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娣
这个答案,似乎并不值得大家去纠结。
大家是真的不愿意打仗,真的不愿意和明军拼命,尤其是皇帝自己做了那么让人感到不爽的事情,最后却要大家一起背锅。
他们的心中也藏着对皇帝的严重不满,只是他们不敢表露出来,因为他们是武将。
可沈该是文官,张栻也是文官,这场政变是他们两人主导的。
文官主导的政变,和武将没什么关系,也不会直接影响到武将的前途。
但是眼下,是大家选择死亡还是活命的时候,这将直接影响接下来大家的处境。
夜色深沉之际,在赵宋家法的教育在下茁壮成长起来的大宋优秀武将们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整支临安城防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一个命令贯彻到底了,不打仗了,和明军议和,接受所有条件,然后,一切照旧。
这是新皇帝的命令。
军队被主和派和平接管,没有流血,没有牺牲。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场政变可以称得上是大宋版本的光荣革命了。
因为这个命令非常顺应人心。
临安城防军对明军极为恐惧,根本不敢和明军交手,完全不想打这场仗,只是被逼着没办法,现在上面不打了,他们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做出反对的举动呢?
不过这场政变还是死了一些人的,只是他们并不是士兵。
比如兵部侍郎陈俊卿,这位原先张浚的门人拥有着很硬的骨头和坚定的意志,坚定的反抗明国,坚定的维护大宋的体面和尊严。
当政变部队闯入他的家里要求他束手就擒的时候,陈俊卿没有选择束手就擒,而是决定反抗,而当政变军官告诉他新帝已经登基、废帝赵昚已经束手就擒的时候,陈俊卿勃然大怒。
“逆贼!安敢凌辱大宋天子!与我死来!!!”
面对一百多名全副武装的政变士兵,陈俊卿提着没什么杀伤力的文人剑冲了上去,发起了冲锋。
面对这种送死级别的进攻,政变士兵们当然不费吹灰之力就给他压下去了,一点也不费劲。
陈俊卿手上的剑被打掉了,但是他还是试图用手脚攻击那些士兵,用牙齿撕咬那些士兵,一派要和他们同归于尽的架势。
这能忍?
政变军官一刀捅穿了他的胸腔。
陈俊卿满口都是血,一下子呕了出来,然后跪在了地上,双手还死死握着政变军官手中的刀。
然后就死了。
陈俊卿死后,他的两个儿子要为他报仇,被政变军官一刀一个杀掉。
陈俊卿的妻子状若疯魔般扑了上来,被政变军官一刀封喉,杀死了。
一家子最有骨气的四个人死了,剩下的家人就不敢动弹了,跪在地上痛哭,忍受着政变士兵的暴行。
是夜,陈府燃起熊熊大火。
和陈俊卿的激烈抵抗比起来,工部侍郎王十朋就冷静多了,得知皇宫里发生政变,赵昚已经被废掉,赵惇已经登基称帝,他知道大势已去,一切都无法挽回了。
于是王十朋冷静的向政变军官请求不要伤害自己的家人,得到许可之后,王十朋下令家人放弃抵抗,投降,不要做愚蠢的事情。
然后他自己拔出自己的佩剑,横剑自刎。
王家就死了王十朋一个人,其他人都没死,只是围着王十朋的尸体痛哭流涕。
第1140章 望上国宽恕江南国之罪
礼部尚书王大宝被政变的动静吓到了。
他勒令家中仆役武装起来前往抵抗政变军队,然后自己护着家人试图从后门逃跑。
但是他家的仆役们显然没有什么强大的战斗力,虽然不乏忠心耿耿之辈,但是面对职业军人们,还是没什么对抗能力的。
三下五除二,仆役们就被杀的七七八八,剩下的被杀崩溃了,就窜逃了,接着也被追上了杀掉。
王大宝护着家人们还没跑多远,就被政变军队追上了,追上了之后就是一顿拳打脚踢,王大宝被打的口鼻流血,家人也最终和他一起被逮捕,一个都没跑掉。
枢密副使胡铨脾气火爆,眼见政变士兵闯入自己的家中要求自己全家投降,他呸了一声,拔剑就要和政变军队战斗。
他知道现在发生了什么,知道皇帝已经被控制住了,大局已经不能转变了,但是他丝毫不为所动。
胡铨有五个儿子,除了幼子早夭、长子在家乡定居之外,三个儿子跟在他身边。
这三个儿子显然也接受了他的教育,被他引导的不错,面对危局,这三个儿子并不懦弱,随着他们的父亲一起战斗。
一家四父子面对数量更多的职业军人并不怯懦,全都冲上去和政变部队战斗,全部被砍死,临死前都还在破口大骂不止。
这个政变军官是个脾气不好的,麾下士兵也没什么军纪可言,因为生气自己被骂了,于是把胡铨阖家满门都给杀光了,连家中仆役都没有活下来,家里的狗都被宰了吃肉。
这一夜,胡家是最惨的一户人家。
主战派的主要高级官员都在这个晚上被抓住、被杀掉。
除了高级官员之外,还有一系列和主战派关系匪浅、持主战立场的中级、低级官员遭到了主和派的彻底清算。
沈该拿着名单,一个名字一个名字的勾画,誓要把主战派官员一网打尽。
能抓住的抓住,抓不住的直接杀死,总而言之,大宋不应该有想要战争的人存在,和平最宝贵,所以和平才是正确的。
任何想要战争的,都是要毁掉大宋的,绝对不能接受!
