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5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官员,占据一些要害职位,打着帮助夏国治理百姓的旗号,可是这分明就是在吞并夏国。”
  张浚神色凝重道:“眼下是听说夏国太后颁布了命令,把夏国军政全权都委任给了明军讨伐军队的主帅苏海生,夏国太后和夏国王根本就是个空壳子,不能掌控什么权势,夏国完全是明国人说了算,和亡国无异。”
  “怎么会这样。”
  赵昚紧张的来回踱步,思来想去觉得内心不安,开口道:“本来以为夏国还能作为牵制,现在夏国被占据,连草原诸部落都被明国降服,这……明国未免太霸道了!”
  “明国之强确实超乎想象,所以我朝必须加紧军备,以备不时之需。”
  张浚开口道:“目前看来,天下之大,已经没有可为我大宋牵制明国的力量了,唯一可能有所阻碍的就是明国正在大修黄河,黄河工程完成之前,明国断然不可能全力南下进犯大宋。”
  “你这话说的轻巧!”
  赵昚不满道:“之前你不也是这样说的?说明国正在修黄河,举国之力修黄河,所以必然会非常疲惫,无法发动战争,结果呢?先打草原,再打夏国……明国哪里有疲惫的样子?张相公,说话做事要慎重!慎重!你可是宰辅!”
  赵昚的问话的确让张浚有点尴尬。
  当时得知明国决定大修黄河之后,张浚就公开宣称明国十年之内不可能南下进犯南宋。
  理由就是黄河工程之难世所罕见,地上河的难题绝无解决之法,明国修黄河一定会把自己累死,会把国力消耗殆尽。
  说到底,明国建国不过三年,就算苏咏霖把造反起事的三年也算进去,满打满算积累的时间也不到六年。
  就那么六年,他能积累什么国力?
  现在不仅不休养生息,居然要上马黄河工程,要把黄河引回东汉故道,这看起来完全就是一厢情愿的疯人疯语。
  明皇帝苏咏霖虽然的确有才华,的确有能力,但是黄河之危害,远超他的想象。
  他要是不把明国拖垮了,我跟他姓!
  张浚就此认为南宋可以放心平定叛乱、休养生息、发展军备,十年之后,南宋一定兵精粮足,可以和明国一较长短。
  于是他就堂而皇之的率领自己的拥趸们开始为南宋制定十年发展计划,信心十足。
  结果不久之后就传来了明军北伐草原的消息。
  张浚当时的处境很尴尬,很多人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张浚。
  张浚当时还十分嘴硬,说他坚决认定明国北伐草原是强行北伐,不顾民间疾苦,后勤可能有很大问题,北伐基本上是虎头蛇尾,不可能取得大的成果。
  不久以后,北面传来了明国彻底讨灭草原上克烈、乞颜两大部落的消息。
  这两大部落南宋不是很熟悉,不过政府方面还是有人知道这两大部落是草原上很强大的两个部落,尤其是克烈,口众三十万,乞颜也有二十余万,加在一起有口众五十万,真要打起架来,凑个十万骑兵不是问题。
  但是这两个部落被明军彻底讨灭,明军将他们灭族,俘获数十万口众,牛羊马加在一起估计要破百万,大获全胜。
  如此辉煌的胜利对于汉人政权来说阔别已久了,从唐以后,几乎就没有对草原骑兵有如此辉煌的战略胜利了。
  所以消息传开以后,民间的传播还比较滞后,没什么反响,但是南宋小朝廷里对于明军的这场战斗是没什么好说的。
  这是一场辉煌的胜利。
  于是之前说明军无法取得大的战果的张浚的脸都被打肿了,大家纷纷用更加奇怪的眼神看着张浚,张浚只能强行把自己的脸变成扑克脸,以此表示自己内心的平静。
  其实他的内心早就翻江倒海了。
  于是南宋朝廷里相当一部分人,包括张浚自己的拥趸都再次想起了张浚糟糕的军事战绩,更加怀疑张浚到底能不能带好兵,打好仗,把大宋的军事振奋起来。
  接下来的事情就更搞笑了。
  西夏事变,任得敬作乱的消息传到南宋,南宋上下都非常震惊,感觉夏国要糟糕,明国肯定会出兵干涉,到时候夏国凶多吉少。
  还是张浚站出来,坚持认为明国的干涉是有限度的干涉,他们不久之前才刚刚结束草原战争,百姓疲惫到了极点,官吏军队都需要休整,不可能再次开战。
  除非他们穷兵黩武想要亡国。
  而且任得敬作为权相,掌握西夏大部分军事力量,西夏全民皆兵,真要打起来,拉起三十万军队不是难事,如此之多的军队,明军怎么可能顺利取胜?
