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不太好吧?”
“什么不太好?你部下书记官天天带着复兴会员开会商讨事情,就把你一人排除在外,你不难受啊?大家聚在一起开会,交流感情,说些有的没的,可有趣了,你不难受啊?
而且咱们陛……咱主席偶尔也会写几篇文章发下来,咱们一起阅读,一起聊聊感想,互相说说过去的事情,现在的事情,展望一下未来的事情,那可都是过去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周至拍了拍陈乔山的肩膀,规劝道:“跟你说,复兴会里不讲究出身,讲究个什么,讲究个同志,啥叫同志?志同道合的人,那就叫同志,咱们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理念,那就无所谓出身。
你小子别的我不就不说了,就喜欢瞎想想,左想右想,没问题都能给你想出问题来,我劝你还是上上课,跟你们军队里的复兴会组织接洽一下,聊一聊,别怕,怕什么?复兴会又不会吃了你!”
陈乔山皱着眉头左思右想。
“你说的倒也有点意思……可我就是想不明白,咱们陛下都有了大明国了,干什么还要个复兴会呢?”
“大明国选官,只要考试通过就可以,复兴会不仅要考试通过,还要通过多轮面试,严得很我告诉你!”
周至低声道:“而且最近我听说会里在搞严肃整顿,要把之前几年里为了增加人数而放宽标准的错误弥补回来,就我听说的,上个月,差不多有一百多人因为考核不过被开除了。”
“那么严格啊?”
陈乔山寻思一阵,低声道:“当真不在乎出身?当真不会牵扯到政务?”
“复兴会也是分部门的,就和朝廷分部门一样,复兴会也有军务部,管着军队里组织的事情,不干涉政事,你以为我们大家都是傻子啊?军务咱们都管不过来,每天训练作战任务那么重,哪有心思干涉政务?你懂政务吗?瞎操心!”
周至摇头道:“你啊,就是想得太多,我跟你说,复兴会虽然没有任何强制入会的概念,现在还在往外赶人,但是现在加入复兴会的人很多,最多的就是咱们军队里的人,这个还是挺有意义的。
而且我跟你说,燕云兵团里有个师帅因为休妻再娶的事情被开除了会籍,结果回到军队里面,被师指导员和全体复兴会员的军官、指导员抵制,甭管他过去功劳多大,没人听他的了,最后他灰溜溜跑回家,撤职了。”
“这……”
“不为别的考虑,你也要为自己考虑,就我来看,复兴会是个挺有意思的组织,大家伙儿只要相信你,就一定相信你,对你毫无保留,可你要是做了不对的事情,被开除了,大家也就不再相信你了。”
周至叹息道:“所以约束自己的行为真的是很重要的事情,我现在深有感悟,加上之前出现的一些事情,我越发感觉多了一层复兴会员身份的约束,其实并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
“这……”
“怕什么,咱们都是穷苦出身,我是个穷种地的,你是个死卖艺的,有什么不合适的?”
周至笑着拍了拍陈乔山的肩膀。
陈乔山愣了一会儿,便笑了出来,一把拍掉了周至的手。
“什么死卖艺的?说话客气点,那是走江湖的!凭本事吃饭!不偷不抢干干净净,得罪谁了?”
“得得得,你自己斟酌着啊!”
周至摆了摆手,回去办事了。
第1131章 你和明国串通好的吧!