从入夜一直行动到凌晨,天蒙蒙亮之际,整个行动才算是彻底完成,一百六十多名主战派大小官员被抓捕、被杀死,他们的家人也全部落网,主战派被主和派连根拔起,清算彻底。
这个夜晚整个临安城内都在杀人,都在呼喊,主战派的官员们有的直接被吓破了胆投降了,也有的奋起反抗,更多的是试图逃跑。
但是不管他们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最后的结局都是差不多的。
城内平民感觉到了不安,非常恐惧,但是一直听着外头有巡视兵丁在喊着不准出门的话,也就不敢出门,生怕出了门被官兵捉了杀掉。
前些日子不少人就给官兵哄骗着出去,然后被杀掉了,吓得一般百姓根本不敢在白天出门,就算肚子饿急了,也要等到下半夜安全的时候才会出去找点吃的。
因为丰富的躲藏经验,这个晚上,只是主战派官员遭到了清算,他们的家人被杀死不少,而临安城的老百姓基本上都活下来了。
政变进行的十分顺利,效率出乎意料的高,整个动静其实也不大,以至于城外的明军都没有注意到这场令人感到惊讶的政变。
于是当第二天早上张越景下令各军做好攻打临安城的准备,连火炮都装填完毕准备发射的时候,忽然有士兵前来汇报,说临安城门打开了,一群南宋官员从城里面出来,拖着一些大箱子直奔明军大营而来。
张越景有些疑惑。
他们不是已经拒绝了明国的要求吗?怎么现在还派人出来?
不过看了看时辰,张越景发现现在的确还没有到约定的最后时间,明军的确不必发动攻击。
于是他下令让这些官员过来见他。
为首者自称枢密副使张栻,他不认识,但是这并不重要。
“昨日我与你们的沈相公商议过了,十二个时辰一到,你们要是不给出一个答复,那就立刻攻城,而且一定要攻破城墙占领临安为止,现在……嗯,还剩不到一个时辰,你们终于商讨出一个结果了?之前我还看你们在准备守城啊……”
张越景意有所指的看着张栻。
张栻强忍心中异样情绪,笑了笑。
“张司令官所言不错,经过十分激烈的商讨之后,就在昨日晚间和今日凌晨时分,大宋已经对这件事情做出了决断。”
“决断呢?你是来最后通牒的,还是来做什么的?”
张越景盯着张栻:“而且我听说你们的枢密副使叫做胡铨,你是另外一个枢密使吗?”
“张司令官明鉴,胡铨已经死了。”
“哦,死了啊……嗯?”
张越景一愣:“死了?”
张栻点头。
“是的,死了,不仅他死了,还有一批叛逆贼臣也在昨日晚间违背圣意,死了。”
张越景紧皱眉头,打量着张栻。
“怎么回事?昨天晚上临安城内发生了什么?你们……做了什么?”
“我们做了大明国希望看到的事情,并且做出了大明国希望看到的决定。”
张栻微笑着从怀里掏出一张黄绢,双手递给张越景。
张越景狐疑的接过黄绢,展开一看,不一时,瞳孔一缩,双目圆瞪。
“你们政变了?”
