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7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江南国主是明国皇帝的臣子,各项事务当中,必须要对明国皇帝称臣,不能僭越,不能违背明国皇帝的号令,更不准对外称国主,对内称皇帝,不得阳奉阴违。
  江南国不能有自己的年号,必须全盘采用宗主国明国的年号,也就是洪武年号。
  江南国需要从法律上认可原有的京西南路、荆湖北路、荆湖南路、江南西路、淮南西路、镇江府、建康府、泉州府、广州府这五路四府之地将割让给上国大明作为此次战争的赔偿,宣称永久放弃这五路四府之地的所有权,承认这是上国大明的疆土。
  江南国需要交出明国认定的战犯及其家眷给到明国,一切由明国处置,绝对不允许有所隐藏,包括主要战犯虞允文、王大宝等人还有他们的全部家眷,都要交出来,由明国处置。
  临安城内需要设置大明上国的办事处,由大明自己派遣官员和军队管理、驻守,办事处内部等同于大明国土,江南国官员、军队都不得随意进入。
  一应江南国境内的大明子民都不归江南国的法律管理,若是犯法,需要交给办事处,以大明国的法律进行处置,江南国方面没有处置大明子民的资格。
  提出那么多要求的同时,明国也不是没有对江南国做出一些让步。
  比如作为宗主国对属国的恩遇,原先属于南宋对明国上供的“岁币”就此停止,明国不再需要江南国缴纳什么岁币。
  战争赔款方面也可以和平协商,做出一些让步,不需要江南国付出太多的赔偿,意思意思也就可以了,大明国吃点亏就吃点亏。
  看,大明国对于你们是多么优厚?
  感动不感动?
  感动,当然感动。
  “国主殿下身体可还好?”
  交换和约文本的时候,辛弃疾毫不在意的顺嘴问了问。
  沈该也就顺嘴回了一句。
  “国主殿下病着,躺在病榻之上,不能起身面见上国使者,实在是非常抱歉,但是太医说国主殿下的身体还是可以调养好的,很快就可以恢复,辛总长无需担忧。”
  辛弃疾摇了摇头。
  “无妨,请国主殿下好好休息,顺便,请沈相公为我带去大明皇帝对国主殿下的问候。”
  “一定带到。”
  沈该面色如常,没有任何变动。
  “那么之后的诸多问题,包括割地的交割事务,还请相公全力协助了,当然,江南国作为大明的属国,大明也会全力支持国主殿下的执政,决不允许有任何人对江南国产生歹意,关于驻军的事情,我也会尽力促成。”
  辛弃疾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意识到沈该等人请求明军驻军到底是个什么用意,感觉这件事情对于明国来说没什么坏处,便把话说得很到位了。
  听到这句话,沈该心中没来由的一松,扯出了一个难看的笑容,向辛弃疾表示感谢。
  之后大家一起举办了盛大的欢庆宴会,庆祝战争结束,庆祝和平回归,庆祝临安城逃过一劫,庆祝临安居民们逃过一劫。
  入夜,酒过三巡,宴会结束,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睡觉的睡觉,呕吐的呕吐,发酒疯的发酒疯,大笑的大笑。
  回皇宫办公室的路上,张栻将醒酒药递给了微醺的沈该,沈该接过醒酒药,缓缓服下。
  “相公喝得有些多了。”
  “高兴啊,从此无忧了,怎么能不多喝一些呢?”
  沈该眯着眼睛看着张栻,笑道:“敬夫啊,这一次,咱们能顺利把问题解决掉,换来一份难得的安稳,这多难得啊?只要明国答应驻军,咱们不就有可以过上安稳的日子了吗?”
  张栻抿了抿嘴唇,然后笑了出来。
  “这哪里是什么安稳?这分明是回光返照啊……”
  闻言,沈该敛去了脸上的笑容。
  “这个建议是敬夫提出来的,现在敬夫却自己认为这是回光返照?”
