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启明1158- 第3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纶骂过了刘玮,知道辛弃疾可能有些特殊的想法,比如要帮帮这些流民之类的,便一脸为难地走上前。
  “辛总长,这些刁……流民可不是好相与的,你看看那么多人围过来,也不知道附近还有多少,你若是让其中一两个人吃了,他们全都得围上来。
  咱们的粮食也不知道够不够吃,到时候有人吃到了有人没吃到,他们会产生怨恨,这里会给围的水泄不通,最后肯定会出事,辛总长,我不能把你置于危险之地。”
  王纶坚持要辛弃疾进入驿站,由他来处理这些流民,确保辛弃疾的安全。


第647章 苏咏霖想要让辛弃疾看到的世界
  听了王纶的话,辛弃疾长叹一声。
  “大雪纷飞,积雪厚至膝盖,这些流民几乎被冻僵,又能做些什么呢?况且周围还有那么多持械护卫军士,流民手无寸铁,根本不敢乱来,你没看到他们都在跪着乞求施舍吗?”
  “可是……”
  “王枢密,你若现在给他们一些吃食,好言好语把他们劝走,咱们也会安全,若是咱们只顾自己吃喝,对他们不管不顾,一旦激起他们心中的怨念,他们是会不惜一切代价冲击驿站的,到时候,才是真的危险。”
  辛弃疾回身看了看驿站。
  “驿站里肯定还有很多米粮,可分作小包,一小包装一些米粮,以持械士兵分发给这些流民,再让他们离开这里,如此恩威并施,才能将这些流民劝走,否则,快要饿死的人会做出什么事情,王枢密不会不知道。”
  王纶思来想去,面色变得很差。
  他知道辛弃疾说的很有道理,此时此刻,这或许也是唯一解决问题的办法。
  于是他恶狠狠地瞪了刘玮一眼。
  “马上按照辛总长所说的去做,叫士兵分发米粮包给这些流民,然后勒令他们离开,否则必然严惩不怠!”
  “明白了。”
  刘玮低声下气的应下差事,弯着腰身跑去安排这些事情了。
  他当然准备了数量很大的食物,还有驿站本身就有的存粮,应付这里二百多号流民还是足够的。
  “辛总长,进去吃饭吧,外头有其他人操持着,不会出问题的。”
  王纶不想让辛弃疾继续呆在外面看着这种让南宋感到尴尬的事情了。
  “再等等吧。”
  辛弃疾却想要继续看着,看到这些流民拿到救命粮食之后再进去吃饭,否则这顿精美华丽的饭食,他又如何吃得下去呢?
  王纶无法左右辛弃疾的决定,只能硬着头皮站在一旁陪着辛弃疾。
  同时,他的心中充满怒火。
  其实早几日他就接到了报告,说在他们南下临安的预定路线上出现了一股数量较为庞大的受灾流民。
  之所以出现这些人,是因为南方几个州遭到雪灾,压垮了很多房屋,很多人无家可归,也没有饭吃。
  当地官府虽然被勒令赈济,但是因为腐败,官府拿不出粮食也拿不出钱,也没什么人愿意顶着严寒帮助流民,大有任其自生自灭的架势。
  反正他们知道中央政府也不会因为这种事情跟他们翻脸。
  那些官老爷怎么会在意区区几万流民的死活呢?
  除非他们造反了。
  那些受灾地方只有当地一些大户怀着赚取名声积阴德的目的开设的粥棚赈济流民,但是只靠那些粥棚实在是救不了多少人,大量流民没有饭吃,没有房屋御寒,不得已,只能北上经济繁华地带讨饭吃,求一条活路。
  辛弃疾一路南下是有固定路线的,沿途都是一些比较繁华且比较安稳的州县。
  宋廷经过研究,力图让辛弃疾看到大宋经济繁华富足、百姓安居乐业的场面,这样不管他有什么想法,看到大宋国殷民富,都会多做思量。
  和这样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搞对抗,是不是不值得呢?是不是很危险呢?
  结果这群雪灾流民的突然出现打乱了宋廷的部署,王纶接到密报之后也大为恼火——辛弃疾都到这里了,还怎么临时变更路线呢?
