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苏咏霖开始考虑今后要多方利用地形、情报和组织度的优势与金军展开灵活作战,在真正成为强军之前,不能妄自托大,动不动就要和金军打正面决战。
  金军输得起,苏咏霖输不起。
  战场打扫完毕之后,这一战也就彻底终结,成为了过去。
  军队整顿完毕之后很快就开饭了,这一顿吃的非常好,吃的全是肉。
  说老实话,火头营的战地伙食比起日常伙食还是相对简单、粗糙的,就是简单的把肉切块然后用水洗净,接着下到锅里大火煮熟。
  白水煮的肉,撒一把盐,也没有别的调味料,也没什么去腥手段,吃起来其实味道不怎么样。
  火头营还顾虑到这一点,于是一个班组分配一碗酱,给士兵们沾着吃。
  这已经算是很好的待遇了。
  毕竟是肉,不管是什么肉,只要是肉,士兵们总归是欢欣鼓舞狼吞虎咽的。
  胜捷军家业不大,还没到可以顾及口腹之欲的时候,平常吃肉的机会可不多,每一次吃肉都值得欢欣鼓舞。
  而且就算是吃肉的日子,也不可能吃肉吃到饱,当配菜吃,骗骗嘴巴和肚子,已经算可以了。
  这一回借助战场便利被允许吃肉吃到饱,士兵们一个两个高兴地就跟过新年似的,边吃边笑谈,气氛热烈。
  南宋的料理水平明显超过金国,苏咏霖从小锦衣玉食,吃过的美食珍馐不计其数,很多食物在他看来不比现代美食难吃。
  后来脱离南宋那个温柔乡决定起事,美食当然吃不到也见不到了,虽然他从不后悔,但是多少次午夜梦回,他还是能梦到西湖边上那些豪华酒家的招牌菜式。
  其实要是想吃,火头营肯定可以满足自己一个人的需求,但是那属于搞特殊化,苏咏霖不可能开这个坏头,于是只能强忍食欲,吃不合胃口的大锅饭。
  偶尔被赵开山等人招待吃酒席,倒也是能吃到一些不错的菜式,可是比起临安酒家的菜式,差的也不是一星半点。
  这样吃着吃着,他也习惯了,现在和士兵吃一样的白水煮肉,沾一样的酱料,也觉得滋味十足,非常满足。
  大战获胜还活下来的喜悦感或许本身就是最好的调味料,让士兵们吃马肉吃的非常香,不仅能吃饱,还能吃撑。
  赵启亮和陈友利坐在一起大口撕咬大口咀嚼马肉,一边吃一边互相喷垃圾话。
  “老实说,你刚才是不是尿了?”
  “你才尿了,你尿湿一整条裤子我都不会尿。”
  “嘿,整的跟多勇敢似的,当时那脸都白了,你以为我没看到是吧?”
  “我脸白?你就没白?我好歹砍断了那金贼的长枪,你呢?”
  “搞得跟你有了斩获一样,得了吧,快让我看看你有没有尿裤裆!”
  “有病啊你!要尿也是你尿!让我看看!”
  两人互相笑骂着,互相要求检查对方的裤裆看看有没有被吓得尿裤子。
  正动手动脚的时候,一个身材矮小但是敦实的士兵凑了过来,冲着赵启亮笑了笑。
  “兄弟,还记得我不?”
  “你……你是刚才那个长枪手?”
