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4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还不算呢,通过公厕收集到的人粪尿都拿去城外固定的地方处理,之后就可以变成粪肥,拿去肥土,则第二年长出来的粮食就会比上一年更多。”
  “听起来不错啊。”
  哲里木听着陈光远所说的大明新政,基本上可以判断出大明皇帝不仅在军事上非常厉害,治国理政方面也非常厉害。
  所见所闻都是很新奇的东西,而且一切都井然有序的运行着,没有任何失序的现象。
  通过如此这般平淡无奇的日常,哲里木认为大明国虽然刚刚建立,但是完全看不到不稳定的迹象,其内部相当稳定。
  这位皇帝陛下非常厉害,大明国非常厉害,需要认真严肃的对待。
  对待大明国的时候,不能流露出丝毫的不庄重,让大明国觉得被冒犯了。
  尤其是部内某些人因为不了解大明国所持有的趁机南下劫掠一波的想法也必须要压制住。
  别说大明国稳定着,就算不稳定,光靠边境的那些骑兵就足以和塔塔儿骑兵对抗了。
  而且现在若是得罪了大明国,等之后大明国直接去找克烈部和乞颜部南北夹击塔塔儿部,那不就完蛋了吗?
  大明国可没有与克烈部、乞颜部有什么纠葛,至少现在没有,他们如果和克烈、乞颜部联手对付塔塔儿,塔塔儿一定会完蛋。
  祖先留下的规矩是不能南北同时为敌。
  要么和北面做朋友,要么和南面做朋友,无论什么时候,南北双方必须要有一方是朋友,决不能两边都成为了敌人。
  就眼下来看,大明国当然更应该当朋友,毕竟塔塔儿人不久之前才干掉了克烈部的一名首领,双方正处在一个极为糟糕的关系之中,随时都可能打起来。
  另外来看,乞颜部的首脑也速该在金国还在的时候就多次率领骑兵南下打劫,明国建立之后虽然暂时没有行动,但是也不好说未来他还会不会这样做。
  综合判断,哲里木认为此番外交最好的结果应该是大明国对克烈部和乞颜部这两个中原王朝的老对手持有敌意,而对塔塔儿、汪古等部落持善意。
  就塔塔儿人来看,背靠金国在高原东部称霸,随便可以欺负弱小部落,确实很爽。
  这就有的谈了。
  越过平坦而漫长的中都石板路,穿过一座又一座的守备森严的城门楼,哲里木团队终于进入了中都宫城,在宫城主殿万民殿受到了苏咏霖的接见和赐宴。
  对方毕竟是来进贡的,既然他们放低了姿态,那么苏咏霖也不能端着,热情款待了这帮人,让满朝文武一起出席这场宴会。
  当然,正式的商谈永远不会在那么庄重的场合,庄重的场合永远都要宣扬正能量,正式的商谈往往充斥着各种激烈交锋,拍桌子砸板凳等等不雅行为并不罕见,并不能公之于众。
  所以双方最正式的最关键的商谈永远都是在更加私密的场合。
  比如苏咏霖平常处理政务的书房里。
  盛大宴会结束之后,哲里木被带到了苏咏霖的书房里,单独和苏咏霖见面。
  对于大明皇帝如此年轻英武,哲里木倒也不觉得多么奇怪,他们部落中很多首领也是很年轻的时候就通过勇武奠定了领导地位。
  不过汉人的皇帝并不仅仅是勇武就能胜任的。
  这一点,哲里木还是清楚的。
  所以对于苏咏霖,哲里木怀着一份淡淡的敬畏。
  “你们能主动来找我,我还是觉得挺惊讶的,我以为最先来找我的应该是汪古部的人,而不是你们。”
  苏咏霖首先开口,开门见山,非常直接。


第754章 塔塔儿人还没有让大明国当枪的资格
  既然苏咏霖如此直接,哲里木也没有纠结。
  他也开门见山。
  “陛下说的其实不错,汪古部的人其实非常焦急,不知道大明国对他们是什么态度,所以他们派人来与我们交涉,希望通过我们得知大明国对他们的态度。”
  苏咏霖笑了笑。
  “你们两个部落关系很好吗?他们不敢直接与我接触,却来拜托你们?”
