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6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昚面对这种情况也是挺无奈的。
  尽管他本能地感觉这件事情水很深,感觉姚仲一个刚刚调任襄阳才一年不到的大将不太可能立刻就能和明军达成什么商业协议,这不科学。
  而且说到底,明国真的需要南宋的军械吗?
  他们自己不生产吗?
  比起河南明军,可能江南西路的贼军才更需要南宋的军械吧?
  但是面对满朝文官的强烈抗议和赵宋家法的现实需求,赵昚不得不接受文官政府的要求,接受尚书左丞叶义问和尚书右丞沈该的建议,先定下姚仲犯错的基调。
  然后再讨论其他。
  “姚仲言及宋晨与江南西路贼军有勾结,宋晨言及姚仲与河南明军有勾结,两人相互攻讦,恐非空穴来风,朕以为此事必有蹊跷,需要遣使严查到底,诸位臣工如何看待?”
  赵昚定下了姚仲犯错的基调之后,文官们终于愿意理性思考问题了,事关对朝廷的忠诚,他们也不敢马虎。
  但是对姚仲的惩戒是不能少的,一些人上表要求直接拿下姚仲,罢免他都统制的职位,不能让他继续统兵,否则谁知道他一旦犯浑还会干出什么事情来?
  赵昚对此感到不满,认为第四次讨伐作战近在眼前,姚仲是内定的统帅人选,怎么能因为这件尚且没有定论的事情而被拿下呢?
  陈康伯对此事当然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本来即将发起的第四次围剿作战就是要以姚仲为主帅进行的,姚仲经验丰富,战功卓著,让他统领重建之后的京湖战区军队一定能有很好的的战果。
  但是现在却出现了这种事情。
  思来想去,陈康伯也感觉自己不能为姚仲说话。
  “姚仲久在军中,经验丰富,屡立战功,为军中大将,本来是此次剿贼作战统帅的最佳人选……”
  陈康伯郁闷道:“但是此事一出,朝野上下舆论哗然,必然不可能认同让姚仲统兵出战的命令,且不管姚仲究竟有什么理由,都不能成为拳打官员的借口,这肯定是错的。
  现在他的作为使得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对他十分不信任,且这样一来,京湖一带官员也将对姚仲非常不满,会孤立他,他若是主持战事,一定会被拖后腿,所以……”
  “所以他不能用?”
  赵昚冷哼一声:“个人恩怨难道能比得上国家大事吗?京湖官员未免太嚣张了一些!”
  “陛下,这不是个人恩怨,这是祖宗成法。”
  陈康伯无奈道:“祖宗定下的规矩,文贵武贱,压制武将,避免武将越界,这是朝野上下的共识,姚仲虽然战功卓著,但是这一次,他的确做得不对。”
  赵昚闻言,又哼了一声。
  “总而言之,你的意思就是姚仲必须要被严惩,乃至于还要下狱问罪?”
  陈康伯摇了摇头。
  “是否犯罪还要等待调查结果,但是这一战,姚仲是不能出任主帅了。”
  赵昚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狠狠一拍扶手。
  “此事姚仲固然有错,但是那些贪官污吏难道就没有错吗?他们克扣军需,以次充好,这种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我就不相信这件事情里当地官员一点问题都没有!
  姚仲再怎么说也是老将,也是明白祖宗成法的,能让他如此恼火乃至于失去理智,可想而知当地官员过分到了什么地步!必须要严查!一查到底!”
  陈康伯不反对严查,但是对赵昚的态度,他不太满意。
  “陛下,如同满朝文官先入为主这样的事情,陛下不应该去做,谁对谁错自有公论,您不能率先认为这件事情谁对谁错,否则,会影响到这件事情的公允。”
  “那你是如何看待的?”
