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7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蒋扶知道赵不息觉得这样赚大钱是好事,甚至有点快感,但是他总觉得赵不息这样主动把交子玩废掉不是什么好事,虽然交子也不是第一次被玩废掉了。
  但是这个局势下,主动把尚且可以平稳运转的交子玩废掉,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呢?
  就算缺钱到了一定的地步,也不用这样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吧?
  真要做到这个地步的话,蒋扶甚至感觉赵不息颇有点丧心病狂的趋势了,但他还是什么都没说,赵不息要做什么,他就答应什么,反正这样做肯定不会有事。
  赵不息利用那些解库、兑便铺子的贪婪,决心再次投入一批交子进入市场换钱,还是老套路,所谓一招鲜吃遍天,他觉得这样的一招应该是百试百灵的。
  事实也是如此,如此一招百试百灵,很短的时间里,大量铁钱就源源不断地送到了成都国库之中,成都国库在用一种非常快的速度吸收着市面上的流通铁钱。
  如此的快速,是很多人都没有预料到的,包括赵不息自己。
  只能说人的贪念真的很恐怖。
  明明知道那么多的交子收进来会有一些问题,但是眼看那些乡下土老帽用大面值的交子只能换走十分之一还要少的铁钱,精明的商人们就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手。
  明知道这件事情看上去有点诡异,但他们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
  而且这些交子都是真的,无一假货,这是得到了所有交子专家的认可的,每一张交子都是真货,都是朝廷印刷的,没有假货混在里面。
  如此一来,他们就更加肆无忌惮的收取交子,然后转手给下家,一下子就是百分之好几百的利润。
  下家未必是解库和兑便铺子。
  他们都是聪明人,聪明人不好骗,一个一个的蠢人才比较好骗。
  解库和兑便铺子的掌柜们集思广益,头脑风暴,想到了对外散布交子值钱的消息,然后派人到民间收购一些人手上的交子,伪造出一副交子繁荣的景象,让城市里的普通人感觉交子很值钱。
  能赚钱的消息一旦传开,再有那么几个人真的赚了钱,总有很多人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就相信。
  于是很多家里有一定储蓄的个体户就开始把交子捂在手里不卖,转而开始找人收购交子,试图在这波交子繁荣之中赚一笔。
  下家再去找下家的下家,下家的下家再去找下家的下家的下家,如此循环往复,一级一级往距离成都更远的地方波及。
  成都平原上,这样的事情不断的发生,屡见不鲜。
  甚至有些地方战乱刚刚平息,或者距离不远的地方就有军队驻扎,这样的事情却还在上演着。
  总有人觉得自己赚了,总有人觉得自己用极少的铁钱换取大面额交子,就一定能够找到下家,且下家一定会愿意用更高的价格换取他手中的交子,哪怕只有一点点微薄的利润。
  可是只要有利润,谁不愿意要呢?
  这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不断的进行着。
  成都朝廷在三月、四月这两个月间悄悄的投放了六十万贯左右的交子进入市场,换回了十七万贯铁钱进入朝廷国库,收益率翻破天。
  赵不息这下子是真的有点丧心病狂了,感觉到了民间储蓄依然有可以刮下去的潜力,再次下令加印交子进入市场,还是老办法老套路,从解库、兑便铺子手里换取铁钱。
  解库和兑便铺子的掌柜们差不多已经意识到了有人在背后操作这个事情,有人试图利用交子换取铁钱,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但是一来没有证据,二来,总有傻子愿意接手他们手上的交子。
  于是他们十分默契的纵容这个游戏继续下去,看着越来越多的铁钱储蓄,他们乐在其中,非常愿意配合那只幕后黑手把这个游戏继续玩下去,赚取更多的铁钱。
  渐渐的,在这段时间之中,一场莫名其妙的“交子热”出现了。
  最开始是蒋扶谋划的行动,可是渐渐的,很多人都开始不由自主的玩起了【囤交子、换铁钱】的游戏。