  王纶只能立刻下令沿途州县官员全力清除这些流民,若是敢让辛弃疾看到一个流民,必将遭到严惩。
  同时他又向临安方面汇报消息,请求临安方面立刻解决掉这批流民,绝对不能让辛弃疾看到这些流民,以免让辛弃疾对南宋产生负面看法。
  有了这一层面的需求,沿途官府当然铆足了劲儿全面出动,凶神恶煞的驱赶难民离开辛弃疾的必经之路。
  若有不听话的动辄打骂,若有敢于反抗的直接逮捕,然后处死。
  可怜的流民手无寸铁,偕老妇幼,衣衫褴褛,步伐踉跄,就那么被驱赶着到处逃窜。
  大冬天天寒地冻,他们也不知道自己上辈子造了什么孽,需要被这样对待。
  不过地方官府的行动虽然迅猛、残酷,但是多少有疏忽的地方。
  有那么一伙二百多人的流民因为临时居留的地方比较偏僻,没有被驱赶队伍发现,他们就神使鬼差般迎着辛弃疾来的路线抵达了这座小小的驿站,见着炊烟,闻着香味儿,终于走不动道儿了。
  然后就是眼前这一幕。
  王纶那个恼火哟,觉得无论如何都要在这件事情之后给刘玮一个深刻的教训,让他知道上官的怒火到底是如何的凶残。
  这帮混蛋,平时作威作福惯了,忽然要他们办事,就办的如此稀烂,根本不配坐在这个位置上!
  大宋优待是大夫,确实不杀人。
  但是最起码也是一个流放!
  滚到岭南和野人为伍去吧!
  王纶已经在心底里判了刘玮仕途上的死刑。
  辛弃疾对于这一切可不管不顾,他看着驿站里的人逐渐准备好了一个一个的小粮包,开始持械发放小粮包。
  虽然凶神恶煞,虽然语气粗暴,但是宋兵们到底还是把粮食分给了这些饥肠辘辘的流民们。
  流民们对着凶神恶煞的宋兵们跪拜叩谢,拿到粮包之后死死抱在怀里,仿佛怀里的东西是天下至宝一般。
  辛弃疾一眼看到了方才那两个带着孩子的妇人,看到她们已经领到了粮包,正在安抚抽泣的孩子,便伸手拿过了两个粮包走了过去。
  “辛总长?”
  “我去看看。”
  辛弃疾走向了那两个带着孩子的妇人,走到近前,看着那两个妇人。
  两个妇人略有些畏惧的看着人高马大身姿雄壮的辛弃疾,稍稍退后了几步,不敢靠前。
  辛弃疾看着他们被冻成青紫色的脸和处处皲裂的双手,还有那两个饿的头显的特别大的幼童,心中酸涩,伸手把两个粮包递了过去。
  两个妇人见了,不敢拿,只是举起了各自手上的粮包,表示她们已经拿到了。
  辛弃疾摇了摇头。
  “孩子也要吃,给孩子的,多吃一点吧,多撑一些日子,撑到开春,就好了。”
  两个妇人看了看各自的孩子,眼圈红了,上前接过了粮包,然后跪下来给辛弃疾磕头。
  辛弃疾鼻子又是一酸,差点没忍住掉下眼泪来。
  这些小小的粮包里的粮食又能让他们坚持到什么时候呢?
  这样想着,辛弃疾又决定把身上的袄子脱下来给她们御寒。
  而这个举动被走上前来的王纶劝阻了。
  “这袄子很名贵,能换不少钱,给她们可以,难保之后不为人所夺,孤儿寡母的在这个队伍里,怀璧其罪。”
  辛弃疾一愣,脱下衣服的动作停下来了,少顷,辛弃疾回到了驿站里,接着又冲了出来,把自己从中都带来路上用以御寒的毛毯子拿了出来,用刀切成两半,交给了两个妇人。
  这毛毯子不是什么名贵物件,也用了有些年头,都旧了,起毛了,本来是该扔的,但是辛弃疾用惯了,觉得舒服,舍不得扔,就带着一起南下,现在正好能派上用场。
  于是这两个妇人又是跪下磕头,千恩万谢,还让孩子一起跪下给辛弃疾磕头。
  辛弃疾费了好大功夫才止住了流泪的冲动。
  生民之苦,尽显于此,苏咏霖想要让辛弃疾看到的世界,辛弃疾看到了。
  辛弃疾很生气,很愤怒,也很悲伤,唯一让他感到些许慰藉的是,在中原大地上,但凡有复兴会涉足的地方,已经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了。
  他们一起为之努力为之奋斗的复兴会,正在竭尽全力改变这样的现象。
  这样规模的流民,只要不出现大规模的天灾,想来是已经不会出现在大明朝了。
  谁敢让这样的流民出现在大明朝,辛弃疾就有拔刀杀人的决心。


第648章 因为很多人没有按照圣人所说的去做
  这群流民拿到了粮食之后,慑于宋兵武器之威,到底不敢继续纠缠,很快就三三两两的离开了。
  那两对母子临走之前还不忘给辛弃疾磕几个头,感谢辛弃疾的救命之恩。
  辛弃疾强忍着落泪的冲动,望着那两对母子离开的背影,看了很久,直到再也看不到为止。
  那么些粮食,能让他们支撑三天吗?
