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5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主将的带领,亲兵们无不奋勇作战,以步制骑,硬生生打死了十多个宋军骑兵。
  奈何宋军骑兵越战越勇,高猛的军阵被两面夹击,损失惨重,即将崩溃。
  关键时刻,赵玉成亲自带兵来援。
  他指挥两个旅的军队从左右两翼包抄,准备将这支宋军连同那支凶悍的骑兵在一起来一个反包围。
  看到这个架势之后,吴拱心凉了半截,意识到这支农民军很顽强,没有被之前的战败打垮,还有继续战斗的勇气。
  没办法了。
  吴拱只能硬着头皮立刻下令自己这边的后军和中军投入战斗,和农民军的援军展开激烈战斗。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赵玉成总觉得这支后面跟上来的宋军主力不怎么强悍的样子,反而有点像是被自己这边的士兵压着打的架势。
  倒是最开始和高猛所部激烈对战的那支军队依旧顽强,顶着被包围的威胁奋勇作战,大量杀伤了农民军。
  战场一片混乱。
  双方谁都奈何不了谁,赵玉成急切,又投入了自己的亲卫骑兵两百人,让这两百人奋勇冲击宋军骑兵,不求击溃,但求拖住,给其他的军队一点机会。
  但是这个任务也挺难的,吴拱的亲卫骑兵悍勇善战,虽然人数不多,但是战斗力极强,赵玉成的亲兵不是对手。
  战况越发焦灼,赵玉成却始终不能奈何宋军。
  直到雪越下越大,甚至可以遮蔽视线、这仗已经完全打不下去了的时候,宋军和农民军双方很有默契的同时鸣金收兵,互相退却,脱离战场,没有继续追击。
  赵玉成感觉自己可能错误判断了宋军的形势,宋军内部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这一战农民军打的很英勇顽强,但是宋军一样很英勇顽强,双方拼了一个五五开,谁都没占到便宜。
  赵玉成比较内疚,觉得因为自己的误判使得军队无功而返,还损失了一些人马,他觉得自己需要开会做一下自我批评了。
  而吴拱却发自内心的感谢这场大雪,因为如果没有这场大雪使得这场肉搏战打不下去,他的军队一定是率先崩溃的那一支。
  因为回到军营之后就有很多士兵瞬间崩溃,不顾军纪往帐篷里面跑,显然是冻到一定的地步了。
  眼下最重要的已经不再是这场战争了,这仗打不下去了,能不能活着回去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吴拱开始着手安排撤退事宜。


第928章 我已经看到吴拱的死期了
  对于这场战争来说,若要撤退,当然要赶在农民军还没有发现的时候。
  若是在湖边,他就可以直接乘船离开这里,而不需要担心会被死死咬住。
  可他现在偏偏在南昌城外,且通往鄱阳湖的水道被农民军封死了,他无法迅速撤退,只能靠两条腿。
  现在军中起码有五千多伤病员,且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之中,若是把他们都带上,这个速度肯定快不起来,到时候万一农民军发现了,一路追击,届时等待宋军的就是全军覆没。
  他这个主将都要完蛋。
  若要快速撤退,就必须要舍弃这些伤病员,把他们留在这里,让他们自生自灭,面对农民军锋利的刀锋。
  这样做合适吗?
