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6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着虞允文言辞恳切的模样,赵昚感动了。
  都到这个地步了,虞允文还是愿意为大宋而战,还在为他出谋划策。
  “果然,虞卿是真心实意待我、待大宋的。”
  “臣深受国恩,事到临头,无非拼死报国而已。”
  虞允文向赵昚下拜。
  赵昚握住了虞允文的手,感动的眼泪汪汪。


第1110章 我宁死,也绝不向他们屈服!
  冷静下来之后,赵昚细细一想,觉得虞允文说的也有道理。
  如果明国打定主意要覆灭南宋,要了他老赵家的命,那他们肯定不会谈判,如果他们接受谈判,就说明他们没有做好南下的准备。
  这个准备需要的事件绝非一天两天,快则一两年,慢则三五年,要是期间明国出现个什么天灾人祸的,南宋又能苟一阵子。
  这就是机会,这就是存活下去的可能。
  而且以此为突破口,有些明国方面可能提出的无理要求,他们都可以拒绝,反正抱定了他们没有做好全面南下准备这一点,就可以尽可能的维护南宋的利益,不至于赔了夫人又折兵。
  虞允文的建议得到了赵昚的赞许,官员中,陈俊卿和胡铨还有王大宝、王十朋等人也赞同虞允文的建议,于是赵昚点头接纳了这个决定,下了决心。
  而后他扫了一眼没什么表示的其他人。
  叶义问、沈该和周麟之。
  之前的大乱,这三人没有任何表示,手足无措,像极了痴呆无用的吉祥物,让赵昚非常不愉快。
  眼下情况如此,赵昚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们好过。
  先从叶义问和沈该动手好了。
  “叶相公,沈相公,你们身为大宋宰辅之臣,这个时候正是应该发挥出你们的作用的时候,朕任命你们为正副使臣,出使明军,不知道你们是否愿意啊?”
  叶义问和沈该刚刚反应过来,一眼看到赵昚满是怒容的脸,顿时意识到他们在之前临安大乱时的表现不太好,没有得到赵昚的认可,所以他们现在需要做出更多的事情来得到赵昚的认可。
  以他们的身份地位和权势,自然不可能在南宋确定灭亡之前就慌里慌张的逃跑掉,只是这种情况之下,从未参与过军事的他们也实在难以做出什么精准的应对。
  不是每个文官都有虞允文那种直接前往失控的军营要求军兵跟随自己的勇气的。
  不过既然临安城已经稳定下来,秩序被强行恢复了,那么作为宰辅之臣的他们,就必须要做点什么来证明自己的有用和可靠了。
  可是……
  出使明军……
  这真的是出使而不是出殡吗?
  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的表情都非常不妙。
  “陛下,这……”
  “你们怕了?”
  “臣等……”
  “怕个屁!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明国自称上国,难道还会为难你们两个使臣吗?”
  赵昚大怒道:“就算他们为难你们,你们大可以双膝一跪,直接做明臣去,但看苏咏霖到底要不要你们!”
  如此诛心之言从赵昚嘴里说出,不由得不让叶义问和沈该惶恐不安,于是两人连忙跪伏于地。
  “臣身为大宋之臣,怎敢做出背离大宋之事?”
  “臣食君禄,受君恩,必当尽心竭力,死而后已!”
  “哼!”
  看着两人跪伏于地的模样,赵昚怒喝一声,开口道:“但愿你们真的可以做到你们所说的事情,可别到了明军大营就被吓的站不起来,什么话都说不了!”
  叶义问紧锁眉头,沈该面色凄苦。
  两人忙道不敢。
  他们也知道这一次的风波中自己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太过于丢脸,但是这恐怖的消息未免太过于惊悚,以至于他们真的以为大宋就在风雨飘摇之间,即将破灭了。
  他们是不懂军事的文臣,真的遇到这种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事情,能够站稳不倒,就算是有胆气得了。
  虽然他们平日里对军事、武将颇为不屑,但是那是对自己人,自己国家的武将已经被束缚住了,被驯服了,社会大环境如此,武将谁也不敢对文官不利,连带着文官对军事都相当轻视。
  但是一旦遇到不受本国规矩约束的外军,那可就不一样了。
  明国以武立国,军队威武善战,十分强悍,且武将地位很高,和宋国武将压根儿不是一回事,宋国文官面对他们,当然胆怯。
  现在也不是过去出将入相的古典时代了,文武分流,少有文武双全者,叶义问和沈该都是手无缚鸡之力之人,面对凶悍的明国军队,他们当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才好。
  但是皇帝的命令他们不得不遵循,只能硬着头皮,向皇帝讨教此次出使的目的和他们的权限。
  “去问清楚明国为何违背白纸黑字的和约南下进攻我国,问清楚他们到底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难道是我不够恭顺吗?岁币我给了,称臣我也答应了,他们送来的诏书,我甚至是跪着接的,他们还要怎样?难道非是要我这半壁江山不成?”
