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孔拯一甩袖子,扭头就走。
周江也随之离开,脸上满是厌恶和不屑。
耶律元宜顿时捏紧了拳头,眼看着就要发怒了,耶律成辉赶快上前拉住了耶律元宜。
“这是皇宫,不能失礼。”
耶律元宜看了耶律成辉一眼,愤愤地挣开了耶律成辉的手,哼了一声。
“孔拯这老贼,早晚有一日我要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耶律成辉皱了皱眉头。
“元宜,慎言!”
“您也听到他怎么说我们的!”
耶律元宜怒道:“同朝为官,这帮可恶的山东人总是狗眼看人低!契丹人怎么了?契丹人就做不了大明朝的官?陛下建立大明朝难道靠的是他们这群腐儒?屁!契丹人好歹还有大军起事和女真人血战,他们呢?”
“话是这样说。”
耶律成辉摇了摇头,开口道:“但是眼下,咱们也是同僚,能不起争执,就不要起争执,陛下不也帮我们说话了吗?”
“那也只能让他们在朝堂上闭嘴,私下里他们还不知道如何非议咱们!”
耶律元宜深吸了几口气,艰难的平复了心情。
见他平复了心情,耶律成辉便拍了拍他的肩膀,与他一起缓缓向前走,而后低声道:“他们得意不了多久了,这一次科举考试,四科士子一共录取了一千二百人,山东士人出身不过一百五十人而已。
而且整个科举考试的录取倾向是偏向理科工科和法科的,陛下对于儒家经典不是很在乎,有了这一次科举考试打底,将来儒家经典的没落也就是时间问题而已。
没有儒家经典作为选拔官员的主要依仗,他们这些腐儒还能得意多久?之前无非是只有他们才能选择,现在不一样了,我看陛下早就想着罢黜儒家经典的科举考试了,只是碍于儒门士子的反对,暂时没有这样去做而已。”
耶律元宜听了,认真的想了想,然后缓缓点头。
“您说的确实也有道理,不过这天下官员,到底还是士人居多,鹿死谁手,未可知啊。”
“那就要看当今陛下的手腕了,当然,说忌讳一点,还要看当今陛下能掌权多久。”
耶律成辉说这句话的时候声音很低,除了耶律元宜,没人听得到。
耶律元宜闻言眯起了眼睛。
“确实如此,以当今陛下的威望,想要摁死这群腐儒,也不过是时间问题,只要时间足够,一切都有可能。”
“所以,咱们还是不要和他们有什么公开的冲突或者撕破脸皮什么的,这对咱们没有好处。”
耶律成辉低声道:“山东腐儒之前已经被陛下敲打过一回,本身就已经损失了部分势力,若是继续冥顽不灵,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早晚有重重摔下去的时候,甚至都不需要咱们动手。”
“话是这样说。”
耶律元宜寻摸一番,低声道:“但是我不甘心,尤其是周江那混账,处处与我为难,多次诋毁我,我万万不能容忍他。”
“你想怎么做?”
耶律成辉低声问道:“眼下朝廷大事很多,陛下不可能对重臣下狠手,你还是稍微安稳一些,不要在这个时候跳脱,以免引火烧身。”
“需要我跳脱吗?”
耶律元宜冷笑一声:“数年动乱,山东腐儒本就损失颇大,为了换取在新朝的地位,几乎一力承担起了朝廷往辽东移民数十万的费用,靠着这笔费用才获得进入朝堂站稳脚跟的资格。
那是多大一笔钱啊,就算他们人多,花出去也难免伤筋动骨,之前可能为了站稳脚跟也不顾了,可现在他们站稳脚跟了,是不是该对自己之前损失的部分进行一些弥补了?”
耶律成辉皱了皱眉头。
“你要这样说,就有点捕风捉影的意思了,他们用钱换来的是权势和地位,这简直是大赚特赚,需要弥补吗?”
“聪明人自然知道自己赚了,然而不是每个人都是聪明人,不是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赚了的。”
耶律元宜低声道:“而且此番黄河整修工程最后是要把黄河导回东汉故道,东汉故道下游就在山东境内,山东境内早就破土动工开始营建大工程了,左丞,您觉得他们难道不会趁此良机做点什么?”
