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6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后统计一下,这一波吐出来的钱差不多足够临安守军半年军需赏赐之用了。
  尽管如此,这一次拿出来的钱也少于上一次了。
  一次投资失败之后,还会有多少人投资下一次呢?
  赌徒不会有太多,胆小的人永远是大多数。
  除非行情看好,大环境向好,否则不会有那么多人买跌,而眼下大宋这只股票显然已经是彻头彻尾的垃圾股,跌个不停,并且看不到逆势上扬的可能,最老道的炒股老手都不敢碰这支股票。
  这个时候拿钱买进想着抄底,的确有着反过来被抄家的可能性。
  这不是妥妥的当韭菜吗?
  大宋朝的官僚老爷们从来都是当镰刀割韭菜的,把百姓们一茬一茬的割,吃的满嘴流油。
  但是从来没有官老爷们也要当韭菜的。
  他们之前已经当过一次韭菜,强势购买大宋这支股票,一度把大宋股价强势推升,推到了一个历史高位,结果却发现这只是虚假繁荣。
  一场战争过后,他们才发现谁是真的牛,谁只是看上去牛,他们的投资输的一塌糊涂,赔的血本无归,哭都没地方哭。
  上当受骗就一次,现在还要继续当韭菜,继续血亏?
  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赵昚看着收上来的捐款的数额,眉头紧皱,心中无比愤怒,但是他却不能生气,不能发怒,不能谴责。
  因为他们真的已经给了不少,虽然没有之前多,但是这些钱用来保护临安,难度还是不大的。
  他也怕继续强行要钱下去,这些人真的要大规模出逃临安了,那到时候大宋王朝的统治还能不能继续,他这个皇帝还有没有人认,就真的不好说了。
  而且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点。
  太上皇赵构现在还在温州。
  这帮家伙万一脚底抹油逃到温州去拜见赵构,一顿诉苦之后,搞不好赵构都能在温州另立朝廷,直接把他给架空了,分分钟复辟。
  如果赵构还在宫里面,他不怕,可要命的是,赵构就在温州。
  他娘的,赵构不会提前想到了会有这一天,所以才宁死不肯回临安的吧?
  赵昚的心里忍不住对赵构进行了一些有理有据的恶意揣测。


第1107章 赵昚难得做了一次霸道君主
  怀着强烈的愤怒和不满以及担忧,赵昚首先批准了枢密院的募兵要求。
  然后还额外拨出一笔钱交给军械部门。
  他要求军械部门研究一次击发就能消灭一个军阵的铁管子一样的火器,还有小一号可以拿在手里发射并且打穿盔甲、盾牌的火器。
  别忘了,它们都能发射弹丸。
  对于研究军械的要求,赵昚只给了军械部门的工匠们三个月的时间,他要求他们三个月内研究出这两款火器,用来对付明军。
  目前来说,整个南宋对明军新式火器的了解还停留在外形上,并不清楚这新式火器是怎么操作发射的。
  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一个铁管子就能喷出一颗大铁球把一个军阵给毁掉,也不知道这东西是怎么铸造出来的。
  他们全部的讯息来源都是李显忠送回来的【死亡讯息】。
  而这个死亡讯息到底有多大的水分,那就不好说了,至少懂行的人绝对不会说出一击毁灭一个军阵之类的话,但是李显忠当时显然也不能准确分辨。
  不过也没差,古代文人的夸张修辞手法实在是太普遍了,啥玩意儿都能整的和黑科技一样,弓弩射程能整的和现代火器一样稳准狠,不仅射程远,精度还高,动辄七八百米外一击取人性命……
  那后人干什么发明火器?
  一个劲儿的拉膛线、搞准星和照门是为什么?
  这些都是写史书的文人们所不会去考虑的事情。
  也是皇帝赵昚不会考虑的事情。
  赵昚的想法很简单。
  既然明国有这样的火器存在,还那么厉害,那就必须要制造出来,让大宋也能用上,否则,就是你们这群工匠的无能。
  朝廷不养无能之辈!
  赵昚觉得只要给下面人足够的压力,为了活命,他们一定能搞出一些奇迹。
  他可不管军械部门的工匠们得知这个行政命令的到底是多么绝望、惊慌,他只知道他需要火器,需要强大的火器,需要可以对抗明军的火器。
  火器不就那么回事吗?
