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4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领头的将军军官和亲兵们当然有马可以骑,但是大部分大头兵是没有马的,只能靠一双铁脚板玩命奔跑。
  两条腿当然跑不过四条腿,更别说一般大头兵日常吃不饱穿不暖,肚子里没有几两油水,根本耐不住长途奔跑,很快就被长官和精兵们甩下来了,整个队伍拉成一字长蛇阵,就看谁比谁更能跑。
  这些溃兵当然惊恐,当然害怕被杀,所以玩命的跑,但是有些时候玩了命也不见得能跑得快,反而很快失去了气力,只能瘫在路边上动弹不得,说什么都爬不起来了。
  耿兴文一路追击,一路就能发现这些瘫在路边上半死不活的宋军溃兵,看着他们数量还不少,但是不能战斗,属于已经累得连求生欲都激发不出体力了,似乎是已经绝望、且躺平等死的状态了。
  但是他没有时间俘虏、击杀这些溃兵。
  他需要做的是追到宋军逃跑的精锐主力,而不是俘虏这些半死不活的大头兵,他是先锋追击部队,不负责俘虏敌军士兵。
  他的目标只有前进,不断的前进。
  所以他直接派人对这些宋军溃兵喊话。
  “把武器丢到一边!待在路边!不要挡路!我们没时间俘虏你们!再说一遍,把武器丢掉待在路边不要挡路!我们没时间俘虏你们!”
  宋军溃兵们无法反抗,只能浑身乏力的待在路边,看着骑着雄健战马疾驰而去的威风凛凛的明军骑兵们,心中涌现出了一股莫名的情绪。


第693章 他在逃跑
  对于耿兴文来说,这些宋兵完全不重要,即使他不俘虏,这些溃兵也自然会被后面跟着的大部队俘虏。
  这些俘虏据说都要被送到海州,作为即将开工的黄河整治工程的劳动力参与到明帝国这场浩大的黄河整治工程中。
  耿兴文出战之前听熟悉的复兴会朋友说,这次被抓到的宋军战俘会一边让他们劳动,一边改造他们。
  到时候黄河整治完了,他们也就改造完毕,可以成为自己人了。
  能多俘虏一些也好,这些俘虏干活肯定是不用给钱的,也不用发白条,管饭就行,这边得到的劳动力越多,就越能给大明朝省下工程经费,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耿兴文看不上这些零零碎碎的蚊子肉,他要吃一口大肥肉。
  就那么耐着性子追啊追啊,终于,耿兴文在湖洑镇追到了这支宋军的主力。
  当时这支宋军溃兵还有两万左右正在急速转进,耿兴文直接带着骑兵疾驰而过。
  一边快速从他们的队伍中间穿插,撕裂他们的联系,一边快速展开包围阵型,兜成一个大圈子,愣是把这群人都给兜在了里边,隐隐形成一个包围圈,将这两万多溃兵包围住了。
  包围圈里头那些还有力气的宋兵宋将们当然不愿意就这样被吃掉了,他们选择竭力反抗,尤其是吴超和魏塘身边的骑兵们,立刻集合起来冲击,试图为高级军官们杀出一条血路。
  而他们的行动反而吸引了耿兴文的注意力,于是耿兴文亲自带领自己的亲兵冲了过去,直接与他们正面对抗。
  两支骑兵厮杀在一起,战况十分激烈,耿兴文自己都带着贴身亲卫投入到战斗当中,与之激烈对抗,厮杀了两炷香左右的时间,宋军骑兵溃败,耿兴文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接着就是一边倒的杀戮和俘虏了。
  敢于抵抗的都杀掉,不敢抵抗的就俘虏。
  本来这些溃兵就没有战斗意志,与明军战斗的骑兵还是为了逃跑和活命而战斗的精锐,精锐都败了,剩下来的人还有什么选择呢?