  再然后就是明确的消息传来的时刻。
  南宋君臣得知明军顺利平定西夏任得敬叛乱,并且进一步掌控了西夏的军政大权,西夏虽然名义上还是一个国家,但是基本上已经没有一个国家的样子了。
  西夏因为损失大量的官员,失去大量的权力,所以已经在实际上失去了独立的地位和资格。
  小皇帝和皇太后基本上只是明国用来过渡的傀儡,根本没有任何实权。
  明国吞并西夏只是时间问题。
  张浚再次惨遭打脸,这下别说其他人,连一直力挺他的赵昚都对张浚的才能表示怀疑,用很奇怪的眼神看着他,连张浚做出的一些决策都会被赵昚再三询问是否可靠。
  张浚是真的很尴尬。


第856章 我不能在这里倒下!
  其实那么多打脸的事情发生了,张浚也觉得自己的尴尬癌都要犯了。
  他本身就不是一个能管得住自己嘴巴和脾气的人,一直都十分刚烈,直来直往。
  这样做日常当然没什么大问题,他会成为一个非常受大家尊敬的铮臣。
  但是往往到了出问题的时候,也迟了。
  比如富平之败,比如淮西军变。
  这些事情使得他几乎社死,也曾在赵构那边落了一个骂名,连赵构都说就算亡国了也不会再启用张浚这个废物。
  但是现在也还是真香了,因为张浚却是很有气节。
  赵昚也差不多,他实在是担忧张浚的专业水平,但是此时此刻,他也没有更好的人选可以替代张浚,张俊的确才能有限,但是张浚的气节非常高。
  南宋在这个情况下需要主战人士的气节来支撑,需要胆子大的人来撑住国家脊梁。
  没有气节,南宋就会一退再退,退无可退。
  尽管如此,情况也不能当做没有发生,南宋如今的军事情况实在算不得好,张浚到底能不能承担起这个职责,现在看来是值得商榷的。
  赵昚觉得有必要从朝廷中选择擅长军事的大臣给张浚做副手,让张浚有个专业的帮手,避免他总是一拍脑袋就得出错误的决断,还一口咬定这是对的。
  而且还有一点。
  江南西路的大叛乱至今没有平定。
  吉州、南安军、赣州一带还是有着为数不少的造反贼军,他们正在撒欢的造反,而枢密院主导的此次平叛行动始终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以至于赵昚要不断地往江南西路的战场上投入钱财,以确保这场战争能够打赢。
  这让赵昚很不愉快。
  “还有,江南西路的叛乱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平定?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我是真的担心这场叛乱平息不了了!也不知道到底还要花多少钱!张卿,咱们真的很有钱吗?”
  赵昚颇有些生气地看着张浚。
  提起这个事情,张浚更加难堪,低着头弓着身子,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场叛乱自从田师中死掉以后就好像没有进展了,张浚把主将的权力交给之前讨伐战争的副将戚方,让戚方作为主将讨伐江南西路的叛军,期待着他尽快平定局势。
  但是数月过去,局势并没有得到平定,江南西路的叛军依然盘踞在吉州、南安军、赣州一带,并且几乎和宋军形成了战略对峙的状态。
  宋军以绝对的优势兵力、装备居然不能将叛军剿灭,反而和叛军形成了战略对峙,这让赵昚特别不满意。
  当然张浚也非常不满意,他多次催促戚方,让他努力进剿,否则就要换将,就要降低他的职位,好说歹说,戚方还是只能维持现状,不能打破现状取得进展。
  日常一小胜,杀死几十名一百多名叛军之类的,没什么意义,让张浚非常恼火,也非常无奈。
  当前状态下,临阵换将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一来很多能干的将军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比如张浚的嫡系川蜀派武将,现在就正在面临着西夏国变之后压力骤增的北方局势。
  二来张浚也不愿意随便提拔跟自己不是一条心的武将前往平叛,鬼知道他们是什么政治立场,淮西军变的事情张浚可没忘。
  三来戚方虽然不能取得胜利,但是也没有让叛军继续做大,叛乱被局限在三地,没有扩大化,局势大体上是可控的。
  所以不管怎么说,张浚也不太愿意就此把戚方换掉,换一个不知道能否改善局势的将军,万一打了败仗,不更完蛋吗?