  吴拱最开始有些犹豫,因为这群伤病员中也有不少与他一起从川蜀过来换防的老部队,他对其他军队这样搞无所谓,但是对自己的老底子还这样搞,似乎不太合适,可能会失去人心。
  但是他很快就想到了他名义上的父亲、实际上的兄长吴玠曾对他说过——慈不掌兵。
  作为一个统帅,必须要在关键的时刻做出最符合整体利益的行动,而不能因为一时的妇人之仁毁了一切,他必须要保全最大限度的力量,哪怕为此舍弃一些什么。
  壁虎断尾求生的意志是他应该学习的榜样。
  这个世界是残酷的,若要挣扎求生,就必须要残酷起来,没有诸葛亮的能耐,就别以为自己能击杀追击的张郃,撤军还是要老老实实的做好周密的计划,不允许任何波折。
  吴拱一个人思考了很久,最终做出了这个决定,决定要讨伐。
  宋军被命令趁着雪夜悄悄撤退。
  冒着鹅毛大雪,宋军各部开始了秘密行动,全面北撤,去湖边找船,快速乘船离开这里,实现成功大撤退。
  尽管他们将抛弃五千多伤病员不能带走,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必须要这样做才能让更多人活下去。
  北撤的消息层层通报的时候,有人不愿意抛弃自己的同乡、朋友、战友、部下,吴拱没有理睬,出动亲兵强制要求全军北撤,如有敢于违抗者,定斩不饶。
  还真有人不愿意走,最后被当场击杀。
  冒着热气的尸体无声地告诉所有人,要么走,要么死。
  为了活下去,为了更好地活着,吴拱成功率军撤退,冒着茫茫大雪一路北撤,抛弃了好几个军营的伤兵、生病的士兵,放任他们在寒风瑟瑟中苦苦挣扎。
  他们走了,剩下来的人被抛弃了。
  而当这些伤兵和生病的士兵终于意识到他们已经被抛弃的时候,是相当悲愤的。
  他们惊慌失措,并且破口大骂,对吴拱恨极了,骂他的祖宗八代,咒他不得好死,并且同样试图往北逃跑,不愿意被丢在这里死掉。
  但是他们的身体太虚弱了,根本跑不了多久,很快就倒在了冰天雪地之中,更没有人能够帮他们从冰天雪地之中爬起来继续向前,于是他们的结局便是显而易见的。
  赵玉成经过一次不成功的试探之后,作了检讨,但是他并未放弃扭转战局的希望,部下们也依然信任赵玉成。
  全军整顿一天之后,雪停了,赵玉成便派出侦察兵侦查宋军军营的情况,想看看宋军有什么动静,这才发现不对劲。
  宋军军营里的雪太多了,几乎没有清理的痕迹,都快要把军帐压垮了,也看不到一个守卫的卫兵,看不到巡逻岗哨,这不正常。
  难道……
  他们撤了?
  赵玉成短暂的犹豫了一下,便立刻派高猛带兵出城,直接越过宋军大营一路向北,追击宋军。
  而赵玉成自己则亲自带人查看宋军军营并且派兵清理军营内的积雪,想看看军营里还有点什么能用的东西。
  他这才惊讶地发现这座军营里已经没有活人了。
  等最后把积雪清理的差不多之后,出现在赵玉成和农民军士兵眼前的是惨绝人寰的场面。
  大部分军营内都是没人的,只有位置靠后的几座军营有人,大抵是伤兵营。
  但就是这里,场面十分骇人。
  清理掉营帐周边的积雪,掀开帘子往里看,看到的全都是躺在地上睡着稻草盖着破杯子的冻僵的尸体,军帐里极为阴冷,没有一丝温度。
  有些营帐周边就全都是尸体,看着尸体都是朝着外面的方向倒下,而军帐内有些床铺就没有人,大抵是这些人在离开军帐之后没过多久就抵御不了严寒,冻死了。
  从军帐门口开始,一直到军营的出口处,长长的一条直道上,躺了一长条的宋兵尸体,身上没有伤口,身体僵硬,显然是被冻僵而死的。
  他们想要离开军营,但是没能成功离开,就冻死了。
  这些宋兵是怎么回事?
  撤退的宋兵到底做了什么?
  难道是抛弃了他们?
