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应该也是金国首先使用的,但是目前没看到,可能还没有发明出来。
  这种兵器叫飞火枪。
  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在长枪前端的位置绑上一个竹筒或者铁筒,内置火药、铁渣、砒霜等物,接敌时点燃,则火药引燃喷发出大量火星等可以伤人之物,可以喷发一丈多的距离。
  火药燃尽之后,飞火枪就成了普通的长枪,可以继续作战,刺击。
  实际上就等于给接敌的物理系步兵加了一个魔法系伤害技能。
  苏咏霖感觉这个东西不管是对付同样的步兵军阵还是对付敢于冲阵的骑兵,或许都有不错的效果。
  于是他在济南的时候就下令兵工厂利用现有火药和步兵用长枪赶制飞火枪。
  这一回他来到兵工厂,就见到了已经赶制出一批的飞火枪。
  苏咏霖拿出一杆仔细地看了看。
  长枪有一丈多的长度,前端绑缚了两尺左右的铁筒或竹筒,内置火药,前有引线和封装。
  “有试验过吗?”
  “试验过了,火药点燃之后,火可喷发丈余之远,喷发非常猛烈。”
  苏咏霖点了点头。
  “我试试。”
  于是苏咏霖手持一丈多长的长枪,一名工匠从一个小铁罐内取出存火,点燃了引线。
  引线燃烧片刻,铁筒内所盛火药剧烈燃烧起来,继而喷发出大量火星和烟雾,喷发势头相当强劲,真的有一丈多远,一个人要站在飞火枪的面前,不被烧死也要重度烧伤。
  可惜持续时间不长,感觉也就一分钟左右,不过这个效用应该是可以保障的。
  烧完之后,铁筒没有损坏,稍作清理之后又能填充火药继续发射,可回收利用多次,损耗不大。
  接着苏咏霖又试用了竹筒式样的飞火枪,发现竹筒的损耗比较严重,不能使用太多次,但是材料成本低,不需要铁筒那般的再加工,也是不错的选择。
  所以两种材料的发射筒都可以使用。
  长枪本身有一丈多的长度,飞火枪则把攻击距离又往前延伸了一丈多,两军接敌的时候,这一轮喷发足以造成对方头排士兵的大混乱和相当大的损伤。
  如果对方没有足够多的防备,甚至会直接被破阵。
  “效果可以,按照当前的情况来看,可以集中人力多制造一些,一万起步,尽快交给军队试用。”
  苏咏霖很满意这种飞火枪的杀伤力,表示非常满意,打算尽快给军队列装,增加步兵的攻击力。
  这件事情定下来之后,赵广嗣就说起了经费方面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赵广嗣希望兵工厂可以得到更多的拨款。
  但是主官胜捷军财政的林景春则表示财政紧张,更多的拨款非常困难。
  “现在用钱的地方太多,不是我不愿给,实在是没那么多钱,阿郎,起兵以来账目明明白白,完全经得起查验。”
  当着苏咏霖的面,林景春开诚布公以显示自己的清白。
  对于这一点,苏咏霖没有任何的怀疑。


第85章 另辟蹊径的赚钱
  胜捷军的财政规模虽然不小,但是苏咏霖要做的事情的确也非常多。
  以目前的财政情况来说,如果只是养兵当然轻轻松松,但是他还做了其他很多的事情,比如投钱到农村建设之中。
  给农民提供廉价的农具,帮助农民整地、开荒、建造房屋,这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兴修水利以应对可能的水灾、旱灾和蝗灾,这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北宋几代皇帝乱搞,把黄河从母亲河折腾成了无良后妈河,决口次数大大增加,动辄泛滥成灾,极大阻碍了中原的农业发展。
  金国已经被折腾的叫苦不迭,苏咏霖甚至都能想象自己以后如果越做越强,花费大力气整治黄河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他的财政很难会有宽裕的时刻。
  这件事情上林景春和赵广嗣都没有犯错。
  但是不得不说,要想发展,砸钱是必须的,军队要砸钱,教育要砸钱,农业也要砸钱,先期必须要舍得砸钱,后面才能有庞大的收益。
  胜捷军眼下的财政来源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农村方面的赋税收益,另一个就是战争缴获。
  想到这里,苏咏霖忽然有了点想法。
  他把林景春喊到自己身边。
  “景春,咱们缴获的战利品里,有相当一部分珠玉珍宝和珍稀古玩,对吧?”
