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苏咏霖看向了任得敬,问道:“如此这样说来,我这六年时间,没有浪费吧?我虽然至今才二十五岁,但是这六年时间,我算是很有成就的吧?”
任得敬沉默了好一会儿,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过了一会儿,任得敬深深的叹息。
“当年你覆灭金国建立明国的时候,我们那儿就有人说,你虽然不当天子,但是你就是天上人,如果你不是天上人,何以那么年轻就能推翻如此强大之金国?
现在我更加确信了,你不是什么一般人,你就是天上人,若非是天上人,怎么能在短短六年间就做到那么多事情?你居然还要修黄河,你……苏咏霖,你告诉我,你是不是天上人?天上,是什么样?”
任得敬把脑袋贴在了牢笼上,死死盯着苏咏霖的脸,似乎很急切的想要从他的脸上得到答案。
苏咏霖咂咂嘴,想了想。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阿房宫赋?什么意思?”
任得敬不明白。
苏咏霖冷笑着看向了任得敬。
“不明白吗?灭六国者,六国也,族秦者,秦也,灭金国者,金国也,族任氏者,任氏也!”
“我灭了我?”
任得敬满脑袋问号:“你这人说话怎么总是奇奇怪怪的?我怎么可能灭了我自己?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在我的带领下,任氏家族从一个危如累卵的境地成为全夏国第一豪族!分明是发展壮大了!”
“然后呢?”
苏咏霖摇了摇头,叹息道:“你们从来就不明白,或者说,你们根本不想,不愿意承认你们为什么失败,而我又为什么能那么快的成功,不是我有多强,而是你们太烂了。
从澶渊之盟开始,前宋和辽国开始烂了,两个国家都烂掉了,然后才有了李元昊的崛起,接着李元昊志得意满,也开始烂,他一烂,本就弱小的夏国当然跟着快速腐烂。
摧毁了辽国和前宋的金国刚开始很强,绍兴和约之后,也烂了,和南边的宋国一起烂,夏国,金国,宋国,一块土地上的三个国家不想着覆灭对方,却想着和平共处,难道不怪吗?
不说我了,历朝历代的王者哪一个不是励精图治竭尽全力消灭掉这片土地上的割据势力?哪一个不是想着一统寰宇做天下人的皇帝?怎么就你们三个国家那么奇葩?”
第804章 我是他们,他们就是我
任得敬眨了眨眼睛,一时半会儿说不出话来。
他好像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直到苏咏霖提起了,他才开始思考。
这一思考,还真觉得有点道理。
对啊,为什么我们三方面都不能做到统一对方呢?
明明处在一个分裂的状况下,为什么都如此的安于现状呢?
“为什么呢?”
任得敬百思不得其解,只能看向苏咏霖。
苏咏霖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一个国家啊,不能停下来,一旦停下来,就要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没有外敌的情况下停下来倒也无可厚非,眼界如此,有外敌的情况下还停下来,那就是你们自己的问题了。”
任得敬还是想不通,怎么想都想不明白,只能无奈的放弃,继续追问自己最想知道的秘密。
“你还是没有告诉我!你到底是不是天上人?天上,是什么样的?人,可以长生不死,羽化而登仙吗?”
看着任得敬满脸好奇甚至一副有点疯狂的样子,苏咏霖便知道,这家伙已经有点魔怔了,甚至可以说精神有点错乱了,不愿意承认失败,居然把原因归咎于天上人这个问题上。
无聊。
“你们觉得我是天上人?非也,我不是什么天上人,我就是一个普通人,一个生在海边的富贵人家的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也没什么宏图大志,我只是想着过富贵日子以终老。
是什么时候我开始改变的呢?应该有一段日子了,具体我是怎么改变的,我想你也听不懂,你也不想知道,我就不说了,但是我是如何成功的,我想你一定很感兴趣。”
“没错,我很感兴趣,你说。”
任得敬连连点头,眼中满是求知欲,似乎还是觉得苏咏霖是天上人,他现在所讲的正是天上的秘密。
他觉得就算马上要死了,这个秘密也要知道,也要记住,记在魂魄里,这样的话说不定自己也有羽化而登仙的可能啊!
