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假。
但是我们必须要知道,金贼是被我们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一旦他们有了准备有了规划,与我等正面对敌,我等还能轻易取胜吗?诸位谁敢说一定就可以取胜?
我们打败的都是镇防军,射粮军,并无精锐,而金贼的精锐远在北方边境,一旦金贼精锐南下参战,局势就要变化了,所以我等必须要利用起这段时间,竭尽全力增强实力。
山东西路也好,大名府路也好,我们能争取,都要争取,能发动多少人,就要发动多少人,否则金贼精锐大军南下之日,谁去抵挡?孙统制愿意去抵挡吗?”
苏咏霖看着孙子义,其余人也都顺着苏咏霖的话看向了孙子义。
孙子义没想到苏咏霖做为利益受损者居然站在赵开山那边,心中惊疑不定,不知道苏咏霖和赵开山之间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勾当,顿时感觉压力山大,只能低下头不说话。
于是苏咏霖又看向了赵开山,面带微笑,拱手行礼。
“大统领,虽然说攻取山东西路非常重要,但是末将以为,大军成功打败金贼攻取山东东路乃是大胜,理当大赏全军有功将士,如此可以更好的激励士气,鼓舞将士们继续奋战,岂不妙哉?”
赵开山原本也觉得刚才说话的语气有点重,把场面搞得有点尴尬。
没人接茬儿,就没办法下台,这话说出去,难道要当场和孙子义翻脸?
这个时候翻脸不合适啊。
他本来也有点底气不足,非常担心苏咏霖站在孙子义那边给他施加压力,那他就真的颜面扫地了。
除非大家当场撕破脸皮。
那他这个光复军大统领不就是个笑话了吗?
好在苏咏霖及时站了出来不轻不重地怼了一下孙子义。
赵开山松了口气的同时,心中暗暗高兴。
接着苏咏霖再说大赏全军的事情,赵开山就觉得有点道理,便没有继续生气,而是顺着苏咏霖的话继续说了下去。
“雨亭言之有理,此番大胜,的确值得庆贺,不赏实在说不过去,那就赏,重重赏,大赏全军!赏酒肉,赐钱!至于其他的,等山东西路之战结束以后,我必然论功行赏!”
赵开山哈哈大笑,壕气的一拍胸脯把奖赏全给包了。
“大统领英明!”
苏咏霖带头奉承赵开山。
众人纷纷反应过来,这是赵开山也退了一步了。
于是他们赶快跟着苏咏霖一起奉承赵开山,说说笑笑,算是把这一页揭过了。
不过事情既然发生了,矛盾也没有消除,那么问题就始终存在,不是和稀泥可以解决的。
苏咏霖对此也是一清二楚。
他知道这个时候光复军内部闹分裂绝对是不可以的,至少明面上不可以,哪怕貌合神离,也要维持光复军的存在。
所以宴会的时候,他就在思考,宴会过后,苏咏霖立刻去找了孙子义。
第72章 看来你苏雨亭也是个巧言令色之辈!
孙子义的住所在益都县城的东北角,原先是个金人权贵的别院,现在给孙子义居住,规格与苏咏霖的差不多。
进了府门,过了影壁,两旁都是奇花异草的幽静小道直通往气派的客厅。
小道上,每隔十步就有两个卫兵手持兵刃守卫一旁,抬头挺胸,排场十足,也不知道是孙子义特意为了苏咏霖而准备还是每一个来访的客人都是如此待遇。
不就住那么小小几天吗?
至于这么大排场?
苏咏霖感觉自己还是没办法和这群从来不知道贫穷和苦难是何物的“义军将领”们走到一起。
孙子义似乎没有这样的自觉,见苏咏霖过来,大大方方地翻了个白眼,没给他好脸色。
“雨亭兄弟可是大统领面前的红人,那么晚了来找我,要是耽误了休息,我可担待不起。”
阴阳怪气的话一听就是满肚子恼火。
没办法,苏咏霖只能赔着笑脸走上前去。
“子义兄言过了,刚才那种情况,我不这样说,你们谁下得了台?下不了台,这个事情就闹开了,难道你想要与大统领就此翻脸?还是说立刻就打起来,亲者痛仇者快?”
“谁和他是亲者!”