  只要钱到位,还有什么是搞不出来的?
  给我搞出来!
  搞不出来要你们的命!
  在这件事情上,赵昚难得做了一次霸道君主。
  感觉还挺好的。
  然后在其他的问题上,赵昚就开始犹豫了。
  要不要出兵,要不要调兵,以及目前襄樊的真实情况等等,群臣意见不一,只能先调查襄樊近况,然后再讨论接下来该怎么办。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非但没有好消息传来,反而坏消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让人惊恐了。
  六月初,他们就得知明军开始攻击襄樊周边州府,襄樊周边州府的官员、富户们选择逃跑的很多,然后把消息带了过来。
  一开始他们带来的消息还是明军凶猛,他们不得不逃跑的消息,可是越往后,他们带来的消息就是襄樊失陷、明军开始大规模攻城略地的消息了。
  襄樊失陷?
  赵昚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是六月中旬的时候。
  他听说宫里面在传临安城里开始流传着襄樊失陷、京湖全面完蛋并且明军开始向临安进军的消息。
  他又惊又怒,立刻下令宫人外出打听具体消息,又询问枢密院相关情况。
  周麟之刚刚接管枢密院没多久,虽然他曾经担任过枢密使,不过展开工作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尽管如此对于临安城内部的一些传言他也是略有耳闻。
  但是这并没有实锤,因为他派出去的专业探子还没有把真正的消息带回来。
  所以他给赵昚的反馈是应该属于谣言,并非真实存在的消息,估计是有人居心不良,想要动摇临安军民对抵抗明军帮扶大宋的决心。
  说起这个,赵昚瞬间警惕起来。
  前一阵子,那群被秘密利用起来的明国地主乡绅逃亡人在临安城外的秘密驻地遭到了全歼,被神秘力量斩草除根全部杀光,虞允文把这个消息报告给赵昚的时候,赵昚非常惊讶。
  在赵昚看来,这群人已经脱离了公众视野很久了,一直都在临安城外潜伏,藏得很好,且整个行动计划只有他和虞允文还有少数宦官知道,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隐藏消息。
  但是尽管如此,情况还是泄露了,这群明国叛徒被全部消灭掉了,而被虞允文派去破坏大坝的三百人也杳无音讯,在虞允文看来,应该是遭到了明国的歼灭。
  他们要是没有被发现的,不至于连临安城外的小村庄都被发现,然后被消灭。
  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基本上可以确认的是,他们的密谋被明国知道了,所以明国派出了专业团队来对付他们,给他们送走了,而究竟是谁走漏的消息,赵昚和虞允文都不知道。
  赵昚自己不可能走漏消息,而虞允文是整个计划的提出者和执行者,也不可能走漏消息。
  那么是谁?
  那群宦官吗?
  为了除掉祸患,本着宁杀错不放过的原则,赵昚下令把协助虞允文办事的数十名宦官全部杀人灭口,终止了他们的人间存在。
  宦官们被杀光了之后,赵昚和虞允文的担忧并不能减缓,因为这个消息既然泄露了,明国方面一定已经知道他们想做什么了,这应该是苏咏霖绝对不能忍受的情况,他一定会做出反应。
  但是几个月过去了,并没有反映。
  或者说这场战争就是反应?
  不对啊,战争开始的时候他还没有派人北上呢。
  而且那些宦官临死前还奋力嘶嚎着说他们不是罪人,他们没有泄密,这更让虞允文感觉整个临安城内似乎有一股属于明国的力量正在暗中活动,刺探消息,以便于把最重要的请情报传递给明国。
  怀着如此的想法,虞允文请求赵昚拨给他一队人马,让他着手调查可能得知此事并且对此事进行泄密的人员,方便他们排查临安城内属于明国的隐藏力量。
  赵昚答应了虞允文的请求,从自己的贴身侍卫中抽掉一队人交给虞允文指挥,让他调查。
  但是收效不怎么大,没找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这一回同样没什么收获,临安城内流传的消息并不是有人刻意传播,而是一群逃难逃到临安城的襄樊地区的乡绅带来的消息,他们说襄樊完蛋了,明国开始大规模行动了。
  虞允文派人对他们进行了调查,一无所获。
  如果到此为止还算是民间谣言的话,那么过了几天,一些地方官僚逃了回来,顺便通过官方渠道带来了襄樊失守的消息,那就有价值的多了。
  比如德安府知府孟祥,他就带回来非常确切的消息。
  他说襄樊失守,宋军全军覆没,明军开始大规模进攻襄樊周边州府,襄樊周边没有成建制宋军可以抵抗宋军,他竭力守城也不能抵抗明军兵锋,无奈之下只能弃城而走。
  这下好了,官员带回来的消息总不能算是谣言了吧?