他如此奢求着。
可惜苏咏霖并没有说他想要知道的“秘密”。
苏咏霖说的是自己真正的道路。
“造反之前,我在宋国和金国做了一番考察,对宋国和金国的整个社会作了一番考察,最后我认定,在金国造反,比在宋国造反容易,因为金国有两个主要矛盾,而宋国只有一个。”
“矛盾?什么意思?”
“字面上的意思,金国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但是宋国只有一个阶级矛盾,所以金国比宋国更加不稳定,起事成功的可能更大一些,于是我就选择了在金国造反。”
“民族矛盾?阶级矛盾?这都是什么?我怎么听不懂?”
任得敬很不高兴:“你别说些我听不懂的东西,我都快死了,你就不能让我做个明白鬼吗?说说天上,天上!”
“我都说了没有天上,我就是一个普通人……”
“没有天上?”
“没有。”
“你没骗我?”
“你听不听?不听我走了。”
“别别别,我听!我听!”
任得敬生怕苏咏霖真的走了,赶快阻拦,让他说自己想说的。
“这还差不多……算了,我说简单点,简单来说,宋国,官民之间的矛盾是最大的,而在金国,除了官民矛盾,还有女真人和其余各族人之间的矛盾,小族临大国,各种对本族人的优待和对外族人的苛待是很严重的。”
任得敬也是有着充分行政经验和学识的优秀官僚,苏咏霖这样一说,他就懂了。
“原来如此,你看中了女真人对汉人的欺压,以此煽动汉人造反。”
“这只是一部分原因,而且不是主要的,我打着光复汉家领土的旗号,吸引很多人加入我的团队,但是我最根本的一群部下,他们并不这样想的,他们所想的更加深刻一点。”
“是什么?”
“你不懂。”
“哎呀!你这人!”
任得敬急了,开口道:“我都快死了,你就告诉我!告诉我!”
“你真的不明白吗?”
苏咏霖收起了方才些许的轻佻,变得庄重而又严肃。
“你或许是不明白,但是更多的可能是你根本不想明白,说白了,我做的事情是造反,之所以能造反,是有人愿意追随我,那些活不下去的人追随我,但凡他们能好好地活下去,为什么要追随我造反呢?
一个有吃有穿有房子住的人,为什么要抛弃他平静的生活跟随我造反呢?还不是因为有人让他活不下去,他心中有怒,而我,则是应运而生,把他们心中的怒勾了出来,汇聚而成愤怒的火焰,点燃这片大地!”
苏咏霖站了起来,走到牢笼前,正视着任得敬。
“我为什么能成功?因为我是他们,他们就是我,我的目标就是他们的目标,他们的目标就是我的目标!所以他们的力量就是我的力量,我的力量就是他们的力量,数千万人的力量汇聚在一起,难道不能改天换地吗?”
任得敬看着忽走到他面前直视他的苏咏霖,满脸都是诧异。
“他们……是谁?”
“那还用说,天底下所有的平民百姓啊。”
苏咏霖笑了笑:“种地的农民,摆摊的小商贩,码头搬运货物的工人,千千万万为了吃一口饱饭而竭尽全力奔跑的人,就是他们,是他们的力量集中在了一起,成就了我,成就了大明。
你只是为了自己,为了你自己的家人,最多算上投靠你攀附你的那群无耻之徒,仅此而已的那么一小撮人,你的力量何其微小?人一死,什么都没了。
而我不是,我是天下人的代表,我代表着他们,为了他们而战,当天下人的意志汇聚在一起的时候,这股力量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我还是不懂……”
任得敬满目迷茫,搞不懂苏咏霖的意思。
“你不懂就不懂吧,你懂了又能如何?你心中从来只有自己的权势,希望所有人都为了你而拼命,但是你却吝啬的什么也不想给他们,你当然会失败。”
任得敬愣了一下,随即大怒。
“我……那你呢?你难道就不想所有人为了你而拼命?你不想驾驭他们操控他们,掌握至高无上的权势?那你现在掌握的是什么?”
