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赚谁的钱不是赚呢?
在这样的情况下,《洪武政论》在南宋进一步流传开来,从五月初的几万本一下子飞跃到了八月底的十几万本,在京湖地区大面积传播开来,甚至还往川蜀地区进发了。
南宋朝廷组织的大规模焚书运动等于是焚了个寂寞,越焚越多了等于是。
当然,这件事情在九月份的时候被赵昚知道了一部分。
因为居然有人公开在临安城的一个酒馆里宣读《洪武政论》,说《洪武政论》写的非常好,说的很有道理,那些地主豪绅个个都是吃人鬼,就该被全部铲除。
朝廷也有问题,朝廷根本没有想过为民谋利,只是剥削和压迫,不断地欺压百姓,不断地给他们自己谋利,是十足的混蛋。
他还宣称自己家也是混蛋家族,家里的老家伙们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混蛋,明明家里有很多很多粮食,怎么吃都吃不完,但是出现灾荒的时候还是一毛不拔,一点都不给自家佃户。
佃户们饿得快死了,跪在主家门口求一口吃的,老家伙们还是不给,反而让家中恶奴出门用棍子打人,把人打的头破血流。
所以他宣称苏咏霖说的都是真的,这个体制太罪恶了,地主士绅太罪恶了,完全就是在吃人,他号召大家一起站出来反抗这种罪恶体制,把他们全都清算掉。
此事引起轩然大波,赵昚得知的时候震怒不已,立刻下令抓人,结果抓住的那个人居然是某五品朝官的儿子。
官员之子公开宣读《洪武政论》,还公开称颂苏咏霖的思想,揭露自己家族的罪恶,完全不把皇帝的封禁命令放在眼里,气的赵昚直接下令杀了他,还要把他的脑袋挂在城门口示众。
那个官员也因为此事遭到了赵昚的打击报复,被抄家流放。
后来审理的结果给出的解释是这个官员的儿子多次科举不成,名落孙山,因为科举失意所以对大宋朝廷怀有愤恨,一直都心怀不满。
而后骤然看到了《洪武政论》中队现行科举制度的反思和破灭,感觉像是找到了人生的明灯一样,顿时成为苏咏霖的拥趸,认为南宋罪恶滔天。
于是他才做出了这样的事情。
根据他自己的交代,他还想号召很多跟他一样的落第士子们一起研读《洪武政论》,从中找到让他们的人生重新焕发生机的办法,多少做点什么。
当他得知他要被杀死的时候,他完全不怕,哈哈大笑,指着负责审讯他的官员说他先走一步,在下面等着这位官员来和他作伴。
他被杀之后,手持的那本《洪武政论》被赵昚拿到手里。
赵昚惊讶的发现这不是他之前看过的明国正版,而是南宋本地出产的盗版。
由此,通过一番询问,赵昚才知道原来南宋本土已经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洪武政论》的盗版刊印团伙,正在把《洪武政论》大规模传向整个南宋。
因为正品贵,他们就搞盗版,乃至于大胆到了在临安城、在皇帝眼皮子底下搞,把灯下黑的觉悟发挥到了极致,要不是那个官员的儿子过于嚣张,这件事情什么时候被他知道也不好说。
赵昚气的牙痒痒,找来叶义问和沈该一顿痛骂,怒斥他们办事不得力,吓死命令,要求所有官员行动起来,让《洪武政论》在南宋绝迹。
赵昚因为《洪武政论》在南宋民间的传播而头疼的时候,北边大明内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在河东、关中等传统势力较为强大、大清洗没有过多涉及的地方,因为《洪武政论》和人民文学的诞生而产生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使得当地的传统地主士绅遭到严重冲击。
他们本来还心怀一丝幻想,觉得朝廷只是说一说,满足一下底层泥腿子们的幻想,可未曾想到朝廷真的站在泥腿子们的那边,真的决定要把说过的话付诸实践。
革命行动发起之前,地方官府、复兴会分部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和文明精神对当地传统士绅势力发去了最后通牒。
