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7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而现在这个事情……
  “这两件事情不能混为一谈吧?”
  辛弃疾看着苏咏霖。
  苏咏霖摇了摇头。
  “幼安,如果我要是说我就是感觉那边有我们迫切需要的黄金和白银,我最初就是因为这个看似没有任何证据的理由而发起这次探索,你会怎么想?”
  辛弃疾沉默了一会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想,但是我能明确的是,您就算不是皇帝了,也没有人可以阻止您在大明国内做您想要做的事情。
  世上最难做的事情就是做皇帝,但是比做皇帝更难的,是皇帝放弃做皇帝,您连皇帝都可以不做,还有什么事情是能够阻止您的呢?”
  苏咏霖听后哈哈大笑。
  “说得好,我连皇帝之位都不在乎,还有什么是可以阻止我的?我就要让我们的船队去大海对面,去那片富饶的大陆上寻找我们需要的黄金白银,完成我们的钱币变革。
  但这只是整个计划当中的一部分,我们还要派出更多的船队到其他地方去,不能只是看着他们到我们这边来,我们要主动打通航线和商路,然后,就是我们的世界联络部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辛弃疾看了看苏咏霖一脸的笃定之色,恍惚间,似乎察觉到苏咏霖这样做是有着某种奇怪的依仗。
  他是一个冷静睿智的人,从来不会做毫无意义的事情,大明建国六年来发生的所有事情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如果苏咏霖说这样做是对的,那么辛弃疾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怀疑,但是很快就会说服自己相信。
  这个男人给这个国家带来的实在是太多了,几乎实现了辛弃疾理想中的一切,然而他没有故步自封,他还在继续往前走,他还要继续往前走,为此奋斗不息。
  甚至要把目光放到整个世界。
  如此一来,他还有什么理由反对他呢?
  辛弃疾是想不明白的。
  只是他还有最后一个疑惑,这个疑惑放在心里有一段时间了。
  “之前钱币改革的事情……您就如此不相信后人可以把咱们的事业进行得更加彻底吗?”
  “这个嘛……”
  苏咏霖转过身子看向了辛弃疾,笑道:“我很希望我可以相信,但是果然我不能太相信,不给民众留点东西,我实在是放心不下他们,他们太温顺,太容易逆来顺受了。”
  辛弃疾沉默了。
  少顷,他微笑道:“我以为您会有足够的安排,让后人有个保驾护航的可能性。”
  “开什么玩笑,我活着的时候尚且如此艰难,更何况是我死了之后?”
  苏咏霖拍了拍辛弃疾的肩膀:“幼安,我只能说,我绝对不会放弃我们的革命事业,可是我死了之后,就算我不愿意放手,我也不得不放手,我是人,不是神。”
  辛弃疾心中一片黯然。
  “但是这不就够了吗?从生到死,我所做的一切都已经明明白白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上了,我会毫不犹豫的前进,直到我死。”
  辛弃疾在这短短的一瞬之间仿佛看到了很多东西,也想到了很多东西,更有很多话想要说。
  可话到嘴边,似乎经过了一番深深地提炼,最后只出来三个字。
  “我也是。”


第1220章 终战时刻
  力排众议定下航海探索计划之后,苏咏霖便准备南下开封视察黄河工程。
  根据田珪子的黄河工程简报,今年是黄河改道工程的关键年份。
  今年的攻关任务若是完成,整个改道工程就有极大可能在洪武八年正式结束,届时虽然说不至于一劳永逸,但是年年有决口风险的事情是不会再有了。
  当然了,这次工程就算成功了,也不可能达成东汉时期的成就,让黄河可以八百多年不改道。
  因为地上河的形成增加了太多的不确定性,目前明国的技术实力还不能对地上河进行完全的解决。
  对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的改善需要时间,那是一个长时间的工程。
  而且就算大力恢复,每年也还是会有相当数量的泥沙随着河水进入黄河中下游地区,非人力所能扭转。