“不是政变,是拨乱反正。”
张栻笑道:“因为昏君无道,奸佞横行,以至于大宋国势日衰,危如累卵,如今大明天兵兵临城下,眼看着大宋就有覆亡的危险,吾等是在不能眼睁睁看着大宋就此覆亡。
所以吾等奉太上皇后的诏令,将昏君罢黜,另立贤明新君,乃废帝之第三子,他已经在昨日晚间顺利登基,成为大宋新一代帝王,并且下诏将可能危害大宋的一群叛逆之臣全部逮捕归案。
经过昨日晚间的行动,以虞允文为首的奸佞贼人集团已经被吾等在官家的号令下全部逮捕归案,除却少数冥顽不灵被杀死之外,大部分人都被抓住,现在正在城中。
而根据官家最新的诏令,大明国提出的停战条件,大宋全部接受,不作任何讨论,只希望大明国可以止兵戈,休战,不要让这场战事继续下去了,大宋……不,江南国已经知道错了!”
张栻再拜,语气十分恭敬。
跟着他一起来的使者们也一起行礼。
“望上国宽恕江南国之罪!”
这场面就让张越景和一群明军将领感到无所适从。
昨天还一副要玉石俱焚的模样,今天就来了个大转弯,连皇帝都给换掉了?
啊这……
饶是张越景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现在也需要一点点时间调整心态。
等他终于调整好了心态之后,他意识到眼下这个情况已经和他们之前预料到的情况出现了巨大的偏差。
南宋不是被他们直接打败的,而是自己内部发生了政变,自己把自己给收拾了……
第1141章 多说无益,速速杀我
张越景收拾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把手上的黄绢递给了身边的何飞虎,自己走上前扶起了张栻。
这事情发生的实在是突然。
这群人居然也能如此果断?
“额……事发突然,本司令略有些失态,那个……那个张枢密啊,我……我很想知道,废帝他,何在?”
张越景看着张栻。
“废帝正在宫中囚禁。”
张栻笑道:“从废帝以下,除却新帝之外,整个宫中所有人等都已经被控制住了,因为除了新君之外,其他人都是要违逆大明的,这对于大明来说是大不敬。
大明是上国,本国是属国,以下犯上是极大的罪过,所以新君认同此事,不惜大义灭亲,也要让维护大明和本国之间的睦邻友好。”
好家伙,哄堂大孝父慈子孝了这是……
张越景目瞪口呆之际,倒是周至反应过来,开口道:“空口无凭,吾等凭什么相信你们发生了政变,而不是什么权宜之计?难道不是拖延时间图谋不轨吗?”
嗯,说得有道理。
但是张栻一点不慌。
“吾等自然会让诸位将军相信吾等的诚意。”
张栻说着,便带着张越景等将领来到了军帐外头,让他们看着军帐外头的几个大箱子。
“大明对吾国的停战要求当中有一条,是惩治战犯,而吾国主要的战犯除了废帝之外,还有虞允文,正是这两人阴谋破坏大明黄河堤坝,这才引发战事,使得大明皇帝陛下雷霆震怒,所以不仅大明憎恨这两人,吾国一样憎恨这两人。”
张栻点点头,让跟来的部下打开其中一个箱子,把里头那个被五花大绑堵住嘴巴并且还在奋力挣扎的家伙给提了出来。
“废帝尚在宫中,但是虞允文却是可以提前交给张司令官,作为吾等求和之诚意。”
被五花大绑起来的虞允文遭到了粗暴的对待,被连拖带拽拎到了张越景的跟前。
然后塞住他嘴巴的布团被拿下来了。
布团刚一拿下来,虞允文就开始咆哮。
“张栻!!!我要你的命!我要杀了你!你这个叛徒!你这个奸贼!你这个卖主求荣的无耻之徒!我要杀了你!杀了你!!!”
很显然,比起明军众将,虞允文更加憎恨张栻。
于是张栻指了指咆哮不止的虞允文。
“平章军国事、枢密使、城防使,临安城中军政大权掌握之人,虞允文,这个分量应该足够让大明国相信吾国的诚意吧?”
张越景没见过虞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