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6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完,陈康伯便叹息着离开了,留下虞允文一个人站在这里。
  少顷,虞允文捏紧了拳头,眼神坚定,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
  他也离开了这里。
  没过几天,赵昚主动召见了虞允文,向他询问有没有破坏明国黄河大坝的后续计划。
  “你的奏表我读过了,你说之前的计划行不通,当真如此吗?”
  赵昚显然对破坏大坝的事情念念不忘,希望用这个投入少见效大的计划来消耗明国的国力,推迟明国南下的时间。
  但是计划的提出者虞允文却自己认为这一招行不通,他很是不解。
  虞允文对此心知肚明。
  “官家,此计策虽然收效极大,但是执行起来困难重重,且最关键的是明国农工心中并无怨气,贸然煽动他们只会暴露我方细作的身份,所以此计确实难行。”
  赵构面露不满之色。
  “明国人怎么都那么邪门?这种事情都能办到?他苏咏霖是真的要做皇帝吗?”
  虞允文当然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但是他有另外一个备用计划。
  “此计策虽然行不通,但是官家,臣还有另外一个计策。”
  “你说。”
  “主动派人去破坏明国大坝,只要破坏成功哪怕一处,也能够让他们手忙脚乱,三年之内休想南下。”
  其实不用虞允文说,赵昚自己都想过这个办法,但是思来想去他觉得不靠谱。
  “这个办法虽然好,但也不是没有风险的,彬甫啊,你想想,先不说需要多少人才能破坏大坝,就算是破坏成了吧,要是被查出来是大宋派人去的,我担心苏咏霖会不顾一切南下进犯啊。”
  虞允文面色平静。
  “臣有破局之策。”
  “哦?说来听听。”
  “让明国人自己破坏明国的大坝,明国就算知道背后有人指使,又能如何呢?”
  赵昚眉头一挑。
  “彬甫,你细细说说。”
  “官家,前段时日,不是有一些明国人逃难到大宋来吗?前前后后有一两千人逃了过来,这些人,可都是真正的明国人,土生土长,如果是他们破坏了大坝,那么……”
  虞允文没有继续说下去,赵昚却已经明白了虞允文的意思。
  这倒是个赵昚没有想到过的华点。
  而且确实很有点意思。
  “你的意思是,把那些逃难过来的明国人派回去破坏大坝?”
  虞允文果断点头。
  “是的,官家,据臣所知,那些明国人如今的生活多不如意,因为缺少财产,难以在大宋立足,目前相当一部分只靠官府接济才能度日,若是许以好处,数百死士并不难得,以其对明国之痛恨,不愁此事不成。”
  赵昚感觉此事颇有些搞头,但还是有些疑惑。
  “河堤大坝可不是说破坏就能破坏的,而且明国方面也不会毫无防备……”
  “这些人出发之前会受到专门的训练,黄河千里之长,不可能每一处、每一刻都有人看守,只要愿意寻找,总有机会。”
  虞允文开口道:“此事虽然艰难,但是臣坚信世上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哪怕只有一线生机,臣也认为这是可行的,一旦成功,能给大宋争取数年喘息之机,足以让大宋训练一支强军。”


第1014章 虞允文的战斗
  赵昚思来想去,觉得虞允文说得有道理。
  自己不出动,让明国人自己出动办事,出了事情也是你们明国人自己的问题,哪里能来找南宋的麻烦?
  你们自己刨了人家祖坟砸了人家饭碗,人家气不过,挖了你们的河堤报复你们,不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吗?
  成功了南宋血赚,输了南宋也不亏。
  这些逃难来的明国人除了政治价值之外没什么太大的价值,顶破天了能增加几百户的劳动力。
  但是他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种地都种不好,其他行业南宋也是卷得要命,这些人实在也没什么太大的用处。
  他们来的时候倒是有不少人携带了一些黄金白银作为在南宋安家的费用,但是这笔钱被地方官府敲走了不少,来到临安之后,他们基本上都属于一个需要官府接济的状态。
  赵昚当然懒得接济他们,花钱给他们吃喝,他们又不能提供给南宋什么经济价值,所以宣传热度过去之后能把他们给甩掉,倒也是不错的选择。
  这虞允文简直是甩锅高手,甩的赵昚非常高兴。
  于是赵昚低声道:“此事事关重大,不能被任何外人知道,你亲自去找那些明国人办事,注意千万不要被外人知道,连你们枢密院的同僚都不可以,知道吗?”
