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康伯在赵昚面前跪下,表现自己的决心。
赵昚点了点头,然后扶起了陈康伯。
“相公的心意,我已经很清楚了,未来的事情还要多多依靠相公了。”
陈康伯点头应诺。
接着赵昚又和陈康伯商议了一些明国见闻,得知了一些明国有而南宋没有的制度规章,得知了明国正在好端端运行的一系列政策。
深深感觉到危机的赵昚越发意识到对南宋的弊政进行变革的重要性。
外事商议完了,赵昚又开始和陈康伯商议让他头疼的内事——赵构。
“太上皇久居温州不愿回归,我派十一次使者前往迎奉,太上皇还是不愿意回来,他久久不愿意归来,于我而言,非常不利,他要的戏台我修了,连宫殿我都帮他一起修了,他还要干什么?”
赵昚深深地为赵构的不配合感到不满。
他是太上皇,一直待在临安外头,待在他不能直接控制的地方,这也让他感到非常的不安。
陈康伯作为知道内情的少数人,知道赵构和赵昚几乎已经撕破脸的关系,微微叹息,但是却不得不为赵昚思考解决方法。
因为不管怎么说,太上皇和皇帝分居两地,在南宋朝臣们看来,在天下人看来,就是皇家内部不和、内部争斗的意思。
这不仅有损皇家颜面,还会让有心人怀疑赵昚的皇位是否稳固,他的皇权是否能得到彰显等等牵扯到大是大非的问题。
陈康伯深深地明白这里头的道道,所以也十分郁闷。
“太上皇可能是受惊了,他年事已高,容易受惊,官家还是多多考虑这一点,然后太上皇的亲兵可能需要补足人数。”
“你是老臣了,有些话我就不藏着掖着了。”
赵昚郁闷道:“这不是新招募的八万兵准备给殿前司补充一下人手吗?跟他说了,他就是不回来,什么条件我都答应了,他想要的我全给他办到了,连他自己都提不出什么要求了,他就是不回来。
我现在怀疑他提这些要求不是为了考验我,他就是不想回来,他就是感觉临安城靠不住,我靠不住,守不住大宋江山,所以他要住在海边,住在温州,一旦有事,他随时能出海避难!”
赵昚的怨言让陈康伯感到吃惊。
因为这不是什么政治正确的话,在他面前,赵昚甚至都不掩饰自己对赵构的反感和不满。
“官家,这……”
“难不成,还要我亲自去温州接他回来?”
赵昚长叹一声,无奈道:“这却如何是好啊!”
陈康伯左思右想,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无奈之下只能建议赵昚多派人去迎接赵构。
一次不回来就再去一次,到最后可以直接派宰辅高官前去迎接,就互相拉锯吧,就看谁更能沉得住气。
反正各种晓以利害,死皮赖脸,就不信赵构不回来。
赵昚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采纳陈康伯的建议,准备开启死皮赖脸全方位不间断轰炸战术,以期尽快让赵构回到临安,继续营造父慈子孝的繁荣家乡,维护大宋以孝治国的政治正确。
而在国家事务上,赵昚正式下令让陈康伯全面提领军事,负责军队的招募、组建、训练和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军械的配备都交给了陈康伯全权负责。
第1007章 西夏的最后一次叛乱
因为赵昚的全面支持,陈康伯拥有了很大的权力,他非常感谢赵昚把这个权力交给他。
尽管在他之前已经有两任枢密院主官丢了老命,但是至少第三任周麟之安全的活了下来,所以陈康伯觉得自己也差不多是安全的。
他刚一上任就雄心勃勃的订立计划,为了支持赵昚八万人募兵计划,他组织枢密院开会商讨,连续工作数日之后,拿出了一个详实的募兵方案,得到了赵昚的首肯。
而在军事人才的选拔和吸纳方面,他一边支持赵昚的武举、官员内部选拔方案,也愿意将枢密院内有才华的官员提拔上位,给他们更大的权力。
比如他决定推荐虞允文出任枢密副使的职位,成为他的副手,因为他觉得虞允文有非常不错的军事才能。
虞允文非常高兴,反手又推荐了杨万里,认为杨万里也有很强的军事能力,应该担任高位,于是杨万里也被提拔为枢密直学士。
