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4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此,大军若要突破淮河一带进入淮南,可以说是如入无人之境,宋军必然不可能在淮南一带与我军持续作战,水军和马步军都不可能,我军可以安然抵达淮南,准备渡江。”
  苏咏霖对此毫无异议。
  黄河的改道和夺淮入海的巨大可能性让传统意义上的守江必守淮的军事策略变得危机重重。
  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黄河就会决口泛滥,把两淮地区冲成一片白地,所以在这里投入资金设置防御就变得没有那么必要,南宋小朝廷选择直接放弃淮南的守备,把淮南作为战略缓冲区。
  北方军队要南下就让他南下,大军主力设置在长江边上,依托滚滚长江建设防线,重点防御黄河渡口方向的来犯之敌,把淮南被冲成白地的风险留给北方军队。
  这毫无疑问也是可行的策略。
  滚滚长江上虽然渡口不少,但也绝不是随便什么地方就能渡江。
  尤其是大军渡江,因为人数多,时间紧,必须要选择水流相对平缓的地方,渡口要是选择失误,别的不说,己方后勤队伍绝对会率先骂娘。
  所以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北方大军的备用选择。
  基本上几个可以让大军渡江的渡口都被宋军设下了重点防御予以防备,明军大军突破淮河进入淮南之后,紧接着就会面临宋军严密的长江防线和强大的水师。
  这一次是局部作战,苏咏霖没打算全面威胁南宋的国防,主打江淮战区,不与南宋四川战区和京湖战区作战,所以主要面对的南宋守军就是建康府守军与镇江府守军。
  “根据目前可以掌握的消息,南宋建康府守将名为王权,镇江府守将名为刘錡,王权是庸碌无能之辈,南宋民间但凡说起他,都对他颇有微词,说此人更擅长中饱私囊,而不是带兵,还有人说他能做上都统,就是因为贿赂了朝中高官。
  与之相对的,南宋镇江府都统刘錡则是成名多年的老将、名将,曾多次率军与金军血战,多次获胜,甚为金军所忌惮,其带兵素来有章法,经验丰富,是绝对的强敌。”
  韩泰大概介绍了一下目前所掌握的江淮战区宋军的布防内容,以及主要领兵将领。
  辛弃疾开口道:“我南下时经过建康府,渡江时是南宋枢密使王纶陪同的,而负责在江岸迎接我们的正是这个王权,此人面向和善,身材微胖,像一个生意人多过一名将军,给我的感觉与其说是藏匿锋芒,不如说干脆就没有锋芒。”
  “你感觉他会是一个善于用兵的人吗?”
  苏咏霖询问辛弃疾。
  辛弃疾摇了摇头。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仅仅一面之缘就判定此人到底有没有才能,未免太过武断,臣不敢妄言,倒是情报声称南宋民间传言此人善于中饱私囊、不善于治军,走到这一步是因为善于钻营,似乎更为可信一些。”
  苏咏霖对辛弃疾的意见表示认同。
  “宋人最喜欢以文御武,那些有些本领的武人若是不擅长与文官交往,怕是做不了高级军官,以此来看,这个王权不像刘錡那样有过硬的军功傍身,走到这一步估计就是因为善于钻营了。”
  “那么此番作战当以攻破建康府为先?”
  苏咏霖看着辛弃疾。
  辛弃疾思虑片刻。
  “依臣所见,当以攻破镇江府为先。”
  “哦?为什么?不打弱的,专打强的?”
  “刘錡乃南宋名将,战功高,资格老,南宋国内鲜少有能和刘錡相提并论的将军,正面挫败刘錡,有助于我军快速摧毁南宋的信心,让南宋诸军都恐惧我军。
  臣研究过南宋南渡以来的战史,南宋军队作战往往一路败,则全军溃退,组织度极差,基本没有互相协同之说,刘錡作为名将、老将,他一旦战败,对南宋其余诸军的打击是非同小可的。
  王权碌碌无为,刘錡一败,此人有很大可能直接南逃,放弃作战,放弃建康府,而王权战败,刘錡未必会放弃作战,反而可能拼死反抗,分兵与我争夺建康府,与其打两仗,不如只打一仗。”
  辛弃疾沉思过后,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有道理。”
  苏咏霖缓缓点头,随后又问道:“但是你也说了,刘錡乃南宋名将,必然有着极为丰富的战斗经验,且多次击溃金军,甚为勇猛,其麾下镇江府军队也一定不是弱旅,我军与之战,果然有战而胜之的把握吗?”