“你是说,他们会对黄河工程款子下手?”
耶律成辉颇有些不可置信的问道:“你有确切的证据吗?”
“暂时还没有,但是听到了一些风声。”
耶律元宜笑道:“耶律瑾待在礼部中还是有好处的,至少咱们多了一个耳目,他们真要想做什么,也很难彻底甩开耶律瑾,而且他们早就把耶律瑾得罪死了,比起我,耶律瑾更想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第779章 这群腐儒在朝中得罪的人难道还少吗?
耶律元宜这样一说,耶律成辉顿时想起了个子不高身材瘦小但是被任命为礼部右侍郎的耶律瑾。
今天因为外出公干,所以他没有来参加会议。
但是听起来,耶律瑾一直都在暗中收集证据准备爆破礼部?
礼部堪称山东系文臣的大本营,大量山东系文臣都在礼部任职,耶律瑾作为绝对的少数派,从他担任礼部右侍郎开始,礼部就不断传出耶律瑾被打压、被孤立的消息。
据说他在礼部里混的非常惨,爹不疼娘不爱,连过街老鼠都活的比他温暖。
不过他并没有什么异议,也没有提出要转职什么的,依然在礼部任上做右侍郎,后来在科举争端之中苏咏霖趁势打压了山东系文臣,把科举考试筹备的工作全部交给耶律瑾,由他牵头成立了考试司,全权安排了第一届科举考试。
非常成功。
于是耶律瑾现在在礼部中是掌握权势的,所有科举考试的相关工作,包括中央和地方上考试场所的建立与维护都是他的考试司负责。
未来第二届科举考试开始的时候,他还要牵头组织专业人士为科举考试出题,也因此手下聚集了一帮非山东系文官帮他办事。
不过尽管如此,这批人在整个礼部里还是属于少数派,并不足以帮助耶律瑾扭转劣势,争取到在礼部的主动地位,礼部尚书和礼部左侍郎还是山东系的人。
如此看来,想要在重重包围之下杀出一条血路,绝非易事,除非耶律瑾已经有了把握,否则他绝不会贸然行事。
“耶律瑾手上有他们的把柄?”
“他没有明说,或许是还不算铁证,但是我觉得,差的也不远,耶律瑾是想要收集更多的证据,好一口气把他们干掉。”
耶律元宜收起笑容,换上一脸肃穆:“对黄河工程款动心思,别说我和耶律瑾想让他们死了,这要是被捅出来,要是不人头滚滚,咱们的皇帝陛下还是皇帝陛下吗?”
耶律成辉顿时感觉问题挺严重的,而且这件事情可能水很深。
“你可小心点,黄河工程款目标太大,真要牵扯大了,这个事情绝对不是咱们单独能够把握住的。”
“左丞尽管放心,这群腐儒在朝中得罪的人难道还少吗?”
耶律元宜把目光投向了远处:“除了咱们这些人,燕云人也和他们不对付,他们如此嚣张、狂妄,朝廷内部想让他们去死的,绝对不仅仅只有咱们啊。”
耶律成辉深吸一口气,感觉自己待在尚书台认真处理繁重的政务的这段时间里,大明朝廷好像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或许是他太注重政务了,无暇关注这方面的变化。
不过正是因为朝中那么多政务需要处理,那么忙,怎么这帮人还有闲心思搞政治斗争呢?
还是说自己理解的不对,朝廷不管多忙,一定会有政治斗争的出现?
耶律成辉顿时感觉自己果然还是缺少在中央做高官的经验。
前半辈子一直都在地方来来回回,没有担任过中央高官,不知道中央高官是如何进行权力游戏的。
眼下骤然进入中央做高官,经验不足的劣势一览无遗,眼下这个暗潮汹涌的局面,他居然没有及时察觉到,更不清楚耶律瑾是怎么行动的,以及耶律元宜是怎么知道的。
看来这方面还是要多加学习,不然某一天被人暗算了都不知道是谁干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山东系在朝中树敌太多。
除了跟随苏咏霖打天下的元从系,外族系和燕云系都对他们不满,且有着极大的分歧和利益纠缠,早就盼着他们整体覆灭了。
这一次他们要是真的对黄河工程款下手,那可就真的是自找死路了。
黄河工程一旦成功,那可是直追大禹的功劳,大明国因此施恩于天下万民,国格直接凝聚到顶峰也未尝不可。
要是黄河工程出了问题,苏咏霖肯定会杀人。
这帮家伙干什么不行,为什么要对着黄河工程款下手呢?