  “臣知道了,臣立刻去办!”
  得到了赵昚的首肯,虞允文坚定了信心。
  离开了皇宫之后,虞允文就出发前往那些明国逃难来的人们聚居的地方。
  一路上,虞允文想了很多。
  其实,这件事情对他而言,就等于是破釜沉舟了,他决定把自己放在一个必死的位置上,这样,就能义无反顾的冲锋陷阵,为大宋做点什么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继续浑浑噩噩。
  做了这种有伤天和的事情,自己肯定不得好死,这件事情进行的时候,不管有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有可能被发现。
  就算进行时不被发现,事后也有可能被明国人发现蛛丝马迹,或者干脆指鹿为马直接转移矛盾到南宋这边,南宋肯定要付出代价。
  他就打算成为那个代价。
  但是在成为那个代价之前,虞允文决定以必死的决心推动南宋的反腐行动,以必死的决心在临死之前带走一批贪官污吏,给南宋留下一线生机,至于他自己怎么死,他不在乎。
  反正被自己人杀掉也好,被赵昚送到明国被杀也好,反正都是死,死之前,他必须要疯狂一把,争取多带走一些人。
  他觉得任何一个改革者都该有这样的勇气,当年王安石的失败说不定就是他没有这种破釜沉舟的勇气,若是有这样的勇气,未必不能大破大立。
  自古以来搞改革的人总是凶多吉少的,这不要紧,关键的是改革真的推行下去了,那样的话就算是死也无所谓。
  当今满朝文武,几乎找不到有这种决心的人,就算是一心为国的陈康伯,也难免没有自己的小心思,这一点他看的很通透。
  陈康伯固然老成持重,但是没有改变现状的勇气,他和很多人一样,都沉溺于现状,觉得现状非常好。
  但是现状是很不好的,出了很大的问题的,必须要解决,若是不能解决的话,面对明国的攻势,南宋将没有还手之力。
  怀着这种决心,虞允文开始了自己的战斗。
  他觉得此事秘而不宣是最重要的,所以从开始到结束都不能有太多人知道,包括执行者都不能被人知道,所以他向赵昚要了一些宫廷里的宦官来办事。
  赵昚也愿意配合他,所以给他安排了二十个宦官帮他办事。
  二十个宦官全都很年轻,而且不识字,要他们的目的也不是帮虞允文拟定计划,而是帮他把那些明国逃难来的家伙们带到安全的地方接受他的个人问询。
  事关重大,所有参加到此事当中的人都必须要单独接受虞允文的问询,单独得到他的确认。
  一切都要亲力亲为,这样他才会放心。
  于是之后一段时间,虞允文白天在办公室内拟定破坏明国黄河大堤的行动计划,晚上在宦官们的配合下,在阴暗隐秘的城市角落里面试明国来人,以利益诱惑他们,让他们加入自己的行动计划。
  只要加入,并且实现目标,就能得到大宋在物质上的供给,可以拿到赏钱,可以得到房屋、土地,可以过上和过去一样的生活,根本不用像现在这样担惊受怕。
  而当他们流露出犹豫或者胆怯的情绪的时候,虞允文又会有意无意的威胁他们。
  大宋可不会平白无故花钱供你们吃穿用度,你们必须要成为有用的人,对大宋有用,大宋才会花钱给你们提供吃穿用度。
  懂吗?