  “陛下,刘錡多次击败金军不假,但是我大明军队才是灭了金国的军队,刘錡再勇猛,他灭了金国吗?”
  辛弃疾怀着强大的自信开口道:“刘錡固然能征善战,但是那又如何呢?覆灭金国的是我大明,彻底摧毁金军的也是我大明军队!
  刘錡能征善战,我大明百战余生的将军和士兵就不能战吗?刘錡若有扭转时局的能力,为何不北伐?为何不光复中原?为何不与金贼殊死一战?说到底,所谓南宋名将,不过守户之犬罢了!”
  给出了如此能够激怒全体南宋将领的评价,辛弃疾傲然抬起头,脸上满是不屑。


第665章 覆灭南宋水师
  守户之犬?
  苏咏霖没想到辛弃疾会如此评价南宋将领。
  但是转念一想,他觉得辛弃疾所说的未必没有道理。
  在赵构那种皇帝的统领下,在南宋小朝廷的后勤供应能力的维持下,南宋将领能做好守户之犬已经很不容易了,如何能期待他们成为开疆拓土的猛虎呢?
  而且另一方面,感受到辛弃疾心中这种强烈的自信,苏咏霖很高兴。
  他率领光复军扫荡中原,覆灭金国,然后建立起了大明王朝,所有人都知道明国是怎么建立的,所有人都知道明国的建立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大明军队天下无敌。
  苏咏霖很高兴他的坚持和努力让这个国家的掌舵者们拥有了如此强大的自信,而这种自信必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深入人心,成为每一个大明子民的自信。
  这种自信,是从赵光义北伐燕云失败之后汉人就很少拥有的自信,这种相对于异族、敌国的自信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汉人都没有再次具备的自信。
  而现在,苏咏霖通过铁与血重塑了这种自信,就和当初汉武帝通过铁与血让汉成为民族永恒的称谓的那时一模一样。
  当然,这种程度还不够,只有大明国通过统一战争再一次将大一统带回神州大地之上时,这种自信才会成就完全体,天朝上国的自信才会再次回到人们心中。
  这种自信,这可比一场战争的胜负重要得多,尽管这种自信本身就来自于战争。
  战争,尤其是胜利的战争可以给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带来的好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看着参谋官们跟着辛弃疾一起流露出的极为自信的神态,苏咏霖非常高兴。
  于是他点了头,认同了辛弃疾的战术。
  “好,那就把主要攻击目标放在镇江府,若王权是个庸碌无能之辈,一旦刘錡战败,王权必然不战而逃,则建康府转瞬即下,我军一旦掌握镇江府与建康府,直捣临安便是一片坦途。
  这个时候就能使用骑兵进行突袭,如果骑兵速度够快的话,三天左右就能奔袭而至,必能兵临临安城,击穿南宋,叫南宋君臣惶恐不安,则我军的所有目标就能达成了。”
  参谋们轰然叫好,仿佛一切已经尽在掌握之中。
  不过事情没有那么容易。
  “还没完呢,别急着高兴,南宋马步军虽然没什么能耐,但是他们的水军非常强,若是不能击败南宋水军,确保长江渡口为我所掌控,我南下大军就有被南宋水师切断后路的风险。
  或者说在南渡之前,若是不能击败南宋水师,我们就根本不能安然南渡,所以无论如何,实现陆上突袭的前提就是在水上击败南宋水师,不说全灭,至少也要重创,你们有把握吗?”
