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完颜亮揉了揉鼻子,直起身子大笑。
  “刘贵妃……你去了一次南国就常在我耳边叨叨,到底是何等绝色美人,能叫你这阉人都念念不忘?怕不是刘贵妃站在你面前……又能重新长出来?哈哈哈哈哈!”
  对于皇帝的嘲笑,梁珫甘之如饴。
  “那是真的摄人心魄,一双桃花眼眉目含情,江南水乡女子的温婉秀美尽在其中,绝非中原和北国女子所能比拟,此等绝色,除了陛下这等伟男子,又有何人可以拥有呢?赵构不配啊。”
  完颜亮深吸口气,迈开脚步走了几步,望着殿外的天空,出神似的缓缓点头。
  “是啊,江南水乡女子之温婉,的确叫人难以忘怀,那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美景,为什么我就看不到呢?天下美景,怎么能单单属于赵构呢?他不配。”
  说罢,完颜亮看着梁珫,勾起嘴角笑道:“你说得很好,去领三十大板吧。”
  梁珫刚要笑,忽然间抬起头,面色呆滞的看着完颜亮。
  “陛下,臣……”
  “赵构的确不配拥有南国江山和美人,但是他到底是皇帝,你一届阉人,竟敢嘲讽于他?是不是我过于宠幸你,让你忘了上下尊卑?”
  完颜亮的表情分明是在笑,但是眼睛里一点也没有笑意,反而满是森寒的杀意。
  皇帝是一头虎。
  食人猛虎。
  就算病了,虎威也不容触犯。
  梁珫瞳孔一缩,双膝一弯跪在地上,整个背部的内衣顿时就被冷汗浸透了。
  “老奴有错,老奴有错!老奴知错了陛下!老奴知错了!请陛下饶命!请陛下饶命啊!陛下饶命啊陛下!!”
  他跪在地上不停磕头,乞求完颜亮饶他一条命。
  “我有说要杀你吗?去领三十大板,长长记性。”
  “……”
  梁珫一愣,继而面色一喜,连连叩首道:“谢陛下!谢陛下!谢陛下!”
  接着便赶快站起来,跑到殿外去领三十大板了。
  太吓人了,还以为要丢了小命儿了。
  梁珫边跑边庆幸自己捡回一条命。
  梁珫跑走之后,完颜亮揉了揉发涨的太阳穴,很是不愉快地走回了地图边上。
  “蠢货,真以为一个女人就能叫我兴兵伐宋?我要什么女人没有?单缺一个刘贵妃?”
  完颜亮伸手触摸着南宋的疆域。
  他喜欢女人不假,他最大的梦想之一就是得到天下最极品的美人,慢慢享受。
  但是他更加清楚他为什么可以持续不断的占有天下绝色慢慢享用。
  因为权力。
  只要拥有权力,他就可以拥有所有他想要的东西,包括女人。
  女人不过是他权杖之上作为点缀的一颗颗闪亮的宝石罢了,看着好看,睡着舒服,也仅此而已。
  更关键的,永远是权力。
  他伐宋,也是为了权力。
  为了让所有人都心甘情愿的承认他的权力,他杀了太多太多的人。
  的确,通过杀戮确立了他说一不二的权力,但是他也知道这份建立在杀戮上的承认非常的脆弱。
  他可以杀掉他的兄长登上帝位,别人也可以杀掉他登上帝位。
  要怎么做才能让人不敢有这样的想法呢?
  应该只有军事功勋了。
  那么要如何获得军事功勋呢?
  西辽?
  太远。
  草原?
  太凶。
  西夏?
  太穷。
  南宋?
  嗯,富裕,软弱,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皇帝是怂包兼手下败将。
  那还等什么?伐宋啊!