说完,孙子义“哼”了一声,背过身去不说话。
苏咏霖摇了摇头。
“这个事情我知道,子义兄也没有私心,只是想要给部下们讨要些好处,兄弟们提着脑袋把三州打下来,要个名分什么的,也不是过分的事情,大统领这样做的确欠了考量。”
孙子义转过头瞥了苏咏霖一眼。
“刚才当着众人面你倒没有这样说,现在在我面前这样说,看来你苏雨亭也是个巧言令色之辈!只会在背后搬弄是非!小人!”
苏咏霖一脸无奈的摇头。
“刚才那种场合之下我帮你说话,不是明摆着不给大统领面子?他如何下的来台?他到底还是大统领,那么多人面前,当然要向着他。”
“那你去向着他好了!不要来与我说话!一口一个大统领……你们干脆联手把我赶走好了!或者我马上就自己走,不要你们赶!”
孙子义生气了,盯着苏咏霖怒道:“你那么向着他,是不是和他有什么秘密协定?你们两人是不是要联起手来排挤我?”
“子义兄此言差矣!”
苏咏霖忙说道:“我与你同日来到益都,与你一同递上名单,根本没有时间和大统领单独见面,这个事情我的确也不知道,真的不是什么秘密协定之类的。
主要是那么多新加入光复军的人就在那儿看着,咱们三个起事元老闹矛盾,咱们两个一起不给大统领面子,大统领的脸往哪儿放?那些参加光复军的人又该怎么看?
咱们打的是开山赵的旗号,打的是大统领的旗号,所有人都知道光复军的大统领是开山赵,而不是孙子义,更不是苏咏霖,光复军需要一个真正的大统领,这是为了大局考虑啊!
而且子义兄往哪里走?离开了咱们,咱们闹分裂,力量分散,最后只能被金贼逐个击破,还是说子义兄觉得金贼能放过你,就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孙子义又“哼”了一声,倒没有反驳。
但是他依然很生气。
“大局,大局,一口一个大局,我带着那帮兄弟提着脑袋攻城略地和金贼厮杀,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富贵吗?不为富贵不为翻身,我为什么拼着性命不要跟着他赵开山造反?
仗打赢了,你约我一起写信给他让他自封山东大总管,他封自己封的痛快,轮到我们了,他怎么也该投桃报李吧?三州是我打下来的,我问他要个名分要点奖赏有错吗?
他什么都不给,什么都不给啊!就要我继续带着兄弟们拼命去?到时候我愿意,我那帮兄弟们都不愿意!苏雨亭,你说我怎么去跟我那帮兄弟交代?”
孙子义越说越来气。
苏咏霖笑容可掬。
“所以啊,我不是帮你要了赏赐吗?”
“我要的是那个吗?”
孙子义气的转过身来看着苏咏霖:“他做山东大总管我没意见,我答应,我认同,他做大,我不反对,可是我打下来的三州是我的功劳吧?我也不要什么,他当大总管,我当个小总管总行吧?
我也不单单是为了我自己,我想着我当了小总管,就能给我手下那帮兄弟们一些赏赐,光明正大的,你当刺史,你做县令,大家都有封赏,都可以富贵。
可他什么都不给,什么都不给!雨亭,你也是拼了命的攻城略地,你不介意吗?他不把那些地方封给你来管理,你不介意吗?到时候我们在前线拼死拼活,他转手把咱们打下来的地方封给其他人掌管,你愿意?”
孙子义一番气话连珠炮似的脱口而出,苏咏霖想插嘴都找不到机会插嘴。
好容易等他说完,苏咏霖赶快插嘴。
“不会的,兄长怎么会那样做呢?他知道轻重缓急,论功行赏需要时间,而现在我们恰恰没有时间。”
苏咏霖伸手握住了孙子义的手:“子义兄,眼下咱们需要的是团结一心,共抗金贼,而不是在这里为了一点名分闹得不可开交,这对我们没有好处。
金贼大军一定会来,而我们当中的任何一人都不能脱离光复军这个大整体单独对抗金贼,我们没那个实力,我们必须要紧紧团结在一起,才能对抗金贼!”
孙子义看了看满脸恳切的苏咏霖,深深地吸了口气,沉默了一阵,但脸上还是满满的不爽。
少顷,他开口了。
“你倒是识大体,可赵开山不见得和你一样识大体!我看他就是个利欲熏心之辈!鼠目寸光!哼!”