  赵昚面色不善的看向了陈康伯。
  陈康伯摇头。
  “臣不能确定,臣只知道目前该怎么办。”
  赵昚的面色阴晴不定,思来想去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决定了。
  因为事情很严重,需要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人去办理此事,所以赵昚决定把参知政事周麟之派往鄂州亲自处理此事。
  但是不管怎么说,姚仲是不能出任此次讨伐作战的主帅了,所以枢密院必须重新选择讨伐叛军的主帅。
  选来选去,他们也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只能让驻守九江的侍卫步军司指挥使周赟临时担当主帅的任务,而王德的儿子王顺担当副帅。
  他们到底就驻守在当地,距离更近,也更熟悉当地的环境,比起现在另外派一个人来担当主帅,还是让他们展开行动比较好。
  至于姚仲那边……
  眼看着连襄阳府的军队都不能统领了,赵昚又要开始头疼襄阳府主将的事情。
  襄阳府那边主要还是四川系的军队,骤然更换其他地方的主帅,恐怕会造成不好统领的状态,现在襄阳府面对着明军的直接威胁,赵昚实在是不敢乱点将。
  于是在陈康伯的建议下,赵昚决定调川蜀战区重要将领王彦离开驻防地,进驻襄阳,出任襄阳大军都统制兼襄阳府知府,全权负责防备明国河南兵团。


第1023章 火龙烧仓
  王彦也是川蜀战区的名将,和吴璘、姚仲一样,是川蜀战区三大将之一,立下过很多战功。
  由他接替姚仲的职位,以川蜀军队为主构成的襄阳大军不会起什么波澜,军心也能得到快速安定。
  另外,王彦离开之后,川蜀战区三大将虽然只剩下吴璘一人,不过因为吴璘在川蜀地区的声望,统领剩下的军队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所以就目前来看,这是南宋朝廷所能达到的最优解。
  虽然枢密院中有人认为吴璘一人统领那么多军队实在是不太妥当,应当钳制吴璘的兵权,但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也由不得赵昚多想。
  于是赵昚任命吴璘担任四川宣抚使,暂时统领整个川北地区的宋军,用以解决川蜀地区宋军的统帅问题和防务。
  这件事情解决之后,赵昚终于可以下令枢密院准备第四次讨伐江南西路的战争了。
  等到姚仲和宋晨之间的问题理清楚,战争就可以发动。
  这一次,无论如何也要把江南西路的农民军彻底消灭。
  周麟之为了尽快赶赴鄂州处理文武之争,白天乘车,晚上坐船,昼夜兼程,终于在洪武五年、隆兴四年的三月初抵达了鄂州。
  抵达鄂州之后,周麟之受到了当地官员们的群体欢迎,宋晨率领鄂州大小官员一起迎接周麟之,为他接风洗尘,大摆宴席。
  周麟之带着任务过来,没有多喝酒,草草吃了点东西填填肚子,就开始询问具体的情况。
  此时此刻,宋晨早就上下打点好了鄂州的一切,就等着周麟之前来查询情况,于是他就把奏表中所写的东西添油加醋的告诉了周麟之,然后还拿出了账册,带着周麟之去仓库查点。
  周麟之来的时候带了一批计吏,计吏们奉命检查账册,统计仓库,以证明宋晨没有说谎。
  两天以后,查验工作完成,具体的数额上果然对的上,但是质量上确实有很大的问题。
  “姚仲控告你勾结贼军,以良品出售,以次品给予大军,可有此事?”
  周麟之看着那些质量一言难尽的次品军械,很是不高兴。
  宋晨一脸郁闷。
  “相公,下官对天发誓,下官拿到手的,就是这些东西,一点都没有动过,朝廷军械的质量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您怕是也有所耳闻吧?”
  这倒也是,朝廷官办作坊生产的军械质量的问题,周麟之也的确是有所耳闻,良品不多,次品不少,军队久有怨言。
  别说这些地方军队了,就算是临安城外的新军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只能说有些人手太黑,心太狠。
  对此,周麟之倒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因为他自己的手也不干净,只是他没有对军费下过手而已。
  “既然如此,姚仲所说的,都是假的?”
  周麟之看着宋晨。
  宋晨一脸苦涩模样,还不忘给姚仲上眼药。
  “这还用说吗?您的眼睛看到的一切总不会是假的吧?姚仲此人蛮横无理,飞扬跋扈,吾等文官皆不在他眼里,他常说战场拼杀得来的军功怎么会输给尔等进士,此等狂妄之言他也能说出口,足见此人非良善之辈。”
  周麟之无话可说,点了点头,心中对宋晨的话已经相信了七八成。
  不过事情没有结束,检查完了鄂州的问题,周麟之启程前往襄阳,准备见一见姚仲,询问一下他这边的情况。
  虽然他和姚仲不熟,但是此事事关重大,关系到一员大将的前途和官职问题,不可小视。
  而且周麟之并不认为姚仲会和明国暗中勾结。
  当年南宋困难成那个模样,姚仲也坚持和金军作战,保护川蜀,又怎么会在这种时候和明国眉来眼去呢?
