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4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绝大部分人都追求起了享受,都觉得自己已经成功复仇,不需要继续征战四方了。
  贫穷了太久的他们骤然获得数不清的钱财和土地,甚至还有香喷喷的女人,经受不住过量冲击的他们显然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堕落了。
  说到底他们也不是为了人类解放的事业而斗争,只是为了出口恶气,然后吃口饱饭。
  现在不仅出了口恶气还吃到了远超想象的饱饭,他们还能怎么办呢?
  所以尽管有探子向韩五报告两支宋军已经开始向他发起进攻了,但是韩五依然不当回事。
  他觉得宋军不过如此,只会望风而逃,到时候只要他率领军队直接进攻,宋军就会快速崩溃,就和他之前所面对的那些州府宋军一样怯懦无能。
  他算是看明白了,宋官和宋军都是一路货色,看上去凶悍,但只要他们拿起刀枪,一切就会变的完全不同,那些怯懦的无能的混蛋们,一定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他不在乎,他更在乎的是他当时正在面临的一个艰难抉择。
  他的部下拍他的马屁,觉得起义大军里只有他最强,只有他最能打,干掉了无数可恶的宋国贪官污吏,为无数人报仇雪恨,所以他应该得到更多荣华富贵,获得更高的尊位。
  他应该确立一个名目,然后把当前所有的起义军势力都给统合起来,统一号令,一起向宋廷发起进攻,而不是现在这个大家各自分散开的状态。
  那么什么名目比较适合他呢?
  有人建议他称王。
  有人建议他低调一点,称大将军,什么威武大将军之类的。
  还有人觉得他拥有二十多万追随者,治理三州之地,怎么着也能做个土皇帝了,所以干脆一点直接称帝吧!
  韩五当时是真没想到居然还有称帝这个选项。
  他本就是个街头卖艺的耍刀汉子出身,靠着一身家传功夫走江湖,认识了不少朋友,也能混口饭吃,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他自己都不敢相信。
  但是事实如此,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大势力的领头人,不能继续做这个没头没脑的大刀韩五,这已经不符合他的身份了。
  韩五对于皇帝的称号很心动,但是知道这样做可能过于自大了。
  且不说宋人怎么看,那些起义军领袖又会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呢?
  他虽然是势力最大的,但是其他几个起义军领袖也不是吃素的,也是手上有点硬功夫的,不管怎么说,现在就称帝还是有点太早了。
  思来想去,韩五还是拒绝称帝,但是他也不想做什么劳什子的大将军,就决定称王。
  什么称号比较符合他呢?
  他思来想去,觉得霸王的称号比较符合他,又霸又王,非常符合他的人物个性。
  于是他就打起了霸王的旗号,将自己麾下的军队整编为霸王军,决定以霸王的头衔向整个南宋和其余起义领袖宣称自己的存在。
  这当了霸王了,有些事情就不能做了,有些话也不能说了,更重要的是,很多东西都配不上他了。
  比如他现在居住的地方就有点不符合他的身份了。
  于是他决定以南昌城内的知府府邸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改变,把这座的府邸变成他的王宫。
  他需要很多建筑材料和建筑工人,于是他一声令下,自然有人帮他把半个南昌城的居民变成了劳工,还是免费的那种。
  当然,他还是下令要管饭的,也拨付了给做工的人吃饭的钱。
  但是吃饭的钱被部下贪污掉了,于是落到实处就变成了南昌居民自己准备饭食为韩五建造王宫。
  这样做的理由还特别充分——他们帮助南昌城内的可怜人们摆脱了宋廷的残暴统治,让他们获得了自由,所以,理所应当要感谢霸王军,要感谢霸王。


第740章 吴拱觉得自己正在朝着名将的方向快步前进
  田师中和戚方的先锋军分别向袁州和隆兴府前进的时候,韩五正搂着自己从南昌城内富户家中抢来的娇美小妾翻云覆雨。
  他麾下那些重要的“将领们”也跟他差不多,一起在南昌城内翻云覆雨,享受荣华富贵,只觉得自己前半辈子都白活了。
  甚至韩五麾下的一个重要部下还因为过度操劳而马上风,直接死在了床上,沦为起义军的笑柄。
  连韩五知道了以后都痛骂他没用,三两下居然就马上风了,还是男人吗?
  真是没福气的家伙,好不容易过上好日子了,居然三两下就死了,没用!
