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或者去某人的家里,或者去某个酒馆饭店,或者去某个风景不错的地方散散心,商量一下接下来该做什么。
而还有一些明智的知道事不可违的人,已经开始准备清点家产统计土地数量,做好了当大明顺民的准备了。
既然不能反抗,那就躺平接受。
一旦接受了自己的软弱,那么他就是无敌的。
明军的钢刀再锋利,也砍不断我这软绵绵的身体。
第1173章 明国的清算行动
不过泉州虽然有这样一群看穿时局选择躺平的软蛋,数量更大的却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放弃自己费尽心血挣来的家产的商人们。
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服自己放弃利益选择苟且。
明军的确强大,明国的确强硬,但是,难道我们就真的只能躺平,接受这样的结局吗?
不,绝不!
不愿意接受这种局面的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从身边人开始确定他们的心意,寻找愿意发起反抗的朋友们,然后再寻找更多的朋友们发起联盟,力求和明国财政部掰腕子。
要土地,找那些农村里的地主老财们,别来打我们的主意!
什么商业用地农业用地之类的,也休想让我们接受!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杀人父母就是不共戴天之仇,不共戴天之仇加诸我身,难道还想让我妥协吗?
商人们暗中进行大串联的同时,苏咏霖勒令朝廷吏部和复兴会中央组织部选派的行政司法官员们也陆续抵达泉州、广州开始搭建官府部门、正式接替原先南宋泉州官府的权力。
泉州州府、各县县府先后到位,复兴会主导的乡村政权的搭建也同步进行。
相比于泉州州府和各县县府到位的波澜不惊,乡村政权的搭建就显得相当的“激情四射”了。
泉州不单单只是一个港口,也有好些个县,也有数量不小的地主老财们,他们有的参与了海贸,有的则没有参与,但是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有很多的土地,也有很多的佃户。
他们也不单单是地主老财。
除了一部分人因为手眼通天人脉广得以加入到海贸行业中分一杯羹,大部分地主老财地位不高,分不到这杯羹。
可是眼睁睁看着人家挣钱也不是他们的性格,思来想去,地位低的地主老财们便另辟蹊径,通过供应生活物资、经营餐饮住宿行业来赚取泉州庞大的商业人口的钱财。
在平时,地主老财们通过压迫剥削佃户们获得数量庞大的米粮、肉食和蔬果。
然后,通过向泉州数量极大的商业人口提供这部分物资以赚取钱财——再有钱也要恰饭不是吗?
因为泉州商业发达,热钱流入多,所以物价不比临安便宜,地主老财们通过卖生活必需品提供后勤来赚钱,倒也跟在商业鬼才们身后喝了几口浓浓的肉汤,挺舒坦的。
他们同时也经营住宿行业,通过建设品质较高的商人旅店给商人居住,并且提供高附加值的优质服务,也是大把大把的赚钱。
当然了,针对高质量商业人口的高品质旅店不是谁都能建立起来的,要拥有一定的人脉的大地主才能做到。
中小地主缺少人脉关系,但是也有不少钱,也不想错过赚钱的机会,怎么办呢?
那就在港口城市非核心区的城区内外拿下的价格相对低廉的地块,然后建设起来品质一般的租赁房乃至于更低品质的草屋,通过租赁给数量更大的普通商业人口乃至于港口苦力,来赚取价格比较低廉的房屋租金。
人家吃肉,他们也要喝口汤咂咂嘴,才算是与有荣焉,否则又怎么能咽下这口气呢?
蚊子腿再小也是肉,也是蛋白质,有的吃就不错了,还要啥自行车?