  “是,堆得满仓库都是,那些金贼权贵特别喜欢这个。”
  林景春点了点头。
  苏咏霖很满意。
  “想办法出手卖掉,换钱。”
  “啊?”
  林景春一愣。
  “不懂?把这些东西卖掉,换钱,这些东西能当钱来花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啊。”
  苏咏霖开口道:“这些东西在咱们手里就是破铜烂铁,根本没有用处,咱们要的是能花出去的铜钱,实在不行,金银也可以啊,至少有人要,这些东西除了懂行的,谁要?”
  林景春缓缓点头,然后又皱起眉头问道:“可,又该卖给谁呢?这些东西除了一些权贵富商也没人买的起啊,可是咱们现在在造反,去什么地方找权贵富商卖这些东西给他们啊?”
  “本地的那些地主乡绅可以吗?”
  “不太行,就算他们愿意买,也买不了多少,那得是真正的权贵才能买的起。”
  林景春摇了摇头。
  苏咏霖来回走了几步,思量一阵,忽然抬起头看向了林景春。
  “卖回南边去怎么样?”
  “南边?”
  林景春一愣:“卖回南宋?”
  “对,卖回南宋,你觉得怎么样?”
  苏咏霖目光灼灼的看着林景春:“南宋的权贵富豪多如牛马,非常有钱,这些东西的销路绝对非常好,而且宋钱在金国那是相当好用,咱们要是赚宋钱在金国用,那利润可就大了。”
  对此,林景春倒也点头认同。
  金国起于蛮荒之地,治国理政的政治水平远不及宋,在经济上当然也不如宋会搞,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金国的经济运行是依靠辽国和宋国的故旧钱币。
  他们也曾发行自己的铜钱货币,但是这并没有妨碍到宋钱在金国经济流通领域之中的作用。
  金国人对南宋铜钱的价值比较高估。
  当时的铜钱计算有一个术语,叫短陌,意思是说,不足一百文铜钱可以当一百文算。
  通常,金国本国铸造的钱币要到七十文以上才可以当成一陌,而南宋铜钱进入金国境内,有时候一二十文即可为陌,可以进行商品结算。
  这其实很正常。
  相当于市场自发默认形成的汇率,表示金国人普遍认为南宋经济好,钱币价值比较高,国际认同度也高,哪怕双方是用的都是铜铸币,但是宋钱看上去就是比金钱好。
  这笔生意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的。
  但是其中有一个问题。
  “阿郎,你的想法是好的,可是咱们怎么回去啊?咱们现在不仅造金国的反,对南宋来说,也是反贼了,咱们都没了户口,行走不便,更别说做生意了,这是难上加难啊。”
  苏咏霖点点头。
  “问题当然是有的。”
  “所以当初我不建议咱们完全把私盐生意停掉。”
  林景春一脸委屈的看着苏咏霖:“不停掉,现在卖这些东西不是轻而易举的,甚至都不会缺钱,贩私盐多赚啊。”
  “你傻啊,能不停掉吗?”
  苏咏霖摇了摇头:“孙元起死了,没人保我,私盐生意那么大一块肥肉还能轮到我?你信不信咱们继续留在那儿,要不了多久其他几家就能联起手来把咱们连根拔起?
  能把私盐生意做好,脑袋上没把保护伞能行吗?你以为谁都是范汝为啊?而且就算是范汝为,最后不也被杀了?那些朝官的心,就跟你的鞋底一样黑,自己得不到好处的事情能看着你得到?”
  “这……”
  林景春还真不太清楚这些私下里的脏事儿,他之前只是个管账的。
  “我猜我占据的那些份额现在应该已经被瓜分完了,至于死了多少人,多少官员倒霉,多少官员高升,那就不是我的事情了,我已经抽身而出,自古以来贩私盐还能抽身而出的,可不多。”
  苏咏霖叹了口气,开口道:“所以贩私盐这件事情就别再想了,但是咱们手上这些珍奇古玩可是真真的,也不碍着谁,总得想个办法出手,换成宋钱来用。”
  “那怎么办?咱们在南宋的关系还能用上吗?找谁帮忙出手呢?”
