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5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构逃跑的当下,赵昚的不安前所未有的强烈。
  想起之前的某些事情,他一方面派人严密监视生活在临安城内的赵佶的儿子们,一方面又在谋划着挽回一切的作战行动。
  因为战争而失去的东西必须要通过战争夺回来,否则,就回不来了。
  他急切的需要一场胜利来稳定人心,否则他真的害怕蜂拥而起的造反者会让他的王朝覆灭,让他的地位坠落。
  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加恐怖?
  周麟之对此无可奈何,他不敢劝诫赵昚,他害怕自己的劝诫会让自己成为下一个史浩或者张浚。
  但是负责财政的沈该倒还好,他觉得被杀的是枢密使,其他职位到底还是安全的。
  所以当赵昚决定再次发起进攻的时候,沈该是相当的崩溃。
  刚打了一场败仗,屁股还没擦干净就又要开战了?
  不会吧陛下!
  “陛下,当前的国库状况实在是不容乐观,要花钱的地方太多,真的经不起再来一次的征战了,而且之前两次作战已经耗费太多地方的储备,眼下是真的打不起来了!”
  沈该拼命进谏,希望挽回赵昚的想法。
  但是赵昚已经听不进其他的意见了,他变得敏感而暴躁。
  他要求沈该开征新税,以新税的税款发起战争,不管用什么手段什么名目都可以,但是,必须要足够开战。
  “苦一苦百姓,背上骂名也不要紧,要紧的是立刻平定叛乱!尽快平定叛乱就能尽快恢复和平,难道你们真的要眼睁睁看着贼匪在江南西路裂土称王吗?!”
  沈该无话可说,只能听从赵昚的要求,开始研究怎么开征新税。
  只是研究来研究去,感觉很多地方的老百姓已经被税收折腾得苦不堪言,继续加征,怕是要闹出乱子,造反。
  到时候不就是雪上加霜吗?
  沈该十分无奈。
  赵昚又传令对吴拱和鄂州、汉阳军官员进行分别处置,再传令给姚仲,让他率领三万人的大军进驻武昌,做进一步的战争准备。
  同时,赵昚又派人去迎回赵构。
  虽然他和赵构已经没什么父子之情可以说了,但是赵构作为太上皇总是待在外头,还带着军队,这让他非常不安。
  根据最新的消息,赵构已经以火箭般的速度东狩到了台州临海县,据说下一步是要去温州,打算情况再不妙的话直接出海,在海上等待最后的结果,就和当年被金兀术追击那样,逃到海上等待事情平息。
  他现在正在下令温州刺史为他准备船队,就等着具体的消息呢。
  好家伙,还能这样的?
  赵昚对于赵构已经无话可说,只是希望他能尽快回来,不要继续耽搁了。
  解决掉了这些事情之后,赵昚便投入到了无休止的擦屁股行动之中,为了这场战争中所遭受的损失而进行苦逼的劳动。
  他真的觉得自己好累,好疲劳,什么事情都打不起精神,除了吃饭还能感到些许的快乐,连交公粮都变得索然无味。
  他每天从早忙到晚忙的头都要炸了,晚上只想睡觉,是真的连头都抬不起来。
  偏偏那些后妃根本不体谅他的辛苦,不体谅他的无奈,个个都打扮得花枝招展,一见到他就恨不得立刻把他往床上拉。
  这些女人分明就是想要利用他让她们怀孕,然后靠肚子里的孩子获得富贵。
  和一群自己根本不喜欢的女人生活在一起,做这种完全感觉不到快乐的事情,真的,真的让他非常疲惫。
  他连一个可以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一个可以交流情感和倾诉疲惫的人都没有,每天就像是面对一群只知索取不知道回报的白眼狼一样,空虚寂寞冷。
  他只能继续把全部的快乐寄托在美食身上,追求更加极致的美味,觉得唯有美食不会辜负他,每天吃饭是他唯一期待的事情了。
  各方势力都不安稳的这个冬天伴随着洪武四年的春节到来而告一段落。
  新年伊始,赵玉成就得到了徐通的报告。
  说他成功完成了大反攻和恶心赵官家的任务,不仅击败了戚方的部队、俘虏了戚方,还带着四千军队奔袭临安,一口气打穿南宋腹地,把南宋朝廷和皇帝狠狠地羞辱了一番。