  通过伐宋,通过大一统,建立不世帝业,建立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都没有达成的功业,就此确立他独一无二的正统地位。
  这样一来,他的权力和地位才能得到巩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用恐惧和杀戮保护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而且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
  女真本族的武力正在因为优渥的生活而急剧衰弱。
  本族人在和平的大环境下正在不断的文弱化,不断地偃武修文,变得越来越儒雅的同时,也越来越畏惧、想要远离战争。
  这一点被完颜亮敏锐地察觉到。
  他多次下达指令要求猛安谋克户注意演武,时常操练,不能忘却战事,但是收效甚微。
  他也不傻,根本不相信外派出去的那些巡查官员的汇报结果,他自己多次派人暗访各地猛安谋克户的武力水准,得到的结果让他十分忧虑。
  很多猛安谋克户的适龄男丁已经骑不好马拉不开弓,已经以舞文弄墨为荣,以舞刀弄枪为耻了。
  他们和汉人士大夫交际游玩,穿汉服,说汉话,写汉字,读儒家经典,喜欢小脚女人。
  他们喜欢上了精细美味的汉家炒菜,厌恶起了粗狂腥膻未经调味的牛羊肉。
  言必称孔孟,再也不谈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艰难困苦的创业史。
  祖先留下的尚武精神已经被时间和富裕的生活消磨的所剩无几,新一代女真子弟已经快要和汉人士大夫子弟没有区别了。
  若是再不进行中华一统,金国就真的再也没有机会了。
  所以,这是他,也是金国最后的机会。
  完颜亮踌躇满志的进行战争的准备。
  他觉得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但是他却不曾料到某个本不该存在的反贼正在把一场本来没有太大危害的叛乱行动无限度地放大。
  而他那些恐惧他狠辣手段的臣属们也因为各自的恐惧而做出了绝对不利于他的选择。
  而此时此刻,无论是完颜亮,还是反贼,亦或是臣属,都没有预料到他们所做的事情会给未来带来什么样的变动。
  反正徒单京和术虎思济肯定是不知道的,如果他们知道,应该顶着杀头的风险向完颜亮求救,而不是头铁自己上。
  当然,他们自己上也并非不能理解。
  一来他们尚且不清楚光复军的虚实,觉得光复军只是“小股流寇”,局限于少数几个地区,可以平灭,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二来觉得起义军都是些装备极差的乌合之众,只要正规金军出动,立刻就能击溃他们,并不困难。
  所以他们觉得自己非常勇,可以尽快平定山东叛乱,就此把这件事情摁下去,防止皇帝知道他们居然被叛军打跑之后问罪他们。
  而当他们正分头去做早就该做的事情的时候,光复军大会也在益都府盛大开幕,全新的光复军已经诞生。


第69章 成果分配是个很敏感的问题
  春末夏初,天气渐渐变得炎热起来,白日里的阳光照在身上已经有了灼热之感,厚实的衣服已经无法上身。
  人们纷纷脱下厚实的衣物,换上了单薄松快的便装。
  在这种日子行军作战绝对不是一种愉快的体验,一天行军或者训练下来,浑身上下就跟水洗了一边似的,潮湿湿粘腻腻,非要痛痛快快洗个澡才能清爽。
  不过对于光复军这个另类的存在而言,天气越是炎热,他们的气势就越是高涨,并没有因为炎热就失去昂扬向上的战斗意志。
  他们依然在不断地战斗,不断地把往日里在他们脑袋上作威作福的官员和官军掀翻在地,狠狠地踏上一只脚。
  此时此刻的光复军已经发展壮大到了绝非山东一地的金军可以对抗的程度。
  不仅是山东东路,山东西路诸多州府也出现了大量的光复军正在作战,光复军大起义的蔓延速度实在是很快。
  苏咏霖自己都没有预料到那些地主乡绅们一旦有了带头的率先起义就会变得那么勇,三五百人就敢拉一杆大旗进攻县城。
  可见他们已经被完颜亮的括地政策迫害到了什么地步。
  反正整个山东东路已经是光复军的天下了。
  光复军三路出兵的行动大获成功,赵开山、苏咏霖和孙子义这三路兵马的军事进攻都获得了成功,山东东路的金人势力基本上完成了肃清。
  而且光复军的军力膨胀的很厉害。
  苏咏霖这儿膨胀到三万多人都是客气的。
  孙子义那儿直接膨胀到了四万多人。
  赵开山更夸张,直属部队直接膨胀到了五万多人,整个光复军的队伍规模就像吹气球一样一下子达到了十二万多。
