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6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宋军不可能在每一座城池都安排几千上万的军队防守,地方上不可能全部布置足够有威慑力的正规军,那军费太大,南宋政府承担不起。
  他们只能在地方上安排一些狐假虎威之辈,也足以震慑平民了。
  但是对付农民军,显然是不够的。
  所以说,万兵驱驰的时候来到了。
  大规模攻城略地的时候也来到了。
  虽然他没有一万军队,但是南宋方面同样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可以应对他的精锐,而他自己也有着足够的勇气和宋军对决。
  更何况宋军压根儿不知道他的底细,他让士兵多竖旗帜,佯装成大部队的样子,搞不好吓都能吓死宋军。
  果不其然。
  尽管徐通觉得自己已经比较轻视宋军了,所以有必要矫正一下自己的态度、避免因为轻敌而翻车,有必要考虑一下宋军群体当中勇猛的将领和敢战的士兵所带来的影响,有必要进行反思。
  因为苏咏霖说过,要在战略上轻视对手,战术上需要重视对手。
  大战略上南宋的覆灭不可避免,但是在战术上,南宋的部分优秀将领、精锐军队还是可以给他们带来一些麻烦的。
  所以徐通及时进行了自我反思,压制自己轻敌的情绪,强行把自己的情绪调整过来。
  可是宋军的表现还是无情的告诉他——
  面对宋军,他还不够轻敌。
  当他以为奇袭鄂州使得鄂州大乱,一万多军队崩溃的不成样子就是宋军下限的时候,宋军还是可以轻蔑的笑着告诉他——
  你以为这就是我的下限吗?
  图样!图森破!
  下限,本就是可以无限向下延伸的!
  三月十六日下午,徐通率领两千农民军抵达青山矶发起进攻。
  他准备打一场势均力敌的突袭战,通过勇猛而突然的进攻击溃守备宋军。
  可是当地驻防的两千宋军发现农民军举着大量军旗从他们的后方杀过来的时候,没有抵抗,直接崩溃了。
  驻防的军官看到这一幕顿时吓得魂飞魄散,根本没有抵抗就带头逃跑。
  长官跑了,士兵们当然也不会拼死抵抗,他们丢下武器漫山遍野的逃跑,跑得很快,就是不想着抵抗。
  绝大多数宋兵都本能直接往北面的江边上逃跑,争夺船只,试图越过长江逃到江北活命。
  但是人多船少,不足以让每个人都可以坐船前往江北逃命,于是他们开始争抢船只的使用权和乘坐权。
  很多人因为争夺船只而被殴打,乃至于死亡,又有很多人因为上了船之后争夺生存空间而落水溺死。
  为了自己活命,他们绝对不会因为把战友推入水中而产生任何的愧疚感。
  相反,他们只会悔恨自己下手不够坚决,不够大力。
  农民军追到江边的时候,四十多艘宋军渡船已经有一大半行驶在江水中了,而江边满是宋军的尸体,还有正在互相厮杀争抢船只的宋军士兵——在这方面他们倒是愿意用命厮杀了。
  但是当他们看到农民军追击而来的时候,又崩溃了,甚至都不过脑子的就跳入江水中,试图游泳过长江。
  结果当然是大批大批被滔滔江水卷走,溺亡,而在渡船上试图横越长江的宋军船只也有差不多一半因为江水湍急而失去控制,或者侧翻,或者顺流而下不知道流去了什么地方。
  剩下的一些船只遭到了农民军箭雨的攻击,一些人死了,一些人利用同伴的尸体做盾牌,成功躲过了农民军的射击,侥幸逃生。
  当然这部分人也就两三百左右,大部分宋军都死在了江边上。
  农民军这一战没有战死,只有二十多人因为追击宋军过于急切而扭伤、摔伤。
  驻守青山矶的宋军两千人全军覆没。
  徐通对于这个战果感到无语。
  不对,这应该是我的运气比较好,宋军当中一定还是有敢战之士的,只是我暂时还没有遇到。
  战术上重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
  不能懈怠!不能轻敌!