  “有共同的敌人罢了。”
  哲里木实话实说,开口道:“在汪古部和我塔塔儿部聚居地以北,克烈、乞颜等诸部落势力很强,多次南下与我争夺牧场,杀戮我们的子民,夺取我们的牛羊马和任何可以看到的财富,汪古部与我部一样,也曾受过克烈、乞颜等诸部落的进攻。”
  “这样啊……其实我并不是很在意他们曾经为金国守边的事情。”
  苏咏霖摆了摆手:“既然他们能为金国人守边,当然也能为我守边,至于克烈、乞颜等诸部落,只要他们不南下骚扰大明边境,我也不想与他们为敌。
  大明国希望可以和草原正常来往,友善交流,无需打打杀杀,开通互市也没什么不可以,能够用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为什么非要诉诸武力呢?”
  苏咏霖给出了自己的态度,这个态度让哲里木又高兴,又紧张。
  因为苏咏霖似乎持有一个和平主义者的态度,不想和诸部落为敌,也愿意开通互市。
  但是问题就在于哲里木并不希望苏咏霖也和克烈、乞颜等诸部落交好。
  他们是死敌,不可能交好,苏咏霖倒向哪边,哪边就更有好处,如果苏咏霖也和他们交好,那将来双方起了争执,他们还怎么争取到大明国的支持呢?
  哲里木于是向苏咏霖进言。
  “克烈部和乞颜部非常好战,他们非常贪婪,渴望更多的牧场和牛羊马,为此不断发起战争,不断欺凌周边的部落,他们甚至还多次对金国发起进攻,总而言之,他们绝对不是什么安分守己的部落。”
  这番话让苏咏霖想起之前翻看金国卷宗的时候,的确看到了克烈、乞颜等部落南下骚扰金国边境的记载,所以金国才和汪古部、塔塔儿部合作对付他们。
  这就说明这些部落对于金国的军事实力并不看重,并不认为金国可以彻底的压制他们,金国对草原的军事讨伐并不成功,不能压服他们。
  这对于大明朝并不是好事。
  目前大明国主要的资源都用在了整修黄河上,没有发起大规模战争的必要与实力,就算要发起作战,也要有个先后顺序,尽可能的按照计划来。
  当然了,苏咏霖也知道计划赶不上变化的说法,如果某个草原部族不长眼,硬是要和大明朝为敌,那苏咏霖也绝对不会让他们好过——
  财政部一直存着一笔款子,枢密院也掌握着一批重要物资,如果有突发战事的需求,他们是可以为大明朝提供一场紧急战争所需要的物资的。
  总而言之,苏某人绝对不是什么和平主义者,他之所以抛出和平主义的论调,只是因为他在修黄河,大量的人力物力都砸进去了。
  所以他的表态还是那么的【和平】。
  “你的建议我记住了,不过大明爱好和平,不喜欢打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再说了,有你们在,我还需要担心其他的事情吗?”
  哲里木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继续撺掇大明皇帝和克烈、乞颜等部落为敌了。
  虽然克烈部、乞颜部和金国矛盾很多,彼此之间也是仇敌,但是明国到底不是金国,如果明国不与他们为敌,那么塔塔儿人又该如何从中获得利益赚取好处呢?
  这一点让哲里木非常苦恼。
  虽然苏咏霖册封塔塔儿部首领蔑古真为大明朝的龙虎将军,为大明朝戍守北疆,并且答应在临潢府开通互市,但是哲里木并未达成此行的另外一个重要目标。
  即联合大明国对抗克烈部和乞颜部。
  苏咏霖对此并不愿意松口,并且在册封塔塔儿部之后,又派人前往汪古部驻地册封汪古部首领为大明朝的镇北将军,予以一定的赏赐,令汪古部继续为大明国镇守北疆。
  苏咏霖当前确实没有什么插手北方草原的想法,实力不够,资源不足,进取草原还不到时候。
  至少在消灭西夏重回河西走廊之前,能够维持草原的现状就可以了,除非真的有不长眼的试图南下袭扰他的边疆,让他感觉到了威胁。
  塔塔尔人和蒙古人的血海深仇苏咏霖是略有耳闻地,他也知道塔塔儿人那么急着撺掇他对克烈部和乞颜部持敌对态度有什么目的。
  但是大明朝是大国,怎么可能被人当枪使呢?