加上越来越多的军事人才的加入,陈康伯越来越高兴。
他感觉整个大宋的军事人才都被枢密院收罗在内,枢密院里全是人才,讲话又好听,本领又强,他在其中坐镇策划,简直是如鱼得水。
在这一波刺激振奋之下,赵昚赋予枢密院很大的权力,并且相当程度上有点恢复北宋初年皇帝单独和枢密院讨论军事而甩开文官政府的情况,使得枢密院的权势越来越重。
南宋的军事也因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振奋,新招募来的士兵在临安城周边的军事基地内日夜操练,颇有点中兴大宋的意思。
南宋“奋发图强”的档口,洪武四年十月,苏咏霖得到了坐镇西夏的周琳和姜良平送来的消息。
西夏国内最后的残存势力发起了一波叛乱。
据说是因为不甘坐视西夏沦为明国掌控并且最终被明国并吞的下场,西夏皇太后任氏暗中勾结一批依然掌握军队的西夏军官,试图让他们带兵前往兴庆府勤王救驾,为西夏的独立做最后一搏。
但是苏咏霖觉得不对劲,觉得任氏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情,但是平定叛乱还是必须的。
于是在洪武四年的十二月底,明军平定了这一波叛乱并且处决大量西夏旧军官、旧官僚之后,通过审讯得知这的确不是任氏主导的。
任氏没这个胆子,她只是一个深宫妇人,守着小儿子什么也不敢做,日日求神拜佛,只求一家人的性命得以保全。
真正做这件事情的还是那些不甘交出权势和利益的西夏旧官员、旧贵族、旧军官等等。
明国在西夏进行的一系列革命行动与改革深深地触犯了他们的利益,几乎将他们的利益全盘捣毁,不复存在。
于是怀着对明国的深深怨恨,他们隐藏愤怒,私下里不断串联、勾结,最后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反叛团伙。
这个反叛团伙主要由当时西夏一些较为偏远地区的行政长官和军事长官组成。
因为西夏的精华地区在宁夏平原与河套平原,明国也把重点放在这两个地区,在这两个地区大搞改造,偏远地区则暂时放下,维持现状,予以不变。
于是那些地方军政长官心有畏惧,感觉自己一定有危险,前途不妙,不如趁着明国腾不出手的时候发动逆袭,将他们的力量一举铲除,恢复西夏王朝的统治。
于是他们打着西夏王太后任氏和小国王的旗号,号召西夏国内的【忠贞爱国之士】奋起反抗,将明国人全部驱逐出西夏领土。
口号还是喊得震天响的。
而这个团伙之所以能够形成,主要还是明国对关中反革命势力的大清剿抽调了几乎整个西部的情报力量,以至于针对西夏的情报力量不足,从而使得这帮人得以串联。
但是随着关中局势的放缓,情报力量的逐渐回归,这些人的阴谋也就被发现了,虽然在发现的时候他们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状态。
不过当周琳和姜良平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倒也没有觉得很慌乱,而是觉得这样似乎也不错。
说实话,这些西夏边地的军政长官一直以来都是周琳和姜良平的一块心病,他们要都是老老实实的不乱来,清理他们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苏咏霖的目标是要吞并西夏,将其变为大明的河西行省,而这些边地军政长官的存在就是巨大的障碍,他们虽然一时安分,却不敢保证未来也一样安分。
现在可好,他们乱来了,瞎搞了,什么事情都做了,那清理他们也就是顺理成章名正言顺的事情,而且这样一来,大明的河西行省也就正式可以建立了。
叛乱发起之前,周琳和姜良平已经基本上搞清楚了他们的叛乱计划,然后就有了针对性的安排。
正在组建当中的河西兵团人数还不太多,训练也不是很完善,所以由关中驻扎的齐鲁兵团向河西兵团提供军事援助。
而苏咏霖觉得机会难得,于是又把刚刚整顿完毕不久的神机营派到了西夏,协助河西兵团剿杀西夏叛军。