  明军士兵们一边高呼着投降不杀,一边把没有扔掉武器趴在地上的宋兵一一斩杀。
  骑兵对没有军阵的步兵的优势在这一刻显露无疑。
  说真的,要是两万头猪,耿兴文肯定拿不下来,但要是两万多人,他就能拿下来了,因为猪在力竭之前不会成建制的投降,而人会。
  很多宋兵打一开始看到明军骑兵呼啸而来的时候就被吓破了胆,赶快丢掉武器没命的跑,就跟无头苍蝇似的,到处乱跑,等力竭了或者看到有人在面前被杀了,就赶快抱头趴下来瑟瑟发抖。
  很显然,最后的结局已经确定了。
  四月十九日,明军追击部队在湖洑镇完成了对宋军溃兵的追击和截杀,宋军大败亏输,大约一千多人被斩杀,一千多机灵的又趁机逃跑了,剩下来绝大部分都被明军俘获了。
  这一下,耿兴文终于没有办法分兵继续南下了。
  他率领骑兵们就地看守将近两万人的俘虏,顺便审讯被俘获的南宋军官。
  吴超、魏塘和郭笮都被审讯了,交代了各自的军职和之前做的事情。
  通过对他们的审讯,耿兴文确定了宋军在南下沿线的布防,还有临安禁军的主力驻扎问题,他把所有知道的军事情报全部记录下来派人送给跟在后面的周至,然后就饶有兴趣的打量着郭笮和魏塘。
  “咱们这位吴将军到底还是战斗过的,一开始也和咱们的水军打的有来有回,还挺勇猛的,虽然晚节不保……不知道这个词用的对不对,好歹打过,你们二位打都没有打就跑了,合适吗?”
  郭笮和魏塘被结结实实的捆着,跪在耿兴文面前低着头,一言不发。
  “一个手里有一万兵马,一个手里有两万兵马,魏塘,你可知道我军刚刚登陆准备攻击镇江府的时候,只有四千兵马?你要是知道,还会选择弃城而逃吗?”
  耿兴文笑眯眯的看着魏塘。
  魏塘愣了愣,面露羞惭之色。
  “败军之将,不敢言勇,只求将军宽容,饶我一命,我家里还有八十老母,膝下子女成群,若是没了我,他们……不好过日子的,还请将军饶我一命!”
  耿兴文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又看向了郭笮。
  “你呢?郭笮,你手握两万禁军,为什么不去支援刘錡?反而徘徊不前,我军还未南下,你就跑了,你若是选择抵抗,说不定还能趁我军立足未稳夺回镇江,扭转局面啊,你手里两万军队,干什么不好,为什么逃跑?”
  郭笮满是油光的脸上除了沮丧,还是沮丧。
  “败军之将,怎敢与明国大军对抗呢?听闻刘錡战败,我就知道区区两万兵马根本不是明国大军的对手,与其送死,不如保存实力回到临安,所以唯有出此下策才能撤退,谁知……”
  郭笮看了耿兴文一眼,又赶快把视线低了下去,开口道:“大明军队横扫中原,覆灭金国,何等威武雄壮,我等又如何是对手呢?如今我已成败军之将,不敢做什么,唯独想到家中也是上有老下有小,还请将军饶我一命。”
  耿兴文听了这两人的回答,顿觉无语。
  少顷,他又问道:“你们就从没想过与大明军队决一死战吗?就和你们那些战死的同僚一样?”
  两人互相看了看对方——确认过眼神,是贪生怕死的人。
  决一死战什么的,不存在的。
  只有带着军队急速转进苟且求生之类的才能活下去,继续享受荣华富贵——这才是最重要的,若是没有荣华富贵了,活着也没有意思,但如果有荣华富贵,那无论如何都不想死。
  耿兴文最后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什么都不说了。
  手握大军却不想着抵抗,只知道逃跑,这仗还能怎么打下去呢?
  就算有一百万军队,如果都是这样的人充斥其中,那也是亡国局。
  南宋的军事体制和国家意志出了很严重的问题,在明军中根本不能算是问题的问题在这里居然成了政治正确,这要是都不打败仗,还有谁能打败仗?
  四月二十日,周至带领主力部队紧赶慢赶的赶到了湖洑镇,接纳了耿兴文的全部战果。
  他夸奖了耿兴文的战果,给他记了一大功,接着就宣布大军继续南下,下一个目标是湖州。
  拿下湖州,就有水路可以直达临安,临安城之前再也没有任何可以阻碍明军前进的障碍了。
  兵临南宋首都,居然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情吗?
  如果当年北宋也是如此,周至感觉自己差不多可以理解为什么金兵那么贪得无厌了,面对这样的对手,就算是他,也忍不住狮子大开口的欲望,会想着狠狠赚他一笔。
  除了刘錡,就没有敢于和明军一战的将军吗?