  赵昚满脸悲愤道:“若是真的要我这半壁江山,我赵昚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也绝不做亡国之君,让他们尽管来吧!我宁死,也绝不向他们屈服!”
  叶义问和沈该互相看了看对方。
  您没说我们的权限啊?
  于是沈该硬着头皮询问道:“那陛下有何要求呢?”
  “让他们哪里来哪里回去!”
  赵昚怒道:“杀我国人,占我疆土,他们以为自己是什么?蛮夷吗?!”
  “陛下!”
  两人连忙叩首,请赵昚息怒。
  旁边几名大臣也赶快劝慰赵昚,让赵昚不要那么生气。
  赵昚深吸几口气,稍微定了定心神。
  “你们不准私自答应任何条件,任何事情都回来再说,不管明国有什么企图,以什么要求为停战的标准,要钱也好,要割地也好,你们但凡敢私自答应一条,我便要你们好看,听清楚没有?!”
  “臣领旨!”
  叶义问和沈该连忙表示自己明白了。
  离开宫殿去做准备的路上,沈该唉声叹息。
  “这一去,也不知是吉是凶,万一一个不好,把性命丢在那里了,可如何是好?”
  看着沈该窝囊废的样子,叶义问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刚才已经够丢脸了,风头全被虞允文给抢了,咱们作为尚书左右丞,居然要被派出去出使,这是何等的耻辱!你还要在这里考虑个人的荣辱得失吗?”
  “这……叶相公,您未免也太……”
  “为官数十载,从未被主上如此轻视、折辱过,实乃奇耻大辱,此番出使,定要一雪前耻,绝不让耻辱继续下去!”
  叶义问握紧了拳头,心中斗志的火焰越涨越高。
  沈该看着不对劲,忙道:“你想做什么?叶相公,这可是出使明军,千万不能乱来啊!”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明国要是连这个都不懂,那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死就死好了!”
  叶义问一甩袖子,昂首挺胸的离开了宫廷。
  他觉得方才的自己实在是太丢脸了,和一身硬气的虞允文比起来,简直不像是个男人。
  不行,不能这样下去,好歹是大宋宰相,现在居然沦为出使的使节,这要是再丢了面子,谁知道之后会被如何惩处?
  这尚书左丞还能继续做下去?
  叶义问很快便有了一些关于接下来谈判时的想法。


第1111章 谈!为什么不谈?
  他们紧急做准备的时候,枢密院之前派出去的探子带着准确消息回来了,说襄樊的确是失守了。
  眼下襄樊没了阻碍,明军已然大举南下进犯京湖之地,有向更南方荆湖北路、荆湖南路进犯的迹象。
  且明军兵力很多,威势很强,兵锋所指之处,南宋无力抗衡,城池纷纷失陷。
  明军目前还没有向更东边进军的迹象,总部应该还在襄樊之地,不知道此番目的究竟是怎样的。
  而从北边回来的探子则表示淮南西路驻守的明军正在进行战备,且频繁巡查江边宋军布防,颇有南下的架势。
  赵昚心中一紧,脸色十分难看。
  “难道他们真的要覆灭大宋不成?现在就可以吗?他们什么都不管不顾了吗?苏咏霖哪来的那么多人力物力?”
