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5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虞允文大吃一惊。
  史浩纵然有错,但是他处理事务的勤奋和认真是被下官们看在眼里的,且他还是皇帝的老师,据说他在皇帝登上帝位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对于这样一个人,皇帝也能拔刀对待吗?
  大宋朝廷的某些规则是不是已经出现了不可逆转的扭曲了?
  虞允文看着满脸苦笑的史浩,思忖片刻,默默闭上了嘴,不再言语。
  南宋朝廷的决策虽然离谱,但是细细想想,倒也不让人觉得意外。
  因为此时此刻的南宋中央政府已经完全失序,完全乱了套,根本没有一个统一的能够让大家心服口服的号令来指挥所有人行动。
  太上皇逃跑,在大宋政治圈子里已经社死了。
  皇帝六神无主,继位两年两次被敌军打到帝都,一副亡国之像,实在不能让人信任。
  帝师瓜田李下,刚刚因为战败而接近社死,也失去了皇帝的信任。
  首相和次相就是橡皮图章,毫无威信,不能让人信服。
  而唯一一个可能愿意站出来背锅的、也能得到人们部分信任的大嗓门战斗侠张浚不久之前还被杀了,坟头草都开始茁壮成长了。
  此时此刻,南宋中央朝廷竟然已经到了就没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稳定人心稳定局面并且告诉大家一切还没有那么糟的地步。
  没人能站出来,也没人愿意站出来,更没人能说出让大家心服口服的话。
  其实只要他们仔细分析,就能知道这支敌军根本不可能给临安带来什么威胁,但是这样的人却并不存在。
  或许是当初明军兵临城下的事实让他们产生了严重的PTSD,以至于在他们根本不知到农民军来了多少人、在什么地方都没有搞清楚的时候,已经在心里认定南宋输了。
  输的很惨。
  面对江南西路那支已经打出来展开千里反攻且一路顺风的军队,南宋无法战胜,只有招架之力,没有还手之功,甚至连临安都很危险。
  自我设障了等于是。
  这五千人的出击在赵昚看来是一种姿态,一种让群臣知道他这个皇帝还没有放弃抵抗的态度。
  所以他一定要出兵。
  他甚至并没有怀着可以打一场胜仗稳定人心的想法,只是希望派出去的这支军队能和来犯敌军打个平手,就可以了。
  他不指望派出去的将军是王平,只是希望他不是诸葛瞻,仅此而已。
  然而这混乱至极的指挥只能添乱,带兵出城的宋将孟超甚至还要当场派人索敌,调查敌人在什么地方,有多少人,然后才能决定向什么地发起进攻。
  城内的消息很杂乱,说什么地方的都有,就是没个准信儿,但是大体方位是在西南方位,所以孟超只好带兵缓缓向西南方向前进,一边前进一边索敌,十分紧张。
  孟超紧张,宋兵就更加紧张,因为他们出征的时候城内消息到处乱传,来犯敌军数量也是谣言的重灾区。
  一开始还算是不错的,说来了一两万敌军,但是后来越传越离谱,传到士兵们耳朵里,直接变成十万大军兵临城下。
  自己吓自己、自我设障的方面,南宋说自己是第二,很少有谁能和它一较长短。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南宋政府的行为都能算得上是离离原上谱。
  所以宋兵们打一开始就很害怕,很担心他们的主动出击是送死行为,是上面人要害死他们,刚出城开始进军,就不断有人开小差逃离队伍,力求活命。
  孟超最开始还没有发现,直到亲兵报告有人开小差,他才知道这件事情,大怒。
  天底下哪里有将军赴死而士兵逃生的情况!
  不想跟着我去赴死,那就先去死好了!
  孟超果断用斩首的方式震慑自己的军队,好歹让士兵们开小差的行为不那么光明正大。
  但是想要做到更多也是不可能的了。
  徐通完全不知道自己给赵官家一点颜色看看的行为到底给南宋小朝廷带去了多大的震慑,只知道他的索敌队伍发现了一支数千人的宋军正在与他们相向而行。
  “看来赵官家还是有点胆子的,直接派人来和我们面对面对抗了,但是……我们就没有胆子吗?”
  徐通高声呼喊:“从大本营打到临安,我们所向披靡!所向无敌!宋军休想阻挡我们的前进!休想阻挠我们前进的步伐!向前冲!把宋军冲垮!到临安城下给赵官家一点颜色看看!!”
