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6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苏咏霖呵呵一笑。
  “刘备可是说过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任何的善事,哪怕再小,只要能做,就该去做,救一万人有一万人的好,救一个人也有一个人的好,至少,那一个人在乎。”
  说着,苏咏霖看着一直没说话的胡玮,和善的笑道:“你说呢?”
  “我……我……当然是对的,当然是对的……啊!”
  苏咏霖忽然问话,胡玮一时没反应过来,出了洋相,手一抖,一只馄饨掉在了地上。
  “你也别太紧张啊,我又不是什么食人猛兽,也不会吃了你,那么紧张做什么?”
  苏咏霖无奈的笑了笑,看着辛弃疾问道:“我很可怕吗?”
  “这种事情您不该问我。”
  辛弃疾笑道:“问问他不就好了?”
  辛弃疾指着满脸涨红的胡玮。
  夹在两位大佬之间的胡玮顿感自己左右为难、里外不是人。
  许是知道大清洗之后自己的形象的确朝着不可逆转的方向疾驰猛进了,苏咏霖哈哈笑了出声,也没再说什么,而是火力全开,把自己的那份早餐吃得一干二净。


第1066章 谁结婚?
  辛弃疾看着苏咏霖风卷残云大口大口的吃相,也加快了自己的速度,将面前的早餐彻底消灭掉。
  胡玮有点郁闷,觉得自己丢脸了。
  但是看着这两位都在大口大口的吃东西,便也不再想那么多,埋头苦吃。
  吃光面前的食物之后,苏咏霖觉得有些意犹未尽。
  他好歹也是那种身材高大的体格,平素也有习武的习惯,食量一直很大,现在吃掉这些东西,感觉没吃饱。
  “不然,再去吃点儿?”
  “好。”
  辛弃疾欣然点头。
  胡玮砸吧砸吧嘴,感觉已经吃得差不多了,但是既然这两位大佬都没吃饱,他也只能舍命陪君子。
  于是三人又来到了一间早餐店铺里头,苏咏霖要了一大碗羊肉粉,辛弃疾则要了一碗猪骨汤炊饼,胡玮左右看了看,要了一碗细面。
  “这些年能吃的东西种类越来越多了,早些时候中都还没有那么多的店铺,能吃的东西也挺少,我都不太喜欢出来转悠,总觉得一股苍凉的感觉,现在则大不同了。”
  辛弃疾笑道:“这里头,少不了您推动的各种政策。”
  “小商户的优惠啊。”
  苏咏霖笑道:“别看这一个个商铺小,这种平民经营的小一些、还有稍微大一些的商铺多起来,才能说明咱们的政策稳妥,国家稳定,商业繁荣,真要都是大家伙,咱们的国家才是一潭死水,没有活力。
  而且就是这些中小商户才能雇佣更多的人来办事,让一些到城里头找事情做补贴家用的人也能找到活计,能多挣一些钱,他们手上有钱了,咱们就绝对不会没有钱。”
  “您说的是,此类小商户多起来,说明民间殷富,且国泰民安,民众对朝廷有信心,能够长治久安,否则哪有心思拿出钱来经商?恨不得全都卖了粮食拖家带口去山野间避难了。”
  辛弃疾很早就读完了《洪武政论》第二卷 ,对苏咏霖的经济思想有一定的了解。 
  胡玮倒是琢磨着这话里头的味道,觉得有点意思。
  民众对朝廷有信心,觉得安全,对未来有指望,才会拿出钱来做小生意,否则都愿意买粮食躲到山野间,等着动乱过去。
  所以小商户的多少,关乎着国家是否安泰,民众对长治久安是否有信心,以此作为评判标准,或许能得出很多结论。
  这边胡玮想着,那边苏咏霖又笑道:“倒也不能只这样说,也不能只看中都,而要多看看其他地方,中都是国都,繁荣是理所当然的,中都要是都不行了,国家也就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了。
  所以我让你们多去偏远之地调研观察,看看当地的小商户生存情况,要是偏远之地的小商户都多了起来,那才说明国家是真正的国泰民安了,那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是很有成绩的了。”
  辛弃疾连连点头,表示认可。
  胡玮想了想自己来中都之前泰安州一带较为繁荣的商业经济,心下多少有点骄傲。
  泰安州不是中都,但是也有着不错的经济,这样说起来,他的辛苦工作也是有意义的了。
  这样想着,他觉得面前这碗加了一个荷包蛋的细面都更香了,于是便低下头,呲溜呲溜的嗦起了面。
  苏咏霖看着外头早市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安稳祥和热热闹闹的场面,心中颇为欣喜。
  每每看到这样一幕,他便觉得再多的苦与累都值得了,大明国的这般模样,可比什么金碧辉煌的宫殿要好得多。
  苏咏霖打心眼儿里这样认为,他打心眼儿里不想再次看到他在南宋看到的那些场景、看到的那些人。
  民众受苦受难的历史太久远,太悠长,已经足够了,是时候该过上好日子了。
  否则人类文明的存在,便是为了让少部分人过上好日子、而多数人生下来就当牛做马累死累活吗?
