,以至于出现资州、遂宁府之败,十分不利于朝廷平定群贼,还请陛下体谅军心,体谅士卒,多加安抚,否则军情不利,臣心实难安。”
吴璘话说完,赵不息皱起了眉头。
如果只是民间的问题,赵不息还能用强大的军队来维系统治,毕竟他的政权就建立在官僚、地主士绅阶级的支持和军队的保驾护航之下,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军队是维系一切的最后可能。
所以赵不息可以承受很多事情的打击,唯一不能承受的就是军队的不支持和失败。
他这一波经济阴谋本来也不是针对军队的,甚至有点刻意避开军队、想让军队独善其身的感觉,给军队发交子也是因为考虑到军队转战在外,暂时不能使用交子,等他们能用了,一切也尘埃落定了。
他的国库里那么多铁钱,总能拿出一些来稳定军心。
结果没想到局面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动。
第1252章 朕不给,你不能抢
士兵得知交子崩溃之后,军心大乱,士气大衰,对朝廷多有怨言。
此后消极避战、拒不出战者甚多,军官不能控制,面对起义军的攻击只能退避三舍,甚至遭到惨败。
遂宁府之败就是因为士兵消极避战而不得不撤退,面对起义军漏洞百出的进攻,宋军将领却只能退避三舍,不能与之接战。
而资州之败就更加严峻,弓弩手集体抗议作战,临阵发矢一次之后表示必须要得到铁钱赏赐,否则就不发第二次,前线军官目瞪口呆,应对失当,以至于宋军对资阳城的进攻遭到失败。
之后资州乞活军主动进攻宋军,宋军弓弩手直接抗议不出战,非要铁钱赏赐才出战,还有士兵把没有来得及送走的交子烧掉以示抗议。
军官眼见士兵情绪极差,也不敢强行弹压,只能退避三舍,撤出资州,暂停攻势,以至于之前的战果毁于一旦。
士兵的怨念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怨念,而是集团的怨念,就算是没有拿到交子的士兵也一样感到怨念深重,拒绝出战,以至于军官们都不敢肆意弹压,反而强烈要求朝廷给一个说法。
别说士兵了,部分军官都接到家中来信说家里面有一些交子成了废纸,家中现金流损失惨重,希望他可以搞一些钱送回来解一下燃眉之急,避免家里面出事。
军官尚且如此,士兵们怎能不慌乱呢?
所以这场军队的抗议与其说是士兵的自发抗议,倒不如说连一些军官都参与其中,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支持士兵们闹一闹,给朝廷施压,要求朝廷给钱。
为此,他们不惜放弃之前的一些战果主动撤退,让被压得很难受的起义军得到了喘息之机。
吴璘多年积攒的声望算是毁了一大半,对军队的影响力受到冲击,他意识到了这一点,果断来见赵不息,希望赵不息可以考虑到大局,立刻给钱安抚军队。
赵不息当然会给钱。
之前为了应对燃眉之急,他给了留守成都的军队一笔钱,很好的安抚了成都军队的军心,让他们尽力干活。
成都府的军队安抚好了,外出征战的四支军队当然也要安抚。
然而外出军队的这个威胁、勒索朝廷的态度让他很不满意。
“为国征战之余,他们烧杀抢掠,讨了多少好处走?难道不满足吗?非要朝廷给钱,为此居然用战事相威胁,现在就敢这样做,以后还不知道要做到什么地步,是不是要集体哗变,再来一次黄袍加身?!”
好家伙,这种话都说得出来?
吴璘和马永康震惊地看着赵不息。
不带这样编排你家老祖宗的吧?
