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怎么想胜利也不至于天天想啊。”
苏咏霖摇着头笑了笑,而后叹了口气,说道:“我刚才是在想,为什么明显比我军更强的金军会失败,而我军胜了。”
“这很简单,阿郎做了正确的事情,而金贼没有。”
“什么才是正确的事情呢?”
“这……”
“之前我和那个夹谷阿速谈话的时候,他问了我一个问题,这问题我觉得很有意思。”
“什么问题?”
田珪子好奇地询问。
“他问我,我们急行军来到这里的时候,全军逃跑了多少人,我说,没有人跑,只有几十人摔伤,几十人扭伤,我很心疼,他非常吃惊。”
苏咏霖眯起眼睛看向水面:“之前我还没想清楚,但是现在我想明白了,他为什么那么吃惊。”
“为什么?”
“因为他做不到。”
苏咏霖沉声道:“我可以带着胜捷军连夜奔袭,提前跑完半天才能跑完的路程,甚至还能赶在天亮之前发起突袭,让他猝不及防,而他却做不到,无论如何都做不到。
金贼为什么行军速度那么慢?为什么给了我们那么充分的时间去布置战场,去阻塞河道?原因可能就在这里,他没办法快速行军,因为一旦快速行军,恐怕还没到泰安州,他的兵就跑光了。”
田珪子皱了皱眉头,忽然感觉这个问题有点意思。
“阿郎,你的意思是金贼人心不齐,而我们人心齐?”
“也可以这样说,但是更可以说明咱们知道咱们为何而战,知道咱们为什么要拼着性命打这一战,咱们是心甘情愿来打仗的,每个人都铆足了劲儿,知道自己每杀死一个敌人意味着什么。
而金贼不同,金贼大军从上到下可能没几个人知道自己为何而战的,所以自然也就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一盘散沙,参军也是被迫,一边行军,一边就会不断有人试图逃跑。
急行军对于咱们来说是克敌制胜的法宝,而对金贼大军当中的很多人来说,是逃离战场和军官管控的大好时机,一旦急行军,士兵逃亡率会大幅度上涨,他们根本控制不了。”
田珪子深吸一口气,悟了。
“原来如此,那些金兵根本就不是心甘情愿来打仗的,要么是为了劫掠赚钱,要么就是被逼无奈,所以会想方设法的逃离战场,正常行军尚且还能管控,一旦急行军……”
“不管想逃的还是不想逃的,会大规模掉队,路途一长,一万人出发,到目的地还能有五六千就算是不错的精锐了,所以自古以来,长途奔袭就是非常考验将军和军队的难题。”
苏咏霖这样一说,田珪子大彻大悟。
“原来如此,这样说来,阿郎,我军克敌制胜,所依靠者不仅仅是全新的兵器啊。”
苏咏霖点了点头。
“从来也不是,用兵器者为人,人,才是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兵器只是辅助。”
他清楚这一点,他清楚鸦片战争时期清军和英军的武器差距并没有大到被吊打的地步。
双方使用的火药也没有质的区别,依然是前装火药,一旦下雨火枪也就变成了烧火棍。
战争中,在火枪火炮对射的阶段,清军能和英军打的有来有回,但是到对射结束、英军上刺刀成队列冲锋上前肉搏的时候,清军就完全不能对抗、一触即溃了。
当时英军火枪手拼刺刀的技术非常强悍,组织度极高,而清军则是火枪手只负责打枪,负责肉搏的不负责打枪,一旦英军开始队列冲锋,清军火枪手就率先逃跑了。
而肉搏的部队也因为长久疏于训练而不能与英军抗衡,刚一接战就被打的一塌糊涂,军官带头逃窜,于是乎兵败如山倒。
讽刺的是,时光流逝一百多年之后,崭新的中国军队却能凭极高的训练度和组织度与装备远胜自己的强大敌人交锋而不落败,逼和对方。
这难道不能证明什么吗?
“我军士兵皆怀有对金贼彻骨之痛很,也有自身之悲怆,被我军激起共情之后施以教化,自然就能明白自己为什么会那么凄惨。
一旦明白了这个道理,他们和过去就完全不同了,让他们继续回去过原先的日子,他们会感到自己和周遭的一切格格不入。
他们会无法忍受那种压抑的空气,会觉得无法呼吸,为了争取能畅快呼吸的权利,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为之奋斗!”