明军筹备着明天攻城的事情,还有填充护城河以方便直接冲击城墙的事情,忙的不亦乐乎。
但是同一时刻的临安城内,绝非人心齐泰山移的状态,相反,临安城内充斥着大量并不想开战的人的哀怨和不满。
原因无他,因为一则流言忽然间流传起来,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了整个临安城的上上下下,传言甚嚣尘上。
明国之所以发起对南宋的军事战争,是因为皇帝赵昚和平章军国事虞允文私下里谋划破坏明国黄河大坝造成决口的事情败露,派去执行任务的人被明国人发现了,所以才会引发明国的极度愤怒,于是明军南下,遂有此战。
小道消息还说明国已经向南宋官方通报了开战理由,并且要求严惩虞允文,赵昚自己也要付出代价,否则绝不善罢甘休。
但是因为事情牵连到皇帝赵昚,赵昚才下令封锁消息不让泄露。
然后要拉着大家一起死,或者说得更准确一点——要大家先为了他而死,然后他再看看情况,看看能不能活下来,能活下来就活下来,活不下来再说。
反正他是皇帝,才不会轻易寻死觅活。
这个消息在临安城内传播的效果十分恐怖。
从使节团离开明军军营入城之后不过一个时辰,消息就传的到处都是。
守城官兵、各级军官、市井百姓、城中小官小吏等等各色人等全都知道了,都在进行极为热烈的商谈,全都对此事关怀备至。
皇帝赵昚很快得知此事,吓得魂飞魄散,立刻勒令虞允文处理此事。
虞允文仓促间也没有处理的好办法,只能下令禁言,再有敢交流如此内容的人一律斩首,派遣宫廷禁军五百人作为执法队,抓了一批一百多人当众斩杀,压住了这股讨论势头。
然后再辟谣,说什么这是假的,完全是谣言,陛下和虞允文不可能做这样的事情,这都是用心险恶之人的险恶行为,谣言止于智者,大家千万不要相信。
然而越是严禁,这种说法在众人心里就越是根深蒂固,看着被斩首的人,这种说法的可信度在人们心中不断拔高,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相信这场战争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南宋自己的蓄意挑唆。
因为这个事情的发生,赵昚把怒火撒在了沈该身上。
原因是沈该深知内情,还曾奉命封锁消息,结果消息泄露,赵昚的处境一下子险恶起来。
沈该多方辩解,说自己并没有泄露消息,自己和部下们的嘴巴都非常严实,绝对没有任何泄漏消息的行为。
他对天发誓自己没有。
但是赵昚气急,哪能听得进去他的解释?
“你没有?我看就是你干的!你恨我不答应明国的要求,所以和明国串通,把消息散播出去动摇军心民心,试图以此要挟我就范!是不是?!”
“官家怎可如此揣测老臣?!”
沈该大惊失色:“老臣对官家忠心耿耿,怎么会做出这种事情?官家怎可怀疑老臣的忠心?”
“忠心?是叛逆之心吧?!”
赵昚恶狠狠地盯着沈该。
沈该顿时感觉心寒无比。
他的确不想打仗,想要促成和平,但是天地良心,他从来没有起过背叛赵昚卖主求荣的想法。
他只是太害怕明军清算他了。
“官家若认为老臣有罪,还请拿出确切的证据证明老臣犯罪,那么官家要怎么处置老臣,老臣都心甘情愿,绝无二话,听凭官家处置,可若没有,老臣绝不认罪!”
沈该很不高兴,遂顶撞赵昚。
赵昚怒火冲天,一气之下拿起自己手上的茶杯就把沈该的额头砸破了,顺势还罢免了他尚书右丞的职位,让他老老实实以戴罪之身闭门思过,说等着打完仗之后必然严惩他。
沈该被皇帝砸伤、差点厥过去,他的脑袋被一圈一圈的纱布包裹起来,饶是如此,这纱布上还透着血色。
周围一群主和派的官员盯着他的脑袋看,满脸都是凄怆之色。
“官家怎得如此不爱惜大臣?”
“我等官员尽心竭力为官家做事,官家怎么能如此对待忠臣呢?”
“我等做错了什么?黄河大坝之事官家谁也不告诉,如此作为如何不叫我等寒心?”
“此非儒臣待遇啊!”
“他虞允文也是混蛋!自己做了蠢事,非要拖着咱们一起去死!”
一群人虽然对赵昚的行为十分不满,但是也不敢直接批判赵昚,只能狠狠批判。
沈该黑着脸坐在床铺上一言不发,仿佛浑身环绕着浓浓的黑气,让人望而生畏。
众人一番探讨之后,却没有任何阻止赵昚和虞允文的办法,心里是千个万个不愿意和赵昚等人混在一起等死,但是又无能为力,最后无奈退去,请沈该好好休息,他们会再想办法。
所有人都走了之后,张栻偷偷跑了回来,拜见了沈该。
“敬夫此来,所为何事啊?”
“自然是为相公之事。”
张栻轻声道。
“相公?我已经不是相公了,现在不过是个没有官职的戴罪之身,也不知什么时候就要被赶出临安城流放到天涯海角,运气差一些的话,就要死在半路了吧。”
沈该黑着脸,冷笑道:“敬夫难道是特意来看我笑话的?是因为我与令尊素来不睦?”