  若是如此,这样的文明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毁灭算了。
  最后一口汤喝干净,苏咏霖舒舒服服的打了个饱嗝,感受到肚子里充实的感觉,非常愉快。
  放下手中的碗,掏出布巾擦了擦嘴,刚准备说些什么,忽然听到外面一阵喧哗之声,接着,便看到一个送亲的队伍敲锣打鼓吹吹打打的招摇过市,顺着解放大街就往街那边走去了。
  队伍人很多,排了老长,人人穿着喜庆的衣服,吹奏一些喜庆的音乐,让整个解放大街上也增添了不少喜色。
  苏咏霖好奇的站起身子,跟着店里其他的食客一起走出去看了看,想知道是谁家结婚那么招摇过市,居然选择从解放大街这种热闹的商业街走过去。
  真是高调啊。
  苏咏霖一边看着,便听到身边两个人谈论起来。
  “谁家结婚这是?这么长的队伍?”
  “听说是个将军结婚,女方是知味轩家掌柜的女儿,上一回去知味轩吃饭,那掌柜就开始吹嘘什么自己找了一个将军做女婿,说自家生意肯定会越来越好,让咱们多去光顾。”
  “哦,难怪那么大排场,知味轩家刘掌柜可有钱,知味轩都开了三家分店了。”
  “可不是,本来生意就做的不小,这会还有个将军撑腰,那以后还不得把生意做到江南宋国那儿去?嘿嘿嘿,那可有意思了。”
  “确实,哈哈哈哈哈。”
  这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苏咏霖听了,略有些发愣。
  将军结婚?
  要说在明军里能被称作将军的,必然是师帅以上的高级军官,而军队里师帅以上的高级军官基本上都是复兴会员了,至今还不是复兴会员的也就是那么有限的几个,他都知道。
  他转头看了看身边的辛弃疾,拉着他回到了座位上,低声道:“最近有军队里的师帅以上军官向复兴会报备结婚的事情吗?”
  辛弃疾摇了摇头。
  “这个……我不清楚,这件事情照理来说是庶务部民政司的职责,要不然去找庶务部的人问一问这是怎么回事?”
  “那得回去问问,结婚倒不是什么大事情,不过这排场弄得有点太大了。”
  苏咏霖皱了皱眉头,说道:“之前我就颁布了婚事简办条例,还搞得这么大,这是生怕人家不知道?民间也就算了,复兴会员,还是个将军,这样搞是不太好的。
  查查看是谁,到时候开会的时候得提点一下……不过说起来,军队将领结婚的事情咱们基本上都知道,之前那段时间也安排了不少人结婚,怎么现在还有结婚的?”
  辛弃疾对此一无所知,没有多说什么。
  倒是刚刚嗦完面的胡玮想起了什么。
  “主席,对了,我来找您就是有件事情要和您说的。”
  “什么事情?”
  胡玮看了看周围。
  “这里人太多了,要不还是找个安静点的地方详细说说吧,您觉得呢?”