  这些千里迢迢千辛万苦从关中、河东之地润到南宋的地主士绅们简直后悔的肠子都青了。
  早知道留在明国了,就算交出家业,也能拿到一笔算的过去的赔偿,能够继续生活在家乡,能够享受明国带来的和平稳定。
  现在钱没了,家业没了,家人也不全了,还要给人家逼着回去破坏黄河大堤……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过去的老爷、现在的难民,他们真的是不知道命运为何如此对待他们了。
  虞允文的办事效率很高,他很快就拟定了初步的行动计划,然后就开始斟酌思考一些细节问题,包括如何躲过明国边防,如何躲过明国的巡查人员,如何获得物资补给等等。
  经过对明国的初步了解,虞允文发现明国对人口流动管理的还是比较严格的,应该也有着较为完善的户籍体系,对于这样一个完善成熟的国家来说,忽然出现的不明黑户是不受欢迎且危险的。
  该如何将这样一群人送到明国境内,还需要小心斟酌并且思考。
  但是虞允文没有想到的是,他耗尽心血,在二月初十日初步完成了这个行动计划的内容设计,正准备进行进一步的细节调整。
  但是在二月十一日的上午,这份行动计划的梗概就送到了苏长生的手里。


第1015章 他们又行了
  苏长生看到这个行动计划的梗概之后,大为不快,一边把消息往中都送,一边就开始筹划对这个计划的针对性破坏。
  其实虞允文真的已经为这个计划的保密工作做了很多,包括用宦官不用文官,包括自己亲自操持这个计划、不用任何外人等等,这些方法都为这个计划的保密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问题在于只有他一个人有保密意识是不够的。
  枢密院作为一个大部门,本来就有很多人,现在权势又那么大,要办的事情更多,整天人来人往,又都是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大人物,这卫生问题就非常重要。
  所以枢密院从临安城内招募来的合同制清洁杂役的数量也是很多的,足足有一百多人,他们负责端茶递水、烧水劈柴、卫生保洁等等杂务,每天事情虽然简单,但也挺繁杂。
  苏长生往枢密院里面塞了四个第二行动组的密探,都是打着【不识字】【勤劳肯干】的旗号进去的,很轻松,只要确认是临安本地人就可以。
  当然了,这种低贱的杂役活计也不可能招募到认字的,这年头认个字就不是普通人了,哪个认字的会去给人家当清洁杂役呢?
  枢密院的杂役也是杂役。
  所以四个密探顺顺当当进入了枢密院,给老爷们端茶递水,清理卫生,每天也是累的连轴转,工作累,薪水低,开会的时候不住地抱怨,说这里的活儿实在是不好干。
  但是活儿不好干,情报拿到手却是实实在在的,有些时候他们就在清理垃圾的时候顺便瞟一眼,就能看到一些关于军事调度和征兵之类的情报,轻轻松松,没什么压力。
  虞允文已经算是把保密工作做到极致了,但还是没能逃过密探们的眼睛和名为【识字】的特殊技能。
  虞允文自己在修改计划的时候没有防备进来端茶递水打扫卫生的密探黄捷,黄捷一眼瞅见虞允文正在写黄河大坝和破坏之类的东西,心里一惊,记下了这个事情。
  当天晚上,他就潜入了枢密院,而当时枢密院看门守夜的卫兵正在打瞌睡。
  根据黄捷在枢密院工作多日得知的消息,原定一个时辰一次的夜晚巡逻和检查门锁等等规定操作基本上等于没有,被分配到夜班看守的士兵往往都会找个小屋直接一觉睡到大天亮然后走人,根本不巡逻。
  黄捷顺利潜入,轻车熟路的来到了虞允文的办公房间,轻松撬开门锁,在房间里面一阵翻找,给他在一个柜子里找到了虞允文的黄河大坝破坏计划。
  他把内容看了一遍,记下了一些关键点,然后把一切恢复原样,原路返回,顺利离开了枢密院。
  就和没来过一样。
  第二天上午,这件事情就被苏长生知道了。
  苏长生本身就知道那些侥幸活下来的地主乡绅们逃到了南宋请求政治庇护,但是他没想到居然有南宋官员会试图利用这些家伙去做这样丧尽天良的事情。
  一开始苏长生很生气,但是很快他就冷静下来,觉得南宋君臣有点搞笑。
  大明覆灭南宋,是计划之中的事情,是苏咏霖早就决定的事情,就算没有理由也会进行的,他们在这里计划来计划去为了给自己找不在场证明,可是大明覆灭他们,根本不需要什么在场证明。
  管你们有什么理由,时候一到,你们就得上路。
  不会因为你们没有对黄河大坝下手就宽容你们。
  不过他们这样做的行为还是非常丧尽天良的,所以苏长生觉得苏咏霖要是知道了这个消息,一定会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