  赵玉成不清楚。
  第二天一早,高猛低着头带兵回来,说没追上宋兵主力,倒是抓到了一批因为各种原因没跟上主力撤退脚步躺在路边上等死的宋兵,大约五百多人。
  高猛就把他们作为战利品带回来了。
  看着他们冻得瑟瑟发抖只剩半条命的样子,赵玉成下令给他们衣服穿,给他们姜汤喝,把这五百多人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
  然后这些半死不活的宋兵俘虏就集体跪在赵玉成面前感谢他的救命之恩,一边哭,一边把赵玉成想知道的事情告诉了他。
  因为其中甚至还有几个是负责军需供应的军需官兵,所以赵玉成知道的比较详细。
  吴拱抛弃了所有伤病员。
  因为后勤不力,这支宋军的过冬物资非常差劲,很多都是次品,根本不能御寒,所以从之前气温骤降开始,宋军就开始出现大量士兵感冒发烧,失去了战斗力。
  且随着天气越来越冷,这样的病人越来越多,很快上千,趋势根本控制不住,吴拱却不能解决这个事情,最后终于到了下雪天,吴拱担心继续下去宋军会全部冻死,于是就决定撤兵。
  可当时已经有五千多人病的挺严重,躺在床铺上起不来,他们是撤退的累赘,吴拱决定放弃他们,带着健康的和病情比较轻还能跑动的士兵离开这里,北撤。
  吴拱带走了全部的口粮和能用的物资,把超过五千人的伤病员都给抛弃了。
  而这些人在冰天雪地里苦苦挣扎,又没有饭吃,也没有水喝,更没有药,想来他们的结局就是在冰天雪地之中,在饥寒交迫之下,悲惨的死去了。
  赵玉成和农民军的一种军官指导员听后,默然无语,然后带着这五百多人去看被他们打扫干净的宋军军营。
  看着冻病而死的五千多宋兵,这五百多人哭的声嘶力竭,全都跪下了,似乎是在向死者们请罪,希望得到死者的原谅。
  望着这样一幕,赵玉成深有感触。
  “虽然有古训说慈不掌兵,将军应该控制自己的感情,为了胜利,可以放弃很多东西,但是我始终觉得一个残酷的只为了胜利而战斗的将军是不能长久的。
  慈不掌兵,说的或许并不单单是要将军一定冷酷到底,这其中的尺度,或许是将军应该去仔细衡量的,而不是单纯的因为四个字抹杀掉全部的情感,成为杀人机器。
  吴拱固然善战,但是自此之后,还会有人信任他吗?还会有人愿意跟随他一起作战、同生共死吗?或许会因为命令而跟随他,却绝不会在危难时出手相助,所以,我已经看到吴拱的死期了。”


第929章 赵昚显然已经是一个学会甩锅的成熟帝王了
  感慨过后,赵玉成下令把这五千多冻僵的宋兵全部火葬。
  然后他决定在这里竖一座碑,记录一下这件惨绝人寰的大事,让后人铭记战争的残酷、将军的冷血和官僚的可恨。
  至于那侥幸活下来的五百多人则再也不愿意回去,全都跪在赵玉成面前请求加入农民军,誓死为他而战。
  “你们如果决定改邪归正,那就说明还有救,我们不会放弃你们,但是你们要记住,你们不应该为我而战,也不需要为了某一个人而战,你们需要为一种理念而战,这个理念,你们之后会清楚。”
  赵玉成的话虽然有点谜语人的作风,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这五百多人是再也不会愿意回到宋军那个可怕的团体之中的。
  没有什么比近在眼前的地狱更有教育意义。
  经历过残酷的抛弃,他们已经对宋军这个集体失望透顶了。
  随着吴拱的全面撤退,这一场江南西路的“剿匪作战”再次以宋军战败、农民军战胜而告终。
  虽然之前得到的情报里还有川蜀大将姚仲的登场,但是就目前散出去的情报人员的消息,姚仲已经抵达京湖战区,却没有继续进军的架势,想来因为吴拱的退却,这一战就算是大罗金仙来了,也不能改变什么。
  所以很干脆的,姚仲就没有继续前进了。
  赵玉成在战后清理了战场,统计了损失,统计了战果,得知自己这边付出了差不多五千人的伤亡数字,其中战死者就非常之多,可以说是死伤惨重。
  精锐宋军的战斗力还是能给农民军带去很大的杀伤的,这一点必须要承认。
  但是或许是老天垂怜,或许是他们自己的骨头太硬,命太硬,战斗力占据优势的吴拱到底没能消灭他们,本身也损兵折将。
  这一战,到底还是胜了,赵玉成终究把吴拱击退了。
  自己这边的战局稳定之后,吴拱就开始关注南边徐通那边的战局,担心这水太深,徐通又太年轻,不知道他能不能把持好战线。
  不过这纯属多虑。
  很快,南边就传来消息。
  戚方被俘获了,戚方所部大军四万人基本上全军覆没,战死者甚众,光是被俘虏的就超过两万人,徐通的第二师战果颇丰。
  赵玉成甚至进一步得到徐通展开了大反攻的消息,得知徐通已经带兵杀到了金华县,一路只靠四千兵马就获得了全胜,南宋腹地被徐通直接打穿掉,南宋地方官府一点反抗能力都没有。
  赵玉成为此感到十分惊喜,也颇为惊讶。
  惊喜的当然是他一手提拔的徐通没有辜负他的期待,打得比他还要好,他只是堪堪和吴拱打了平手,甚至可以说是落于下风,老天爷和坑爹的南宋官僚帮了他,让他获胜。
  徐通可是实打实的获得了巨大的胜利,还主动反击,一鼓作气打穿了南宋的腹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