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从命令下达到物品到位,是需要时间的,在南宋这批官僚的操持之下,这个时间可能会无限延长。
吴拱也知道需要等待,只能让士兵换上提前准备好的冬装用以御寒,以此对抗越发下降的气温。
但是随后几日,情况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愈演愈烈。
大量士兵因为寒冷而感冒、发烧,生病者越来越多,以至于吴拱不得不中止作战计划,把很多兵营用来充当临时的伤兵营。
然而宋军中缺少军医,两万多人的大军只有二十七名军医,忙吐了都管不过来。
吴拱一边焦急地派人回去催生姜和药品,一边亲自调查士兵们为什么病了那么多人,难道是瘟疫?
不应该啊,如果是瘟疫的话应该早就死人了,且所有人有一个算一个都跑不掉。
可为什么同住一个军营的人还有完好无损活蹦乱跳的呢?
吴拱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某天吴拱巡视军营到了某处,眼见一名穿着冬衣的士兵嘲笑另外三名穿着冬衣的士兵怕冷、没用。
看着那个士兵趾高气昂的样子,还有其他三人缩着脑袋的一脸怂样,他灵光一闪,一个健步冲上前去把这四人的身上的冬衣全都撕破一个口子,一看之下,顿时恍然大悟。
第926章 官僚凶猛
原来,那个嘲笑人的士兵所穿的冬衣内的填充物是实在的粗麻和绵絮,量大,保暖。
如此,他自然不会觉得冷。
而另外三人身上的冬衣内的填充物居然是些许芦絮,一些破布,一些破旧纸张,还有被碾碎的芦苇杆子。
就这样在外面缝上一层布,使之看起来饱满,与良品冬衣没什么两样,实则这样的劣质品完全不能起到御寒的效果。
吴拱和距离他最近的亲兵们穿的都是自己带来的厚实袄子,不仅有绵衣,还有裤子,靴子,帽子,甚至是手套,配备十分齐全,所以感觉不到寒冷。
但是其他士兵们就不一样了,尤其是穿着这样劣质冬衣的士兵。
一阵带着水汽的冷风刮过来,能把他们吹走半条命,身上就跟有蚂蚁在咬一样,生疼,若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待上几个时辰,那真是整条命都没了,魂都能给吹出来。
吴拱意识到问题所在,便立刻来到军营仓库看了看还没有发下去的冬衣。
他下令亲兵们把这些冬衣挑一百件出来,撕开外面的那层布,看里头的填充物到底是什么。
最后发现其中九十四件都是劣质品,里头充斥着没有什么保暖作用的芦苇杆子和破布,只有六件能起到御寒的效果,是良品冬衣。
吴拱顿时就意识到他被后方管理后勤的官僚们给坑了。
这些军装一般都是枢密院根据军队人数确定要多少,然后下订单订购,由官办工坊织造或者民间的纺织工坊承包,枢密院再派人去验货,然后收货塞入仓库里。
没有官面上的关系,没有官府的认可,一般作坊绝对拿不到给军队制作冬衣的订单。
别以为这很有保障,这恰恰很没有保障。
吴拱自幼长在军中,也曾参与过军队后勤的管理,深切的知道这里头水有多深,油水有多丰厚,多少人盯着一块肥肉眼睛都红了。
没有点官面上的关系或者本身就是官面上的人,压根儿别想伸手,可要是真的伸了手,那就绝对是大赚特赚,赚麻了都。
朝廷给军队订购冬衣的钱本来就一定会被层层盘剥,各级官吏都要从中拿一点来满足一下自己的欲望,然后才能下发到下一级别,等最后落到织造方手上,也剩不了几个子儿。
但是就是剩下的那几个子儿,也绝对是要被薅走大半。
只剩下最后可怜的一点点的钱才会用来织造冬衣,勉强用来应付差事,由此生产的冬衣是个什么德行,也就一清二楚了。
没有谁比吴拱更了解南宋那帮官僚的德行了。
这些官僚一定是从中吃拿卡要,把织造冬衣的钱给贪掉了,就拿一批残次品来应付检查。
外面看当然看不出异样,但是一穿上就知道差别在什么地方了。
吴拱怒火冲天,一边把这件事情捅到临安枢密院让史浩知道,一边要求后方再送更多的御寒衣物过来。
别逼我带兵回去要!