“我从没有这样想过,他们拼搏奋斗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他们自己。”
苏咏霖摇了摇头:“我明明白白的告诉他们了,他们不是为我而拼命的。”
任得敬一愣。
“什么?”
“他们不是为我拼命的,他们是为了家人得到的土地不再失去,为了让家人可以不用承担苛捐杂税,为了让家人不用受到官吏和地主豪强的欺凌,为了让他们脸上的笑容不再失去。
他们从来不是为了我这个明国皇帝而拼命,我告诉过他们,不需要他们为我拼命,我就是他们,他们就是我,他们只需要为自己和家人拼命就够了。
当千千万万个他们为了千千万万个家庭而拼命,千千万万个家庭向着同一个目标拼搏的时候,大明何愁不能昌盛?区区夏国,何愁不能覆灭?”
任得敬终于完全不能理解苏咏霖的意思了。
他搞不明白苏咏霖说的到底是什么。
这不是疯子的疯言疯语吗?
如果不能用恐惧和威严树立威望,不能用严惩和赏赐作为驾驭下属的手段,不能让所有人为他而拼搏,这个秩序怎么建立起来?
没有一个明确的上下尊卑制度,没有一套逻辑严密的上下尊卑的思想体系,这个秩序怎么能建立起来?统治怎么维持下去?
他到底是怎么做这个皇帝的?
这个大明国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
和天上界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吗?
苏咏霖真的只是一个普通人吗?
任得敬不明白,他的脑袋里一团乱麻,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
当然,这并不重要。
他很快就和一群被捕捉的任氏子弟们一起被处斩了,以造反和弑君的名义遭到处决。
临死之前,任得敬还是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苏咏霖会说那样的话,会做出那样的选择。
带着永恒的疑惑和若有若无的不可置信,任得敬的头颅沉沉坠地。
第805章 苏咏霖心中的紧迫感却越来越强了
明国建立前后,在中都城外被处决的人有很多都是金国的王公贵族,他们的被处决打碎了人们心中的枷锁。
而前段时间在中都城下被处决的克烈部和乞颜部的首脑则击碎了人们心中对北方强敌的恐惧。
现在任得敬在中都城下被处决,则树立了大明王朝对外的彪炳战绩,树立了人们心中大明无比强大的印象。
每一次的献俘仪式和斩首仪式都将带来此类的改变。
数百年分裂不能统一的中华大地上的居民们终于在心底里承认一个伟大时刻即将回归,一个伟大的时代即将到来。
但是就苏咏霖看来,历史上每到这个时候,伴随着荣光和盛世的,依旧是千年不曾改变的冰冷的温度。
底层百姓的生活仅仅只是得到了喘息之机,而并未有根本改善,不过是吃糠咽菜才能填饱肚子不至于死掉,那便是盛世了。
所谓盛世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乱世呢?
苏咏霖想要的,是一个充满了温度的真正的盛世,而不是老百姓吃糠咽菜啃番薯就能称颂的“盛世”。
那是帝王将相的盛世,老爷们的盛世,文人墨客的盛世,上等人的盛世。
而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牛马们的盛世。
为了充满温度的盛世的到来,苏咏霖决心将自己的革命行动进行到底。
然而关系到最根本情况的时候,苏咏霖心中的紧迫感却越来越强了。
理由很简单,从洪武二年下半年开始,在各部门审计司、法部、都察院还有天网军密探的努力下,大明国内部的反腐行动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而随着反腐行动的进行,很多贪官污吏浮出水面。
他们的出现并非没有原因,他们不是凭空出现或者从石头缝里钻出来,而是随着中央朝廷推进的大建设计划的执行而逐渐出现。
为了修复残破不堪满目疮痍的中原大地,苏咏霖主导明廷中央利用战争夺取的上等人们的财富开始了大建设计划,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