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5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比如苏咏霖这边就有个中年农民怯生生过来求助。
  坐在苏咏霖面前,他整个身子都是缩紧在一起的,看得出来,他很没有安全感。
  他说他是顺州密云县清水乡大流村人,他们村子本来日子过得挺和谐,指导员和农会会长相处的也不错,村子里发展的挺好,大家都挺乐呵。
  后面原先的指导员因为立功,所以升职调走了,新来的指导员年轻粗暴,不好相处,和村子里原先的农会会长互相看不顺眼,互相不对付,争执不断。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两人的争端升级,就要逼着村民们表态他们到底听谁的,那简直就是在折磨村民们,听谁的不听谁的都是问题,都不好过。
  而且有些时候一件事情能给他们折腾的很混乱。
  比如乡里面出钱要给村子里打水井,方便村子里的村民们喝水用水,村子里很高兴,但是农会会长就和指导员吵起来了。
  一个说他选的地方是甜水井,另一个说他选的才是甜水井,争执不下。
  钱只够打一口水井,两人谁也不服谁,最后拉着村民们搞表决,看看支持谁的人多,就按照谁的方案来。
  但是两人还都说了要是听对方的,就小心着点,日后没好果子吃。
  于是村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担惊受怕,只能由村中长者出面调停,拖着,这一拖就拖到了现在,总算是有了解决问题的契机了。
  “乡农会不管吗?”
  “我们也派人去了乡农会了,乡农会的人也来了,调解了,两人表面上是接受了,乡农会的人一走,这两人就一起到找乡农会的人的家里找他麻烦,摔砸了不少东西,咱们就不敢了……”
  “混账透顶!两个都是混账东西!他娘的是去当太上皇了是吧?!”
  苏咏霖大怒,立刻下令书记官进行记录,发给复兴会监察部、组织部和朝廷吏部,着相关人员立刻前往当地调查、核实此事。
  若当真有此事,严惩不贷,那两个混蛋都要法办。
  两个人还真以为自己是山大王了?
  苏咏霖宣布查办之后,中年农民又怯生生的说道:“官……官家,我……我来说了这个事情,不会回去之后也被他们报复吧?”
  苏咏霖闻言,笑了笑,安抚了那个前来访问的农民。
  “别喊我官家,要喊,就……就喊我主席好了,这个比较顺耳。”
  “这……哎!主……主席,我……”
  “你放心,没有人能伤害你,你绝对不会被他们事后报复。”
  苏咏霖拍了拍中年农民的手,温声道:“事情一旦查实,这两个混蛋都要坐牢,以后就算出来了也不可能再做会长、指导员,他们不可能再欺负你们了。”
  “这就好!这就好!多谢皇……谢谢主席!谢谢主席!”
  中年农民像是搬开了胸口的大石头一样,笑容满面,显然是非常高兴。


第897章 他的一生,应该是非常有意义的了
  一件事情说完,苏咏霖又询问他还有没有其他的事情,以及周边其他村庄是否有听说类似的事情等等。
  苏咏霖希望从一个普通农民的嘴里得到更多不一样的消息。
  这个农民说了很多,在苏咏霖的要求下,书记官也记录了很多。
  苏咏霖也从一个普通农民的视角了解了一下在他的视野之中,农会制度到底给他和他的乡亲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以及在他们看来,农会的存在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
  全都问过之后,将他所说的记录在案,一次问询才算是了解。
  结束了一次正式的问询,苏咏霖感觉受益颇多,同时也感觉自己过去制定政策的时候有很多考虑不周到的地方,的确需要改正。
  有些政策确实是仓促上马,也没管什么别的影响,先上马再说,这样做固然整合了基层力量,大体上建立了他的政权根基,却也在局部地区放大了这一政策的缺点,给民众造成了痛苦。
  这不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应该做的事情。