  他想不通。
  但是事实证明有些时候想不通的事情不用想,自然会有合理的解释蹦出来。
  周麟之抵达襄阳前一天的夜里,姚仲存储军械的五个大仓库里,有三个着火了。
  大火熊熊燃烧,一发不可收拾,等到军队里的人发现的时候,大火已经无法遏制。
  当时姚仲已经入睡,等他揉着眼睛被吵醒的时候,大火已经吞没了三个仓库的大半。
  看着熊熊燃烧的三个仓库,姚仲一开始还有些愣神儿,但是他随即反应过来,这三个仓库里储存的都是那些次品军械,次品军械中的绝大部分都在这三个仓库当中。
  这是他反制宋晨的重要武器。
  可是现在……
  这些次品都没了,都被烧掉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知道是自然失火还是人为纵火。
  当然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着火了,被烧掉了,不复存在了。
  姚仲呆立当场,很久很久以后,他才想起来这对自己来说已经是瓜田李下的局面了。
  这是谁烧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即将抵达这里的周麟之到底是怎么认为的。
  周麟之认为这是谁烧掉的对于他来说很重要。
  而周麟之会怎么认为这处在自己的完全控制之下的三个仓库是谁烧的?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当周麟之看到这还在冒着黑烟的三堆燃烧过后的废料的时候,很是震惊,不可置信的看着一脸有苦说不出的姚仲。
  “姚统制,这是?”
  “相公,这真的不是我干的,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在昨天晚上烧起来了,这里头存放的都是之前从鄂州拉来的残次品军械,是准备给您看的,所以……”
  “不用再说了。”
  周麟之摇了摇头,开口道:“是非功过自在人心,我不想多说,但是姚统制,这些仓库在你的控制之下,你想怎么做就能怎么做,除了你之外,还有谁有这个能耐?”
  姚仲真是的感受到了哑巴吃黄连的感觉,他想辩解,却不知道该怎么辩解才是最好的。
  随着周麟之的确信,他的调令也传达到位了。
  他被解除了襄阳府大军都统制和襄阳府知府的职位,将以戴罪之身被押送到临安经过仔细审查之后问罪。
  新任襄阳府大军都统制和襄阳知府是他的老战友王彦。


第1024章 我们主动出击的时候或许到了
  对这个人选,姚仲没什么意见,但是对自己的遭遇,姚仲非常的激动。
  他拼命辩解,拼命为自己辩护,讲他根本不可能会焚烧仓库,这一定是外人的阴谋之类的。
  他的一些部将也试图为他说话,为他摆脱嫌疑而努力。
  但是他们说归他们说,周麟之信不信就要看周麟之自己的。
  显然,周麟之无法相信。
  “现在他的罪责说不清楚,尔等若不想惹祸上身,就不要继续再说了,否则一旦事发,谁都救不了你们!”
  周麟之久居高位,对于这些中层底层军官之有属性压制的。
  一句狠话放出来,想为姚仲说话的人都不敢了。
  主要这件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这把火是不是姚仲放的。
  之前也没有通过气啊!
  于是他们只能闭上嘴巴,眼睁睁看着姚仲被解职,然后各司其职,等待新上司王彦前来赴任。
  为了彰显自己作为参知政事的勇气和朝廷的担当,周麟之拿下姚仲之后,还带人巡视了一圈明宋边境地区,检阅了一下边防步军和边防水军,发现姚仲对襄阳进行的立体防御改造还是不错的。
  姚仲根据襄阳的地理条件,运用南宋优势的水军在襄阳城周边的水系布置了水师,用以迟滞万一明军发起的进攻。
  有了水师的机动力,就能在相当程度上抵消掉明军在骑兵上的优势,会迫使明军也采取水上作战的方式和南宋鏖战,以此将明军拖入持久战,给后方南宋主力的支援争取时间。
  听完姚仲的部将阐述的姚仲的战术之后周麟之感觉姚仲的确是名将,很有些才能。
  可惜,他的政治不过关。
  一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