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要是完蛋了,其他地方也不会好过,整个京湖战区都会完全破灭,这个时候就算还有一支川蜀军队可以用做机动部队,也不能挽回大局了。
明军数量那么多,这个时候除非川蜀大军出动十万人进入江汉一带才有可能扭转乾坤,但是不可能,川蜀大军根本没有那么多人。
所以京湖战区已经完蛋了,明军实现了他们的战略目标,一刀把南宋砍做两段,首尾不能相顾,不能互相联络,明国彻底掌握了战略主动权,这个时候要是趁势南下,万事休矣……
大宋还能继续存续吗?
虞允文顿时感觉浑身脱力,一个不稳摔坐在地上,面色惨白,嘴唇微微颤抖。
毫无疑问,大宋已经走到了灭亡边缘,只要明国稍微抬抬脚,大宋就将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而明国会这样做吗?
虞允文不敢确定。
现在赵昚对临安城的强力管控也就是一时的,一旦越来越多的消息传来,不想留在这里等死的人一定会冲出去求生,就算是卫戍军队也会出现开小差的。
他们会觉得大宋基本上就要完蛋了,不愿意再为大宋效力了。
秩序会全乱掉的,规矩也会全乱掉的……完了,真的完了,一切都完了。
这一次虞允文猜的是对的。
不过数日之后,因为明军大规模南下攻略京湖战区而逃跑的官僚权贵、地主士绅大量逃亡临安,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临安城内外,人数在不断的增多。
然后他们疯魔一般冲进临安城内寻求保护,还不断说着一些什么明军来了、明军要灭亡大宋了之类的恐怖消息,把临安人吓得不轻。
他们带来的消息全都是襄樊失陷、京湖不保,明军大规模南下进攻破灭大宋的消息,他们不敢留在那里,所以逃到临安来寻求庇护。
一个人可能说谎,两个人可能串通。
三人可就成虎了。
更何况逃到临安来的官员士绅绝对不止三人,三千人都不止,他们拖家带口大车小车逃往临安,寻求庇护。
于是明军大举南下灭宋的消息立刻就和小男孩横扫广岛一样以极为恐怖的姿态横扫临安城,对临安城造成了极为巨大的精神破袭,一举击穿了临安城居民和官方人员的心理防线,使得他们直接破防并且遭到暴击。
整座临安城都陷入了恐惧漩涡之中。
大量居民拖家带口不惜一切逃出临安城,往东南方向逃跑,卫兵根本拦不住,拔刀威胁也没用,汹涌人潮直接冲垮了路卡,大量人员人挤人冲出了临安城。
别说居民,很多官僚也极为惊恐,大规模出逃临安城。
从六月二十三日到二十五日,仅仅三天的时间,就有三分之一的临安官僚逃出了临安城,还有五分之一的临安禁军开小差潜逃。
王公贵族中也有数人因为过于恐惧而不敢留在临安城,借口要去温州拜见太上皇而拖家带口离开临安城,其中甚至包括赵昚皇长子的老丈人,他也跟着一起逃跑了。
宫中原本侍奉赵构的嫔妃,因为过度恐惧而纷纷向留在宫中的皇太后吴氏请求离开,然后不等吴氏的允许就带着宫人逃窜,反正宫里都乱了套,根本也没什么人拦着她们。
她们也要往温州逃跑,要去找赵构,说她们担心赵构的安全,要去赵构身边护驾。
赵昚就交给他的嫔妃们来护驾好了,用不着她们这些赵构的嫔妃。
这些都还算是官僚,算是既得利益者,逃跑之前多少还会考虑一下,权衡一下利弊,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也不想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
连他们都大规模的逃跑了,城内居民当然是不管不顾的润。
城内居民才没有什么利益和包袱,他们和南宋高层也不是一起的,也从未感受过什么叫做特权和既得利益,他们只是一群苦哈哈的老百姓,没必要和南宋一起死。
反正到时候尘埃落定,他们再回来也是一样的当老百姓,不管谁当老大,他们总是被人统治着,完全没差。
所以现在,必须要躲出去。
整个临安大乱的档口,南宋最高决策圈子里的人们也表现不一。
叶义问、沈该两人面色惨白,周麟之慌慌张张走来走去。
他们过于震惊,大脑一片空白,什么决定也不能下达。
有部下前来询问他们该怎么做事,他们也不能给出有效的行事方略。
于是朝廷算是暂时失能了。
王大宝、胡铨和陈俊卿等人跑去见赵昚,希望赵昚可以下令稳住局面,封闭城门,不要再让人逃跑,这是目前唯一的办法。
只有虞允文一个人穿着官服拿着钢刀,带着两个贴身护卫找到混乱之中的禁军驻地,亮明枢密副使的身份,要求禁军士兵和他一起稳住局面。
“明军还没有影子,就那么急着逃跑,万一明军不能成功来到临安并且覆灭大宋,那么已经逃跑的人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他们都会被抄家灭族,绝对不会得到原谅。
做将军的会被解职,担任军官的也会被剥夺军官的地位,爵位勋位都会被剥夺,他们什么也不会留下,而他们被拿下之后,他们将会剩下来很多很多的官职。
而此时此刻勇敢站出来的人,不仅可以得到丰厚的赏钱,将军可以封爵,军官可以得到晋升,士兵可以成为军官,泼天富贵就在面前,富贵险中求,尔等到底有没有那个胆量和我一起去夺取呢?”