外来商业人口在泉州创造大量财富,吃大肉。
本地大地主负责提供优质后勤,吃小肉。
本地中小地主负责提供一般后勤,喝肉汤。
他们都有美好而光明的未来。
然后明国入主泉州了。
复兴会员们带着军队散入广大乡村之中,通过暴力手段将地主老财们铲除掉,广泛占据乡村,然后宣布佃户们都被解放了,他们可以得到他们梦寐以求的土地,成为土地的使用者,不用再承受严苛的剥削和压迫。
他们被解放了。
泉州的地主老财们的确拥有比较强大的势力,也决不会轻易放弃属于自己的利益,但是在明军面前,一切都是徒劳的。
取得胜利的明国已经完全不需要这些地主老财们的合作了。
新到任的泉州官员们颁布土地改革与赎买政策之后等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几个地主老财主动和官府合作,倒是多了一大批展开武备的地主老财们。
官员向他们发起最后通牒,等来的只有充满敌意的箭矢。
那没什么可说的了,他们的态度已经十分明确了。
还等什么?直接清算啊!
官员们南下时,还有一批火枪手跟着南下了,为了增强明国震慑地方的武力,展现明国的强势。
周满城对这些火枪手很感兴趣,便派他们执行打击暴力抗击土地改革的地主老财们。
火枪手们步步前进,手中火枪喷吐火舌,喷出浓烟,将一发发铅弹打入反叛者的身体里,对反叛者毫不留情。
面对防御较为坚固的农庄壁垒,火炮则闪亮登场。
轰隆隆的声音一直响着,明军的步伐稳稳推进。
在新时代的力量面前,旧时代的虫豸们无路可逃,也根本无法阻挡新时代步伐的前进。
泉州根深蒂固的本地地主老财势力在明军坚决的打击下土崩瓦解。
在此之后,复兴会员们扯着嗓子号召怒火喷发面黄肌瘦的农民们奋起反抗,将地主老财们残余的势力撕得粉碎。
在往日只有农民尸体的田野之间,一座又一座绞刑架被搭建起来,一具一具地主老财的尸体被吊在绞刑架上随风飘扬。
“谁说我们只能挨饿受冻?谁说我们生来卑贱?人人生而平等,谁敢高高在上?既然斗争已经开始,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胜利,或者失败!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告诉这些高高在上的老爷们,告诉他们!失败,不属于我们!”
激情洋溢经验丰富的复兴会员们振臂一呼,带动了所有围观农民们的情绪,并且引导着这股火热的情绪将整个旧秩序燃烧殆尽。
接下来所做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轻车熟路,复兴会组织部选拔南下人才的时候,选的都是起码有三年基层工作经验的久经考验的老复兴会员。
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基层工作的行家里手。
全新的统治秩序在泉州建立起来了,一个又一个村农会和乡农会建立起来,和到位的县官府、州官府达成联系,并且立刻开始恢复了对城镇生活物资的供应。
只不过这一次供应主体不再是地主老财们,而是农民组织农民管理的村、乡农会组织。
由此,底层农民终于第一次真正吃到了他们本就可以吃到的时代红利、政策红利。
他们真的拿到了钱。
明军雷霆万钧一般的行动震慑了不止一个人,泉州城内的本地商人们和外国商人们眼睁睁看着明军和明国官员们用难以预料的快速把泉州平定了。
商人们知道的不是很全面,但是大概基本上也知道明军下乡了,把敢于反抗的真正的地主老财们全给干掉了。
明国的清算行动明明白白的展现在他们的面前,一点也不遮掩,显得光明正大。
本来商人们还试图联合他们熟悉的地主老财们发起合作,一起对抗明国入侵,却万万没想居然是这样的剧情展开。
他们还想做什么吗?
他们还敢做什么吗?
他们的想法,林景春不在乎,林景春直接奔赴临安,找到了沈该,让他签了一份条约。
关于江南国商人正常进入泉州、广州做外贸生意的时候需要缴纳关税的条约。
条约中规定了江南国商人进入泉州广州等地做外贸生意的时候,不同的商品需要缴纳的不同等级的关税的量。
每一个江南国商人都要遵守这个规矩,否则,大明有权力绕过江南国官府,直接处置不交关税的江南国商人。
第1174章 长臂管辖听没听过?
简单来说,原先南宋商人们前往广州和泉州做外贸生意,只要向市舶司缴税就可以了。
没有关税那么一说。
背景硬的市舶司都不敢招惹,背景稍微弱一点的,最多给市舶司官员或者相关大佬塞点钱保一保平安,算是额外支出了。
但是现在泉州和广州属于明国国土,江南国商人想运输货物前来做外贸生意,就必须要向明国控制下的广州和泉州海关缴纳关税。
不交关税?