  倒也不是没有,偌大一个国家若是没有一些敢战的将军和军队,当年金国南下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一统了,不需要完颜亮继续【立马吴山第一峰】了。
  只是周至打到现在,还没有碰到更多的敢于战斗的将军和士兵。
  同样的,分兵前往建康府执行攻略任务的马宏兴也没有碰到更加敢战的将军和士兵。
  他带着两万军队和水师水陆并进前往建康府,准备和建康守将王权过过招,进一步摧毁建康府的军事防御,完成彻底摧毁南宋江淮战区的任务。
  而此时此刻王权在做什么呢?
  他在逃跑。


第694章 你别忘了是我提拔的你!
  镇江府被攻破的消息王权得到的很早。
  战争开始不久之后他就有派人在镇江府一带观察局势,目的就是为了及时获得一手讯息,以便争抢功劳或者逃跑。
  这一点上,他的所作所为倒是和郭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是非常善于利用讯息差趋利避害的那种人,对于各种讯息掌握的说不定比皇宫里的赵构都要灵通,所以官运亨通。
  任何一个时代的消息灵通人士都不是什么简单货色,对于他们来说,做事之前观望局势已经成为一种本能。
  刘錡向他求助,他纯粹当放屁,嘴上说着好好好,其实根本不打算派兵援助,只是敷衍应付让刘錡放心回去打仗而已。
  倒也不是纯粹的不愿意,如果说他真的有七万军队,派出一万两万给刘錡帮帮忙、赚个好名声,他也不是不愿意,就当是做做好人了。
  但是问题就在于没人比他更清楚建康府名义上的七万驻防大军被他和麾下军官们吃空饷吃的不足四万人……
  七万军队被吃了将近一半的空饷,剩下来的不到四万人的其中大部分还都沦为军官的私人杂役。
  这也是宋军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了,这些兵卒日常的任务不是训练军事技巧和打熬体力、学习知识文化和其他本领,他们日常的工作就是帮他们的长官办理私事,俨然一副家奴的状态。
  军官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指派麾下军队去做,比如家里女人需要什么东西,家里有什么活儿需要干,家里孩子生病需要人去请医生,家里老母想吃鲜美的海鱼了需要人跨越数个州府去购置,然后还要快速运回来避免不新鲜。
  就这种情况下的军队你让他去帮刘錡打仗,他倒是愿意呢,可是军队能打赢吗?
  军队又不是随随便便发给武器盔甲就能上战场的种类,就算是最基础的战兵也是要学习武器的使用盔甲的使用和如何听从军官号令前进后退的。
  那些被军官当成私人奴隶给他们干杂事乃至于种植私田、贩卖私盐的士兵能打胜仗吗?
  这些军官才是真的赚麻了,吃着空饷,还能随便奴役朝廷发给军饷的士兵为自己办事,等于朝廷出钱给他们养家奴,一样军费吃两遍,双赢!
  在这样的氛围下,整个建康府的守备军队真正能拉出来和明军面对面过招的寥寥无几,大概也就一万出头,其中最精锐的大约有三千人左右,整整一个军,是王权特别拨款训练出来需要留在身边保命的军队。
  所以王权能给刘錡派去援兵吗?
  朝廷也好,刘錡也好,都是一样的,完全没有体会到王权作为一军主将是多么的为难!
  这可是关乎到他吃空饷赚大钱的大事啊!
  王权实在是太难了。
  所以到了战时,最重要的不是打仗,而是情报的获取,通过提前得到情报争取时间差,就能顺利的化险为夷,及时逃跑,解决困难。
  明军悍勇善战,这样的事情他听得多了,他驻防在靠近长江的地方,和淮南地也有生意往来,知道当初明军驱逐南京路金军的时候,那叫一个气吞万里如虎啊!
  同样难缠的金军,被明军打的跟孙子一样,全面溃败,就没有打败过明军哪怕一次,全面溃逃,直接把整个河南地拱手让给了明军。
  面对那么凶悍的敌人,你让我去拼命?
  开什么玩笑!
  所以当王权得知镇江府失守的消息的时候,他就知道大事不好,立刻安排亲信部队帮着收拾他家所有能带动的财产,装了几百个大箱子,全部运到了水师的船上。
  水师是要带走的,除了水师,还可以带走真正精锐善战能够用来保命的军队,就是那个三千人的保命军,那可是他强忍心痛没有吃空饷反而还足额发放了军饷养出来的精兵。
  他命令这三千多人也做好准备,准备随时护送他离开江宁。
  至于去哪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