  苏咏霖看着参谋官们。
  这一回,参谋官们没有方才那么意气风发了。
  因为南宋马步军的野战能力废拉不堪是事实,南宋水军在水面上肉搏战的能力强大也是事实。
  大明水师都是脱胎自南宋水师,可想而知南宋水师的战术水平得有多强。
  根据参谋司水战科的研究,相比于前朝,南宋水战技术是有很大的进步的。
  第一个进步是战船更多的使用了风力,而且海船面宽底尖,在顺风的时候,海船速度快,载货量大,适合运兵,可以实现一些前朝无法实现的战术,比如抢滩登陆。
  第二个进步是车船的普及,虽然车船的原型在南北朝时代就已经出现,但是彻底成熟并且可以投入实战的战斗用踏船还是出现在南宋。
  南宋水师有装备八个轮子到二十个轮子不等的大小轮船,而且还在这些大船上加盖木制城堡望楼,安置投石机和拍杆。
  这种装备了拍杆和投石车的巨型楼船,适合远攻近守,远攻可以用投石机砸击敌船,近攻可以撞沉或者焚毁对手,功能上比较全能。
  当然,海面上风浪大,这样的船只作用不大,但是在内河内湖之中,这样的轮船显然比海船更加适合作战用。
  第三个进步就是火药武器的运用,比如装在瓷罐中混合了火药、砒霜和石灰粉的霹雳炮,那就是南宋对付金军的法宝,其余的还有火药箭之类的水战火器,可以说这些火器的使用也是南宋水师的看家本领。
  所以南宋水师很强,包括跳帮战在内的水战技术也相当强悍,当年对付金兵的时候,陆军不敢和金兵肉搏,水军却相当悍勇,在船上和金兵肉搏把金兵打的连连惨败。
  不过这不代表明军水师就不能取胜。
  南宋水师的进步本就被明军水师全部继承,包括风帆大海船、内河用战斗轮船和水战火器等等,南宋拥有的,明军水师都有。
  尤其在火器方面,苏咏霖增强了火药的爆炸效能,在火炮技术被点出来之前,用床弩发射的火箭已经成为明军的主战火器之一,也是当世威力最大的火药武器之一。
  当初苏咏霖奇袭金军水师的时候,就是靠着大火箭将金军水师打懵掉,然后顺利全歼了金军水师,取得了胜利。
  眼下,大火箭是明军独有的主战火器,火药颗粒化技术也是明军独有的战争技术,没有被任何国家学去,且随着火药配比的愈发科学化,明军火药的威力不断提升,比起当初苏咏霖制造颗粒火药的时候更加强悍。
  而南宋方面的火药还停留在粉末状、膏状。
  虽然火炮技能还没有点出来,但是在爆炸一途上,明军的火药技术人员已经越走越远了,苏咏霖可以确定,宋军使用的火药远远没有明军使用的火药那么强悍。
  这是苏咏霖认为明军可以打胜仗的重要依仗之一。
  别人没有的我有,这就是优势。
  除此之外就是数量。
  跳帮战时期的水师还是可以靠数量取胜的,苏咏霖立国之前就拥有一支三百多艘船的水师,立国之后扩编到五百多只船,现在还在不断的增加之中,包括后勤补给船只在内,总数量超过了一千。
  水军人数满编三万,现在尚未满编,但是现在明军水师已经有了一万三千多名合格的水兵,可以说一支成建制强大的水师已经初具形态。
  完颜亮的水师输的很惨的原因有很多,自身指挥问题不说,完颜亮是在灭宋之前一年才开造水师,船只也好水兵也好都是新的,战斗经验什么的更是没有,完全指望运气和数量的暴力。
  明军水师不同,战斗经验虽然不丰富,但是也有,且水兵们都算是专业的。
  明军水师虽然眼下没有什么战斗任务,却也经常往返于海面之上执行各种战斗之外的任务,遇到海贼也会出动追捕作战,经验就算没那么丰富吧,也绝不是新兵蛋子。
  拥有这样一支水师,苏咏霖就完全不认为自己会输给南宋水师。
  就目前来说,苏咏霖唯一不知道的就是南宋水师目前的数量和水兵人数,以及在应急状态下南宋水师能快速出动多少船只应战。
  经过十几年的和平,南宋水师是否还保持着曾经的强悍,是否因为长久的和平而变得和马步军一样废拉不堪?
  但是不管怎么说,苏咏霖也不是电脑游戏玩家,也不能使用作弊器来一招地图全开,行军打仗本就是拨开重重迷雾的过程,知晓一切的人是不存在的。
  “虽然不知道水战能否占据上风,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如果我水师可以在水战中获胜,击溃南宋水师,就能直接通过苏州洋登陆,直接威胁临安城,直接进攻南宋的核心,这种威慑力是非常巨大的。”
  苏咏霖指了指地图上的杭州湾所在地。
  “若能如此,就能直接奠定胜局了,以赵官家的德行,估计会再一次逃跑吧?”
  辛弃疾想起了他所知道的一些当年的趣事,笑道:“当初金军下江南进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