禁军们正在六神无主的时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分别感觉虞允文说得有道理。
这个时候虞允文还宣布了赏赐的内容。
“和我一起出击,封闭临安全部城门,杀死所有试图闯门之人,不管是谁,一律杀死,以此稳住临安城,事成之后,城门关闭之后,每人赏钱一贯,赏银五两,军官职位立刻提升一级,士兵直接提升为军官,马上执行!”
说完,虞允文振臂一呼。
“想要富贵的,跟我来!不想要富贵的,就在这里窝囊至死吧!”
虞允文说着就跑向前方。
不一会儿,他听到身后的脚步声,他知道自己赌赢了,至少这一局,他赌赢了。
第1109章 临安城门大捷
一千多名临安禁军在虞允文的带领下前往封闭临安城门。
他们一开始对试图离开城门的人拳打脚踢,让他们不准离开临安城,说城门要封闭,但是所有人都更加疯狂地试图离开临安城,对于禁军的威慑完全不放在眼里。
虞允文大怒,下令禁军不要忍让,直接用刀砍,用弓箭射击,不管是谁,不管亮出了什么身份,直接杀死,绝不留情。
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斩杀一人增加赏钱一千,立刻拨付,绝不拖延!
禁军得令,大受鼓舞,立刻把前来冲击临安城门的临安居民当做生死仇敌,挥刀便砍,十分勇猛,不一会儿就把临安南城门前杀的血流成河尸积如山,再无人敢于冲击城门。
他们那勇猛无谓的身姿简直让人不敢相信他们居然是一群临安禁军,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明军来临安客串安保队伍了。
不仅临安禁军如此凶狠杀人,虞允文自己都提刀斩杀数人,杀的浑身浴血,面容依然冷静肃穆,没有丝毫动摇,心志坚定。
在这样的铁血手腕之下,虞允文花了三个时辰的功夫封闭了临安除了宫门之外全部的城门,并且聚集了三千多临安禁军听他的号令。
这三千多禁军临时组成了临安御营,管控起了临安的防务,掌管临安全部的城门。
而这三个多时辰的时间里,虞允文和临安禁军杀人无数,杀的临安城的血腥味儿非常的浓烈,且其中不乏有小官小吏或是城中富户。
经过一场激战,虞允文终于代表宋军取得了自明宋第一次战争以来宋军难得的军事胜利——临安城门大捷。
此役,宋军十分勇敢,战斗十分勇猛,以数千兵力击退了十数万试图离开城中的基本上手无寸铁的临安居民,以一百余人战死、五百余人受伤的代价杀死居民七百余人,杀伤三千余人,敌我伤亡比极大,获得了一场无可争议的“伟大”胜利。
这一战的胜利直接打破了宋军在名宋战争期间的“获胜荒”,有力反击了关于“宋军绝对不可能取胜”的谣言,充分证明了宋军的战斗力以及“只要敌人选的对,就不怕没有胜仗可打”的道理之所在。
可喜可贺,可口可乐!