  “不知道,但总要试试,而且不能咱们出面,得找个中间人转手,这样最安全,不会被察觉到。”
  苏咏霖来回走着,忽然间想到了什么似的。
  “你还别说,我还真想起来了一个人。”
  “谁?”
  “姚宏放。”
  “姚宏放?”
  林景春感觉自己没听过这个名字。
  “你不知道,他是祖父的朋友,嘉兴人,也是个私盐贩子。”
  苏咏霖开口道:“他和祖父没什么纠葛,他的地盘是临安以北,咱们家往南,素来井水不犯河水,加上他有些金国方面的关系,所以祖父曾经与他为友,最早贩私盐的时候还跟他讨教过贩私盐的方法,我幼时还跟着父亲一起去他家做客。”
  “此人……可靠吗?”
  “不说可靠不可靠,他和苏氏没有什么利益关联,父亲去世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他,算算也有好些年头了,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我。”
  苏咏霖想了想,看着林景春说道:“跟他联络不能你来负责,我会让长生走一趟,这一趟要是走的巧,咱们那些船就又有用处了。”
  林景春点头。
  “我听阿郎的。”
  “好。”


第86章 金人正在准备反击
  兵工厂视察结束之后,苏咏霖带着所有人走到兵工厂外头,光天白日之下,他把赵开山的安排告诉了所有人。
  众军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意外,随后便是浓浓的不满。
  “怎么能这样做?这不是卸磨杀驴吗?”
  “当初阿郎给了他多大的帮助?他都忘了?”
  “卑鄙无耻的小人!”
  “真是看错他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表示了自己的不满,一时间群情激愤,随后被苏绝等人制止。
  苏绝看着苏咏霖。
  “阿郎,你打算之后怎么办?”
  “不怎么办,遵守命令,以胜捷军为主力,克服博州、德州和恩州三州,扩大咱们的势力,然后继续扩军,等待时局变化。”
  苏咏霖转身看了看苏绝、苏海生和韩景珪。
  “眼下的一切都不是我们最终可以掌握的,只有等金国大军来过之后,才能最后见分晓,所以眼下的一切都不重要,坛坛罐罐不要担心,打碎了,重建就是,关键的是人。”
  人永远是最重要的。
  无论打仗,还是生产,都绝对少不了人。
  于是一系列的事情办完之后,苏咏霖前往胜捷军的练兵大营,亲自视察新兵训练和教育。
  军队扩充归扩充,训练和教育不能落下,苏家老兵的比例正在不断的稀释之中,很快,老兵们都会随着军队规模的扩充而成为中高级军官。
  在此之前,能否培养出足够优秀的全新的基层军官团体,就是胜捷军能否维持战斗力的重要因素。
  而这一点,是苏咏霖死死抓住不会放松的。
  宋朝的生产力已经足够政府组建百万规模的职业军队专门负责战斗,这是一个军事上的极大飞跃,可惜,宋人并没有利用好这个优势。
  苏咏霖并不会荒废这个巨大的优势。
  掌握着十万人的生产规模,苏咏霖以此为底气建立的胜捷军拥有极强的组织度和专业性。
  绝非南北宋的那些“职业军队”可以相比。
  军规和军营生活作息表已经被深深刻在了每一个士兵的脑袋里,而随着识字教育的推进和通识教育的推进,这些士兵拥有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也是迟早的事情。
  每天晚上一个时辰的聚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可以让每一个基层军官对自己手下士兵的思想动向有一个最基础的了解。
  苏咏霖已经有了从这些军官里挑选一批善于做思想工作的军官转为文职、专门负责思想工作的想法。
  营养和军事训练跟上之后,思想教育也要跟上。
  苏咏霖暂时没有工人可以当先锋队,那么就要让最直接与他接触的军队成为这个当之无愧的先锋队。
  完善的军营作息表正在被严格执行,苏咏霖抵达军营视察的时候是下午,正是识字课结束、军队进行队列和兵器训练的时候。
  看了一阵训练,感到满意的苏咏霖又来到了火头军大营,看了看士兵们的菜谱,检查了一下士兵的伙食。
  在这个军营里面,苏咏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松快。
  那种和外界充斥着的巨大的压迫力量完全不同的松快的感觉。
  军营和外界仿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