  从早到晚,除了中午吃饭休息一个时辰之外,苏咏霖一整天都在民情咨询室内接见来访民众,与他们交谈,向他们询问很多乡土之间的事情。
  一直到夕阳西下,天色变暗,一整天的接待问询才算是结束了。
  等全体来访民众全部离开之后,苏咏霖组织民情咨询室内的复兴会员们开了一个短会,没让他们立刻回家吃饭。
  他要说的事情很重要。
  “众所周知,我们复兴会脱胎于民众,你们曾经都是普通民众,砸碎了身上的枷锁,获得了新生,于是成为了复兴会的一员。
  你们的命运被改变了,就更应当知道自己来自与民众,成为复兴会员之后,并不意味着你们脱离了民众,你们需要带着使命和学识,主动走回去,走回到民众当中。
  你们需要倾听他们的声音,询问他们的需求,我们的一切政策都是作用于他们身上,他们满意,我们才有好日子过,他们不满意,我们就会很困难,他们愤怒了,我们就要完蛋。
  官府在办事的时候往往是有滞后性的,一些事情官府是很难先知先觉的,这就需要复兴会作为民众的喉舌,将民众的声音告诉官府,督促官府,让官府可以及时的调整政策当中不合适的地方。”
  这样说着,苏咏霖又举起了今天他的书记官记录下来的全部文件,稍微翻阅了一下。
  “就像今天这样,不止是你们,我感觉我也是头一次知道那么多民众对咱们的政策感到不满,单单一个农会会长和指导员之间的相处问题,就占据了很大的篇幅。
  我看了看,有农会会长架空指导员,撺掇农民们排挤指导员的,还有指导员大权独揽,把农会当成空架子的,也有农会会长和指导员之间互相争夺权力,逼迫农民们站队的。
  以小见大,一个区区数百人的小村子里就能发生这种事情,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娘的过去皇帝和宰相在争权夺利!争的还是天下权柄!
  这些,是我们从前所没有关注到的,我们不曾想象一个政策下达之后,会在不同的地方发生那么多不同的反应,既有平稳运行的,也有运行失败的,那么,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这就是我们的问题了,我们应该多加研究,实地考察,综合民众的意见之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而不是坐在屋子里开会,说一些毫无意义的空乏的套话。”
  苏咏霖放下了手里的文件,走到了大厅中央,环视着所有注视他的复兴会员们。
  “一个政策大概是不存在单纯的好与坏的,我们不能因为农会政策组织起了农民、加大了粮食产量而认为这是一个好政策,也不能因为会长和指导员产生龃龉而认为这是一个坏政策。
  既然如此,我们又该如何判断这个政策对于大明国的意义呢?很简单,就是通过民情咨询室,就是通过民众的真实反馈,让我们知道我们的政策运行的好与坏,好在哪里,坏又在哪里。
  民众的反馈,数据的记录,这是我们评价一个政策到底是正面效果大于负面效果,还是负面效果大于正面效果的重要指标,我们必须要明确一个思想,那就是紧紧依靠民众,永远不要脱离民众。
  古往今来那么多兴盛一时的王朝帝国,兴盛的时候是那么的兴盛,衰败的时候又是那么的衰败,原因何在?我想,就在这里了,就在我们脚下的民情咨询室里。
  开国帝王往往征战天下,走遍天下,见多识广,深谙官员行政弊端,面对问题,会果断调整政策,不使民众受到太多的苦难,而后来的皇帝居于深宫,不识民间疾苦,与民众隔绝。
  隔绝了民众之后,他就成了瞎子,聋子,连常识都不知道,所以才会有何不食肉糜的千古笑话,皇帝如此,官员亦如此,若是脱离民众,不接地气,官员也办不成事。
  到最后王朝帝国完全无法修正自己的错误,民众忍无可忍,揭竿而起,就会把他们推翻掉,明国不就是如此建立的吗?而如果明国的皇帝和官员也脱离了民众,那么迟早有一天,明国也将步上金国的后尘。”
  最后一句话,苏咏霖一字一字的慢慢的说完。
  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柄铁锤,一锤一锤的砸在了周围人们的心中。
  或许始终不会有一个皇帝公开发表这样的言论,把这样的话说给自己的臣子去听,乃至于说给民众去听,但是苏咏霖会这样做。