真要因为你们的事情使得战斗失利,你们一个都跑不掉!
然而这样的事情也不是立竿见影,是需要很多时间的,这段时间内吴拱就算把两件劣质冬衣发给士兵穿在身上御寒,效果也很差。
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宋军中的伤病员越来越多,但是后方的药品和生姜迟迟未至,以至于开始出现士兵病死的情况。
从一天几个到一天几十个,非战斗减员人数越来越多。
而另一边的城内,农民军倒是穿上了厚实的绵衣,带着厚实的帽子,穿着厚实的靴子,甚至还给配备了手套,每天都有姜汤可以喝,所以只有极少数生病的案例。
从那天战败之后,赵玉成就做好了艰苦作战的准备,一边积极备战,一边要求军队里的指导员们全部下到基层和士兵们相处,给他们做好思想工作。
指导员们需要让士兵们知道一时的失败并不是永久的失败,他们一定会迎来最终的胜利,哪怕时间会很长。
而且他们不能失败,不能后退,否则,他们身后的亲人就要遭殃了。
宋军残忍,对待他们的亲人绝对不会留手,这一点,他们应该是很清楚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动员,军中的颓丧氛围减少了不少,军中确定了一个基本原则——为了身后的亲人,绝对不能后退。
但是军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人认为南昌城终究难以守住,双方战斗力差距较大,还是需要审时度势,做好撤退的准备。
赵玉成知道以后,召集全体军官开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城中兵力足够,存粮足够,就算再坚持三个月也不会出问题,而对面的宋军则未必,所以一定要坚持下去。
虽然这样说,赵玉成也知道失败对士气的打击有多大,所以一直在积极寻找打胜仗的机会。
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赵玉成发现宋军进攻城池的频率大大降低了,且出动的兵马人数也降低了,到后面,居然出现了连续三天没有攻城的情况,仿佛后继无力了似的。
他们……要在战场上冬眠?
赵玉成想着谁家打仗都希望尽快结束战斗,否则对国民经济是个巨大的打击,以南宋多次发起战争失败的情况,他们的后勤绝对不可能宽裕到能让他们在战场上冬眠的地步。
所以,他们怎么了?
赵玉成思来想去觉得不对味儿,觉得这里头有点问题,于是决定派兵出城主动挑战,试探一下宋军的具体情况。
高猛自从之前没能取胜之后,一直都在自责,得知赵玉成决定再给自己一次机会,他摩拳擦掌,决定一雪前耻。
“宋军击溃我军,本来应该乘胜追击,巩固战果,应该愈发攻城急切,压着我军打,而不是停下来,给我军喘息之机,我觉得里头有问题,宋军内部可能有什么突发状况,你且带兵主动挑战,我在后面为你压阵。”
赵玉成拨给高猛一个旅,让他带着这两千人的军队主动挑战,而他本身则带着三个旅的军队在后头给高猛压阵。
一共四个旅的军队八千人主动出击,列好阵型之后,浩浩荡荡前往宋军军营方向挑战。
吴拱正在为越来越多的病例和病死士兵头疼欲裂,忽然得知农民军主动前来进攻,吓了一跳,还以为他们已经知道了宋军出现大规模伤病的情况。
但是当他进一步得知农民军冲在前面的只有大约两千人之后,他便确定农民军这一波进攻是试探,而不是正式的进攻。
一定是自己好几天没有发动进攻的行为让农民军感到奇怪,所以特意来试探了。
不过该说不说,这群人也算是有些见识有些本领,更有些胆量,自己不过几天没有进攻,他们就觉得不对劲,要来挑战了。
好家伙,这要是给他们发现了宋军内部的问题,那还了得?