  “也好。”
  苏咏霖点了点头,起身把早餐饭钱付了,便带着辛弃疾和胡玮两人离开了早餐店,离开了人声鼎沸的解放大街,朝着皇宫的方向走去。


第1067章 一件不愉快的事情
  一边走着,胡玮就把自己进宫要汇报的某件事情向苏咏霖说了一下。
  民情咨询室制度建立之后,苏咏霖规定所有在朝中任职的复兴会员都要按照一定的规律轮换前往民情咨询室直面民众,听取他们的烦恼和意见。
  除此之外,定期还要组织中都复兴会员们主动前往各地调研,有的还要前往很偏远的地方调研,主动接触那些不能来到中都的民众,听取他们的烦恼,考察地方官员和复兴会组织的办事成果。
  三天前,正好轮到胡玮轮值进入中都民情咨询室值班。
  他在值班面对民众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中年妇人,这个中年妇人哭哭啼啼的告诉他自己被做将军的丈夫抛弃了。
  胡玮当时就觉得不对劲,仔细询问之下才知道这个中年妇人姓吴,是一个在燕云兵团里担任师帅的高级军官的原配夫人。
  两人在山东的时候就是夫妻,后来她丈夫跟随当今陛下征战,立下战功做了军官,她就跟着一起来到了中都过好日子。
  结果好日子没过几年,丈夫对她越发不满意,越来越挑剔,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对她挑挑拣拣。
  明明做了很好吃的饭菜,孩子都喜欢吃,丈夫偏偏说难吃。
  明明给他做了很好看的衣服,他偏偏说难看,或者穿的不合身。
  两三个月才和她同床一次,越往后,回家的次数也是越来越少,总说军中军务繁忙,就住在军营里,总是见不到人,连孩子生病都不回来。
  她还以为丈夫是真的军务繁忙,所以也是任劳任怨,没什么怨言。
  可忽然有一天,丈夫时隔多日回来了,很干脆地跟她说要离婚,老家的土地房屋都算是离婚赔偿算给她,还给她一笔钱,让她回老家过日子去,他们的缘分到此为止。
  吴氏顿时感觉晴天霹雳。
  她一个老实本分的农家妇人,不管是丈夫参军之前还是参军之后,都老老实实操持家务,给他做饭生娃,照顾他的衣食起居,什么错误都没有犯过,为什么就要被离婚?
  丈夫倒也不是全然无情,给了房屋土地和足够她吃穿用度的钱财,照理来说她也是衣食无忧了,但是她很伤心,觉得自己没有任何对不住丈夫的地方,不知道为什么会被抛弃。
  左思右想想不通,在被丈夫赶出家门强制要求回到老家之后,她在启程回老家之前来到了民情咨询室哭诉,倾吐苦水。
  本来只是为了倾吐苦水,这个思想保守且传统老实的妇人并没有想要做什么,打落了牙也只知道往肚子里咽。
  不过接待她的正好是当天轮值的胡玮。
  胡玮觉得这个事情值得一说,就把这件事情记下来,准备自己去查一查相关的消息。
  接下来几天胡玮因为公务缠身,就让自己的部下去调查此事,结果查出来一些让他很不舒服的事情。
  这个军官在把原配休了赶出家门之后,就开始张罗迎娶新妻的事情,动作非常快,似乎非常想让生米煮成熟饭。
  新的妻子是一个殷富之家的女儿。
  这家主人原先是中都商人,姓刘,家里几代人都是经商的,这一代办的是餐馆生意,原先在中都城就小有名气。
  在金明之交的时代浪潮中,因为自身没有和金国上层有什么关系,只是老老实实操持着自己的生意,所以没有遭到苏咏霖的清洗。
  之后等局势安定下来,刘家人就因为苏咏霖对商户的扶持政策而逐渐做大做强,积累了一些资本之后,在三条商业街上都有自己的连锁餐馆,名唤知味轩,是中都为数不多的中高档餐馆。
  知味轩在中都餐饮界小有名气,不仅广受民众喜爱,也因为菜品口味好,所以很受到官方人员的青睐,常常有人在知味轩置席办酒,招待亲朋好友。
  苏咏霖隐藏身份去吃过一次,味道确实不错,地道的北方菜,还有点草原风味。
  而那个燕云兵团的军官名叫孙景维,是燕云兵团下辖踏白军第二师的师帅,他是知味轩的常客。
  他原先是山东莒州佃户,只有个孙老六的名号,没有正儿八经的大名,跟着苏咏霖起事的时候已经三十四岁。
  佃户生活苦,吃得少干得多,寿命普遍很短,能活到三十四岁的他在当时的莒州佃户之中算是年长老大哥了。
  苏咏霖起事的时候,他是最早跟着苏咏霖起事的山东本地人,之后因为运气好,自己也有点天赋,能吃苦,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一路做到了营指挥使。
  苏咏霖越做越大,他也跟着水涨船高。
  完颜亮南下之战中,他跟随孙子义一路北上血战,打到中都城下,在攻打雄州的时候得到了一个先登的功劳,火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