  总而言之,张浚没有把握选出更优秀的将军去平定叛乱,所以面对赵昚的不满,他只能和稀泥,为戚方说话。
  “叛乱虽然没有平定,但是局势已经被控制住了,叛军占据有利地形,一有事情就往大山里钻,以至于官军平叛不易,但是叛军也不能做大,早晚会被困死在大山之中,平定叛乱只是时间问题。”
  张浚的说辞总有自己的道理,赵昚很不高兴,但是他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只是这个局面不能继续下去了,大宋的财政很危险,现在需要的是控制支出,战争必须要尽快结束。
  “你要继续督促戚方平定叛乱,限期最后两个月,两个月之内解决不掉那股反贼,不仅戚方,你自己也要小心脑袋上的官帽!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
  赵昚给张浚定下了一个最后期限,这让张浚心中一紧。
  赵昚第一次对他有如此明确的期限要求。
  看起来,他在军事上的多次判断失误和决策失误已经让赵昚对他有点不太信任了,要是再不能取得一些成就,这官帽也就真的保不住了。
  虽然对张浚来说官帽子不是最重要的,但是他最重要的理想需要戴着官帽子才能实现,他是一个有情怀有理想的人,他毕生志愿就是帮助大宋返回中原。
  这需要权力,需要官帽子。
  不行,我不能在这里倒下!
  张浚下定决心,要给戚方下个死命令了。
  皇帝给我下死命令,我也就只能给部下下死命令了,还是双倍死命令!
  皇帝要两个月,你,给我一个月完成任务!
  张浚回去就给戚方下命令了。
  赵昚没有继续和张浚扯皮,他很忙,很多事情都要做,马上去给赵构请安之后,他还有好几场会要开。
  赵构回来的时间不长,经过他多次劝说,主要还是因为江南西路的叛乱吓到了赵构,赵构才忙不迭的跑回了临安。
  跑回临安之后,赵构要求杨存中派遣可靠的将领率领殿前司的精锐部队作为他的亲卫部队,驻扎在他的万寿宫中,时刻保护他的安全。
  这个要求被赵昚批准并且落实之后,赵构才放心的进入临安城,回到了皇宫,接受了赵昚的拜见。
  一段时间过去之后,赵构发现虽然自己的政治势力已经被拿下的七七八八不成气候,但是军队方面,赵昚没有动弹杨存中和四万殿前司军队的意思,这让赵构彻底放下心来。
  有军队就好,有军队,就意味着安全。
  然后他就开始在宫中享福,天天饮酒作乐,读书作画,除了不能玩女人,其他的他都玩。
  他自己玩也就算了,还要喊很多人来陪他一起玩。
  他喜欢热闹,喜欢大场面,会要求遴选民间有名气的杂耍艺人入宫给他一个人表演,还要求民间大厨入宫给他做菜,就差要求怡红院里的姑娘入宫给他做上门服务了。
  他花钱如流水,一掷千金,看到好的表演直接几万钱几万钱的赏,赏的正在前朝做事的赵昚肝疼。
  可是没办法,赵昚也不敢说什么,他的皇位都是赵构让给他的,现在人家要花点钱你都不让人家花,也太不孝顺了吧?
  赵昚只能陪着笑脸,打落牙往肚里咽,期待着赵构能少花点钱,至少别花的那么让他痛苦不堪。


第857章 为什么不能和罗霄大山中的贼军友好相处呢?
  抵达赵构居住的富丽堂皇的万寿宫,还没走几步,赵昚就听到了赵构独有的放浪的大笑声。
  “太上皇召来城里杂耍的人入宫表演舞鲍老,正看在兴头上。”
  前来迎接赵昚的宦官向赵昚解释。
  赵昚于是一声叹息,意识到赵构又要撒出去一大波铜币给这些杂耍艺人了。
  那些钱拿来给军队打造武器装备或者用来维修城墙、修缮防御该有多好?
  但是赵昚对此无可奈何。
  赵构知道赵昚来了,就很高兴的邀请赵昚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