  他派人把戚方送到了南昌,而他自己留在建昌军当地处理战后事宜——据他所说,虽然他取得了很大的战果,但是军队损失颇大,他需要处理军队的战后事宜。
  同时他建议赵玉成,虽然这场反围剿战役获胜,但是农民军战斗力不如宋军精锐的弱点暴露无遗,他建议赵玉成不要执着这个看似很好的机会向外进军,那会出问题的。
  因为宋军还有一支精锐。
  姚仲的部队。
  这支部队还没有上战场,而农民军必然无法与之野战争锋。
  在水军尚且无能的情况之下,在水网密布的京湖地区和这支部队争锋,无异于自取灭亡。
  徐通和他的指导员共同建议赵玉成抓紧时间大练兵,并且组织复兴会基层组织一起搞大生产运动,一定要搞好春节之后的春耕,这对于农民军的可持续战斗意义非凡。
  这封信随着戚方的到来一起送到了赵玉成手上,赵玉成读过之后,赞叹徐通的冷静和理智,认为他刚刚取得如此大的胜利却没有骄傲反而进行了反思,这是非常可贵的品质。
  拥有这种可贵的品质,在未来,徐通一定会成为大明国优秀的名将之一。
  与此同时,赵玉成也认可徐通的建议,因为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仓促成军的农民军在专业水准上的缺失。
  林寻的战死给了他很大的刺激,让他收起了轻敌之心,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苏咏霖那句【在战略上轻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的话。
  敌人整体可能非常愚蠢、衰败,但是落实到具体行动单位的时候,一样会因为出现特别能打的敌人而造成战术上的失误。
  这一次幸亏老天爷和南宋的官僚们帮了忙,这一战要是在春天开打,后果如何,那还真不好说。
  但是南昌大概率是守不住的。


第932章 招安?
  怀着强烈的警醒之心,赵玉成拎着戚方,开始给聚集在南昌的部队进行新一轮的灵魂洗礼,增强军队的觉悟。
  与此同时,通过建立农会、分发土地的手段,激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本年度的春耕打下坚实的基础。
  赵玉成越是行动,越是感觉到这个【农民军——农会】的二元军政体制效率太高了。
  除却无聊的中间环节,直接对基层单位下令,直接执行,效率很高。
  有些地方人多,所以设一个乡农会的上级机构,有些地方人少,直接村农会统筹完事,立刻下令,立刻执行,立刻汇报,做得好可以很快汇报,做的不好也可以很快汇报,效果很好。
  所以说当年苏咏霖是怎么快速发展起来的呢?
  当初赵玉成不明白,现在他自己搞起来,就明白这一套流程该怎么发挥作用了。
  主要也是南宋对这些农民压迫的太狠,赵玉成只是废除一些不合理的苛捐杂税,因为战争因素而需要的农税依然比较高,但是却也得到了农民的坚决拥护。
  军队在前面打仗,他们在后面运送粮草。
  天冷了,他们在农会的组织下给军队织厚实的衣物保暖。
  农民军和宋军作战的时候,基本上没有因为后勤问题而受到什么限制,比起宋军的状况来看,实在是好的太多了。
  这个体制非常适合这种战争状态,可以快速完成战争动员,甚至让最近开始学习历史的赵玉成感觉这有点类似战国时期秦国的耕战军功体制,一样爆发了强大的动员力。
  不过二者还是不能混为一谈,只能说部分效果相当,因为赵玉成可不准备全面限制农民的人身自由,并且强力剥削,也不打算强征全体农民入伍,搞总体战。
  他拿走的终归是少数,留给农民的是多数。
  农民也还没有那么高的政治觉悟,主要还是看利益,他们也不傻,会做比较,用脚投票,谁的政策好就跟谁走,在谁的治下生活好就跟谁走,这是显而易见的结果。
  洪武四年的正月初一当天,他给全军放了一天假,休息一下,吃点好吃的,庆祝新年。
  而后,从正月初二开始,全军就开始了正常的军事训练和文化学习日程,再不停歇。
  与此同时,赵玉成积极派人探查鄂州方向宋军的动向,时刻警惕着宋军可能再一次发起的进攻。