  能让他们熬过这个难熬的冬天吗?
  他不知道,但是眼下他所能做到的,也仅仅只有这些了。
  等他们离开之后,这场小小的风波才算是解决掉了。
  驿站安全之后,王纶又把刘玮痛骂一顿,勒令他尽快解决雪灾难民的事情,也不准他进屋吃饭,直接把他赶走了。
  刘玮失魂落魄的离开了驿站。
  他预料到自己不会有好的下场,回到县府之后就安排家人做好他会被流放到偏远地区的准备。
  余杭县令是做不下去了,未来的前途也算是完蛋了,费了多大功夫拉关系走后门才捞到余杭县令这个美差,眼看着大好前途就在眼前,现在却什么都没有了。
  刘玮想死的心都有了,但是却不敢真的死掉。
  好死不如赖活着,只要这个官还能继续做,不管在什么地方,总是高人一等的,只要高人一等,就还有希望,不至于现在就死掉。
  虽然真的很难过就是了。
  而驿站之中,辛弃疾的情绪也是前所未有的低落。
  这顿饭,虽然食材精致,菜式华丽,但是就连南宋的陪同官员都不敢大快朵颐,尽管他们已经饥肠辘辘,非常想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了。
  王纶不知道辛弃疾为什么如此难过,但是他知道,自己的仕途可能会因此受到一些影响。
  刘玮级别太低,不足以为此事背锅,一旦明国因为这件事情对南宋产生了负面的看法,看出了南宋隐藏在繁荣局面之下的隐忧,从而影响到了两国邦交,以至于发生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不用说,那肯定是要有人为此背锅的。
  直接参与到此事当中的王纶身份地位足够,必然是那个最合适的替罪羊,不知多少觊觎着他的地位的人一定会暗中推波助澜——大宋取士太多,官位又少,一个萝卜一个坑,他不下去,后面的人怎么上来呢?
  预料到了这样的结果,所以王纶的情绪也不高。
  这顿饭前所未有的沉闷,在沉闷中结束。
  一天以后,辛弃疾抵达了临安,得到了宋国首相汤思退的亲自迎接,王纶的差事算是告一段落了。
  但是这事儿还没完。
  王纶随后被召入宫中,等待他的是赵构的一顿痛斥。
  “陛下,臣知错,但是臣已经竭尽全力做了补救,那些难民人数不多,只有二百多人,规模也不是很大,不至于让辛弃疾对大宋有什么看法,而且这种事情,想来明国内部也不会少。”
  王纶竭尽全力自救,竭尽全力为自己开脱,然后光速甩锅给刘玮。
  “臣得知消息之后已经火速下令各地官员将此事全部处理掉,所有地方都没有问题,只有余杭县令刘玮没有完成使命,叫辛弃疾看到了那一小波难民,此事,刘玮难辞其咎。”
  赵构挑了挑眉毛。
  “余杭县令刘玮……立刻派人将其捉拿,进行审查,从重处置!”
  解决了刘玮,赵构余怒未消,但是念及辛弃疾还没有透露他的真实目的,留着王纶还能应付,就咬牙切齿地警告王纶。
  “最好此次来使能圆满结束,若稍微有些波折,你这个知枢密院事也难辞其咎!”
  “臣……遵旨。”
  王纶心中苦涩,满腹怨气不知道朝哪儿发泄,离开宫廷之后就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大声咆哮了一阵,才算是勉强让自己平复下来。
  另一头,汤思退迎接了辛弃疾,亲自把辛弃疾送往了临安城内最高规格的驿站,又亲自布置接风洗尘宴会,邀请辛弃疾享用丰盛的临安美食,体会一下临安风情。
  辛弃疾心情不佳,但还是勉强接受了汤思退的邀请,带着随从人员出席了接风洗尘宴会。
  辛弃疾和汤思退在中都时见过面,当时迎接汤思退为他接风洗尘的就是辛弃疾,现在双方反了过来,在汤思退看来也算是缘分。
  但是本来汤思退是很有信心让辛弃疾高高兴兴的,大家把事情谈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