  有了这群人带头,底下那些起义军军官和士兵也差不多,他们在地方上铲除南宋官员和地主豪绅之后,就把他们的财富抢过来自己享受,翻身做了主人,然后就没动静了。
  都已经做了主人,还要怎样?
  所以当宋军先锋来到面前的时候,他们当然也没什么实际上的准备,仓促迎战而已。
  七月二十六日,田师中麾下先锋大将、襄阳知府吴拱率领先锋军三千进抵万载县,趁起义军不备,在万载县大破起义军一万人,斩首八百余,俘获八千余,获得第一场大胜。
  起义军面对宋军的突袭完全没有防备,慌乱之中很快就崩溃了,军官带头逃跑,士兵紧随其后,根本没有组织有效的反抗,战斗就结束了。
  吴拱取得开门红,并且快速汇报大胜,得到了田师中的称赞,然后增派了七千军队给吴拱统领,让吴拱获得万人兵力。
  获得万人兵力之后,吴拱信心大增,领军南下宜春县,在宜春县和韩五的霸王军大战一场。
  宜春县的霸王军也没有比万载县的霸王军更有战斗力,面对宋军的攻击也没有显示出什么强大的战斗力,很快就被打垮了,全军覆没。
  吴拱很顺利的消灭了这支霸王军,还把韩五的结义兄弟,刚刚被封为威武侯的刘长恭给杀掉了。
  说起来也是刘长恭自己作死,被封为威武侯之后,他非常高兴,搞起了排场,根本不做军事准备,忽略了军事防御,就想着享福了。
  他连续多日每一天都带着部下在宜春县北边打猎作乐,这一情况被吴拱的先锋哨探发现了,汇报给了吴拱,吴拱于是派遣麾下战将赵撙领兵突袭刘长恭的猎场。
  赵撙突袭的时候,刘长恭正因为起了兴致,带着自己从宜春县令家里抢来的貌美小妾在马背上玩起了高难度的游戏,还顺利开发了高难度姿势。
  光天化日之下,光洁溜溜,在光滑的马背上,刘长恭做着愉快的事情,不亦乐乎。
  当宋军骑兵快速奔袭而至的时候,刘长恭根本没反应过来,直接就光着身子被一箭射死,随行人等全部被杀。
  宋军随后快速奔袭宜春县城,大破刘长恭麾下的霸王军,使其全军覆没。
  刘长恭的部众加上拖家带口的部分约四万人,全都没反应过来,也没有什么组织和抵抗的准备,被宋军突袭之后全体大乱,自相残杀而死的比被宋军杀死的要多得多。
  宜春县城就此被宋将赵撙收复,吴拱随后赶来,整顿军队,收拾残局,将刘长恭残部的军官全部斩首,家属全部杀死,剩下残兵编入军队之中为己用。
  接着就放纵士兵在宜春烧杀抢掠一通。
  因为是背叛大宋的城池,所以怎么烧杀抢掠都不为过,而且长途奔袭下来,士兵积累了很大的压力,急切的需要释放自己心中的欲望,否则就不好带兵了。
  作为吴玠的长子,吴拱自幼跟随父亲在军营里长大,深切的知道带兵是一门艺术,不仅要严刑峻法约束军纪,更要懂得满足士兵的欲望。
  适当的严格,适当的宽松,一严一宽之间,才能让士兵提高忠诚度,愿意听从将军的指挥,才能提高士兵的士气,才能打胜仗,才能最终获得功名利禄。
  万载县太小,没几个人,士兵的欲望没有得到发泄,所以情绪不好,军队里的氛围也不好,吴拱明确的感觉到了。
  而宜春县人比较多,更有利于士兵发泄,于是吴拱一声令下,允许士兵们在宜春肆意妄为,想怎么烧杀抢掠都可以。
  积累了很多负面情绪的宋军士兵大吼大叫着冲入了宜春县内,为所欲为,等一天之后,大军留下一地狼藉,向分宜县前进。
  此时此刻,分宜县的起义军已经知道了宋军毁灭宜春县大军的事情了,他们非常恐惧,一边派人传递消息给南昌,一边激烈的商讨战斗还是不战斗。
  因为分宜县只有不到一千的起义军,他们感觉留下来跟宋军打仗等于白给,于是果断逃跑了。
  赵撙带领先锋军赶到分宜县的时候,不费吹灰之力就占据了分宜县。
  于是分宜县得到了保全。
  不抵抗就选择投降的城池不可以烧杀抢掠,要优待,要约束军纪,避免今后每一座城池都选择拼死抵抗,这条规矩吴拱也是深深的理解。
  一名合格的将军,无非是知道什么时候该约束军纪,什么时候该放纵士兵,并且真的可以做到这一点的将军。
  在此之上精熟战术,敢打敢拼,不会遇到敌人就逃跑,基本上就可以算作名将了。
  吴拱觉得自己正在朝着名将的方向快步前进,他非常高兴。
  至此,袁州被宋军收复,于是吴拱大军继续向临江军方向前进,准备顺着秀水和赣水两条河流拿下临江军,进而顺着河水直捣南昌。
  既然起义军如此不堪一击,还有什么计划是不敢制定的呢?