“相公此言谬矣,家父过世已久,且家父之过世与相公又有什么关系呢?”
张栻开口道:“相公所言没有官职之事,在下实在不能认同,昔年董仲舒去职归乡,汉武帝但凡有什么问题难以决断的,都派人将事情带到董仲舒所居山中询问,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可见是否有相公之尊,与是否有相公之职是不一样的。”
沈该听着张栻这话里有话的感觉,顿时觉得不太对劲。
“我与敬夫素日没有什么交情,敬夫更是才入京不久,为何要对我这个令尊政敌说这样的话呢?”
沈该觉得很奇怪。
张栻是张浚的儿子,而他是张浚的政敌,两人从来不对付。
当然了,张浚是被赵昚下令杀掉的,沈该当时已经和汤思退一起被张浚排挤,从而被罢职远离临安,没有那个能耐左右张浚之死。
所以严格来说,沈该与张浚之死没什么关系。
但是话又说回来,张栻之前一直都在长沙一带担任文教职位,执掌岳麓书院,是朝廷中反对且批判《洪武政论》的主要文化官员,对《洪武政论》大加批判,是南宋很有名气的文人领袖。
之所以他现在身居临安,自然是因为之前襄樊会战宋军的全面失败,以及之后明军的大规模南下,以至于他不能继续待在长沙了。
数万明军进攻荆湖南路,作为重镇,长沙很快就沦陷于明国,岳麓书院自然是待不下去了,他带着书院里绝大部分学子一路狂奔,逃到了临安,苟全性命。
赵昚对于杀死张浚一事本就心怀歉疚,所以给了张栻一个职位,现在张栻在临安担任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职。
沈该和张栻素来没有什么交情,可今时今日,在这个人人自危的时候,张栻跑过来说这种话,又是什么用意呢?
沈该一问,张栻便笑了笑。
“相公难道真的认为这就是最后的结局了吗?相公以为,城外明军能否攻破临安城?”
“这个,我怎么能说得准呢?”
“那相公以为,襄阳城和临安城,哪个更难攻打?”
“自然是……襄阳城。”
沈该沉声道:“襄阳城虽然小于临安城,但是襄阳护城河之宽阔,独步天下,城墙高大宽厚,城内还有数年粮草积蓄,若是寻常军队,十年未必能成功攻克襄阳,而临安城……虽然大一些,但是防御,似乎并不算最强。”
“相公所言十分恳切,在下也是这样认为的,更何况明军还有名为火炮的新式火器,威力巨大,所以在下以为,临安守不住。”
张栻缓缓道:“明军说了,只要拒绝他们的条件,就一定会打到攻破城墙为止,虽说攻破外城墙还有内城墙,但是外城墙尚且不保,内城墙又能抵抗明军多久呢?”
第1132章 逼赵昚退位!
临安城虽然是一座大城,可要是失去了外城,只剩下内城,同样是坚持不住的。
襄阳城那种坚城在樊城失守之后都不能坚持多久,足以显示明国那强大的攻城能力。
只靠一座内城,怎么可能挡得住明军的蜂拥而至?
别死的太惨就是对大家最好的结局了。
所以沈该直接摇头。
“挡不住,外城墙一旦失守,城中军心民心崩溃,内城墙再怎么坚固,也是扛不住的。”
沈该看着张栻,低声道:“敬夫到底想要说什么,还请直说,老夫现在已经没什么可以顾忌了。”
“在下的意思是,现在停战,条件还能谈,若是等城墙被攻破了,一切就都完了。”
张栻皱眉道:“虞允文虽然狂悖,但是他有一点说的好,明国如果想要覆灭大宋,没必要提出那么多条件,之所以提出条件,就说明明国似乎并不打算覆亡大宋。
不管是什么原因,明国都没有覆亡大宋的准备,既如此,咱们为什么要强逼着明国覆亡大宋呢?相公以为按照苏咏霖《洪武政论》当中所书写的内容,明国若覆灭大宋,咱们还有的活吗?”
“自然没有,咱们都得死,凭咱们的身份和做过的事情,就是苏咏霖口中的上等人典范,咱们都要死。”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