  对于这个问题,田珪子的方案就是一边改善环境,一边实现束水攻沙,用工程技术人为增加水的冲击力,让泥沙可以更加顺畅的通过黄河中下游地上水面,尽可能的东流入海,而不是停留在水道之中。
  田珪子还说如果增加泥沙入海的数量,说不定还能把国土陆地向海里面延伸,未来国土面积还会增长,这说不定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那确实。
  苏咏霖在洪武七年正月十五赶到了开封,和整个黄河工程总部的工作人员还有民工们一起庆贺了元宵节,并且于第二天的开工日亲自参与了工作,作为开工典礼。
  之后苏咏霖和田珪子进行了一番谈话。
  对话中,田珪子对黄河工程的完工远没有他在众人面前表现的那么乐观。
  “黄河工程有很大的把握在明年完工,可就算是完工了,每年需要的保养费用和清理泥沙的费用也是很大的,为了确保黄河不再泛滥成灾,需要朝廷接连不断的投入,并且对束水攻沙的策略进行升级。
  与此同时,上流水土流失的情况也必须要持续改善,不能有任何懈怠,否则短则数十年,长则一百年,黄河还会再度泛滥成灾,如今这几百亿钱的投入和六年苦工将付诸东流。
  很多情况和当年不一样了,很难回到过去,甚至我认为已经不可能回到过去了,有些东西的发展是无法逆转的,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我们都无法逆转,所以我建议我们需要专门成立一个应对黄河问题的部门。”
  苏咏霖站在开封城头,深深地叹了口气。
  “我知道很多事情已经回不去了,我也没指望一次工程就能一劳永逸,解决问题,但是我知道这个问题如果放任不管,只会越来越严重,到最后酿成全国性的悲剧。”
  “很有可能,若是我们不对上游地区进行退耕还林,那么每年进入黄河水道的泥沙数量将是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承受的,且很多泥沙深深淤积在水道底端,水流湍急,我们根本无法驾船清理,只能靠水流自身来办到。
  黄河之宽阔广大,相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实在是太可怕了,而我们个人的力量未免太过渺小,越是治水,我就越意识到我们的无力,主席,您说得对,我们必须要发展更厉害的技术才可以。”
  田珪子深吸一口气,缓缓道:“就比如若是有朝一日我们可以制造一种非常厉害的船只,可以在水面上清理泥沙,可以把淤积在河道最底下的泥沙捞出来处理掉,那样的话就能相当程度上减轻黄河问题了。”
  “那的要多大的船只和多少这样的船只才行?你知道每年流入黄河水道的泥沙是多少吗?”
  苏咏霖无奈苦笑道:“老祖宗一早就知道人是无法对抗天的,所以大禹治水堵不如疏,堵是堵不住的,若要生存,只能疏导,现在咱们没有更好的办法,唯一能做的就是维持一个相对好的现状,等后人有了更强的技术,再来解决这个问题。”
  田珪子随之点头。
  “也只能如此了。”
  两人站在开封城头,一同沉默了一阵子,好一会儿之后,田珪子才开口。
  “黄河工程完工之后,就是对南宋的彻底解决吧?”
  “嗯,我会亲自统兵南下,彻底解决掉江南问题。”
  “亲自统兵?”
  田珪子略有些吃惊道:“您已经很久没有亲自带兵了吧?”
  苏咏霖笑着点了点头。
  “从中都总务局开始就没带过兵打仗了,前后大约有七八年的时间了,本来也没想着亲自动手,但是最近突然有了这样的想法,感觉还是想重回战场,感受一下当年的感觉。”
  苏咏霖响起了徐通在他面前对他说的那些话。
  田珪子对此当然没什么太多的想法。
  苏咏霖本来就是最强的将领,现在大明所有威名赫赫的将领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旧部,当年都是在他麾下听用的先锋将、斗将,一身本领都是和他学的,他要亲自带兵,没人敢不服。
  “南宋已经没有抵抗的力量了,很快就会被彻底消灭,那么接下来是……大理?”
  “嗯,覆灭南宋之后接着就覆灭大理,反正距离很近,一起覆灭掉最好。”
  苏咏霖点了点头:“收拾完大理之后,南方就能整合了,整合一段时间,等南方安稳了,我们继续向南,把李氏南越之地拿下。”
  “李氏南越之地?”