  虞允文赶快站出来。
  “当前具体情况尚且不明,明军不可能不知道我们在江南布置了多少防御,而淮西明军只有一个军,三万人,他们再怎么狂妄,也不可能觉得三万人就能席卷江东。
  所以除非他们立刻增兵淮西,或者京湖之地的大军全面东进,否则断然不是为了覆灭大宋,最多只是威慑,他们必然别有所图,所以陛下还请不要太过惊慌。”
  虞允文的优秀表现和缜密的分析让赵昚感到欣慰,他点了点头。
  “有虞相公的建议,我便知道该怎么做了。”
  于是在洪武五年的六月三十日,叶义问和沈该便在赵昚的紧急命令下火急火燎的从临安出发了。
  然后赵昚发布命令给镇江都统司、建康都统司和池州都统司,令三地军队做好回师临安的准备。
  一旦明军真的要南下再次扑向临安,把仅剩的兵力分散开来已经没有任何和意义,只会让明军各个击破,这是上一次战斗的珍贵经验。
  干脆集合兵力在临安城附近设防,说不定还能形成对明军的兵力优势,届时,说不定就能阻止明军进犯临安,为谈判争取本钱。
  紧接着赵昚又下令用现有的钱财紧急招募兵丁参加军队,以备不时之需。
  整个临安城附近人口稠密地区再次动员,所有十五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青壮男子全部都要入伍。
  这一次可以算是有强制性的动员了,赵昚给各州府下达了壮丁指标,各地官府必须要达成任务,否则直接问责最高地方官员。
  在这样的强迫威胁之下,临安周边数个州府都开始了强制性的壮丁入伍行动,大量凶神恶煞的官府爪牙四面出动,抓捕壮丁,送到临安城。
  当然了,这个过程注定是鸡飞狗跳且残暴的。
  因为很多农民、不识字的小工之类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年龄,活的非常糊涂,全凭抓人的人来判断,只要不是那种身高不够的小娃娃和胡子花白的老叟,其他人统统都被抓走。
  其实因为古时候非常频繁的年号、纪年方式的变更,除了社会上层人士,底层百姓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年龄的,甚至需要用齿龄这样的方式来判断自己的大概年岁。
  所以在根据年龄办事的时候,官方人员就有着相当大的自主性,而百姓只能任其宰割。
  壮丁是这样处理的,而现在便已经拥有的四万宋军立刻开始营造临安防御工事,拓宽护城河,加高加固城墙,并且展开紧急训练,以增强军力。
  虞允文以枢密使、平章军国事兼领城防使,全权负责城池防御的工作,代表皇帝统领城中禁军。
  他上表保举他的朋友杨万里成为城防副使,负责调动城中壮丁参与城墙的修建工作,将城内壮丁完全动员起来,不准有一人遗漏。
  然后,杨万里向他献计。
  “城中官员、权贵、富户人数很多,他们当然不愿意自家适龄壮丁参军,若要强迫这些人家的适龄壮丁参军,怕也是会闹出一番风波来,届时你也不好做。
  既然不方便强迫这些人家的壮丁参军,那么不如直接让他们花钱消灾,也给国家多一条赚钱的路子,反正现在正是缺钱的时候,军队尤其需要大量的赏钱,这就算是一个办法了。”
  虞允文听了大喜。
  “廷秀所言深得我心。”
  之前虞允文就听赵昚说了目前缺钱的困境,一旦战争开打,为了安抚军心稳定军心,大撒币是必须的手段,没有大撒币的本钱,对于临安城来说就太危险了。
  反正这帮子权贵富户也肯定不愿意让自家子弟出来做壮丁,那么不如正大光明问他们要钱好了。
  给钱,免去你们的和我们的麻烦,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于是他立刻请求了赵昚的允许。
  赵昚也很清楚那帮权贵富户的德行,又能少一些麻烦又能获得钱财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赵昚下了一条命令,说若不想成为壮丁,就要花钱,只要花一笔钱,就可以免除成为壮丁。
  这笔钱数目不小,寻常百姓绝对无法承担,但是城中有钱的人绝对可以负担得起。
  为了获得更多银钱,虞允文和杨万里还商议了针对不同社会阶层的不同钱财等级,一般富户是什么等级,家产丰厚的官僚又是什么等级,权贵又是什么等级,等等等等。
  这一招为了财政紧张的国库提供了一条赚钱的路子,为紧张的国库提供了一点资金支持。
  为了不做壮丁而交钱的人不少,哪怕是真正的权贵,面对带刀上门的大兵和皇帝的诏令,也是心生忌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