耶律成辉百思不得其解。
苏咏霖并不知道自己的臣子们已经在暗中开始较量,并且准备掀起一场又一场的政治风暴,不过就算他知道了,他也不会觉得奇怪。
指望这群旧官僚旧士人老老实实做事情,不对权力和利益进行争抢,那是想都别想。
他很愿意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当中而不去在意自己获得利益多不多,但是他不可能自私的认为所有人都是无私的。
这些人必然会为了自己的理想和利益而奋斗,亦或是斗争。
苏咏霖可以接受,但是他不能接受这种斗争是以损害国家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
若有这样的情况,双方都会吃上他的铁拳。
斗,可以,但是不能损害国家利益,若是损害了国家利益,就别怪他翻脸不认人。
好在目前苏咏霖觉得自己的威慑还是足够的。
正如这场会议一样,虽然所得有限,但是也为大明朝确定了应对草原问题的短期策略和长期策略。
短期策略就是锄强扶弱,做好这个草原搅屎棍,让草原不得安生。
长期策略则是发展科学技术,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产业升级,从而将草原纳入中原的经济体系当中,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切切实实获得利益而不是单纯的投入,避免人亡政息。
这是切实有效的行动方案。
十一月中旬,北伐军全体回归,韩景珪等人也带着大量俘虏回到了中都,接受苏咏霖的检阅和赏赐,并且进行献俘仪式。
苏咏霖着礼部尚书孔拯主持献俘仪式,然后宣布将克烈部首领脱里和乞颜部首领也速该斩首。
他们将被当众斩首,连同他们所在部落的全部显贵一起,被全部斩首,一个不留。
大明朝对于敌人,对于敢于挑衅的敌人从不手软,必将赶尽杀绝。
于是他们就被推到了中都正北主城门之外,在苏咏霖的注视下,被集体斩首。
一共有三百七十六人被斩杀,他们的身份都是克烈和乞颜部的权贵。
这些人全部被斩杀之后,剩下来的普通部众没了头领,没了组织,也就没了威胁,苏咏霖将他们打散,发配往黄河工程的各个工地上当苦力,将全部前往黄河工地上做工作,协助整修黄河。
同时,苏咏霖向他们许诺,黄河工程完工之日,就是他们重获自由之时。
届时,大明皇帝将宽恕他们曾经的罪过,释放他们,给予他们自由。
于是诸臣都盛赞苏咏霖的仁德。
这是仁德吗?
当然是仁德。
作为俘虏,胜利者不把他们杀死已经是最大的仁德了,他们还想怎样?
草原战争告一段落,明帝国通过这次迅猛的打击成功将挑衅他们的克烈部和乞颜部基本消灭,这两个部落再也没有在草原上称雄的可能。
这一战,成功奠定了大明国在草原上的声望和地位,至少在黄河工程成功完成之前,草原上不会再有人敢于南下侵犯大明了。
这正是所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从国家利益的角度上来说,获得了远超战争支出的隐性收益。
当然摆在眼前的收益也非常大。
战马和牛羊就不说了,多的一眼望不尽,感觉能吃空整片草原,其余的骨制品皮制品等等可以在市场上卖出不错价格的东西也不少。
当然还有数量很大的黄金白银和其他珠宝,充实了大明国库,为整修黄河之后空空如也的大明国库注入了新的生机,看着一车一车的财富运入国库中保存,林景春笑的眼睛都睁不开了。
第780章 西夏又出事了
利益得到了,草原的治理和战后秩序的建设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为了将行动方案付诸实践,且获得更大面积的草原用来饲养战马和牛羊,为接下来的产业升级做准备,苏咏霖又有了一个想法。
既然不方便越过汪古部和塔塔儿部的领地去治理克烈与乞颜所部的领地,那么干脆来个置换领地得了。
用同样规模的领地换取接近大明疆域的原汪古和塔塔儿部的领地,让他们北迁入草原腹地,原本他们的领地由大明直接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