可以啊,那你们的商品就不准进入泉州和广州,更别谈出口。
关税收着,商人们正式贸易的时候还要收一笔原先南宋市舶司就有的贸易税,货物才能离港出发,两笔税,两次收,明国血赚不亏。
然而这样的情况会给江南国带来一定的影响,会给他们的商品出口带来影响,也会直接影响到江南国的财政收入和各种权贵高官的私下里的收入。
那么能不能不从广州和泉州出货呢?
从其他地方出货是否可行呢?
答案是没那么容易。
一个得到世界范围内广泛承认的商业港口想要被替代是很难的,尤其泉州和广州已经具备了数量极大的外商基础,有很强的基础建设。
而且很多外商都在泉州和广州定居,也有大量生活配套设施,他们对这里非常熟悉,且有一定的归属感。
想要换一个地方重新组织生活和商业活动,没个三五年功夫绝对搞不起来。
三五年……
明国就能把江南国整个吞下肚子了。
更何况南宋水师已经基本覆灭,没有保护海上贸易的能力,沿海地区全是明军水师,就算他们想和外商在其他规模小一点的港口重搞一个市舶司进行贸易,但凡明国从中作梗,他们都没有反抗的能力。
当初南宋市舶司对明国商人的一顿折腾,让明国商人铩羽而归,什么都没得到,而现在,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明国来报复他们了。
沈该对此无力反抗,也不敢反抗,只能接受。
对于明国提出的比较高的税率,他倒是试图劝说林景春削减一些。
“江南国刚刚经历战乱,国弱民疲,还望上国多多体恤,不要增加太高的关税,不然的话,恐怕会让很多人衣食艰难,商业也无法继续下去,这对于国民而言,太过于残忍了。”
但是林景春不客气的给他怼回去了。
“关税针对的是大商人,又不是普通老百姓,大商人会衣食艰难?沈相公你以为我傻吗?我做这行十多年了,很懂,那些大商人一顿少吃一些山珍海味人间珍馐,这关税钱就回来了!
而且大明因为战争的事情很缺钱,非常缺钱,而这场战争又是你们挑起来的,不直接问你们要钱已经是皇帝陛下法外开恩,你们还想什么样?你们最重要的盐税都没动你们的,你们还不满足?”
林景春对于任何让自己额外花钱的人都没有好感,所以对这沈该一顿呵斥,让沈该屁都不敢放一个。
军事上仰仗着明国,政治上也依靠着明国,经济上又哪得自主呢?
无奈之下,沈该老老实实签订了关税条约,规定江南国商人从此进入港口贸易又要多交一笔关税了。
窝囊是真的窝囊,但是无奈也是真的无奈,现在沈该是半点对抗明国的底气也没有,只能眼睁睁看着明国用各种手段敛财了。
这样做当然会引发一些商人的不满,但是没什么卵用。
明国依旧是绝对强势方,且拥有一切政策行动的最终解释权。
明军水师【将时刻承担起打击走私犯罪的任务】,任何在大明近海交不出市舶司颁发的交易许可证的,都是大明海军的目标,都将被击沉或者俘虏,船员全部问罪,货物全部没收。
秩序写在白纸黑字上,但是若要真正实现,还是要看炮弹的射程和水师的凶悍程度。
正巧,这两点,大明水师在这个时代都是无敌的。
所以尽管福州、温州、台州、嘉兴府等等沿海地区没有割让给大明,但是大明的规矩,就是这片沿海地区的规矩。
长臂管辖听没听过?
什么?没听过?
那你现在亲眼见识到了。
苏咏霖还为此打算新设一支水师编制,增加水师的数量,并且打算将水师番号进和主要驻地都进行变更。
在他的计划中,新的水师将有陆军兵团的规模,但是暂时没有兵团编制,只是军级编制的水师增加一支,从两支变成三支。
将平海军水师变更番号为北海水师,驻地三分,分别是辽阳行省的复州港、中直辖新设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