这样说着,苏咏霖站了起来,拍了拍田珪子的肩膀。
“珪子,你不也是如此吗?”
田珪子低头沉默一阵,会想起自己濒临饿死的那一段日子,心里一抽一抽的疼,一瞬间,真的有了一种难以呼吸的感觉。
“正是如此。”
“让更多人明白他们为什么那么苦,为什么无法翻身,再告诉他们该如何翻身,那么,他们就会是我们最忠诚最坚定的同伴,急行军也好,劣势也罢,只要心怀希望,他们绝对不会散去,这一点,金贼无论如何都办不到!”
苏咏霖深吸一口气:“在此基础之上,给予他们足够的训练、粮食和装备,他们将无敌于天下。”
田珪子一口气吐出,心里忽然像着了火一样的火热。
“阿郎,咱们进攻东平府吧!夺了东平府,东平府有山有水,有人口有粮食,还有铁矿,煤矿,那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苏咏霖踱步于河边。
“东平府,可是咱们的赵领帅想要占据的地方,而且,还是金贼眼下的大本营,聚集着最多的物资,也有最多的兵马,而咱们已是疲惫之师,还需要整顿,此时,并非进攻之良机。”
说起赵开山,田珪子一脸不快。
“金贼自东平府进军攻打泰安州,我军反击,天经地义,谁也说不出什么,就算是赵领帅,又能怎么说?只要我们抢先占据东平府,办成既定事实,他又能如何?”
“即使如此,那么金贼大本营的众多兵马,还有我军眼下这诸多战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苏咏霖看向了田珪子。
田珪子沉默了一阵。
“这……”
“击败这支金兵,已经是眼下我军的全力,继续进攻,实在不是良策,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整顿军队,休养生息,然后才能考虑其他的事情。”
“可是阿郎,东平府……”
“珪子,我知道你的意思。”
苏咏霖停下脚步,转身看向了田珪子:“我何时说过我不要东平府?那帮签军和民夫大多来自东平府,我打算收编他们,自然少不了东平府,放心吧。”
“那?”
田珪子又惊又喜地看着苏咏霖。
“夹谷阿速那儿不是交代了吗?金贼还有一支人马往沂州去了,肯定是一场恶战,其他的光复军可没有咱们这样的组织,基本上也是一盘散沙,能不能扛住,还是个问题。
其他几个州我管不到,但是沂州,有咱们的人在,还有那么些新农村,那么些相信胜捷军拥护胜捷军的人,就算是为了他们,咱们也得帮赵领帅一把。”
“这倒的确是,但是这和东平府有什么关系?”
苏咏霖笑了。
“我帮他一把,他不要还我人情?他之前可是做出了那种事情,有失人心,而我,不计前嫌。”
“这……阿郎算无遗策。”
田珪子无话可说,只能表示佩服。
这活儿干的滴水不漏,哪怕是抢地盘,都能抢的光明正大,道德上毫无污点,任谁也说不出一个不是。
“现在还不是咱们翻脸的时候啊,没有打败金贼主力之前,该周旋的还要周旋,该隐忍的还要隐忍,尽量顾全大局。”
苏咏霖拍了拍田珪子的肩膀:“能屈能伸,不失为大丈夫也。”
田珪子沉默了一会儿,点头表示明白。
第117章 胜捷军是不一样的
一夜酣睡之后,胜捷军士兵们的体力基本上恢复。
一顿舒坦的早餐吃完,士兵们人人神清气爽,面上洋溢着满满的朝气。
胜利的喜悦促使他们走向更加精锐善战的道路,也促使他们开始具备胜利的光荣传统。
与那帮女真正兵和官吏们完全不同。
既然休息的差不多了,苏咏霖一边安排清理河道的工作继续,一边安排军队有序返回,并且分批次把战俘们全部带回去,继续做思想工作,发动他们加入胜捷军。
这一万多壮丁苏咏霖是打算吃下最起码八成,剩下的如果实在是不愿意,他也不勉强,发给路费,允许他回家,彰显仁义风范。
这样的军队就算不加入,他们也会牢牢记住,记住曾经有这样一支不劫掠不杀良善平民的军队。
这样的军队在这个时代是绝无仅有的,这一点苏咏霖可以保证。
岳家军已经不复存在的当下,并没有可以在与民众相处的关系程度上超过他的军队存在。