  只要谁手上有交子,那就想方设法收过来收到自己手上,然后转手卖给想要交子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加价,不断套现,运气好的一把就能赚一倍以上的利润,要是运气不好,赚个百分之二十三十都算是低收益,是要被朋友们耻笑的。
  于是受不了耻笑的人不甘心,再次把手中铁钱投入到囤积交子的热潮之中,更大批量的囤积交子准备发更大的财。
  渐渐的,除了金融从业者们,市面上家有余财的其他群体也加入到了这个游戏当中,成为游戏玩家。
  一时间,市场上交子存量大大降低,很多人都开始不由自主的囤积交子,想搞到一份交子渐渐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本来被压制到面值只有原先十分之一甚至更少的交子开始升值。
  从十分之一的价值升值到十分之二,十分之三,十分之四,然后继续攀升,在某些地区交子的价值已经升到了原有面额的十分之七甚至十分之八。
  再想要用十分之一、五分之一的价钱搞到一张交子,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最容易让专业人士感到恐惧的事情出现了,但是这个游戏一旦开始了,想要结束就不是人力可以轻易决定的。
  市场自有其运行规律,看不见的手可以调控,但想要做到万无一失的操控,那可就难如登天了。
  至少赵不息自己也不会觉得自己能够操控世间万物。
  而且这场击鼓传花的游戏眼看着也走到尽头了。
  川蜀之地就那么大,没有全国市场托底,川蜀的经济潜力很快就见底了。
  击鼓传花的游戏已经尽可能的蔓延到了它可以蔓延到的全部地方,手持这一批交子的人也从解库、兑便铺子的掌柜们转变为了受限于信息差的一般小地主、富农、中农、小商人、小市民。
  当然,也不绝对。
  一些贪心的大地主、自以为是的官僚和渴望赚大钱的小解库、兑便铺子的掌柜们也手持不少交子,做着发财的美梦。
  他们有雄厚的资金作为支撑,比一般的新鲜韭菜更有生命力,所以也觉得他们可以搭上这最后一班车,赚上最后一笔钱。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准确意识到交子的危险,也不是每一个人面对炽热的赚钱的可能与欲望还能保持冷静,并且及时放弃交子。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古今中外,不外如是。
  于是,当这一批最新韭菜接手炽热的全新交子的时候,愕然发现他们好像找不到合适的下家了。


第1245章 他们露出了自己的獠牙
  其实,川蜀的经济体量也是这场击鼓传花游戏的死局之所在。
  这要是和平时期倒还好说,川蜀还有一阵子可以扛,甚至民间搞不好都有还没有被榨干的穷鬼愿意接盘。
  但是经历了经济封锁和米骚动、川蜀大起义之后的川蜀之地的经济潜力已经严重受损。
  百姓成穷鬼了,穷鬼都被榨干了,或者物理上被消灭了,不存在了,于是这场游戏不过进行了三个多月,就快要走到终结之时了。
  市面上的铁钱几乎完成了集中,还在市面上流通的铁钱已经大大减少。
  有些囤积交子的人忽然发现自己好像找不到那么多愿意还有能力接盘的人了。
  刚刚花出去了很多铁钱换回来这一批真真的交子,囤在手里是等着发财呢,想要找人推销出去,却发现没什么人愿意接手,就算有愿意接手的也是很小规模的接手,根本没有他们的上一批经手者嘴里说的那种【马上发大财】的迹象。
  最新的韭菜们有点慌。
  而更慌的还不是这群韭菜,而是和军队相关的一批人。
  因为深谙交子价值不可靠、随时可能变成废纸的真相,所以拿到朝廷赏赐的交子的大头兵们很有危机意识,他们一批一批的托人把自己拿到手的交子和部分战利品送回家。
  一方面担心自己的战利品被上官夺取,一方面也确实希望家人落袋为安,尽管把交子脱手,换成钱币,这才算是安全的。
  他们特意嘱咐家人,朝廷官方的钱庄如果距离太远赶不及的花,那就尽快去周边县城内距离最近的解库和兑便铺子把手里的交子兑换成铁钱,然后把铁钱储存起来,千万不要乱花。
  士兵们的确不能在行军征战途中消费交子,但是也没有人规定他们不能把钱托人送回家,士兵们经过长期被坑的经验累积,也算是久病成良医,知道如何最大程度的规避风险保证自己的利益。