吴拱觉得无论如何都不能被他们看穿问题所在,于是决定出兵坚决反击。
第927章 这仗是打不下去了
凑来凑去,吴拱也就勉强凑了不到两千名穿着踏实冬衣可以出战的士兵,这数量远远不够。
无奈之下,只能增派一批穿两件劣质冬衣的士兵集合起来,准备出战。
然而这只是打肿脸充胖子,其实他自己都觉得很悬。
这几天因为气温持续下降,整个宋军军营的运转都靠着不到两千穿着踏实冬衣的士兵维持,为了保证其他士兵不再继续生病,吴拱允许其他士兵躲在军帐里,聚在一起御寒。
可是他低估了那些官僚的荒唐和贪婪,别说冬衣,连冬天使用的被褥都是残次品居多,里头的粗麻和绵絮少得可怜,根本起不到什么保暖的效果。
不仅如此,连帐篷也显露出了残次品的迹象,遮风挡雨的效果非常差,很多士兵在帐篷里面也不停的打喷嚏,觉得寒冷难耐,被子裹了一层又一层也很难御寒。
军队里的柴火数量又有限,分不出太多给士兵们御寒使用,他们只能用自身的浩然正气抵挡寒冷。
然而这浩然正气真的能抵挡寒冷吗?
士兵们觉得是不能的。
他们聚在一起瑟瑟发抖,还是持续不断有士兵因为生病而进入伤兵营,人数越来越多,到了军心动摇难以为继的地步。
吴拱再次怒斥军需官,问他们为什么不事先检查这些冬日的被褥和军帐。
军需官还是很委屈,告诉吴拱他报告了,但是吴拱忙着出兵,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
他想办法了,去信让后方准备厚实的被褥以及厚实的军帐,但是信件如石沉大海一般没有回应,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该死的贪官污吏!
把本该给军队购置合格冬天用品的军费给贪污了,让他的士兵盯着极度严寒作战,现在没有被农民军打败,却要被老天爷和这群该死的官僚给打败了!
混蛋!
吴拱气的牙痒痒,偏偏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给即将出战的士兵每人提供一碗热水,让他们多少暖暖身子,然后就出战吧。
七千军队列阵完成,分做几个方阵准备迎战农民军。
但是老话说得好,人要是倒霉,喝凉水都塞牙。
他们刚刚列队完成准备出击,天上忽然飘起了雪花。
这一日,是十一月二十九日。
眼看着一片雪花飘啊飘啊飘到了自己的手心上,吴拱的心也和雪花一样,不断往下落,不断往下落。
就如同雪花融化成水滴一样,他的心也沉沉坠底,碎了一地,成了渣渣。
坏了,下雪了。
这意味着气温即将再次下降。
老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最迟三天,气温会再次下降到极寒的程度,那个时候要是再没有足够的御寒衣物,他这两万多人的军营里估计就没几个活人能自由活动了。
会有更多人生病,会有更多人病情加重而死掉。
还真不如冬眠来的快活。
不行,此地不能久留,久了,怕是连鄱阳湖面都要上冻,到时候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冰面,后面是凶神恶煞的追兵。
会全军覆没的。
必须要尽快击溃这支主动挑战的农民军,打怕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战斗力依然强大,然后相机撤退,不能继续打下去了。
指望那群官僚能及时送来他需要的物资,还不如指望气温立刻回暖到春天的地步。
指望他们还不如指望老天爷!
吴拱心情急切,感觉不能再等了,于是一口气投入自己全部的亲卫骑兵,让亲信亲将带着他们全部上阵,自己身边只留下二十个人保护。
宋军全线出击,很快就对上了高猛所部。
高猛呼喊着战号,要带着士兵们一雪前耻,吴拱则需要通过这一战展示自己还有战斗力,让农民军不敢继续试探,于是倾尽全力。
双方前军激烈对撞在一起,杀的血肉横飞血花四溅。
吴拱力求速胜,于是快速投入了自己的亲卫骑兵四百人,与此同时,农民军方面也有三百骑兵投入战场,和宋军骑兵交手。
结果不言而喻,堪堪能骑马挥刀的农民军骑兵不堪一击,被宋军精锐骑兵击溃,迅速败退。
骑兵败退了,高猛军阵的侧翼就遭到了骑兵的威胁,骑兵反复多次冲锋之后,撕开了高猛所部的一个口子,迅速挤进去大开杀戒,把高猛的军阵杀的人仰马翻。
高猛眼睛都红了,弄死不退,挥着长刀带着自己的亲兵上前厮杀,拼命阻击宋军骑兵。
他人高马大,亲自上阵,一个弯腰上前砍断一双马腿,把从马背上摔下来的宋军骑兵活生生打断了脖子。
有主将的带领,亲兵们无不奋勇作战,以步制骑,硬生生打死了十多个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