因为这个时代的军规军纪很不一样。
苏定光收藏了很多兵书,所以苏咏霖南宋时读过非常多的兵书,但是他发现没有一本兵书上讲述过军队应该保护民众相关的内容。
唯一有所相关的,是已经不复存在的岳家军曾经的口号。
事实上几乎所有古代军队就算是军纪严明、令行禁止,也会在战时和非战时出现大规模的劫掠、杀戮良善等行为。
而更加可悲的是,王朝军队的劫掠行为在大部分时候都被视作王朝军队的潜在福利,王朝并不会实际制止这样的行为。
因为古代所谓军纪严明,其标准是对长官和律令的服从,并不包括对普通民众的亲和。
几乎不会有王朝和将军要求自己的军队对民众亲和。
贯穿整个中国历史,贪婪残暴却军纪严明的军队屡见不鲜。
残暴的兽性和严明的军纪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同时存在于一支古代军队身上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社会民众不管是在王朝更迭的乱世之中,还是在和平年代永远也不会停止的剿匪、局部战争之中,都会成为参战军队的天然猎物。
不管是本国军队还是外国军队。
地方的资源和当地百姓的财富成为双方军队争夺的焦点,既然如此,胜利者自然有权力享受自己的胜利果实。
更别说在那种层层压迫的严密体系之下,对于长官来说,适当地让基层士兵宣泄自己心中不满的情绪也是治军的一个套路。
自己所有的当然不能奉献出去,就只好让战场附近的百姓“奉献”一下了。
军队主帅不会约束军队,行政官僚当然也没有那个胆子。
于是不管战争胜利还是失败,对于战地的平民百姓来说,双方的军队都是吃人的野兽,无关乎双方军队的国别,平民百姓从来没有自己人或者“子弟兵”的意识。
对于头一遭认识到人民的力量从而在军规军纪中加入不准掳掠当地百姓内容的岳飞来说,他的死,或许也有这一层面的原因。
胜捷军从建军之初就在军规军纪里加入相关内容。
胜捷军所谓的军纪严明和这个时代其余军队所谓的军纪严明,并不是一回事。
正因为如此,苏咏霖有信心,可以让那些战俘们心甘情愿的加入他,而不是被迫被裹挟着加入。
军务安排妥当,苏咏霖自己决定停留在这边继续稳定秩序,做收尾工作,并且为全军殿后。
当然,就算是这个时候也不能休息,依然有很多工作要做。
苏咏霖定下来的规矩。
每一次战斗结束之后,不管胜利还是失败,只要大家没死光,只要还能再战,就要开会商讨这一战的得与失,并且将之记录下来,做为胜捷军一路走来的见证。
将来如果真的可以成大事,这份记录一定要完整地保留下去,流传下去,让后人都知道胜捷军一路走来筚路蓝缕创造新世界是多么的不容易。
眼下就是会议召开的时候。
战争所得之前已经差不多统计完了,那么接下来就是反思这一战还有什么做得不到位的地方需要改进。
骑兵的不足,训练的不足等等,已经是老生常谈,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而这些事情没办法在短时间内解决,必须要长时间投入,所以也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
而有些事情却显得有些特殊。
“士兵对飞火枪提出了不少异议,他们认为飞火枪并不是那么好用的武器,有些时候挺恼人的,所以很多士兵都不太喜欢使用飞火枪,觉得还不如干脆的长枪来的痛快。”
林景春提交了自己接到的关于士兵对飞火枪的建议和看法。
苏咏霖对此相当重视。
“说说看。”
“主要还是火药的问题。”
林景春揉了揉太阳穴,叹气道:“有不少士兵都反应,使用飞火枪的时候,点燃倒不难,但是点燃之后能否喷出足够的火焰就要看运气,有些时候点燃了,只是冒烟,并不喷火。
有些时候点燃了,也喷火了,但是就那么一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