  “那是自然,哪里能看不出来呢?明军虽然撤退,不打临安了,可他们与我们签订的协定,已经完全把咱们死死锁住了,且大宋军队尽丧,从今往后整个大宋都不会有摆脱明国的可能了。”
  张栻敛去笑容:“很显然,明国虽然短期内没有彻底攻灭咱们,但我想,那不过是明国尚未完成黄河工程、所以腾不开手的缘由,一旦他们解决完了内部问题,想要吞并大宋,不过是举手之劳。”


第1152章 敬夫同志,别来无恙
  签订这些协议是明国的目标,但是保留明军在临安附近驻守却是沈该等人自己迫切的需求。
  谁都清楚,除了明国,没有其他的帮手可以帮助他们,哪怕是饮鸩止渴,他们也必须要这样做。
  对,饮鸩止渴。
  “看来你看得很清楚。”
  沈该点了点头,开口道:“既如此,吾等是否该考虑一下接下来的事情该怎么处理?总不能这样就岁月静好万事大吉了?明国一时半会儿不要咱们的命,也能保护咱们,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可不好说了。”
  “这一点相公应该很早就有考量了吧?这些事情该怎么处理,该怎么收尾,请来的大神要如何才能请走之类的,相公应该考虑过了吧?”
  张栻微笑着看向沈该。
  沈该闻言,微微叹了口气。
  “这件事情对于你我来说,都是无可奈何才会做的事情,若非无可奈何,谁会去做这个叛臣呢?现在所面临的一切,也是叛臣必然需要面对的局面。
  然而在事前,我从未考虑过此事,所以也没有任何应对方略,敬夫,这是你提出来的办法,理所应当,该由你来收尾,不是吗?”
  甩锅给我?
  看着沈该貌似无奈实则狡黠的目光,张栻无奈的摇了摇头。
  “天下之大,若是明军南下,就彻底没有了咱们的活路,所以,似乎唯一的道路就是出海,前往与大宋有不错邦交的国家,寻求庇护,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沈该沉默了很久。
  “当真没有其他的办法吗?”
  “倒也不是当真没有。”
  “什么?”
  “按照明国的规矩来,用全副身家财产换一条命,老老实实做明国的顺民,如此,方能保一家平安。”
  “……”
  沈该看着张栻看了一会儿,忽然笑道:“敬夫,对于你来说,这是可以接受的吗?按照明国的说法,咱们都属于上等人,是罪恶的,是要被清算掉的。
  当然,你的意思是我们主动交出全部的家产,交出全部的积蓄,还要在明国朝廷的管束之下,从一个上等人,变回一个普通人,和普通人为伍,彻底失去一切为所欲为的可能……”
  说到这里,沈该顿了顿,仔细打量了一下张栻的面色,才又继续说道:“这样的事情,在作为一国掌权者们的我们这里,是可以被接受的吗?”
  张栻思考了一会儿,笑了笑。
  “相公觉得呢?”
  “我在问你。”
  沈该看着张栻。
  张栻深吸一口气。
  “有点难度,但,若是性命攸关,也不是不能考虑,我是这样想的。”
  沈该闻言,缓缓点头。
  “敬夫是这样想的啊……其实可能我也曾经这样想过,但是我觉得,现在我冒着生命危险做了大事,所为的应该不仅仅只是保住性命那么简单。
  权力这个东西其实是很有意思的,没有的时候,日日夜夜都在想,有了,也不会觉得厌烦,反而会觉得这权力异常的甜美,越来越不愿意松手。”
  沈该伸出手掌,放在张栻面前,然后将其紧紧握住:“敬夫,之前的咱们,想要做什么都必须要经过其他人的同意,而现在,没有这种问题了,这种感觉……真的很让人着迷。”
  “相公,您……”
  “我难以割舍,真的,我难以割舍。”
  沈该看着张栻,笑道:“我算是知道为什么那张皇位只有一张,为什么那么多人挤破脑袋都想要上去坐一坐,敬夫,你不这样认为吗?”
  “相公是最大的功臣,所以相公享受这种权力也是理所当然的,我只是辅助,没有这种资格。”
  张栻轻声道:“若是如此,相公就必须要为自己考虑后路了,毕竟明军南下,咱们没有任何可能挡得住,明军若驻军临安之后更是如此,这是毫无疑问的。”
  “……”
  沈该又一次沉默了。
  这种长长的沉默一直维持到马车“到站”,站在皇宫门口,沈该伸手握住了张栻的手。
  “敬夫,我有个不情之请。”
  “愿闻其详。”
  “敬夫为我谋划政变之事,我深深意识到了敬夫的才能,现在,我没有别的人可以信赖,唯有敬夫可以信赖,所以,我想让敬夫为我参赞后路之事,敬夫能否答应呢?”