何飞虎率领神机营进入西夏之后,也在河西兵团亮了相。
和之前剿杀造反地主武装不同,这一次何飞虎面对的虽然不是什么精锐之师,但也算是不错的职业军队。
双方在宁夏平原交手,面对骑兵、步兵、弓弩手齐全的西夏叛军,神机营展现出了相当不俗的野战能力。
在西夏叛军的骑兵还没有发起进攻的时候,何飞虎已经下令车骑将军炮开始发射了。
车骑将军炮虽然打不了开花弹,但是实心弹一样可以给西夏叛军造成损失,尤其是面对严密的军阵的时候。
一颗实心弹以直射角度轰然而至的时候,就像是伸手在平整沙面上划了一条线一样,把一个军阵给【划了一条线】,直接磨平了实心弹前进道路上的全部“障碍物”,也就是叛军士兵。
这种西夏叛军从未见过的可怕武器瞬间将西夏叛军的军阵给打崩溃了。
数十门火炮齐齐发射,数十颗实心弹裹着强烈的热浪轰然而至,如电闪雷鸣一般将他们的军阵划出一条条带着血色的“直线”。
不单单是步兵军阵被车骑将军炮轰击的要死要活,骑兵也差不多,骑兵军阵也被炮弹轰到了。
一颗颗炽热的铁弹转瞬即至,狠狠砸在地上,有的直接嵌入地面,有的还能弹起来给西夏叛军二次伤害。
虽然实际命中率不高,但是炮弹的威力依然强悍。
一炮之下,人马俱碎。
一炮的威力之下,人和马的破碎的尸体洒了一地,鲜红的腥臭的东西布满了整个战场,西夏叛军被这一轮轮炮击打的晕头转向不知所措。
五十门车骑将军炮连续五次的齐射之后,明军骑兵决然出击,火器方阵和正常步兵方阵也随之出击。
第1008章 春风不度玉门关
此时此刻,一片混乱的西夏叛军根本无法反击。
士兵因为遭到完全未曾见过的恐怖的火器打击而军心大乱,人心惶惶。
大量士兵鬼哭狼嚎着试图逃跑,他们看到了身边的战友被火器打碎掉的恐怖景象,以为他们被天神的法术或者妖魔鬼怪的妖术攻击了。
这种情况下,他们根本不能对抗明军的主动进攻,叛军的弓弩手甚至都没有放几支箭就崩溃了。
结果就是大规模后退逃跑,只有少数奋起反击,起不到什么作用。
叛军骑兵经过短暂的抵抗之后被明军骑兵全部歼灭,步兵被明军骑兵切断了后路,被两面夹击,还遭到了明军火枪手的正面近距离打击。
他们脸接铅弹,全军被明军火枪手打的血肉模糊,凄凄惨惨。
整整两万叛军,被五千神机营和五千河西兵团的军队在宁夏平原上打爆,全歼,是役,明军击杀西夏叛军三千余人,俘获一万六千余人,而明军自身仅仅战死三十六人,伤一百余人。
主要伤亡还是因为河西兵团那些没有真正上过战场的新兵们因为紧张所致,被急于逃跑求生欲爆棚的西夏老兵油子偷袭了。
神机营有一名骑兵战死,一名长枪手战死,剩下十几名长枪手、火枪手擦伤,或者是扭伤了脚。
与之相比,西夏叛军就死伤惨重了,那些被打的血肉模糊的就不说了,有些战场上发现的尸体甚至只是胳膊或者小腿被铅弹打断掉,但是人也是七窍流血而死。
还有很多叛军俘虏因为遭火枪的打击受伤,在被俘虏之后的数日内因为伤重不治而不断死亡。
神机营用全新的武器和战术在宁夏平原上大展神威,让姜良平和西北兵团的将领和士兵们也看到了火器的巨大威力和火器方阵的巨大潜力,姜良平顿时对火炮、火枪大为向往。
这场战斗发生在十月底,接下来一整个十一月和十二月上旬,神机营随着姜良平转战四地,前后六战,六战六捷,击杀叛军超过三千人,战果斐然,声威赫赫。
十二月十一日,叛军最后一个据点宣化府被神机营用火炮攻陷,最后一支叛军在逃亡沙州和瓜州的路上被明军骑兵追上,剿杀殆尽。
随后,五千名河西兵团的士兵和五千神机营随着姜良平踏上了前往瓜州和沙州的道路,并且准备将西夏领土最西端的沙州拿下,作为大明目前疆域的最西段。
沙州境内,还有着一座在史书中销声匿迹已久的雄伟古关,即玉门关,作为汉时西域通道的重要关隘之一,玉门关早在唐末就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重要性,西夏侵占河西走廊之后,玉门关更是彻底消失在了史书当中。
苏咏霖让姜良平带人寻找当年玉门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