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就导致前往宣判他的罪行的司法官员所率领的队伍遭到了他的极力抵抗。
他调动了全部的私人武装力量,利用自家的良好防御设施死战不降,坚决不肯伏诛,拼死求活。
他知道自己在山东活不下去,于是试图带着家人向南方逃跑,逃到南宋去,说不定还能活命。
前往抓捕他的队伍有一百人,都是精锐善战的士兵,士兵们绝对不会放过他,于是结成军阵,用军队的方式进攻他,将他的私人武装力量四百多人全部打败,杀死了不少负隅顽抗的周家人。
最后这个大地主也没有投降,在抵抗彻底失败之后选择了上吊自杀,士兵们冲入内堂的时候他已经死了。
临死前,他还杀掉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子等主要亲属,或许是不想让他们接受活下来的残酷命运。
不得不说,他死的太痛快了。
所以他家活下来的家眷必须要加倍的代替他们承担罪责。
还有东阿县的大地主刘家,逮捕人员前往的时候,家主正好前往姻亲之家王家拜访串门,家里被抄了,有家丁跑到了王家报信。
在抓捕人员抵达之前,王家知道自己也逃不过去,于是决定带着刘家一起逃跑,试图向南逃跑到南宋求取活命。
不过抓捕队伍还是很快赶上他们,与他们激战一场。
他们手上有三百多武装私人部曲,因为拿了他们很多钱,所以拼死战斗,给追击部队带去不小的麻烦。
但是最后他们也不是正规军的对手,在正规军的纵马进攻之下全军覆没。
刘家和王家两家人还是负隅顽抗,坚决不肯投降,于是追击部队将他们当做背叛大明的叛逆,将他们全部杀死。
无独有偶,济南府也有数个大地主因为手握一定的私人武装力量而选择反抗,还有两三个地主听到风声,决定联合起来,拉起上千人的队伍试图反抗,倒也有一定的威势。
不过他们反抗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逃跑,因为他们自己也不相信自己能够战胜赫赫声威的明军,到底不敢正大光明的反抗苏咏霖,知道事情爆发了也不敢抵抗,只能逃跑。
逃跑的方向倒是挺一致,都是选择往南宋跑。
比起地主们,商旅们因为嗅觉更加敏锐所以跑得更快一些,基本上都是携款南逃,或者化妆潜逃,试图越过边境明军的封锁而进入南宋,从此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但是因为苏咏霖事先传达命令到诸多边地州府,边地州府便有了提前准备,不仅封锁了大路,也封锁了不少山路、小路、水路。
于是这些试图潜逃的混蛋们也终究没有逃过明军的封锁线,纷纷落网,成为阶下囚。
到五月初,东平府、济南府、棣州、淄州、益都府、滨州被苏咏霖全面开花,重点爆破。
数百家地主、府上和数百名官员、吏员遭到处置,整个山东的黄河工程贪腐案彻底爆发。
到这一步为止,人们终于知道苏咏霖这位皇帝仿佛移形换影一般,从开封瞬间移动到了山东,在这里坐镇惩处贪腐的官员们。
那些之前串通好了要共同进退的贪官污吏们连反应都没有反应过来,就被皇帝瞬间拿下了。
皇帝先下手为强,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彻底掌握了主动权。
这场皇帝亲临的反腐行动震惊了整个山东官场和上流社会,一时间山东地区风声鹤唳,人人自危,很多人都试图得知这场反腐风暴和自己有没有关系。
甚至在中都有关系的还派人往中都送信,试图联系到在中都做官的亲朋好友打探消息,或者想着自己万一犯事了,还有人可以在中都为自己奔走。
然而苏咏霖绝对不放过任何一个犯罪者。
并且通过对这几个州的处置和大清洗,苏咏霖也初步感受到了这些从北宋末一直延续到现在的老牌本地家族在风云变幻之中到底积攒了多大的力量。
尽管当初他就是和这样一群人在一起掀起了叛乱,他也知道以赵开山为代表的那群山东豪强到底有多么丰厚的家底子,但是这些东西真的统计完成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会感到惊讶。