  “给赵官家一点颜色看看!!”
  指导员们和军官们带动着士兵们一起高呼。
  此时此刻,正是凝聚军心、凝结军魂的大好时机,这支军队在不断的奋进之中俨然有了精锐的架势,所以徐通不可能后退。
  一声令下,农民军立刻按照阵法结阵,一路缴获马匹之后组织的五百多骑兵分列军阵两侧,在徐通的率领下勇猛向前。


第916章 临安城就在眼前
  徐通得知宋军消息的时候,宋军也差不多得到了一支不明军队正在与他们相向而行的消息。
  孟超瞬间就意识到那就是敌军,于是立刻询问人数和规模。
  得知对方人数和规模与孟超的军队差不多的时候,孟超还有点错愕。
  但是随后他就猜测,这支与他对上的军队应该是敌人大军的先锋军,所以人数才比较少,他们之后一定还有更大数量的军队。
  而自己这边只有几千忧心忡忡军心不稳且随时都可能跑的比他还要快的军队。
  这仗可怎么打呢?
  孟超陷入了沉思之中。
  需要明确的是,作为一个后岳飞时代的南宋体制内成长起来的【优秀将领】,孟超绝对不是王平式的智将,也不是诸葛瞻式的悲情人物。
  他对于退敌是无能为力的。
  而且他的儿子才八岁,他也不打算带着八岁的儿子上战场,免得到时候父子俩一起奔地府见阎罗。
  他压根儿就不会去想怎么给南宋尽忠,只会去想怎么利用身份地位和权势更好地给自己牟利。
  牟利,他冲锋在前。
  死战,他当场癫痫。
  所以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他觉得自己只有两个选择。
  第一,跑。
  第二,快跑。
  该怎么选择呢?
  孟超陷入了犹豫之中——这二选一的抉择总是让人感到十分的为难啊。
  孟超还没有作出决定,前方忽然传来消息,说那支敌军结成战斗阵型,正在向他们的方向突进,显然是要和他们正面干一场。
  好家伙,这一看就是背后有人,信心十足,而自己背后没人,或者说背后的人还希望自己顶上去呢……
  这哪是出兵啊?
  这分明是出殡啊!
  左思右想,孟超感觉自己要是正面迎上去,免不得大败亏输,就算不被当场砍死,勉强逃生回去,因为损兵折将,估计也难免一死。
  横竖都是死,倒不如直接带兵跑,若是能保全军队,说不定还能跑一条命回来。
  为了更好地逃命,孟超还想了一个办法。
  反正朝廷也不知道敌军从什么地方来,到时候就说走错了路,没遇到敌军,把敌军放过去,等之后敌军走了,一切都平静了,他们再回去,到时候活下来的几率更大一些。
  一念至此,孟超简直想要夸自己一句逃生小能手。
  然后他立刻下令,全军转移方向,敌军从西南来,我们就往西北去,速度要快,绝对不能停留!
  士兵们不明所以,但是只要不打仗不拼命,啥都可以。
  不能拼命,拼命还怎么挣钱啊!
  要是把命给拼了,自己花了那么多钱、跪舔那么长时间的上司换来的地位还怎么发挥作用?
  为了升官咬牙给出的投入还怎么回收?
  指望朝廷的抚恤?
  那帮文官他娘的素来都是雁过留雁,再拔下来一根毛扔出去骗骗人,手法极其恶劣,吃香特别难看,指望他们发善心还不如指望那些匪军直接原地去世,他直接躺赢。
  而最可怕的莫过于身后事,到时候万一家里那个婆娘带着自己喝兵血吃兵肉好不容易积攒的血汗钱改嫁了……哦豁,亏到姥姥家了!
  所以,必须要躲开,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我不下地狱,谁爱下谁下!哈哈哈哈哈哈哈!
  于是乎,孟超率军开始了快乐大逃亡,整支军队调转方向,直接和徐通所部错开了兵锋,一路扬长而去,潇洒自在就和背后根本不是大宋帝都似的。
  而这一切,徐通并不能洞悉,他不是心理专家,搞不清楚这些奇葩内心的真实想法。
  本来将要和他正面对撞上的宋军在两军接触之前忽然急转向,然后快速前进,一刻不曾停留,以至于徐通得知消息的时候都有点惊讶,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他们怎么跑了?