  于是他面无表情的下令全军休整片刻,然后继续进攻白鹿矶,还是要以快速而坚决的突袭打宋军一个措手不及,然后通过勇猛的战斗击溃宋军。
  可他又遇到了差不多的场面。
  三月十七日下午,农民军抵达白鹿矶发起突然攻击,白鹿矶的驻防宋军看到农民军从后方袭来,又看到了那么多的军旗,以为是农民军大部队来了,于是迅速崩溃。
  和青山矶一样,白鹿矶驻防宋军没进行什么有效的抵抗,白鹿矶很快被农民军占领。
  两千驻防宋军少量战死,一大部分和青山矶的宋军差不多,死在江边的争抢和渡江的途中,为了争夺渡船和生存空间,他们奋勇拔刀向自己的战友和同伴,红着眼睛拼死搏杀,那股气势之强烈充分证明了他们并非没有战斗力。
  只是徐通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不能把这份战斗力用在对抗的战场上。
  最后很多宋军士兵死在江边——通过自相残杀的方式。
  剩下来一部分乘船逃向了江北,一部分被农民军放箭射死,只有少数活着被农民军俘获。
  徐通感受到了极大的动摇,他开始怀疑苏咏霖所谓的【战术上重视对手】的概念到底能不能用在南宋身上。
  能吗?
  不能吗?
  他也有点搞不懂了。
  他让军队休息了一个时辰,吃了不少烙饼和奶酪补充体力,解决了一下个人问题,然后继续前进向樊口。


第1036章 王巡转进如风
  樊口是一个港口,因为处在樊港入江之处而得名。
  驻防在这里的宋军也有两千人,另外还有七十多艘军船以备不时之需。
  王顺在这里设置军队和军船的原因是万一九江大军崩溃而武昌守军不能对抗农民军的时候,可以通过樊口的军船实现快速撤退,不至于被追上从而全军覆没。
  不过樊口守军也显然没有想到徐通会率领农民军从背后杀来。
  三月十八日下午,徐通率领部队强行军,很快就从白鹿矶杀到了樊口。
  稍微喘息之后,大军就趁着黄昏宋军集体吃饭的时候突袭了樊口。
  他们用火箭焚烧宋军战船,大军突入港口击杀守军,破坏船只。
  樊口宋军没有防备,多惊吓落水,或者自相践踏而亡,还有少数被俘获。
  只有少数宋军通过船只渡过长江,逃到江北从而活命。
  徐通再次获得了一场胜利。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徐通并没有很强烈的获胜的喜悦,他总觉得什么地方有点不对劲,总觉得什么地方缺了点东西。
  想了很久,他知道缺的是什么了。
  南宋的名将呢?
  南宋的精锐军队呢?
  真正强大的敌人呢?
  在哪儿?
  作为一个大国,怎么着也该有点真本事吧?
  徐通感觉从他们最开始起兵之初,就没有发现南宋有什么强大到足以威胁到他们生存的攻势,也没有遇到过南宋的名将率领的精锐军队。
  这些人为何如此无能?
  能人呢?
  偌大一个朝廷,连一个能人都拿不出来吗?
  徐通对此很是困惑。
  但不管怎么说,连续三场胜利之后,鄂州大军的防线被徐通从后方撕扯干净,此时此刻,武昌宋军已经被完全孤立。
  而更要命的是,这个时候的他们尚且不知道自己的后方老巢已经完蛋,他们的退路包括粮道都已经被截断,处在一个被两面夹击的状态。
  攻取樊口之后,农民军面临着到底是继续进攻武昌还是就地驻守的选择。
  继续进兵吧,武昌还有一万宋军,而徐通手上只有体力不济的不到两千人马。
  可要是就地驻守吧,他又担心赵玉成主力被九江大军拖住,没能快速解决战斗,不能及时吃掉武昌宋军。
  纠结了一炷香的时间之后,徐通做出了决断,他决定使用心理战术,把被俘获的宋军全部放走,让他们去武昌传播鄂州已经被农民军攻破的消息,让武昌宋军感到恐慌。
  对方恐慌了,才会犯错,对方犯错,才有他的机会。
  他下令全军休整,多吃食物补充体力,接着在看押宋军战俘的地方故意让看守的农民军士兵交谈一些关于大军休整一天就会前往进攻武昌之类的消息。
  接着到下半夜,他们又假装防备不严密,看守打瞌睡,故意放走了被俘获的数百宋军士兵。
  这数百宋军士兵趁夜夺命狂奔,一部分选择南下逃命,一部分则于三月十九日午后,抵达了武昌寻求保护。
  然后鄂州乃至于樊口都被农民军攻破的消息就在武昌宋军之中传播开来了。
  他们从将军到士兵都惊恐不已。
  农民军什么时候杀过来的?