  满朝文武正要因为这个事情集体破防然后暴走,但是赵昚更加愤怒了。
  他公开表示自己不相信孟祥带回来的消息,还说严审之下得知孟祥是明国细作,接受了明国的任务回来蒙蔽君上,意图在明国皇帝面前献媚以获取功劳。
  孟祥的所作所为都是明国指示,是完完全全的虚假消息,只是为了动摇大宋君臣的战斗意志。
  襄樊天下坚城,明明还在宋军掌控之中,怎么可能那么快就陷落?
  襄樊如此坚固的天下坚城,怎么可能区区三个月就被明军攻克?
  这是明国的计谋!


第1108章 至少这一局,他赌赢了
  为了表示这件事情是明国的阴谋,为了让所有人相信这自欺欺人的行动并不是自欺欺人,赵昚做出了决定。
  他下令把孟祥吊死在城门口,还要将他的尸体展示三日,以此警示传播谣言之人。
  谁敢传播谣言,我就要谁的命,我就要他死!
  与此同时,赵昚还下令临安禁军出动,不允许任何人传播关于襄樊战事的消息,所有消息以官方为主,任何小道消息只要听说,立刻追查源头,找到源头就立刻处死,算大功一件。
  有谁敢传播谣言,立刻杀死,抄没家产,有谁敢口不择言,立刻抓捕归案,决不轻饶。
  临安城门添加大量宫廷禁卫,进进出出都要严格筛查,决不允许有人随意进进出出。
  有人试图离开临安,被禁卫拦下来,家产全部夺走,一家五口人全部被杀,其余人都被吓得赶快逃回家中,不敢再提离开临安的事情。
  在宫廷禁卫血腥钢刀的威胁之下,原本即将和之前好几次一样陷入崩溃的临安城没有陷入崩溃,而是稳住了。
  连官员都被吓住了,没人敢在这个时候触碰赵昚的霉头。
  也算是赵昚有了经验,一听到谣言传播,赶快下令军队出动,用血腥钢刀稳住局面,不允许之前出现过的事情再次出现,尤其不允许有人离开临安,特别是官员和王公贵族。
  谁敢离开临安,必将遭到严惩。
  官员都要被诛杀,和平民一样的待遇。
  面对如此可怕的威胁,不管官僚们相信不相信,反正平民是被吓倒了,不敢再跑了,原本因为孟祥带回来的消息而陷入崩溃边缘的临安城因为赵昚快速而果断的行动居然奇迹般的稳定下来了。
  人们仍然在怀疑,仍然在忧虑,但是不敢离开,官员们知道的更多,但是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也开始怀疑这个消息的真实性。
  而且皇帝的行动未免太过于果断了。
  一时间,临安城陷入了诡异的安静之中。
  虞允文以为这是赵昚的一石二鸟之计,以此逼出临安城内隐藏的明国细作,而这个消息不过是赵昚主导之下的一场戏,他还在内心称赞赵昚有勇有谋,居然能想出这样的招数逼出临安城内的细作。
  但是当他求见并且见到赵昚的时候,看到的却是陷入崩溃边缘的赵昚。
  他没有怀疑孟祥带回来的消息的真实性,他内心已经相信了襄樊失守、明军开始攻城略地的消息,他这样做只是为了不让临安城陷入崩溃,而他自己却没有任何办法。
  “我不想相信襄樊已经失守,但是孟祥是德安府知府,他没有理由骗我,襄樊已经失守了,天下坚城,居然坚持三个月就失守了,那里头可有足足三年的存粮啊!怎么会这样?”
  虞允文顿时大惊失色。
  如果这不是赵昚的密谋,那么就只能说明这一切都是真的,襄樊真的完蛋了。
  襄樊要是完蛋了,其他地方也不会好过,整个京湖战区都会完全破灭,这个时候就算还有一支川蜀军队可以用做机动部队,也不能挽回大局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