  不打仗吗?
  这种距离双方应该都对对方的存在比较清晰了,你这忽然间转向是什么意思?
  想要抄我后路?
  那也不应该在这种距离上抄我后路吧?
  而且还是全军一起上?
  亦或是后面还有更多的军队?
  徐通想了想,觉得不能等闲视之,于是派人继续向前索敌,把范围扩大到整个临安范围,然后继续死死盯着那支宋军的动向。
  这段时间里他让全军暂时停下来休息,吃点东西喝点水,补充一下体力,顺便解决一下个人卫生问题。
  到时候一旦打起来,可没空给你们拉屎。
  徐通认为那支宋军除非怯战避敌,否则必然是有着他们的考量,比如前军断后路,后面大军紧紧跟上缠住他的主力,试图在临安城外打个大迂回歼灭战的什么的。
  出于对士兵们生命的负责,徐通觉得自己有必要判断一下形势。
  但是很快,哨骑带回来的消息让他很是困惑。
  临安城已经实现了戒严,城门紧闭,城头上人头攒动,到处都是在安排守城兵器的人,一副要打守城作战的架势。
  就他们目前所探查到的地方,没有发现另外一支成建制的宋军野战部队出现在临安城之外。
  啊这……
  徐通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他在想,刚才那支避开他兵锋的宋军,到底是打算抄他的后路,还是怯战避敌呢?
  左思右想,徐通感觉自己果然还是不应该对宋将和宋兵的节操有太大的指望,就他在复兴会中学到的知识,可以知道宋军体制的罪恶性以及彼此之间的明争暗斗。
  想要让宋军打出一个漂亮的配合作战,完美执行战术战策,还不如期待大战档口天降陨石把敌人全部歼灭。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真的能够打出一个漂亮的配合作战吗?
  那支宋军真的是去抄我的后路吗?
  徐通捏着下巴想了一会儿,做出了一个决定。
  不管了,就他娘的直接去临安!
  就赌一下这腐朽的南宋王朝的体制,就赌一下那支军队逃避怯战,根本不敢与我正面对敌。
  徐通立刻决定全军恢复全骡马化进军,前往临安城来个临安城兜圈游,在赵官家面前显摆一下他们的存在,然后立刻就走。
  徐通也不是傻子,那么高的城墙那么多的守城军队,他拿不下来,也不能指望城内再出现一个郭京带着六丁六甲神兵出城唱戏。
  他就是要恶心赵昚,恶心整个南宋朝廷,狠狠地羞辱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不好欺负。
  但是话又说回来,这一路走来徐通也算是领会了一下南宋内地防务之虚弱,但凡有个四万兵马而不是四千人,他都敢直接包围临安昼夜攻打,不管打不打得下来,都能请赵官家好好喝一壶。
  可惜,现在办不到。
  怀着如此遗憾的心情,徐通带着全骡马化的军队向临安城奔驰而来,奔驰到临安城近郊,已经能看到临安城的时候,他看到了城外的一些军事设施,一些阻敌障碍物之类的。
  但是周边并没有宋兵的存在。
  于是徐通一挥手,农民军士兵们立刻上前将这些障碍物拆毁,大军继续疾驰猛进。
  终于,临安城近在眼前了。
  南宋首都近在眼前了。


第917章 祝赵官家安好
  第二次,这是两年以来的第二次。
  南宋首都再次被敌军兵临城下,城上宋军吹响号角,敲响战鼓,城头一阵慌乱,宋兵人人自危,人人惊恐,军心浮动。
  他们当中有几乎所有人都经历过之前那次明军围城,只是当时他们未必是士兵。
  但是当时明军围城的恐怖声势和那种一眼望不到头的可怕的军阵,确实让人记忆深刻。
  四面都是井阑,都是高大的如城墙一样的临冲车,还有各式撞车,冲车,木幔等等,军队像蝗虫一样四面包围了城墙,根本看不到彻底击败他们的可能性。
  那种可怕的威压感至今让不少人记忆犹新。
  而这一次,另外一支敌军再次兵临城下,两年之内第二次,这本就十分可笑。
  更可笑的是,南宋本来是进攻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