要么接受朝廷提出的【赎买】政策,交出多余的土地房屋等产业,主动配合官府进行土地改革,接受改造。
要么就等着迎接农民的怒火,转世重生,人生再开。
传统势力对此又惊又怒,惊怒之下,内部出现了三种声音。
一种声音是强硬派。
他们坚决不接受朝廷的任何要求,认为赎买那点点钱和白抢没有区别,从来只有他们白抢别人,没有别人白抢他们,所以根本不接受这种条件,立刻开始武装自己的佃户,准备顽抗到底。
一种声音是妥协派。
他们惊惧之下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和朝廷对着干,慑于明军赫赫军威与强大的武力,决定妥协,决定接受朝廷的赎买政策,朝廷要怎么做就怎么做,只要保全他们一家老小,都可以。
还有一种声音是逃跑派。
他们急切的找到强硬派,贱卖带不走的不动产给他们,找不到的话就干脆把不动产抛弃,最后把佃户们掠夺一遍,尽可能收集财富,然后把细软金钱收拾好,家人分批趁夜南下逃跑,想着逃到南宋境内寻求政治庇护。
三种声音代表三个团体,其中强硬派和妥协派的人数都不算最多,人数最多的是逃跑派,他们既不敢和明军对着干,也不想接受明国所谓的改造,和泥腿子们为伍。
尽管前路漫漫,他们也终究选择南下移民,投奔南宋,试图抵达南宋之后,在南宋境内重新开始新的人上人生活。
洪武四年六月以后,伴随着革命行动的正式开始,这三种情况普遍出现在了关中、河东之地。
于是苏咏霖的精力就有相当一部分投入到了这件事情当中。
他听说了强硬派的坚决抵抗,听说了妥协派的躺平任嘲,也听说了逃跑派的千里奔逃。
对于妥协派,没什么好说的,既然他们躺平任嘲了,那么也没有必要赶尽杀绝。
给他们一些钱,就用他们剥削农民的方式,用极少的代价从他们手中【购买】土地财产,给他们留下法律规定的土地,剩下的全部归公。
这些人还要定期前往村农会接受农会的再教育,全家族编入农会的行动体系之中,从今往后就要和大家一起劳动,一起出工,一起为美好家园的建设添砖加瓦。
他们再也没有任何特权了。
老老实实接受改造的,当然可以得到谅解,但是要是偷奸耍滑心怀不轨的,一旦被发现,绝对少不了律法的制裁。
他们全体都在列入名单,这份名单在当地复兴会组织手里掌握,定期检查,定期考核,对于他们的改造和监视绝不会松懈。
对于逃跑派,也很好对付,就按照叛国罪犯的方式来对付。
第965章 神机营出战
苏咏霖攻占中都之后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修路。
而为了掌控、调解人口流动且摊平道路建设维护成本,他也设置了路卡进行收费。
路卡不仅有收费功能,也有记录人口流动档案的功能,算是一个综合性的基层工作站,工作人员都是吏员,隶属于民政部。
地方需要派遣部分武装力量驻守路卡,负责路卡的安全保卫工作。
这样一来,但凡是正规安全的道路上,都有路卡和安全保卫人员盯着,没有官方签署的路引,是不可以通过的。
如果逃跑派人员选择走正规道路,绝对不可能不被路卡工作人员发现,从而被截胡。
当然这一点他们应该也知道,所以苏咏霖判断他们可能会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选择深山老林间难走的山路前进,并且昼伏夜出,避免被朝廷发现。
这样当然不是说不行,但也是危机重重。
这年头人类活动没有工业时代那么剧烈,自然环境还没有被工业化进行大规模不可逆的破坏,所以野生动物在人类聚居区以外的地方还是有相当大的数量的。
苏咏霖设置路卡收费的底气就在于此。
因为有路卡的正规道路是官方确保安全的,出了问题是要追究官方责任的,所以正规商旅哪怕缴纳一些路费也愿意走正规道路,图个安全可靠。
脱离官方道路,进入深山老林或者没什么人走的山野小路,鬼知道那些地方有没有大型食肉动物?