  塔塔儿人还没有让大明国当枪的资格。
  送走哲里木团队之后,苏咏霖很快又完成了对汪古部的册封,汪古部首脑对于大明朝的册封感到惊喜莫名,立刻派人南下中都朝拜大明皇帝,进献贡品,以此表达他们对大明朝的感谢。
  苏咏霖也在正殿接见了汪古部的使节团队,给与他们赏赐和勉励,让他们继续为大明朝戍守边疆,并且保证不会因为他们和金国的关系而苛待他们。
  通过外交手段和明帝国本身的军事实力威慑,苏咏霖抚平了汪古人和塔塔儿人的情绪,让他们暂时收敛想法,继续在名义上或者在实际上为大明朝戍边,并且开通互市。
  至于更北边的诸部落,苏咏霖暂时没有什么接触的想法,倒是想着着手安排人去草原上做做生意,了解一下草原上的风土人情和当前的政治军事情况,做一个初步的了解。
  有汪古部和塔塔儿部作为北方屏障,目前来看,克烈部和乞颜部应该没有南下劫掠的条件和客观需求,所以草原至少还是安稳的。
  他有足够的时间做一番安排。
  时间进入九月中旬,大明朝迎来了一个很大的好消息。
  苏咏霖得知苏绝率领辽东兵团骑兵三万人在原金国胡里改路地区,也就是如今的黑龙江行省中部地区大破生女直部落联军五万多人。
  这一战,苏绝一举荡平了自洪武元年十一月以来一直都在威胁黑龙江行省安全局面的生女直部落,将他们的主力打败,获得了最终胜利。
  这一战也算是迁延日久,从洪武元年十一月持续到如今,大半年过去了,黑龙江行省的安全终于可以得到确定了。
  这些连原先金国女真人都看不起的视若野人的生女直虽然没什么组织度,但是个人作战能力强,且打起仗来不怕死,无惧无畏。
  他们躲在原始丛林里过着渔猎樵采的生活,时不时成群结队偷袭刚刚建立没多久的汉人聚落,当辽东兵团准备还击讨伐的时候,他们又火速躲到丛林里。
  这就给移居当地的汉人还有辽东兵团的军队带去很大的麻烦。
  最后苏绝想出了狠招,用雷神炮和猛火油助力,毁林开荒,人力砍伐太慢,那就用火帮助,他一边纵火焚烧这些原始丛林,一边派人前进,深入丛林,用物理手段压缩生女直的生存空间。
  于是生女直部落不断被压缩生存空间,不断被逼迫,最后没办法,只能成群结队和辽东兵团战斗,以夺取自己的生存之地。
  这就正中苏绝的下怀了。
  他一声令下,辽东兵团全力出动,和生女直部落联军打决战,一举歼灭了五万多人,捣毁数十个部落,抓住了超过三十万生女直口众,一举扫平了黑龙江行省发展的隐患。


第755章 突如其来的战争讯号
  黑龙江行省的这一战不仅换来了和平建设的契机,也为黑龙江行省的建设发展获取了数量很大很大的劳动力。
  这批劳动力很有用,可以帮助主动前往黑龙江行省开拓新家园的汉人移民建设他们的家园。
  也可以用来毁林开荒,平整土地,勘探矿藏等等,总之用处多多,还不用耗费朝廷的工钱,给口吃的就行。
  这对于整个辽东地区的长远规划都很有帮助。
  当前的辽东以辽阳府和会宁府、临潢府三个重地为中心,三个中心同时发力,以此三个中心为核心,居住人口向四面八方适合住人的地方发展,或者从事农业,或者从事畜牧业,或者从事渔业。
  辽东的发展只是刚刚起步,偌大辽东连一百万汉人人口都只是堪堪才到,但是辽东巨大的发展潜力显然也仅仅只是被开发出来了一点点。
  未来的大明国不能没有辽东。
  所以苏咏霖在举国之力修黄河的同时,也把政策向辽东倾斜了一部分,给予了辽东很多实惠,利用基层统治触角向所有复兴会控制区域宣传朝廷的辽东政策,争取将更多的中原人口往辽东转移,能转移多少就转移多少。
  这一政策很好地在运行着。
  恰逢此时黑龙江行省又向中都报告说发现了很大规模的铁矿,苏咏霖非常高兴,立刻派去专业矿业人士协助勘探,以确定矿脉走向和铁矿石的储量。
  未来大明朝的工业,说不定就要从这里开始。
  苏咏霖雄心勃勃,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为大明国积累足够的力量。
  结果苏咏霖这边还没有开心多久呢,刚刚被他册封的汪古部就在九月下旬发来了求援消息,说他们遭到了克烈部和乞颜部的联合进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