  什么情况这是?
  农民军不是在东边九江和九江大军血战吗?怎么忽然出现在鄂州了?
  但是面色惊恐的宋军溃兵又不会说谎。
  武昌宋军顿时人心惶惶,士兵们惊慌失措,完全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此时此刻的武昌宋军面临着十分可怕的局面。
  东边是农民军的主力,西边老巢又被农民军的奇袭部队攻克了,退路断绝,粮道断绝,武昌城中的粮食最多只够他们支撑十天半个月,而根据溃兵带来的消息,农民军下一步就要进攻武昌。
  武昌宋军主将王巡立刻就意识到自己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这种情况下固守肯定是死,因为粮食绝对不可能支撑到援军抵达,到时候若是九江大军完蛋,农民军两路夹攻,他连哭都没有地方哭。
  往东和往西都有大概率会死,而且他深知自己的部下就是银样镴枪头,根本不堪用,有武昌城作为乌龟壳他尚且还能坚守一些时间,可要是离开城池玩野战,那就是乌龟没了壳。
  那么,只剩下往北或者往南了。
  往北是江北地区,虽然也是宋境,但是更接近江北明国,他对明国很是恐惧,不愿意北上,那么唯一的道路就是南下。
  从武昌南下然后折道往西南地区的岳州,只要能逃到岳州,就安全了。
  至于什么守土之责已经完全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他连自己的安全都不能保证,还想什么多干什么?
  而且继续往下想的话……
  九江大军岌岌可危,鄂州大军已经完蛋,京湖战区三支大军有两支已经危在旦夕,襄阳大军虽然强势,但是面对着明国精锐的河南兵团,难道能不顾他们的威胁全力南下支援?
  农民军发起的这波突然袭击未免也太狠了。
  到时候万一明国抓住这个机会趁势南下,京湖战区必然全面崩盘,到那个时候,谁还会顾忌一座小小的武昌城?
  那么他留在这里还有什么意义?
  等死吗?
  想清楚这个问题之后,王巡已经决定脚底抹油润岳州了。
  但是带着大军一起润显然是做不到的,现在大军对他来说就是累赘,继续带着这帮没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只会拖慢他逃跑的速度。
  于是他决定先摆出一个死守武昌等待襄阳大军支援的态度,稳住这群新兵蛋子,骗骗他们,然后再悄悄逃跑。
  这样能让自己有充分的时间拉开距离,确保安全。
  他下令部下在军中散布谣言,说襄阳大军正在南下攻击鄂州,农民军兵败如山倒,很快襄阳大军就要收复鄂州全歼农民军了。
  所以现在武昌大军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坚守武昌等待援军,如果贸然逃跑,失去城池,下场只会更惨。
  小道消息永远都有很好的市场,世界上也从来不缺少只相信小道消息而不相信正式公告的人们。
  于是这个小道消息迅速在宋军群体之中传播开来,给了绝望之中的宋兵一丝生的慰藉。
  抓住这个机会,王巡率领亲兵威风凛凛巡视城防,慰问士兵,给予一些赏赐,居然就真的稳定了人心,士兵们纷纷安下心来,认为主将都还在武昌城内没有逃跑,那就证明是真的没事。
  襄阳大军来救他们了!
  当然,这是谎言,王巡露了一次面之后,就带着自己的亲兵卫队在当天晚上偷偷溜走了,丢下了一座城池和一万新兵。
  王巡跑得很快,他转进如风,以极其潇洒飘逸的身姿一骑绝尘而去。
  而他留下的武昌城和一万新兵们则被抛弃,而武昌城内的新兵也的确如同他所预料的那样,在他走后一天不到的时间里就崩溃了。
  因为到处找不到王巡,别说士兵们了,那些中层军官也感到疑惑和惊恐,他们纷纷带着士兵寻找王巡。
  但是找来找去找不到,军官们和士兵们的情绪渐渐紧张起来。
  而就在这个时候,城内存放火药的火药库爆炸了。


第1037章 他的名字
  火药库的爆炸点燃了武昌城内宋军士兵们早就积蓄已久的恐慌情绪。
  与此同时,不知道是谁大喊了一声【贼军来了】——武昌城内的宋军士兵们就陷入了疯狂的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