  赵启亮一眼认出了刚才那个悍不畏死击杀了一骑金兵的长枪手。
  “认识一下,我是王泳德,临沂人。”
  “赵启亮,莱芜人。”
  王泳德笑着点了点头,开口道:“当时,还是多谢你了,不是你,我弄不好就要给那金贼一枪刺死了,杀死那金贼,有你一半功劳。”
  “这……主要还是你,没想到你那么勇敢。”
  “哪里哪里,一时间脑子抽了似的,现在想想也是害怕的紧,腿都软着,路都走不利索,估计好几个晚上都要做噩梦。”
  “我也差不多。”
  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接着陈友利也加入话团,三人就方才的事情聊了起来,谈笑风生,大嚼马肉,好不快活。
  胜捷军的士兵们敞开胃口吃,到底也没能吃掉多少匹马。
  一匹马几百斤肉,无论如何也是一顿饭吃不掉的。
  眼下炎热时节,这些马肉如果就那么放着,很快就会腐烂,那么珍贵的蛋白质和优质的来源要是腐烂了,那也太浪费了。
  这样想着,苏咏霖想到了腌制保鲜法,于是下令全军一起动手。
  士兵们一起动手,快速处理起这些马,按照苏咏霖的命令,他们挑选马身上的好肉切下来,然后切成长条交给火头营,火头兵们用盐把这些肉抹一遍,然后装车。
  之后这些马肉会跟着返回泰安州的部队一起回到泰安州大本营进行风干。
  风干之后的腌制马肉就能保存相当长的时间,不必担心过于快速的腐烂。
  到时候这些腌制马肉在行军途中发给士兵,蒸着吃煮着吃都可以,能补充蛋白质和油脂,对军队来说是很好的口粮。
  草原骑兵一般就是这样做的,每一次南侵就带着奶制品和肉干,热量和蛋白质都能得到保证,然后以战养战,对后勤的需求就很低了。
  中原王朝在这方面实在是差距很大。
  要是能掌握草原,大规模放牧,优化军队的后勤配置,增加肉和奶的比例,想来一定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对单纯的粮食的需求。
  苏咏霖身在山东,思想已经飘到了遥远的大草原之上。
  这场腌肉作业持续到黄昏时节,全军正在准备吃晚饭和休息,苏咏霖召集营指挥使以上的军官开会,商讨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金贼骑兵本来应该有两千余,如今一千五百骑兵覆灭,剩下最多不过五六百,加上以汉人签军为主的步军,虽然人数多,可以算作主力,但是战斗力如何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我判断如今金贼主力战力已然不足,我认为我们应该趁他们尚且不知道骑兵已经全军覆没的时候主动出击,尝试将其主力击溃,彻底击垮这一路金贼,解除泰安州之危机。”
  苏咏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得到了军官们的大力赞成。
  经过这一场战斗,他们似乎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觉得这支金兵已经是手下败将,彻底吃掉已经不是难事。
  虽然说是事实如此,不过苏咏霖并不希望军官们出现盲目的自信。
  “可别以为打赢一场仗就可以说明金贼很弱小,并非如此,且不说这支金军到底是如何的昏招迭出,单说咱么提前那么多日的准备,以及这样的地形大大限制骑兵机动,所以才有此胜。
  换一个地形,在大平原上,都不需要铁甲重骑,只需要轻骑绕着军阵围而不攻,远远吊着你,叫你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那个时候你们打算怎么办?”


第104章 为什么不能再一次堵住他们的后路呢?
  苏咏霖说的一点错都没有。
  的确,这一战能打赢,甚至可以打出不错的伤亡比,那是有很多前提条件的。
  敌人傻逼是其中一点,优势地形也非常重要,苏咏霖正确的指挥更加重要。
  脱离优势地形,遇到敌人宿将和精兵,他们可以在四面没有着落的大平原上与金兵决一死战并且战胜吗?
  一念至此,不少军官已经暗暗收起刚刚出现的轻敌之心,转而认真地考虑苏咏霖提出的问题。
  见他们都收起了轻敌之心,没有继续飘了,苏咏霖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看起来,应该可以商议之后的战事了。”
  军事会议就此展开。
  金军主力的具体情况基本上已经被胜捷军的哨探掌握得一清二楚。
  包括他们约有多少人,有多少座营寨,防御程度如何,军队是否精锐善战乃至于军队营寨的大致模样都已经被苏咏霖知道了。
  苏咏霖其实也有点感慨。
  难道自己是真的天选之子,出道第一次打正规战争可以地图全开,还遇到了超简单模式?
  这支金军的主将难道就真的不懂军事,不愿意做符合兵法的事情吗?
  金国的地方军事已经糜烂到了这种程度?