说罢,孙子义把苏咏霖的手甩开:“你回去吧,我要休息了。”
苏咏霖笑了笑,点了点头。
“识大体的不只是我,子义兄也识大体,大局为重,咱们还是要彼此扶持,互相依靠,现在大统领也答应山东西路之战结束以后论功行赏,该有的,都会有。”
“尽说漂亮话!”
孙子义又翻了个白眼,转身离开,也没招呼苏咏霖离开,就把他晾在这儿晾着。
苏咏霖叹了口气,只好自己转身离开。
孙子义这边勉强算是安抚住了,赵开山那儿也需要他去斡旋一下。
第73章 理想归理想,利益归利益
此时此刻所发生的一切都在苏咏霖的预料之中。
孙子义约他一起把那份名单递上去的时候他就预料到赵开山这边一定会有所动作。
只是没想到赵开山的反应有点过激。
往大了说这叫没有成大事者的气度,往小了说就是纯粹的眼皮子浅。
先天不足的光复军造反集团在此时此刻出现了第一条裂痕。
不过,这样的赵开山才是苏咏霖满意的“兄长”,他要是足够大气足够豪爽,苏咏霖反而觉得这些事情不好操作了。
说白了,光复军也好,赵开山也好,在他眼里都是工具。
在特定历史阶段,赵开山和光复军有其存在的积极意义,但是在接下来的历史阶段里,纯属绊脚石。
话虽如此,光复军要是现在就正大光明的分裂,为时过早。
苏咏霖设想中光复军至少要在席卷半个中原成为燎原大火之后再分裂,而不是现在火势初成的时候就裂开。
所以无论如何,他也需要和稀泥,成为双方的粘合剂,把表面的联合维持住。
话说回来,从领导人的角度来看,赵开山的做法在道理上没什么错,但是在做法和过程中错得一塌糊涂。
领导人想要集权很正常,也很有必要,苏某人在自己的胜捷军之中不仅是军事领导者,还是精神引领者,牢牢把控胜捷军的军权。
赵开山想做光复军的绝对领导者很正常,可是做法上好歹要温和一些吧?
封赏名单递上来,你一句话不说,一点封赏也都不给,甚至连钱财都不想给,真以为光复军都是无欲无求的人类解放战士了?
可就算是人类解放战士,物质上的需求和供给一样也不少。
谁能饿着肚子打仗?
苏咏霖除了对军队进行扫盲和政治思想上的教育之外,在物质提供上一点也不少,绝对不是光打嘴炮用爱发电。
胜捷军的士兵们也绝对不仅仅因为理念而跟随苏咏霖。
人有很现实的一面。
理想归理想,利益归利益,绝大部分人还是要靠利益来驱动的,至少,自身的生活需求还是要得到基本满足的。
苏咏霖很早就确立了一切缴获都归公的规矩,从私盐贩子时代一直到如今的胜捷军,这是一个传统。
但是缴获归公,也用于公。
所有缴获他都会想尽一切办法用来提高军队的生活水平和装备水平,确保每个人都能吃饱穿暖,偶尔还能改善生活。
缴获归公并不是为了苏咏霖自己的私欲,而是为了所有人都可以相对公平地享受到这些缴获。
苏咏霖的自我克制能力非常强,从来不对外显露自己的爱好和私欲。
大家是有理想有冲劲不假,精神上十分满足,但是大家也是人,也有作为人最起码的物质需求。
苏咏霖一直坚持的一天三顿饭毫无疑问足以让刚刚加入胜捷军的士兵对他死心塌地。
实打实的三顿饭,一顿不少,一顿不差。
不敢说多好,但是粮食管饱,盐也管够。
在可能的情况下,他也会想尽办法给士兵补充油水改善生活。
更会照顾到有家属的士兵。
军队里的士兵凡是有家属的,这一部分家属就会被安排到被胜捷军控制的村庄里落户,参与分田地,就此居住下来。
然后苏咏霖安排林景春负责的后勤部门组织这些军属在耕种土地的同时饲养一些牲畜,鸡鸭鹅猪之类的尽可能饲养一些。
接着苏咏霖定下规定,军队里会给这些愿意饲养牲畜的军属以一定的补助,养成之后军队还会用略高于成本价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