  士兵们的家眷久闻军队坑爹事迹,当然也非常清楚交子是个什么东西,没什风闻还好,一旦有什么风言风语,交子的价值应声下跌,比他娘的更夫报时还准。
  所以他们也不含糊,立刻选择前往县城里的解库和兑便铺子,试图用手里的交子兑换铁钱带回家里存起来。
  但是当他们拿着交子进入解库和兑便铺子试图换钱的时候,这场击鼓传花的游戏已经进行到了末期。
  从上游第一批解库、兑便铺子开始,所有从中获取利润的人纷纷感觉到有点心里没底了。
  再怎么贪婪的人也会有害怕的时候,当他们发现交子在自己手里过了实在是太多太多的时候,也意识到这个事情有点没法儿收场了。
  流入市场的交子实在是太多了,多的有点离谱,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东西就要爆雷。
  他们之前做了有意识的帮凶,而现在,连他们都对这源源不断投入市场的大量交子感到恐惧,觉得继续接受交子给出钱币是一件蠢事,继续这个游戏的话,说不准啥时候这东西就得砸在手里。
  毕竟现在交子的价值已经快要接近其面额价值的百分之九十,甚至已经突破百分之九十了,继续炒交子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利润空间已经被榨取殆尽了。
  这个时候继续收交子给钱币,纯粹是脑残行为。
  手里有钱的人根本不会给自己放血。
  这些有钱的家伙往往都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在官场上,所以自从这场莫名的交子热开始之后没多久,他们就到处找人试图打探这件事情的内情,希望得到一些内幕消息。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他们的官场人脉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所以很多聪明人就觉得这件事情水很深,深不可测,甚至关系到最顶层的那群权力者,是他们刻意搞出来的事情。
  但是就他们打探到的消息显示,顶层权力者们,包括尚书左丞马永康都在私底下安排家人秘密购买交子然后卖出,以此赚取高额利润,据说马永康的家人收购的交子数量还很大。
  不仅马永康,户部尚书蒋扶等高官家中也有人帮着他们操作交子,也收购了不少交子准备赚钱。
  以他们为代表,相当一部分中高级官员都在私底下安排家人族人吃进交子,然后转手卖出,据说赚了不少钱。
  现在他们大多数都是手持交子待价而沽的状态。
  这些消息传到他们耳朵里,一度让他们感到心安,于是放下心来继续吃进交子吐出铁钱,再循环往复来那么一家伙。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市场风向还是发生了一些不可逆转的变化,敏锐察觉到这些变化的某些资深金融从业者开始有点心里没底了。
  于是从洪武七年的五月初开始,当那些手持大量交子却找不到合适接盘人的最后的韭菜们试图找回解库、兑便铺子换取铁钱的时候,他们露出了自己的獠牙。
  部分危机意识比较强烈的解库、兑便铺子的掌柜们面对一群接一群来兑换铁钱的韭菜,开始严格限制交子兑换铁钱的业务了。
  最早做出限定规则的就是成都府本地的解库和兑便铺子,他们基本上都是这场游戏的第一波经手者,是除了成都朝廷之外的最大获利者,也是消息最灵通的一批人。
  他们倒也不敢一开始就把这个业务全部砍掉,而是看人下药,并且限定数目。
  比如一天兑换几十个人,每个人都有最高兑换额度,超过这个数目就等明天再来排队。
  说到底,在这个情况不明了的状况下,他们也不敢确定这笔钱就真的没法儿再赚了,他们做出了限制条款来规避风险,同时观望局势,看看这波交子热还能不能继续下去。
  要是能继续下去,他们不介意再最后噶一波韭菜,有钱不赚王八蛋。
  然而他们没有意识到,正是他们的这种行为,吹响了交子走向彻底崩溃的号角之声。


第1246章 他要是苏咏霖的话,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吗?
  在一通操作之下,各大有实力的解库和兑便铺子之间达成了协议,将民间的交子兑换铁钱相关业务限制了人数和额度。
  每人每天定量兑换,超过数量就要等到明天,同时限定人数,以一百人为上限。
  这个消息一经发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