  田珪子好奇道:“那可是蛮荒之地。”
  “不算蛮荒了,汉时就有日南郡,只是之前被宋廷给放弃了,说来也是搞笑,偌大一个宋国,连南越小国都不能彻底降服,还先让人家屠城才肯做出反击,这一回,就是和他们算总账的时候,是我们的,终究要拿回来。”
  苏咏霖缓缓道:“而且拿回来对于之后在广州一带开始的海贸也有很大的好处,往南的一大片海域将来都会是我们的势力范围,大国不仅要有陆疆,也要有海疆。”
  “那西边的辽国呢?”
  田珪子询问道:“您不是说也要重回西域吗?”
  “那是自然的,岭南往南已经没什么强有力的对手了,往西却有不少对手,西辽之地关乎到西疆的安全,我们必须要拿下,所以我才会设立河西兵团。”
  “这样看来,将来要打的仗还有很多啊。”
  田珪子低下头笑了笑:“我们会成为一个好战之国吗?”
  “只要我们坚持革命理想,我们要做的就不是入侵之战,而是解放之战,我们要做的不是侵略当地人民,而是解放他们,和他们一起打击当地那些压迫他们的统治者,把自由还给他们。”
  苏咏霖伸手指向了南方:“革命者也是解放者,我们的所作所为不是为了自己的欲望,而是为了心中的理念,我们所到之地,有上等人的血,也有民众的欢欣鼓舞。
  如果我们所进行的战争都是解放之战,那么我们越是好战,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支持我们,就有越来越多的人跟随我们,当全世界所有的被压迫者都被解放的时候,才是我们的终战时刻。”


第1221章 某个神秘而又仁慈的存在
  对于苏咏霖宏大的理想,田珪子想到了苏咏霖挂在宫殿里的那副巨大的世界地图。
  对于那幅地图,田珪子一直都觉得很惊奇。
  他是最早跟随苏咏霖的亲信之一,是苏咏霖那位早逝的父亲还在的时候就跟随苏咏霖的最早班底之一,所以关于世界的概念,他是最早知道的一批人当中的一个。
  那个时候他们都还只是一群私盐贩子,苏咏霖就在给他们上的培训课中阐述了世界的概念。
  苏咏霖还手绘粗浅的世界地图给他们看,告诉他们这里是什么地方,那里是什么地方,这里有什么,那里有什么。
  世界之大,不知其几十万里也。
  世界上有多少族群多少国家多少文明多少脍炙人口的故事之类的,这些都非常吸引人。
  当时他们就觉得很惊奇,一方面惊讶于世界如此广大,一方面也惊讶于苏咏霖为什么会知道。
  苏咏霖给出的解释是他很小的时候,还没有他们加入的时候,他从一位已经过世的他爷爷的老部下口中知道的,据说那位老部下去过遥远的欧罗巴之地。
  田珪子当时和几个关系比较亲近的人都在私底下商议过这件事情,觉得苏咏霖没理由骗他们,而且这幅地图和一些消息未免太过于详实,不像是现编的。
  但是那位老部下所说的这些苏咏霖居然全都相信了而且还记得那么清晰,这……
  后来他们忙着搞大革命,忙着生存,各有各的难题,也就渐渐忽视了这方面的事情,直到立国之后,这件事情才重新被苏咏霖提起,几个老伙计也重新开始考虑这件事情的意义。
  世界真的有那么大,而且有那么多神奇的存在和那么多其他国家文明的存在吗?
  可是这些事情知道也就算了,地图这种东西也是那么容易能画出来的吗?
  据说苏咏霖挂在书房里的世界地图是他找专门绘制地图的好手协助,他自己口述,然后画师作画,虽然大部分都只是大陆块的轮廓,但还是有某些地方甚至对山川河流都做了一部分标记。
  老部下们对这件事情有一个共识。
  要么苏咏霖爷爷的那位老部下是个神奇的牛逼人物,曾经周游世界,并且记录下来当地地形,然后谁都没告诉,连家人都没告诉,私下里却传授给了苏咏霖。
  要么苏咏霖真的有一些大家意想不到的神奇本领,能够知晓常人所不知道的事情。
  综合他起事之前和起事以来的一系列决策、行动,他们普遍倾向于后面一种看法。
  虽然苏咏霖常常强调他是人,不是神,他也在洪武政论中明确强调世上没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