  吴拱大获全胜的消息传到了后方田师中的耳朵里,田师中非常高兴,又紧急给吴拱增加了一万人的兵力,让吴拱从先锋将转为一路主将。
  他年事已高,早前已经上表乞骸骨,准备退下鄂州大军都统制的职位,“荣耀退休”了,没想到临了还爆发了一场起义需要他去平定。
  起义就起义,总比被逼着北上和如狼似虎的明军对抗来得好。
  他麾下这支鄂州大军的前身就是岳飞的岳家军,他接手的时候,岳家军十万之众,乃是南宋唯一一支在后勤完备的情况下可以单独发起战略进攻的强大军队。
  金军非常忌惮这支战略力量。
  但是田师中执掌鄂州大军之后,奉朝廷的命令,不断排挤打击甚至谋杀岳飞旧部,将岳家军拆的支离破碎。
  好端端一支战略力量被变成如今这支平平无奇除了人数多一点之外没什么优势的鄂州大军,浑身杀气的猛虎愣是变成了守户之犬。
  当然,南宋朝廷和赵构并不在意失去了一支可以发起战略进攻的强大军队,反正他们根本也不打算发起战略进攻。
  比起这个,还是全面消除岳家军潜在的造反风险最为重要。
  田师中很好地完成了这个任务,被朝廷认为“劳苦功高”“忠心耿耿”,于是成为南宋京湖战区的绝对主将,身居高位,荣华富贵自然不必多说。


第741章 田师中期待着吴拱
  田师中的天赋点基本上都点在了政治层面,而且专精讨好上司这一项。
  在这个层面他可以算得上是个人才,靠着对张俊、秦桧和赵构的讨好,他愣是能够以平平无奇的资质成为一方镇守大将二十多年。
  岳飞要是有他这份能耐,也就没有风波亭那档子事儿了。
  但是很可惜,岳飞没有,岳飞的眼睛里只有胜利和大义,没有苟且钻营,比不得田师中。
  因为过于专精政治技能,所以此人军事能力一般,就算是退化的岳家军也依然看不起他,二十多年间全靠对朝中权臣的贿赂,田师中才能坐在这个位置上,否则早就给部下排挤走了。
  时过境迁,金国覆灭,明国建立,田师中本以为北方风险全部消失,他可以安然面对风风雨雨,过上一段舒适的军旅生活,等待自己的光荣退休。
  可没想到明宋战争一触即发,将他的幻想击得粉碎,他这才意识到他已经处在了风口浪尖上。
  这一次是运气好,没有赶上明军对京湖战区发动进攻,这要是运气差一点,明军主攻方向是京湖战区,那么他的家乡父老现在应该已经敲锣打鼓吃席了。
  田师中除了政治之外的第二个优点,就是对自己有几斤几两非常清楚。
  当然,朝廷也是如此,赵构虽然知道田师中听话,但是也对田师中的无能深有了解,于是在战争前夕,将已经过世的名将吴玠的长子吴拱从川蜀战区调任到了京湖战区,出任襄阳府知府。
  田师中很清楚,吴拱就是赵构选中的他的继承人,将来万一京湖战区成为明宋战争的主战场,吴拱肯定是要挺身而出成为主将,统领京湖战区的军队和明军血战的。
  对于此,田师中没有任何不满。
  尤其是在看到明军凶悍的战斗力的情况下,他更加不敢继续担任这个京湖战区负责人的职位了,只盼着在这个可怕的局面下尽快“荣耀退休”,脱离大坑,换得一个安度晚年。
  于是这最后一次出征也被田师中当做吴拱一个人的舞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