  他毫不避讳,他坦诚相待,他以自己的全部告知所有人,并不藏私。
  对于他而言,藏私是可笑的,是没有意义的。
  “民情咨询室,将是大明强大与保持强大的关键所在,只要民情咨询室还能正常运行,则大明国永远不会有倾覆之危,可要是什么时候民情咨询室变得流于表面毫无意义了,大明国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苏咏霖说完,微微笑了笑。
  “这是我今日的感触,诸位可以好好想一想,明天开始,除了每月月中、月末我一定会来,其他时间段我也会不定时的过来视察一番,希望诸位恪尽职守,认真对待民众的声音。”
  一天的工作结束了,苏咏霖返回了皇宫,留下此间的人们回味着皇帝的话,回味着今天所经历的一切。
  毫无疑问,这一天的经历将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而这个印记也会在他们的心中荡起层层涟漪,催动着他们做出一些正确的事情。
  虽然不知道全国到底还有多少不平事需要解决,不知道自己的政策给各地民众带去了多少麻烦,苏咏霖到底还是开始了自己的调整。
  本来打算休息一下的想法也没有了,他终于意识到,不管是作为一个旧时代皇帝,还是一个新时代的开拓者,他就是劳碌命。
  打从他决定走上这条路开始,他就注定和他曾经所想过的那种混吃等死、花花大少一般的生活没有了任何交集。
  有些时候,在处理政务劳累之余,他也会托着腮回味一下自己的过去。
  他会想起他并非从一开始就想要做成这一切,曾经的他沉溺于南宋士大夫之家的富裕奢侈生活,沉迷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和锦衣玉食的生活水平。
  那个时候的他只想着考个功名,做个官,把身份洗白,然后多赚一些钱,多纳几房妾侍,多享受奢侈的生活。
  在女人的环绕中、在金钱的侵蚀中彻底堕落,享尽人间繁华,然后在西湖之畔愉快的死去。
  那该是何等的人间至乐?
  他并不否认自己曾经的想法。
  所以在新编《洪武政论》第一卷 的序言之中,他把自己曾经的想法也写的很明白,并不隐瞒。 
  然而此时此刻,他觉得那个时候的自己非常可笑,觉得若是那样过完一生,他会觉得非常可耻,非常羞愧。
  眼下虽然没有妻妾成群,生活也并不奢侈,但是他觉得他非常满足,非常高兴,为他能够脱离曾经的那种状态而感到庆幸。
  若是能如此度过一生,在解决问题和创造未来的道路上奋斗至死,那么他觉得,他的一生应该是非常有意义的了。
  所以,怎么能在这里就停下脚步呢?
  继续走下去吧,能走多远,就走多远,不论雨打风吹。


第898章 张中彦表示担忧
  民情咨询室一开,明廷要做的事情数量便直线上升。
  大事也好,小事也好,本以为是小事却很快发现原来是大事的事情也好,堆得如山一般高,很快突破朝廷承受量的总和。
  官员们承受不住的同时,苏咏霖也有点承受不住庞大的工作量。
  于是他不得不为自己正式设置一个辅助处理工作的办公室团队,帮助自己将政务类型归纳总结,分出个轻重缓急,以提高自己的办事效率。
  事到如今,苏咏霖也算是明白朱棣为什么要设置内阁这样的存在来为自己减轻工作负担了。
  确实是很现实的需求。
  朱元璋打败了宰相,实现了皇权的唯我独尊,所以作为继承者的朱棣当然不会选择把到手的权力还给宰相,但是他又很累,没有朱元璋那么强悍的精力和工作能力,也只能另辟蹊径。
  而内阁就是这个“蹊径”。
  如今在苏咏霖这边,国家还是有宰相的——
  赵作良作为尚书省首脑,就是名义上的宰相。
  只是苏咏霖威望太高,赵作良又是他的亲戚,所以两人不分彼此,所有权力归苏咏霖,赵作良就是苏咏霖的“分身”。
  苏咏霖在之后有一系列的改革计划,目前没有推行的条件,但是需要办的事情一样很多,所以他也决定设一个顾问性质的内阁辅助自己处理政务。
  原先总务局时期有个秘书处承担这样的指责,时过境迁,秘书处没了,内阁应运而生。
  一群年轻精干富有朝气和活力的新人被苏咏霖亲自挑选,编入内阁之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