  毫无疑问的是,如果宋军还要再来,他将毫不犹豫的与之战斗到底,拼尽全力。
  洪武四年二月初,赵玉成正在安排来年春耕的事宜,但是忽然得知军事情报,说宋军数万人进驻武昌县,意图不轨。
  与此同时,天网军的消息也准时送到,说宋帝赵昚下令宋川蜀大将姚仲领兵四万人进驻武昌县,准备再次讨伐农民军。
  赵玉成瞬间紧张起来了。
  他立刻传令整个农民军刚刚完成再次整编的四个师,将这个消息通报全军,让大家赶快做好战争准备。
  战争随时随地可能再次爆发。
  整个江南西路农民军辖地需要立刻进行战争动员,大军必须要进入一级战备。
  虽然很不甘心,但是今年的春耕任务显然是会受到影响的,这非常不妙。
  不过正当赵玉成传令战争动员并且担心未来发展前途的问题的时候,他得到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因为明国河南兵团在边境的大规模演武行动,南宋朝廷急令姚仲率领军队主力北上襄阳以为防备,并且立刻派人前往开封进行交涉,寻求明军进行大规模演武的原因。
  于是这次讨伐作战无疾而终。
  赵玉成安全了。
  赵玉成大喜过望,还没等他主动询问是什么原因,天网军方面就把消息送到了。
  因为南宋朝廷十分混乱,他们很容易就“打听”到了南宋方面这一次的战略行动目标和发起方式,探知到了具体消息之后立刻把消息送到了中都。
  中都方面苏咏霖也快速做出了反应,下令给河南兵团司令官张越景,让他立刻调动河南兵团边防部队展开大规模演武行动,以此吸引宋军的动向,试图帮农民军吸引一点宋军的兵力,多少也算是减轻一些压力。
  但是他们没想到赵昚那么恐惧明军,明军只是稍微动弹一下,他就直接让姚仲带着主力军队去了襄阳布防,直接放弃了进兵南昌。
  赵玉成还能怎么办呢?
  当然是狂喜了。
  他再一次感觉到抱大腿是那么的美好,大腿是那么的粗,稍微动弹一下就能让宋人惊恐万分,直接放弃了讨伐作战。
  所以这段时间就能快速舔伤口,恢复实力,加强整训,等最艰难的时刻撑过去之后,南宋休想再为难他。
  赵玉成的喜悦,赵昚是感觉不到的,他只能感觉到强烈的恐慌不安。
  明军突然的异动让他不知所措,十分担心,不知道明军是不是又一次打算南下进攻他了。
  这个时候明军要是南下,不就等于要他的命吗?
  而且明国不是在大修黄河吗?不是在吞并西夏吗?那里有那么多的精力再次开战?
  他们就不能消停消停吗?
  赵昚又是生气,又是恐惧,顿感孤立无援,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一直到二月中旬,赵昚才得到消息,说明国方面给出的解释是惯例集训,并没有出征南侵的意思,南宋是大明属国,大明怎么会无缘无故讨伐属国呢?
  河南兵团司令长官张越景还笑着拍了拍南宋使者陆游的肩膀,让他不要多心,还是好好回去办事。
  “听说南朝正在遭遇内乱,还是希望你们尽快平定内乱啊。”
  张越景说这话的时候的表情乍一看上去很正常,但是陆游总感觉张越景的表情饱含着浓浓的恶意。
  是我的错觉吗?
  陆游不知道。
  陆游回朝之后把消息告诉了赵昚,赵昚内心稍安,但是再问襄阳,却得知明军还在进行演武,全军整备,处于战时状态。
  若要出击,别的不说,就算没有大规模后勤,直接进攻襄阳也并不难。
  而襄阳对于南宋来说是京湖战区北方屏障,一旦失去襄阳,等于京湖战区门户洞开,明国大军就可以长驱直入,京湖战区将瞬间陷入恐怖的局面,南宋极有可能被一刀两断。
  所以只要明军不停止大规模演武行动,襄阳地区的战备始终不能放松。
  至于张越景的话?
  两次被兵临城下的赵昚实在是无法相信。
  于是他始终不能下令让姚仲率领大军回去剿灭江南西路的农民军。
  他心急如焚,生怕江南西路再次闹出什么事端,这样,他将腹背受敌,十分难熬。
  面对如此局面,叶义问、周麟之、沈该等高官束手无策,赵昚这才后悔自己杀掉了给他提供过很多有效建议的张浚和史浩。
  但是这两人已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