  沈该说着,伸手握住了张栻的手:“我的家人,还有敬夫的家人,应该都不能在明国治下很好的生存,对吧?”
  夜色深沉,张栻脸上的表情不是很能看得清楚,沈该年纪大了,眼神也不太好,凑得稍微近了点儿,却又担心张栻有别的想法。
  不过最后张栻的回答并没有让他失望。
  “相公所言,也是我所想,能为相公办事,是我的荣幸。”
  “如此,甚好。”
  沈该看上去已经放心了。
  回家的路上,张栻思来想去,感觉自己对沈该的了解还是不够多,但是当时那种情况之下,除了沈该,他也没有什么多余的选择了。
  尽可能的把事情办了,让明国减少了很多的损失,所以事前的行动目标应该已经达成了。
  只是接下来的事情一样不好做就是了。
  以沈该为首的保守派集团虽然畏惧明国的赫赫军威,可是他们对于明国的意识形态一样怀着深切的恶意,绝不可能简单的束手就擒。
  临安城中依然存在着数量极为庞大的反动保守派势力,整个江南国也依然保持着极为强大的保守派势力,他们虽然在军事上不是明国的对手,但是想要用军事手段全部祛除,难度一样很大。
  今后的路看起来并不好走。
  张栻坐在车中思考问题,直到马车缓缓抵达了家门口,张栻才收起思绪,准备回家休息,积蓄力量以应对明天的战斗。
  不过刚走上家门口的台阶,心腹老仆便走上前对着他低声道:“郎君,那人来了。”
  “他……来了?”
  张栻略有些惊喜,忙跟着老仆前往自己的书房,在书房中见到了那个让他感到熟悉的人。
  “长生同志,别来无恙。”
  “敬夫同志,别来无恙。”
  张栻笑了出来,几步上前走到苏长生面前,与他拥抱了一下。
  “许久未见,还以为你一直在温州,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回来。”
  苏长生笑道:“一直都在担心你能不能完成任务,现在看来,你的任务完成的非常好,甚至超出了我的预料。”
  “倒也不全是我的功劳,只能说咱们外面的同志们给城里面的压力太大了,压力越大,他们才越会寻求改变,否则就这么放着,他们宁愿和临安城一起烂掉,也绝不会动弹哪怕一下。”
  张栻苦笑道:“运气好,勉强达成了目标,眼下问题解决的七七八八,虽然仍未尽全功就是了。”
  “你做的已经很好了。”
  苏长生拍了拍他的肩膀,勉励道:“在敌人大本营把敌人耍的团团转,策动这场政变,敬夫同志,我必须要为你请功。”
  张栻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还是先为其他同志请功吧,没有他们帮我散播消息,搞得临安城内人心惶惶,事情也不可能那么顺利。”


第1153章 张栻是复兴会员
  张栻所说的倒也不是什么客套话。
  他的计划之所以可以成功发动,除了临安城外明军的压力过大之外,也有着城内流言的快速传播之功,那些隐藏在临安城内各行各业各处的天网军密探们为这场政变行动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张栻,他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首功属于他,这是没有争议的事情。
  随后两人一起坐了下来,就这一次的事情做了一番交谈。
  对于苏长生来说,张栻的加入还真是一件很让他感到意外的事情,因为以张栻的身份地位还有他在南宋学术界思想界的地位,他一开始是无法想象张栻会愿意加入复兴会组织的。
  但是事实就是张栻不仅加入了,还是主动加入的。
  长沙作为岳麓书院所在地,从北宋中前期开始就是整个宋朝很重要的思想文化中心之一,很多文人墨客儒学学士都和岳麓书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张栻虽然作为名臣张浚的儿子,但是他之所以能在岳麓书院主持工作,的确是有他自己的本事。
  事实上张栻在理学方面的功底是相当深厚的,他以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为办学的指导思想,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对岳麓书院重建之后的振兴立下了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