豺狼虎豹之类的食肉猛兽在这年头的野外数量可不少,逃跑派选择走深山老林逃亡南宋,本质上就是亡命之旅,而对于食肉动物们来说,无异于送餐上门。
而比起食肉动物来说,更恐怖的事情在于迷路,这年头山路也没有经过什么正规开发,也没有多少好心人愿意做个路标给他们指路,罗盘之类的方向工具也没有普及到民间。
所以一旦在深山老林或者山野小路间迷路,基本上就等于死亡。
而且说实话,苏咏霖很难发动额外的力量大规模搜捕这些亡命之徒,能把朝廷力量随着路卡的设置而延伸到明国的角落,已经不容易了。
只能说他们要是能扛住深山老林里的食肉猛兽和疾病、饥饿与迷路的打击,然后成功逃到南宋,也算他们命不该绝,让他们多活几年倒也无妨。
妥协派和逃跑派的应对都是顺理成章的,没什么难度。
至于选择武力抵抗的强硬派,当然是坚决打击。
地方官府和复兴会分部以基层农会和村民自卫队作为主要发起革命的力量,组织武装力量对负隅顽抗的地主士绅武装进行坚决打击。
既然反抗,就等于自绝于朝廷、人民,没什么好说的,全部剿灭,全部铲除,一个不留。
地主士绅们自以为自己有强大的武装力量,自以为自己的群体人数众多,且遍地开花,还有农庄作为小规模军事要塞,可以让官府力量疲于奔命,不能消灭他们。
但是他们错了。
反而是他们陷入了汪洋大海之中,不断地被袭击,不断地被打败。
七月份和八月份,几乎每天都有地主士绅武装被农民武装剿灭。
而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地主士绅武装,则相对而言多一些麻烦。
因为他们拥有一些防御力较强的庄园,真的堪比小型军事堡垒,内部则用大量金钱笼络人心,而当地农会力量偏弱,不足以快速剿灭他们,以至于拖成了持久战。
这样的例子在关中地区出现的比较多。
苏海生指挥的齐鲁兵团为此投入部分兵力帮助农民们消灭这些势力较大的顽固分子。
听说这件事情之后,苏咏霖感觉这或许是个练兵的好机会。
他的火器部队成军已经快半年,火枪手人数扩充到了三千,重型火炮数量超过五十门,轻型野战炮数量超过二百门。
整个火器部队的规模已经初步成型,与传统兵种的配合训练也训练的不错,缺的反而是实战经验。
于是苏咏霖一声令下,将刚刚组建完毕的神机营送入关中,进行实战,积累实战经验。
火器初成,难以独立挑大梁,所以苏咏霖设置的神机营就包括一千火枪手、一千长枪手、一千弩手和一千刀盾手,除了这四千人之外,还配备了五十门轻型野战火炮和炮组五百人、骑兵五百人。
所以一个野战神机营是五千人的编制,但是其中真正的火器部队只有一千五百人,而剩下的三千五百人还是冷兵器肉搏部队。
苏咏霖认为这样的配置是比较合理的。
火器主要负责打开局面,而真正决胜和扩大战果的还是肉搏部队,只是说火器部队的存在给了肉搏部队极大地帮助,也能极大地降低肉搏部队的损失,间接提高战果。
这个全新组建的神机营被苏咏霖用全骡马进军的方式快速运入关中地区,用关中地区较多的顽固地主士绅势力来练兵。
八月二十七日,神机营的五千部队和大量装备运抵长安,在长安城完成了集结。
统领神机营的是苏咏霖亲军虎贲军出身的年轻将领何飞虎,他被任命为神机营指挥使,搭配神机营指导员林思远,统领整个神机营。
一般来说明军一个营的编制只有五百人,但是神机营作为特种部队,编制大大超出,所以领兵将领的军阶也远超正常营指挥使。
于是苏海生亲自前往长安城视察了这支【使用全新制式火器的锐利部队】。
视察神机营的时候,神机营全体列阵,威风凛凛,苏海生发现这支部队铠甲精良,全副武装,一看就是了不得的精锐。
不过他发现大部分人还是使用传统兵器,只有少部分人使用传说中的火枪和火炮,整个队伍与其说是神机营,更像是混编部队。
“这就是火枪?”
苏海生从一名士兵手里接过了制式火绳枪,摆弄几下,好奇的询问何飞虎道:“陛下说,火枪的威力远大于弓弩的威力?”
“准确的说,是击中敌人的火枪弹药的威力远大于击中敌人的箭矢的威力,火药爆炸产生的巨大能量,远非弓弩所能比,所以只要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