  这可真是奇妙。
  “这支金贼显然还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否则也不会贸然分兵来进攻咱们,不过眼下其分兵的理由已经不重要,我等只需要考虑该如何吃掉剩下的这帮人就可以了。”
  苏咏霖开了一个头,军官们开始各抒己见,讲述自己的看法和依据。
  他们的建议很多,但是大部分人都保持同一个观点。
  那就是他们认为应该尽力保证金军船只的完整,争取把这几百条船全部收归己有,包括那上面的一万军队的战略物资,也应该全部拿下。
  那要是得到了,又可以把胜捷军催肥一圈,好处可太大了。
  军官们对着那一大堆船只里的粮食、兵器和其他军事物资直流口水,眼神发直。
  胜捷军势力初成规模,主要增长项就是来自于打败敌人之后的缴获。
  刚才歼灭一千五百名骑兵的缴获已经算是丰盛的,要是能把这支船队也吃到嘴里,那就太香了。
  绝对能让胜捷军狠狠地增重个几十斤。
  苏绝咽了口唾沫,强忍馋意,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这样来说,我军应该分成两部分行动,一部分攻陆上营寨,一部分攻水上船只,不能给金人驾船逃跑的机会,必须要在他们逃跑之前就把船只夺下来,船只上的物资对咱们来说太重要了。”
  老搭档苏海生表示赞同。
  “或许咱们可以发动夜袭,驾小舟偷偷越过阻塞河道,用绳索和钩子登船,夺取船只的控制权,晚上,金贼应该不会有太多兵力在船上睡觉休息,既然能靠岸,在岸上休息应该是比较多的,甚至可以说很多船上都不一定有人,只要登船就能控制。”
  两个重量级人物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带动了一帮营级军官也表达乐一样的看法。
  韩景珪认真思考了一阵,对此表示质疑。
  “虽然计划不错,但也要考虑到人数上的问题,咱们的目标首先应该是全歼金贼主力,缴获只是次要的,如果动用太多兵力夺船,进攻方的兵力就会变得不足。
  金贼应该还有七千以上的兵力,就算有一多半的汉人签军在其中,女真正兵还是有超过一千之数,仍然有战斗力,咱们不能太看重缴获,消灭金贼主力才是最重要的。”
  营指挥使魏克先大胆的赞同韩景珪的看法。
  “韩团练使的说法是正确的,我以为应当集中主力攻打金贼军寨,争取一股而下,包围歼灭,把金贼主力消灭掉,然后再考虑夺船的事情,先歼灭金贼主力,再夺船。”
  白虎营的又一名营指挥使傅宏达也大胆的表达了同样的看法。
  “据报,金贼运粮船只多由征发之民夫操船,船上甚少兵马,多为当地百姓,派太多兵抢夺船只略有不妥,应当以大军主力合围金贼营寨,消灭金贼,则船只自然而下。”
  苏绝皱了眉,思虑一阵,连连摇头。
  “若金贼发现不敌,抢先撤入船只,从水路遁逃,而我等并未封锁其后水道,一旦攻击受阻,导致金贼成功撤退,岂不人财两失?到那时,又当如何?”
  苏绝的意见也非常犀利,也很站得住脚。
  两边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质疑,谁也无法说服另一边听从自己的意见,争论来争论去,最后还是需要苏咏霖来做决策。
  苏咏霖是最终的决策者。
  但是老实说,两边人的说法都有依据,也都有可能发生。
  金军主力是应该尝试消灭,把这支七千多人的金军彻底吃掉,不单单是苏某人自己威望大涨,还可以大大的提振整个山东造反义军的士气,让整个山东的义军都振奋起来。
  可是一想到那些军需物资,苏某人自己也馋的要命。
  一万大军的军需物资,就算战马不多,其他东西也很多,尤其是现成的粮食和兵器,要是都给他拿下了,那得多香啊。
  战刀,长枪,弓箭,强弩,神臂弓,铠甲,盾牌,乃至于火药和火器。
  那都是胜捷军急切需要的,来多少都不嫌多的。
  哪边都想要,哪边都舍不得,苏咏霖甚至感觉自己就像那个白胡子红帽子的老人一样,伸手握成爪——我全都要。
  那该怎么办呢……
  苏咏霖背着手走来走去,苦苦思索。
  军官们没有说话,等着苏咏霖做出最后的决断。
  时间就这样一点一滴的过去。
  忽然间,苏咏霖站住了脚步。
  “咱们可以堵住他们的前路,为什么不能再一次堵住他们的后路呢?”
  军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几个人脱口而出一个字——啊?
  他们没能理解苏咏霖的脑回路。
  苏咏霖笑了出来,伸手指向了西边。
  “咱们的确是没有多余的船只了,就算有,也穿不过阻塞区,堵不了他们的后路,可是咱们没有,他们有啊。”
  军官们还是没能反应过来。
  于是苏咏霖就把话说开了。
  “咱们的确不能兵分两路,一边夺取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