比如棣州地主许氏家族拥有土地四万亩,佃户近两千家,口众过万,家族实力极为庞大。
而在朝廷账目上,这个许氏家族只是一个拥有一千亩土地、一百户佃户的小豪强。
比如滨州地主田氏家族,拥有土地三万亩,佃户一千七百家,口众近万。
但是在朝廷账目上,他们只有土地一千五百亩,佃户二百家。
比如益都府大地主钱氏家族,拥有土地三万两千亩,佃户一千八百家,口众近万。
而在朝廷账目上,他们只有土地一千三百亩,佃户二百七十家。
仅仅这三家就把将近三万人口占有,并且进一步在朝廷的人口统计图表上把这三万人口吞掉了超过百分之九十五,让朝廷不能真实的统计他们的财力,不能真正拥有税收。
而当地官府也和他们狼狈为奸,欺上瞒下,对朝廷隐瞒当地地主的真实情况。
这其实算是历史遗留问题。
这些山东豪强在金宋之交吞并了大量土地和溃散的宋兵,进而收拢大量人口,建立起了庞大的私人势力,坐拥大量财富。
其势力庞大到金国地方官府也感觉到非常棘手而不敢贸然动手的地步。
金国在山东的统治只维持了短短的三十余年,实际治理山东大约只有二十余年,根本未能有效管理山东,建立起有效的户籍制度。
所以这二三十年间,是山东地主豪强快速积累财富、增强实力的时代,也是金国对本地不断迁移人口、民族矛盾快速扩大的时代。
以至于到了苏咏霖起事的时候,因为女真人和汉人地主越来越大的矛盾,山东地主们纷纷起事反抗金兵。
以赵开山为首的山东地主们拉起三十多万人的队伍和金国作战,正是山东本地地主豪强势力的体现。
苏咏霖当年北上之前让苏隐收集山东河北社会讯息的时候也对此有初步了解,不过这种事情要想全面了解是需要更多时间的投入的,苏咏霖当时没有这个需求。
现在有需求了,也不需要派人明察暗访了,彻底破灭他们的家族,直接进去统计就好了。
这一统计,就统计出了天文数字般的家财底蕴。
整个山东在几乎没有政府介入的三十多年间产生的财富大部分都被这些地主豪强收入囊中。
乃至于他们家家户户拥有数量不菲的兵器,有些大地主的庄园里还发现了盔甲和弓弩,甚至还有看到神臂弓的。
毫无疑问,这些都是战争时代的产物,他们主观上并没有动用这些兵器挑战大明政权的想法,但是事实上,他们掌握了这些兵器和防具,拥有一定的武力。
这是明律严厉禁止的事情。
所以苏咏霖进一步把这些地主豪强贪污的案子坐实,还加上了图谋造反的罪名,让朝廷清洗他们变得非常的名正言顺,不容质疑。
大清洗之后,这些地主豪强们巨大的财务储备、粮食储备、人口储备和军械储备都成为了苏咏霖的战利品,苏咏霖感觉自己就好像是在战争年代里打败了一支金军一样,获得了大量缴获。
初步估计,算上现金、不动产、金银珠玉等奢侈品,还有牲畜军械等缴获,仅东平府的抄家所得就有将近二十亿钱的估值。
济南府更多,大约二十三亿钱。
两个府的部分官员、豪绅因为犯罪的抄家所得就有超过四十亿钱的财产估值,这些人的家底之厚实让苏咏霖相当意外。
要知道,苏咏霖的黄河世纪工程的总投入也就三百亿钱,另外还有五十亿钱的追加投入。
而且很重要的是这五十亿钱如果到时候用不到是要还给财政部的,并不完全是黄河工程的财政投入,林景春一直死死盯着黄河工程,就盼着把这五十亿钱给拿回来。
好家伙,赚麻了简直。
第829章 发扬军阀们的优秀征税传统
两个府的贪官污吏和他们的白手套,大约四十三亿钱的抄家所得。
这还仅仅是以贪腐、作乱作为罪名而问罪所得,还不算那些暂时没有牵扯其中的地主豪强和富商,也没有算上其他的州府。
苏咏霖默默估算了一下,如果将整个山东的贪官污吏们和他们的白手套们都给抄了家,得到的财产总数应该足够重修三条崭新的黄河,还有富裕。
如果把整个山东的地主豪强都给革一遍,所得应该足够重修七八条黄河河道,崭新的黄河河道,不需要国库再支出哪怕一文钱,同时也相当于目前整个明帝国三年左右的财政总收入。
林景春狂喜。jpg
这是何等庞大的一笔财产?