通过这场临安城门大捷,虞允文统领宋军控制住了临安城的局势,并且下达封禁命令——自即日起,没有命令,全城人一律不准离开家中,但凡有人离开家中,立刻视为贼人,当场斩杀。
得知此事,有部下向虞允文进言。
“城中居民若家中没有存粮者,数日不出门,便要挨饿,若是出门觅食,也是不许吗?”
“不许,谁知他是为了觅食还是别有所图?放了一人出来,所有人都要出来,与其乱了套,不如不准一人出来,谁敢出来,格杀勿论!绝不放纵!”
虞允文知道这样做会给临安城造成什么危害。
大概会有人饿死,会有人渴死,会有人病死。
但是比起这种不值一提的危害,显然还是整个大局更加重要,为了大局,管你饿死还是渴死亦或是病死,这都不重要,为了大局,死几个人又能如何?
临安城彻底稳定下来之前,谁敢出门,格杀勿论,全城兵丁但凡发现有出门者,杀一人,赏钱一千!
得到这个命令,三千多兵丁立刻磨刀霍霍,就打算看着什么人不长眼的敢出来,那样的话直接给他们好看。
一刀一个,一个就是整整一贯钱,多杀几个,岂不是要发财?当下就有人开始盘算着要不要引诱某些蠢货出门,然后趁机杀掉他们向虞允文请赏。
这哪是人?
这都是钱啊!
稍微操作一下,就是好几个月的军饷,乃至于一年两年的军饷,只要下得去手杀人,什么都能得到!
下得去手吗?
当然,这是毫无疑问的!
大兵们兴奋起来了。
在整个朝廷都陷入混乱而不能做出反应的时候,唯有虞允文一人展露出了坚强的心理素质。
尽管他也曾惊恐和绝望过,但是面临着危机局面,他还是坚决的站了出来,展露了自己的坚定和才干,强势稳定住了临安城的秩序,让临安城没有陷入崩溃之中。
虞允文的行动稳住了临安城,而直到他完成了这一工作之后,朝廷关于封闭全部城门的命令才姗姗来迟。
按照朝廷的速度,要是这个时候才开始关闭城门,临安城内的居民们又要逃出去老大一坨人了。
赵昚得知虞允文的行动之后,非常感动,在虞允文主动请罪的时候亲自扶起了虞允文。
“卿何罪之有?满朝文武,只有卿行动起来,卿不愧是国家栋梁。”
赵昚眼泪汪汪的看着虞允文,握着他的手,下令立刻任命虞允文为枢密使兼平章军国事,全权负责目前临安城内的一切军政要务。
于是虞允文立刻成为了陈康伯2。0,成为又一个掌握极大权力的重臣,且地位还在陈康伯之上。
平章军国事在北宋多数时候只是荣誉职位,且就算是实职,也是平章军国重事,只能处理“重”事,权力受限,可要是变成了平章军国事,那就等于大权独揽,军政一体。
赵昚金口玉言许给虞允文如此职位,显然是给了实权的。
然而这种火线任命并不能带给虞允文任何的成就感,虞允文的心中只有紧迫。
他在接下来的国务会议上给赵昚提了一些紧急建议。
“陛下,当前最要紧的事情是搞清楚明军到底进展到了什么地步,下一步又有什么打算,如果明军已经决定进攻临安,那么就该立刻召回江南三镇的兵马,令他们前来临安协防,死守临安。
如果明军不打算进攻临安,那么就要立刻与之接触,询问他们此番南下的原因和目的,尝试与之谈判,不管他们提出什么要求,只要他们愿意谈,一切就还有挽回的可能。”
“挽回?怎么挽回?洪武政论你们也不是没有看过,苏咏霖从一开始就怀着覆灭大宋的想法,根本没有想和大宋共处,谈判,还有什么意义?我看这一次,苏咏霖是真的想要与我们决一死战了……”
赵昚面色灰败,连连摇头。
可是虞允文坚持谈判。
“不试试就不知道结果,万一他们愿意谈呢?只要他们愿意谈,就说明他们没有准备好彻底覆灭大宋,或许就是因为黄河原因,或许是因为其他的什么原因,反正只要他们愿意谈判就好。
既然如此,虽然我军战败,但是我们也能利用明国没有完全准备好南下这件事情做点文章,虎口夺食,从他们那边夺一点利益回来,至少也要保住大宋基业,徐图后举。”
看着虞允文言辞恳切的模样,赵昚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