话一出口,赵不息自己也感觉到这样说不太妥当,于是轻咳一声缓解尴尬,开口道:“此事我知道了,给军队的赏钱是一定的,但是此风不可长,给钱的同时,必须要严惩一批带头闹事的混帐东西。”
给赏钱可以。
但是只能我主动,不能你们主动。
总而言之一句话。
朕不给,你不能抢。
吴璘出身西军,知道临阵威胁将军的传统是怎么回事,但是赵不息不理解,没见过,显然也对此不认同,还非常生气,打算秋后算账。
对此,吴璘试图劝说。
他告知赵不息过去北宋西军内部的一些事情,并且把士兵临阵威胁将帅的传统后隐藏的悲情往事告诉赵不息,试图让赵不息理解一下悲催的士兵们,体谅一下他们。
但是作为高高在上的宗室、进士,妥妥的社会精英,长期脱离群众的成长环境让赵不息缺少对来自底层民众之中的士兵们的理解与共情。
他不能理解士兵用命和尊严换钱的无奈与拿不到钱养不活家人的悲剧,他也不知道军饷和赏钱对士兵的重要意义,缺少这些共情的赵不息对于士兵的行为只有强烈的不满和愤怒。
朕不给,你们主动来抢,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造反!
“再怎么说他们都是大宋的士卒,听命令征战是最基础的!他们用命争战,难道我还会短缺他们什么吗?我会不给他们饭吃不给他们发军饷吗?他们完全不知道体谅朝廷!我费尽心力弄钱是为了什么?不还是为了给他们发钱?”
赵不息越说越是生气,甚至一度打算派人斥责军队,要军队自我反省,重新审视一下对朝廷和皇帝的忠诚,然后再说赏赐的事情。
吴璘大惊失色,赶快劝说赵不息不要做这样的事情,用人之际,就算是假装也要忍耐,等事情过去之后,秋后算账不迟。
可要是现在就开始算帐的话,大宋就没有秋后了。
吴璘这话说的就很恳切,赵不息也不是傻子,思来想去,只能无奈的决定妥协,并且发府库七万贯铁钱用于犒赏三军。
“暂且先赏赐军队安抚军心吧,我想做什么事情反正也不是现在……我这皇帝做的实在太窝囊了!”
看着赵不息一脸不愉快的表情,吴璘和马永康对视一眼,心中情绪十分复杂。
但是不管怎么说,赵不息还是给钱了,在川蜀社会运转发生重大变故的时候,他给钱给到军队,让军队实实在在的拿到了钱。
这笔钱经过吴璘的强制要求,还是有大部分真的发到了士兵手里,尤其是那些立功士兵,他们真的得到了钱币的赏赐,心中的愤懑和不满得到了抚慰,渐渐消失。
军队稳定下来了,那么成都朝廷就还有最后的强制力作为维系统治的依仗。
随后赵不息下诏,将此次交子热的全部问题一股脑的全部推给蒋扶,说这是蒋扶一个人的决断,他欺上瞒下,欺骗皇帝、同僚,为了自己个人的私欲而做出了如此危险的事情。
赵不息深感痛恨、震惊,为自己驭下不严感到深深的遗憾,他宣布将蒋扶处死,男丁发配南疆充军,女眷发卖为奴,家产全部充公。
不仅如此,为蒋扶办事的一系列户部印钞司官员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问罪,全部下狱,参与程度深的处死,参与程度浅的革职,贬为庶人,发配南部边疆,家产全部抄没充公。
可以说赵不息把整个亲自操作交子热的一群人全部抛出去作为罪人,一个都没留下来,连那些负责印刷交子的工匠都因为参与这件事情没有通风报信而被判处充军。
之后赵不息找了一些借口,给一些立场比较软的本土派官员一些赏钱,用来弥补他们的损失,得到了这部分本土派官员的拥护和支持。
于是朝廷渐渐安稳下来。
第1253章 外部介入的力量是存在的
蒋扶作为户部尚书,他的地位足以担当这个替罪羊的角色。
虽然受到损失的朝臣和没有受到损失的朝臣心里都很明白这是皇帝一手操作的事情,但是事到如今,大家难道还能撕破脸皮吗?
很显然,不能。
倒霉的蒋扶,就这样成为了成都朝廷重新凝聚共识的祭品,大家在表面上重归于好团结一致,一同应对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