苏咏霖当时就对着统计表格大笑出声。
封建王朝最有趣的现象就是人口摆在那儿,土地摆在那儿,朝廷的税却越收越少,到最后甚至完全收不上税。
那么原先能收上来的税去哪里了?
那么多人口和土地产出的财富到底到底什么地方去了?
答案就在这里了。
钱又不会长出翅膀飞掉,很显然,是被某些人非常自觉的拿走了。
苏咏霖也没想到自己横下心来出手一战,第一次交锋就获得了如此之大的收益,或许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林景春应该会很高兴吧?
他或许可以少掉几根头发了。
不过与此同时,苏咏霖也深深地意识到了打击地主豪绅对于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
他开始感觉过去收税的力度实在是有点小,对于这些地主豪强的威慑力度不够大,以至于他们总是想着吃的更多,一点都不想吐出来。
要说收税这个事情,还真是非常考验执政者执政能力的一件事情。
好的执政者一定拥有强大的税收能力,可以把社会各阶层的税收集中在手里,做好执政者该做的事情,这是苏咏霖的目标。
但是有些时候苏咏霖也挺佩服那些花样收税的恶棍们。
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旧时代的军阀们和自由灯塔之国。
旧时代的军阀们纵然有万恶,但是在针对穷人收税这件事情上,他们总是能搞出很多新花样,一口气能把税收到九十年以后,让封建统治者羞愧地低下头。
自由灯塔固然有万恶,但是能让国民喊出【永远离不开的两件事就是死亡和缴税】,可见他们也是有可取之处的。
与之相比,封建王朝末期那税收能力简直是离离原上谱。
所以苏咏霖决定拿出旧军阀和灯塔国向穷鬼收税的手段和执行决心,修改一下大明的税法,在落实摊丁入亩的基础之上开征大明的富人税。
他要给拥有大量财富的人定制很多专享税收点,只有上等人才能享受,穷鬼根本不配享受这样的特殊待遇。
既然上等人们处处都要追求高穷鬼一等,觉得自己比穷鬼高贵,那么就要全方位的高贵起来。
既然那么追求特权,那么在税收这件事情上,当然也要体现高人一等的原则,税收制度里也要专门制定为他们准备的特权税法。
穷鬼算什么东西?
他们根本不配给大明缴纳那么多的苛捐杂税,他们的钱太脏,根本不配让大明国使用!
只有上等人的钱才没有臭味,香香的,最适合朝廷使用!
于是苏咏霖准备着手给税务部门配备暴力机器,让税务部门变得强势起来。
苏咏霖没有把握完全实现自己的目标,也不认为自己有生之年能够彻底消灭贫穷富裕的两极分化,不觉得自己能够消灭所有的上等人。
上等人总是会出现的。
才创业没几年都能闹出这样的事情,自己死后会发生什么,他也不好下定论了。
人亡政息是可能的选项之一。
既然如此,那就留下一个后人一定愿意继承的制度好了。
比如强悍的税收部门和税收制度。
别总是挣穷鬼的臭钱,那么多上等人的香钱不去挣,却要挣穷鬼的臭钱?
学学西汉的几代帝王,不仅对平民下手狠,搞得海内户口减半,对富户一样不留情面。
那真是把富户当做韭菜,一堆一堆往关中迁移,一茬儿一茬儿的割,割的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哭着喊着叫爸爸,把自己的钱都贡献出来打匈奴去了。
封建时代的自由灯塔了属于是。
苏咏霖内心的诸多想法大量迸发出来,让他十分兴奋,本来因为不少复兴会员落马而心怀忧愤的他,已经做好了就算死了也不会让上等人更好过的想法。
死之前他一定要折腾出一系列针对他们的法律法规,平稳的运行下去,至少要形成一个政治惯性,哪怕自己死了,这些规矩也能顺畅的运行下去,多给他们带去一些麻烦。
而自己,就要尽可能的多活几十年,活得越久,这套规矩运行的越久,惯性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