  这股力量别说攻占山东了,进一步攻占河南河北之地都可以——如果是训练有素的主力军队的话。
  所以开会的时候大家对一下手上的兵力,集体懵逼,紧接着就是哄堂大笑。
  谁也没想到起义两个多月,光复军就从区区一万多人的兵力扩张到了十二万人,控制了整个山东东路,并且山东西路的攻占也是指日可待。
  赵开山搂着苏咏霖的肩膀不停的夸奖他。
  “昔日贤弟说刘邦项羽之事,为兄还觉得这是痴人说梦,现在看来,这分明是贤弟的先见之明!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赵开山高兴地脸色涨红,额头上青筋暴起,整个人显得极度亢奋。
  其余义军将领们也是如此的亢奋,一个两个狂傲的感觉就像是已经攻破了中都、把金人赶出长城了。
  苏咏霖并没有感觉很奇怪,倒不如说他们要是一副冷静的样子,苏咏霖才会觉得无比奇怪,并且怀疑这帮人是不是被外星人控制了。
  现在这个样子反倒是证明了他们都是正常的人类,没有脱离他的预料。
  光复军的规模一再扩大,整个山东的起义局势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而这场会议除了大家对一下军事成果,就是商量一下成果的分配,还有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成果分配是个很敏感的问题。
  赵开山似乎已经不像之前那么莽的随意分配了,没有开什么空头支票,而是决定暂且搁置这个问题。
  他的意思就是把军队依旧分为三部分,还是苏咏霖、孙子义和他自己分别执掌一路兵马,维持西路军东路军和中路军的编制,各家暂且控制各家的占领区域,然后整顿军队,尽快对山东西路发起进攻。
  他的理由很充分。
  “山东西路的豪杰们正翘首以盼我等进军山东西路,此时,正是应当一鼓作气占据整个山东抗击金贼的时候,岂能故步自封,因为一点点小小的成果而沾沾自喜?”
  赵开山一脸伟光正的模样宣布自己的决定。
  各路军兵统计军队人数,完善军队建设,筹集粮秣、军饷,然后立刻进军山东西路,驱逐所有山东金人。
  然后大家再一起论功行赏。
  用整个山东来论功行赏,这难道不是更好的一件事情吗?
  赵开山宣布自己的决定之后,方才还热情洋溢的会场氛围立刻就像是被一泡尿浇灌于其上的火堆一样,火苗消失,只剩下几缕青烟。
  会场的氛围有些奇怪。
  孙子义东路军的义军将领们还有苏咏霖带来的西路军义军将领们都不说话了,一个两个互相看了看,方才满脸的笑容此刻都凝固在脸上,显得有些滑稽。
  显然,赵开山的决断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同,或者说离大家的心理预期稍微有点远。
  比起进军计划,难道不该在此之前稍微讲一讲封赏方案吗?
  大家提着脑袋打赢这一仗,就没点赏赐吗?
  不说苏咏霖和孙子义这两个主要的有功之士,其他参与反金的“豪杰”们也没有赏赐?
  话说行动过程之中孙子义也和苏咏霖一样,给老部下还有新近参与起义的地主乡绅们一些奖励,封个文官或者军官之类的。
  这是孙子义和苏咏霖决定的,并不是赵开山定下的,现在光复军尊奉赵开山为首脑,合法性在赵开山这边,肯定要赵开山来宣布才有效。
  来这里之前,苏咏霖和孙子义一起,都把建议封赏名单提交给了赵开山。
  所谓的建议,实际上就是既定事实,只是需要赵开山张开嘴巴说几句话,正式宣布一下,让这些封赏变得“合法”。
  结果赵开山居然没有这样做?
  就算要进取山东西路,也要把山东东路的阶段性成果结算一下吧?
  尴尬的氛围之中,赵开山自己似乎也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不过他还没开口,孙子义就抢先开口了。
  此番行动之中,东路军以莒州和密州为根据地,负责攻打登州、莱州和宁海州三地,把金人赶下海。
  他们也的确成功的做到了这一点。
  攻取三州之地,加上密州和莒州的大本营,孙子义这一批东路军的义军将领们便已经掌握了五州之地。
  为了这五州之地,他们也的确是付出了很多,牺牲了不少人。
  所以攻克三州之后,他们最大的想法就是通过三州之地获取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然后让赵开山承认他们得到的东西是合法的,而不是啥也不说,就直接往山东西路进军。
  东路军主力现在正在登州之地集结,若要进军往山东西路,需要走的路也是最多的。
  这让孙子义等东路军主要将领们感到不满。


第70章 赵开山忽然感觉有点不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